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高門庶女最新章節列表 > 提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提親

沈強的婚事完了,沈大嫂也要回去了,馬上就要進入臘月,再不走路上就不好走了。沈氏和沈強還把兩弟簽下來的協議書讓沈大嫂拿走帶給父親,這事年氏己經得知,做生意的本錢是沈氏的,幕後操作也是沈氏的,沈氏只分五成,真不能說多。

新房收拾的十分俐落講究,要是沒有意外,沈家在淮陽不會再買房,再買最多就是擴建。以沈強的意思,新房兩進的落院小兩口根本就不住了,讓沈氏也過來一起住,沈氏卻是不願意,只推說自己一個人住的挺好。

年氏倒是挺合氣,但沈氏更願意自己一個人住,姑嫂一起住容易的事非,再者他們新婚燕爾的,她也沒必要插過去。年氏陪嫁了四個丫頭,兩房家人,也一併在新院裡聽年氏使喚,廚房仍然在一處,家中一應事務沈氏早立了帳本,年氏來了,沈氏直接把家中帳本交於她打理。沈氏單管兩間鋪面的帳目,兩間店鋪沈強一個人忙不過來,酒樓生意多是男客,沈強繼續招呼,沈氏常去布店看看,多是太太媳婦之類,倒也容易搭上話。

又是新年到來,家裡的事務有年氏料理,沈氏不管不問也輕鬆許多。但今年與往年不同,鋪面開了兩家,兩間店生意紅火起來,除了回本之外,己經有不少贏利。以沈氏的意思,去年只顧著盤店安宅,手裡無錢,今年既然有錢怎麼也得拿回京中敬順父親,還有沈家大嫂一年辛苦,也得送上幾件頭面衣服。

沈強和年氏也覺得該如此,因為帳本上兩姐弟的贏利都己經劃分,現在要往送家裡東西,也是一併分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拿了東西銀兩,沈強打發了一個小廝,又派了個夥計,兩人一起上路。兩人腳程快,年前就回來了,沈大嫂帶走的書信,己經在族內公證過又拿了回來。又有沈父的家書一封,沈大嫂回京之後把姐弟倆的情況一說,沈父也十分高興。

要是沈家有足夠的錢和權,也不至於讓兒女到外地吃行商的苦。現在得知兒女過的很好,兒子還娶上一房媳婦了,心裡寬了許多,現在只擔心沈氏的終身。

信裡沈父又把沈氏的婚事提了一遍,沈強看過信之後,也不由的為沈氏著急。女子青春沒幾年,休出再嫁也是常有的事,像沈氏這樣一直不嫁,看著總是不大妥當。不由的道:“我知道姐姐是個心氣高的,平常人家入不得眼,但女大當嫁,姐姐總是在家也並不妥當,還是該襯著年青早定下終身大事。”也不是沒有媒婆上門,沈氏見都不見就打發了。

沈氏聽得半晌沒言語,沈強剛想開口再勸,只聽沈氏突然道:“今年年後,我定有個主意,其餘的你就別管了。”

沈強雖然不知道沈氏的主意是啥,但聽沈氏這樣說了,也就不再問。

結了門好姻親,沈家的這個年過的越發熱鬧起來,跟淮陽的大戶門也開始行走交際。年前準備工作,年後就開始自家擺酒兼出外吃酒,沈強的院子是重新翻蓋著,十分體面,沈氏把酒擺在此處,又讓自己的丫頭婆子調過來幫忙收拾。

轉眼到了正月十五,正是元宵節看燈的好時候,沈家擺了酒席,請了店裡夥計和媳婦一起吃酒。想到外頭的花燈,沈氏倒是有幾分興趣,去年節下她正忙碌的時候,如何能想到去燈,今年好歹清閒些,賓客有沈強夫妻招呼著,便笑著道:“來淮陽也有兩,三年了,卻不曾看過燈,正好今日清閒,我去街上看看,誰與我同路?”

