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北地直播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傷

漁船在馬加市是買不到了,要買只能去遠東或者熊島對面港口去買。

而且還需要抓緊跟上面領導確認一下國家發的補貼款是怎麼個程式。

什麼時候發,具體發多少等等。

雖然之前都有公文已經說了,但是這些都得抓緊再次確認清楚,因為公文上沒有明確的說明具體的時間,只是寫著儘快落實什麼的。

就這麼四個字,鬼知道儘快是多快?

一番聯絡之後,村長拿到了兩個訊息,有好有壞。

好消息是北寧市只有他們村自己需要這一塊的補貼。

因為他們村子小人口少的關係,程式上要比其他地方更簡單就可以處理好。

壞消息是正應為他們村子小人口少,上面首先要解決的是那些漁民人口比較多的地方。

他們這邊的補貼款可能下來的時間會稍微晚一些。

不過領導瞭解村裡的情況,表示一直在給他們村向省裡彙報說明情況。

可能三四月的時候,就能知道準確的訊息。

這個情況只能說不好不壞吧。

村裡大家還是決定先提前去找船廠,看看購買什麼漁船,然後提前先下了訂單。

反正船廠都瞭解情況,知道政府會有補貼,他們下訂單也不會不接受,非要等到款批下來才接村裡的訂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村長自然要帶隊和其他幾位村民出去辦這件事。

那麼關於種樹的事情,就交給了陳大力來負責。

相比較船廠,現在樹苗更麻煩一些。

他提出的沿海公路邊上建造天然滑雪場和自然公園,導致那邊有大量的樹木需求。

所以現在在省內,樹苗供應是十分緊張的,各個育苗基地培育場已經沒有太多達到可以售賣標準的樹苗了。

不是說買不到,只是每家可能能供應的數量不會一次性滿足他們的需求量。

要分成好幾家分別購買才能湊起來。

聯絡上還有價格方面就得一家一家的分別去談。

省外倒是能一次性買足需求數量,但是運費問題又是一個大麻煩。

而且種樹這裡又會牽扯到政策問題。

國家多年以來在植樹造林方面每年都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迄今為止好些國內的沙漠荒地經過無數人幾代人的努力。

從荒蕪生機變成了綠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地方。

按照政策上說,這種無人區全都是國家出錢來植樹造林綠化,然後所屬的省內也會出錢出力。

但是如果周圍有人居住的話,那麼國家層面只會提供很多補貼政策。

地方上也會在購買苗種這一塊有一定的補貼或者獎勵。

真正實施的還是住在那裡的當地人口來執行。

也就是說村裡的這種情況,資金方面不需要顧慮太多,但是買苗種上,還得你自己去解決。

有補貼政策,運費應該不會太過於擔心。

可這裡牽扯到了跨省的問題,在省裡可能無法申請到本省的補貼。

而村子又不是人外省的管轄範圍,自然也不可能去申請人家省內的補貼。

可能有人會說正是在省內買不到樹苗,才會選擇去外省購買,就因為這樣申請補貼無法透過,是不是太不像話了?

大家都是為了植樹造林為了綠化為了下一代,申請不能透過算怎麼回事?

沒辦法,政策上要求的就是這樣。

就好像本地企業都會在當地受到保護政策一樣,用來幫助本地企業在和外來企業商品的競爭上取得優勢。

買種苗也是如此,省內要保護本地的育苗場不受外地同行的衝擊。

自然要在政策上有一些相關的傾斜照顧。

就在陳大力頭疼這件事的時候,他不得不暫時停止了這些工作。

因為村裡有一位老人去世了。

就連剛出發的村長一行人,也在半路調頭,連夜往村裡趕。

村子的氣氛在開年就變得十分沉重,陳大力他們的直播也不得不臨時請假停播幾天。

原來的村子被毀,重建之後村裡的老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適應的問題。

狀態都變得有些不太好。

去年搬進來之後的半年時間裡,已經有三四位進過醫院住院治療過。

老中醫呂衛華也擔心村裡老人的情況,今年過年都沒有回去自己家,而是留在村裡過的,方便隨時檢查救治,他的兒女也專程跑來村裡一起過的年。

到頭來還是有老人沒有撐住。

往年不是說沒有老人去世,但大多都是因為到了歲數走的。

很多年村裡沒有因為老人生病,救治折騰之後才離開。

今年出現很多生病的情況,大家肯定會非常擔心。

不知道怎麼的,好像突然開啟了什麼開關一樣,剛送走前一位老人,後面相繼好幾位老人一一離開。

查可辛村終日沉浸在悲傷之中。

村長等人也天天忙的不可開交,所有的事情全都暫時擱置下來。

老人們的子女前幾天剛過完年離開,現在又再次回到了村裡,他們也都慶幸陪老人過完了最後一個春節,至少沒有留下太大遺憾。

人走之後房子和地都是問題。

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屬於村集體的,如果無子無女由村裡供養的五保戶,離世後村集體自然要收回房屋土地。

但是這些老人並不是沒有子女,只是子女戶口已經不在村裡,遷到了別的城市。

按照規定,子女是可以透過繼承房屋的或者宅基地使用權來繼續使用房屋。

但是不能直接繼承宅基地。

這個房屋又是政府為了受災地區重建出資建造的,不是個人出資。

所以如果繼承的話,要首先把建造房屋的費用補上,如果子女戶口還在村裡則不需要,就比如陳大力他們,可以直接繼承過來。

簡單來說就是村子要跟這些戶口已經不在村裡的老人子女商議。

如果繼承房屋或者宅基地使用權,那麼先把錢補上,以後可以繼續使用,不管是自己住還是出租出去,只要到了年限後再交錢就行。

如果不想的話,那麼房子和宅基地就要被村集體收回,各種手續檔案也需要簽字辦理。

因為是法律明文規定的,這些子女並沒有出現鬧騰之類的情況。

同樣他們也沒有任何要花錢買使用權的意思,所以紛紛放棄了繼續繼承。

算是徹底的跟村子斬斷了聯絡。

本來村長還打算多少給他們一些放棄宅基地的補償費用,但是他們考慮到村裡這麼多年來都盡心的照顧他們父母,也沒有接受這筆補償。

倒是讓村民們對他們斷掉聯絡有些傷感的心,好受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