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三國]焚香祭酒最新章節列表 > 47、郭嘉獻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7、郭嘉獻策

元娘的臉色幾番變化, 朝族人囑咐道:“將聖石取來。”

族人神色惶惶。被指名的那人顫聲應喏, 脫去外袍, 捲起褲腳探入水中。

沒多久,那半人高的石像便被送到崔頌的手中。

崔頌一手提著石頭,掂了掂, 頗有些分量。觀其色澤硬度, 不難看出這是一塊礦石。

“衛郎等人的症狀,確實與這塊石頭有關。”聽得四周一片譁然, 崔頌凝重道, “諸位若是不信,可將這塊石頭浸在水缸中,等上一日, 再喂與甲蟲喝。到時候,一切自有分曉。”

元娘等人已信了大半。

憶起郭嘉的詢問, 元娘斟酌言語,將前因後果細細道來。

原來,這座石像既不是女羌族的傳世寶物, 也不是外族人送來的贈禮,而是她們的戰利品。

三個月前, 扎格斯(武威匈奴)族的一小支部隊在附近劫掠, 被女羌族的獵手們打退。當時遺落的物資中, 就有這麼一塊石頭。

“那個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這石頭是什麼,還是後來扎格斯(武威匈奴)族幾次三番來找我們麻煩,我們才從零碎的對話中猜出這塊石頭的用途……”元娘頹然道, “出於謹慎,我們也做過試驗,讓強壯的獵手喝過‘聖石’淨化的水,當時並未有任何問題,卻沒想到……”

“或許是因為浸泡的時間太短,石頭上有一層保護層,暫時隔離了其中的有害成分,所以那個時候你們並未發現問題。”崔頌寬慰道。隨即,他察覺元娘剛剛說的“扎格斯(武威匈奴族)”,他好像在哪聽過。

努力回想了片刻,他側過頭,正見郭嘉眸光沉沉,唇角微抿,一副心情不佳的模樣。

崔頌忽的就想起了這個詞為何會給他一股熟悉感——

在他和郭嘉藏身於山洞之際,郭嘉曾告訴他,追趕他而來、一口一個“秦彘”的兇惡之徒,自稱扎格斯(武威匈奴族)。

那個時候,郭嘉的神色也如此刻一般,壓抑沉默得令人心慌。

“至於我族與扎格斯族……確實是水火不容。”元娘道,“那群賊人殺人如麻,視道義人情如草芥,我們只恨與這樣的惡徒比鄰而居,如何能和他們和平相處?而他們不但狠如猛獸,還將女子視作……物品,自然也對我族沒有好感。可即便如此,我族也一直自衛自守,不曾主動得罪於它。”

言下之意,元娘仍然覺得聖石的事是個意外。這“聖石”確實能使渾濁的水變得清澈,或許扎格斯人也不知道其中的玄機,以為石頭能淨化水源……所以才在石頭被女羌族得到後,幾次派人來找茬。

郭嘉否決道:“扎格斯人心性兇惡,睚眥必報,隨心所欲,從不計後果。若他們將此物視作珍寶,必會想盡一切辦法奪回。元娘可仔細想想,扎格斯人這幾次的‘報復’,可符合他們一貫以來的作風?”

聽到這番話,元娘的臉色愈來愈難看。

“的確……有些奇怪。可我女羌族自問不曾傷害他們,他們為何要設下這等喪心病狂的陷阱?”

所有女羌族的下一代這三個月以來喝的都是池子裡的水……扎格斯人,是想滅他們女羌人的族嗎?

“倫理道德於他們而言都是可笑之物,在他們看來,不具備匈奴血統的都是兩腳羊,是可隨意宰割的牲畜。”何況在女羌族女子地位極高,恐怕早已戳了他們的肺管子,“侵略與野心刻在他們的骨子裡,哪裡是‘人不犯我’,就能夠不犯人的?”

在場的女羌族人無一不震驚,無一不恨得牙癢。

元娘抑制住氣得顫抖的手,將馬鞭握出一道扭曲的痕跡。

她朝二人再度一禮,鄭重道:“二位大才,不知可否贈與我族幾句良言。”

崔頌回以一禮:“元娘救命之恩,頌盡些薄力也是應當……出謀劃策之事頌不擅長,倒是知道一些淨水的辦法。”

元娘忻然拜謝。

郭嘉道:“嘉有三策,如何抉擇,但聽元娘心意。”

元娘斂容:“願聞其詳。”

“忍一時之氣,合縱連橫,滅除心腹大患。此為上策。

“伺機而動,暗自結交其他部族,共同抵禦扎格斯人。此為中策。

“將‘聖石’之事按下不表,加強巡衛,警惕扎格斯人的動向。此為下策。”

“三策各有優劣,還請元娘細細斟酌。”

聽完這一番話,崔頌頓時覺得壓在自己肩頭的那只手很有分量。

元娘還在認真思忖這“三策”的深意,守在元娘身邊的一個獵手忽然質疑道:“為何不能直接找扎格斯人復仇?這上中下策都繞七繞八的,要我們暫時忍了這口氣——且不說這口氣能不能忍住,對扎格斯人示弱毫無用處,只會換來他們變本加厲的欺凌!”