沈氏如此提議,年氏也有幾分興致,還有幾個夥計的媳婦也都有意。如此一來,廳裡女人們盡走了,只留下男客們盡情喝酒。

丫頭們拿來大毛衣服穿好,前頭兩個小廝挑燈開路,身邊丫頭婆子,一行十幾個人,走到街上也是浩浩蕩蕩一群。旁邊行人雖然不知道來的是誰,但看架式也知道是某家太太出遊看燈,怕惹事非的遠遠避開了。

煙火奪目,街燈誘人,時不時的還有小女孩推銷著手裡的花燈,這一切的熱鬧繁華都是在京城看不到。京城是個好地方,但也就因為是個好地方,所以規矩太多了,女人太累了。

有時候讓沈氏想,她或者還會感激韓三爺,要是當初她嫁的是個平平凡凡的男人,沒有太大的問題,也沒有太多的優點,或者她的一輩子也就那樣過去了。跟命運爭實在太累,走錯一步也許就要萬劫不復,從某方面說她也是幸運的,好歹還有一個弟弟能給她扛起門戶。只憑她一個女人,名下財產記掛在哪裡都會有問題,如何能開鋪行商。

“是崔家大爺,沒想到他也出來了。”夥計們的媳婦都是認得崔正均的,前東家嘛,見他今天也出門,也不算很意外。崔正均是讀書人,但也不是死讀書,很多娛樂活動他都參加。而且孝期也差不多滿了,他會出門不意外。

沈氏聽到媳婦們說起,也不由的看過去,崔正均一身素服,卻是行動匆匆,完全不像要看燈的模樣。

沈氏己經許久沒見過崔正均,二十七個月的孝期,算算日子應該滿了,這應該是除服之後著的素服,出了正月崔正均的孝服全滿,可以正常著裝了。沈氏心裡早有盤算,這時候乍見崔正均不由三兩步趕上前去,問著:“崔大爺行色匆匆這是要去哪裡?”

崔正均乍一見沈氏也愣了一下,道:“原來沈大姐,前頭有人來報,說我恩師身體不好,我正要去瞧。”

“原來如此,那就不耽擱大爺了。”沈氏說著,卻沒讓路的意思,又道:“大爺行色匆匆,只有一人過去,真有事故怕來不及。小順兒,你挑起燈籠,跟著大爺一起去看看。”

崔正均剛想推辭,沈氏就道:“大爺跟我何必如此客氣,我這裡一行這麼多人,讓一個小廝過去幫忙並不妨礙什麼,大爺既有急事,何不快去,改日再謝我就是了。”

崔正均沒再推辭,只是拱手道:“那就先謝過大姐了。”

崔正均帶著小順兒匆匆走了,沈氏帶著一眾人等到繼續看燈逛街,年氏未出閣之前雖然也能出門,但畢竟不像現在這樣。最多在自家樓上看看就是,像現在這樣出門還是在很小的時候。沈氏心情也十分的好,還買了兩盞花燈,自己看了一會又交給丫頭拿著。

逛了兩條街,沈氏估摸著家裡也該散場,這才帶著眾人回去。到家之後,眾人果然己經喝的七七八八,有兩個己經倒地的,沈強又吩咐人去送,客人們打發完了,年氏又命丫頭婆子過來收拾。

在新宅擺的酒,沈氏倒是落個清閒,心裡還記掛著崔正均這邊的事,只吩咐婆子,等小順兒回來定要叫過來問話。沈氏雖然也是勞累一天,但心裡有事也沒睡去,及至三更天了,那邊婆子來報說小順兒回來了。

雖然天色晚了,沈氏仍然叫他過來回話,只聽小順兒道:“崔大爺的老師病的不輕,家裡卻沒什麼銀兩,崔大爺來的急,手上只帶了幾兩,全部抵上了。大夫說要人參,崔大爺己託人去尋,看小的也跟著勞累,便打發我回來了。”

沈氏聽小順兒如此說,當即起身讓丫頭開啟箱櫃,人參是稀罕物,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的,她從京城來的時候倒是帶出來兩根,本是留著救命用的。她和沈強都用不著,沒想到這裡用到的,沈氏當即拿出一支來,交給小順兒道:“你再跑一趟,把參連夜送去,親手交給崔大爺。”