“你的話,我只能認同最後一句。”單腳容易疲乏,恰好旁邊有支撐物,郭嘉遂毫不客氣地將自己大半重量壓在崔頌肩上,“一時之快與長遠之計,如何選擇都算有理……然而嘉想問上一句——直接去找扎格斯人復仇,你們,打得過麼?”

獵手一噎。

確實,扎格斯人的兇猛遠近馳名,或許他們真的是強壯的匈奴人的後代。他們雖然擊退過扎格斯人,但那是在己方人數多於對方三倍的情況下……更何況現在也證明這是扎格斯人的陰謀,說不定扎格斯人是故意輸給他們的。

元娘揮退獵手:“能被郭先生列為上策的,必定是最好的策謀。元娘請教先生——這上策,具體該如何實施?”

“在此之前,嘉要先問一句貴部落與楊氐族、白氐族的關係。”

“楊氏一族高傲,雖然我們與他們有生意上的往來,關係卻一直不冷不熱……至於白氏,我們不曾接觸過。”

“既如此,這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等。”

“等?”

郭嘉點頭,沒有多作解釋:“還有一事。”

“先生請說。”

郭嘉側眸,將崔頌欲言又止的模樣盡收眼中,瞭然一笑:“崔弟有家僕數人,如今身在楊氐的部落……還望元娘代為交涉,請楊家將人送回。家僕中有一人略通醫術,可讓她替衛郎等人治病,為他們調理身子。”

這一番話合情合理,互惠共利,不管是元娘還是其他羌人,沒有不答應的。

唯獨崔頌驚訝地看了郭嘉一眼,沒想到自己還未說出口的請求竟被郭嘉先一步說了。

元娘決定立即寫信送往楊氐,同時,對於“三策”,她還有一些問題想要詢問郭嘉,於是請了郭嘉崔頌二人,入主帳一談。

元娘參照郭嘉的建議寫完“交涉信”,封入竹筒中,插上翎羽。

“先生的三策,‘上’與‘中’二策,在元娘看來甚為相似,何故一為上,一為中?”

郭嘉回答:“兵者之道,在於勢,在於權。主動出擊,借力造勢,掌握主動,必為上策。如能權衡利弊,借勢避難,立自身於不敗之地,必為中策。若是只能守成,縱然一時無憂,終免不了被動難安,此為下策。”

元娘聽得兩眼暈眩,本該更加雲裡霧裡的崔頌竟是意外地聽懂了郭嘉的意思。

得益於另一個“崔頌”幾日來的惡補與教導,他對兵法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有了最基本的瞭解。

郭嘉的言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在該蟄伏的時候蟄伏,尋找機會主動出擊,藉助一切能藉助的,將不利因素化為有利,這是最明智的選擇。懂大局,隨機應變,力圖求穩以自保,這算一般明智的做法。至於“被動的防禦”,這是實在沒辦法的辦法,不予提倡。

總結來說,就是主動>被動,創造有利條件>等待有利局勢,和另一個“崔頌”曾教導他的“勢不如人,宜先發制人,狡道而取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崔頌若有所悟。

元娘想不通,只得從“上策”的字面意義上入手:“先生說要‘忍一時之氣’,要我們等。那究竟要等多久,而且……為什麼要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等一個與楊、白二族結盟的合適契機。”郭嘉道,“如果我估計的沒錯,最多不過一個月,白氐一族將逢鉅變。那時即是與白氐一族結盟的最好時機。”

“那楊氏一族呢?”元娘問,“楊氏與扎格斯彼此看不過眼,而這幾年以來我族與楊氏互通有無,與楊氏結盟應當是水到渠成的吧?”

郭嘉並不似元娘這般樂觀:“沒這麼簡單,其中必定還有波折。”

其他的話元娘都能聽進去,只這一件事,她認為郭嘉將結果想得太遭,等她送給楊氐的信一到,與楊氏結盟不是問題。

然而,幾日後,與崔家僕人一同來的,是一封客氣的回信。

大意是:

我們將貴部落視作朋友,願意報以最大的誠意與善意。但是我們熱愛和平,那扎格斯人雖然可惡,不讓他們參加我們的集市也就罷了,何必大動干戈。這結盟的事,還是算了吧。

元娘不敢置信地將信讀了兩遍,再看郭嘉的時候目中帶著折服:“竟真的拒絕了……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郭嘉毫不猶豫地回答:

“先造勢,再遊說。”

族中的下奴帶著回來喬姬去給衛郎等人枕脈,崔頌亦一同跟了去,主帳中只剩元娘與郭嘉二人。

元娘再次向郭嘉表示謝意,郭嘉卻是搖頭道:

“不必謝我,我與扎格斯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因此,必定會助卿……除惡務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