“是,小的明白。”小順兒機伶,接著盒子迅速去了。

打發了小順,沈氏這才睡下,天剛亮就起身梳洗,早飯之後也沒往鋪裡去,只婆子傳了小順子過來問話。小順子道:“崔大爺接了人參,歡喜非常,說要登門道謝。”

“嗯,去吧。”沈氏應了一聲,又命婆子拿了一兩銀子給小順兒買果子吃。

小順兒歡歡喜喜的走了。

一連幾日沈氏也沒去鋪裡,只讓小順兒常去崔正均老師那裡看看,又命婆子拿了東西去看。不出正月,老師病癒,崔正均孝服也滿了。把素服脫下,另換了一身衣服,備了幾樣禮登門道謝。

沈氏己經從小順兒那知道老師病好,正等著崔正均過來。聽婆子說他來了,理了一下頭髮,衣服收拾妥當了,這才請崔正均屋裡說話。

崔正均本在外頭廳裡坐著,突聽婆子過來說沈氏聽他裡屋說話,心思不由動了一下,卻還是起身跟了過去。小丫頭打起門簾進去,沈氏的三間上房是完全打通的,中間是廳,東邊是床,西邊是書桌,案椅。

沈氏不管衣服還是妝容都是重新收拾過的,崔正均一見心下就有幾分明白。心中雖有幾分猶豫,卻也沒退出去。

“崔大爺請坐。”沈氏笑著招呼。

崔正均拱手坐下,丫頭們倒上茶,崔正均笑著道:“多謝沈大姐,要不是那顆參,我老師只怕性命堪憂。”

“參本來就是救命用的,使用得當才不枉我千里從京城帶出來。”沈氏說著,隨即抿嘴笑了起來,道:“不過既然崔大爺說到謝字,那我就想問問崔大爺,崔大爺打算如何謝我?”

崔正均心知沈氏之意,雖然沒因此退步,心裡也是大感意外,不由的道:“想我崔某人,不過一個窮酸秀才,要說才氣,那是我自己說的,別人不認也是白搭。田產家業也不過自住的一處宅子,靠著一間店鋪取租過日子,家中只有兩個婆子,一個書僮,連個丫頭都使不起。平常媒人見我如此窮困,連個提親的都沒有。”

話己經說到這種地步,沈氏豈會此時退步,道:“凡事但講自心,我認準大爺品行。大爺只知自己,可曾聽說,我也曾是國公府裡的媳婦,只因為公婆不喜,指我無所出,休我出門,我在京城無處容身才來到淮陽。大爺要是不嫌棄與我,我如何會嫌大爺。”

沈氏說的義正嚴辭,崔正均再次審視沈氏,淮陽城裡自己做主許嫁的女子也不是一個兩個,但像沈氏這般的,崔正均真是頭一次見。本來該是女兒家害羞之時,她就能說的如此,提到前塵往事,她也能直說出來。

崔正均一時間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因為崔玉瑩的關係,他對於這類常人論起都要稱上厲害另類的女子,心有幾分敬意。前幾回見沈氏,崔正均只覺得此女不同,欣賞有之,喜歡以至於結親還沒想過,他正守著孝。現在孝服滿了,沈氏直言如此,崔正均又怔忡又是感動,當下道:“大姐如此看的起我,我豈會負大姐之意。”

沈氏直到此時才露出笑臉來,她確實看上崔正均了,但崔正均有沒有看上她,聽她如此說了,會是什麼反應,她心裡一點底都沒有。要是崔正均不願意,更甚至於到外面壞她名聲,她只能說一句,自己識人不清怪不得誰。

現在崔正均能當場說出這話來,一點猶豫都沒有,沈氏知道自己這回是押對寶了。嫁不好不如不嫁,這是沈氏一直以來的原則,同樣的她看好崔正均,肯定要自己來爭取,只指望著一個足不出戶的書生上門提親,那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慢了,那只有自己哭的份。

“那就我等大爺的媒人了。”沈氏末了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