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妻福星高照最新章節列表 > 62、第六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第六十二章

宋師竹一想到剛才封恆眼裡的驚豔, 還是有些輕飄飄的臭美。

只是她還算有自知之明,她生得不差,誇一句明眸皓齒也是使得的, 但相貌在她之上的真是一抓一大把。

譬如面前坐在李老太太身邊的李二姑娘。

女人間難免有些比較,但要是差距過大,就連那份比的心都生不出來了。李二姑娘生得眉目如畫, 嫋娜多姿,站在李老太太身邊時, 簡直有煥然生輝之感。

宋師竹一腳踏進屋時, 立時覺得眼睛不夠用。

高闊典雅的正屋中,李老太太高坐上首, 李二姑娘連著一位錦衣婦人在下首而坐。

宋師竹對著三雙打量的眼睛, 見禮下拜時也十分板得住。

雙方寒暄之後,李二姑娘突然噗嗤一笑:“封娘子看什麼呢?”

“看李姑娘生得美。”她笑道。美人是稀缺資源, 自然是要多欣賞一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封娘子生得也美。”李二姑娘也是笑嘻嘻地。

“李姑娘更美。”宋師竹有來有往道。

李老太太嗔這兩個厚臉皮的人一眼:“知道你們都生得好,也不必在我這個老婆子面前自賣自誇。”

被李老太太這麼一說,宋師竹和李二姑娘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樂了一樂,倒是都覺得彼此是個妙人。

有這麼一個插曲在前, 李老太和善地看著宋師竹道:“先前封秀才救了我家大孫子時,我就想著上門道謝, 可是我身邊這個潑猴說了,說是怕太興師動眾,影響到你們家的平靜, 才拖到今日,要是有慢待之處,封娘子可得多包涵。”

從舅母那裡,宋師竹已經知道李老太太是一品誥命,又是李大儒的親孃,在身份和年數都能碾壓過她,宋師竹自然不會計較這點小事。

說起來這還是她這輩子看到的第一個一品夫人,宋師竹剛才進門的心情還是十分奇妙的。

李老太太嘴裡說的大孫子,就是封恆先前救下來的李教習了。

封恆剛才在來的路上已經跟她略微說過這位李教習的情況。李教習是李先生離世幼弟唯一的孩子,自幼就跟在李先生左右,李先生待他如親子一般,因著過於疼愛,李教習背離了家訓習武時,李先生也沒有過多阻撓,而是一力為他打點前程。

宋師竹笑:“老太太太客氣了,先前家裡已經連著收了好幾份禮物,就連我們家門房都說,自來府城,門前就沒這麼熱鬧過。”

封恆收到帖子當日,裡面就隨著一份禮單。只是無論多少禮物,都比不得李家的這份請帖珍重。這可是一個和大儒搭上關係的好機會。

“你們家有門房?”剛才一直安靜不說話的錦衣婦人突然插嘴道。

宋師竹:“這回到府城前,怕在外頭萬事不便,長輩便建議我們把人帶齊了,門房也是配了的。”

宋家和封家在豐和縣也算是大戶人家,宋師竹從來就知道,大戶和大戶之間也是有區別的。

就像剛才進來時的九曲十八彎,宋師竹真是頭一回領悟到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真諦。李家大宅是一座五進的院落,一路進門時,雕欄畫棟,遊廊園林錯綜複雜,要不是丫鬟帶著,她非得迷路不可。

好在李家雖然氣派,但家裡主人待她的態度還是十分客氣。

李老太太撇了一眼突然插話的婦人,跟宋師竹引薦道:“這是我三曾孫媳婦寧氏,這一回一塊跟著你們李先生回瓊州府休養的人不多,就這麼幾個,封娘子以後要是無事,多來家裡陪我說話。”

宋師竹一聽寧氏的身份,就知道她為什麼會被擠兌。

昨日李舅母特地與她指出了這位三少奶奶,說是李玉然讓柺子設計拐賣的小少爺,雖是李家二少奶奶所生,但這位三少奶奶因著膝下無子,卻最疼他。

看來寧氏這是把氣遷怒到她頭上了。

公道的說,宋師竹雖然也能理解寧氏遷怒的原因,就是還是止不住的鬱悶。

寧氏穿一身富貴花紋的藕色長襟,頭上插著一根典雅的珍珠髮簪。

她笑道:“我就是多嘴問一問,封娘子別見怪。這段日子家裡也有不少寒門子弟過來拜訪公公,我跟他們家的女眷打多了交道,不免也把說話習慣帶到封娘子面前了。”她頓了一下,又道:“那些女眷大多都是幹過地裡活,和封娘子的模樣可不一樣,我還以為小地方出來的人都是那樣的。”

宋師竹有些摸不清她的意思,不過她後一句,宋師竹就知道是來者不善了,寧氏捂著嘴笑道:“不過說起來,我們李家跟封娘子還真是有緣分。”

李二姑娘也道:“我記得先前把小堂弟送回家的那個秀才,應該是封娘子的表弟吧。”

她說著便看向宋師竹,語氣裡的好奇顯而易見。

這個問題沒超綱。宋師竹在心裡高興了一下,李玉然做的那件事,她早想過李家會問了。兩個救命之恩一前一後,一假一真,李家吃過一回虧後,肯定會把事情打聽明白後再認恩人。

宋師竹:“確實是我表弟。也是巧的很,先前李家讓人送帖子上門時,我家舅舅正好也帶著表弟上門來了。”

“來求封娘子為他說情?”李二姑娘接話道。

宋師竹笑:“我哪有這個資格為誰說情。”

她頓了頓,“我家相公早就跟我說了,當日也就是他眼神好一些才比別人先發現險況,其實算不得什麼恩情。李教習先前謝過也算了,我們都沒想過李家還會使人上門,李先生真是太客氣了。”

李二姑娘抿嘴而笑:“三嬸聽到了吧?”她覺得宋師竹也挺有趣的。她那個表弟為了得李家一個恩情,算計了又算計,她可倒好,一張嘴,直接就把恩情給說沒了。

寧氏卻還是不滿意:“封娘子怎麼能這麼說話,都是你們家的親戚,這般薄情,這可真是……”寧氏搖了搖頭,“我話說得直接,只是封娘子雖然是小地方出來的,也得講些親戚親情才行。”

宋師竹聽完她的話後,不著痕跡地掃了寧氏一眼,突然覺得,這位三少奶奶腦迴路真是奇特。

寧氏若是惱火於她為李玉然求情,她還能理解;但寧氏居然苛責她置親戚情分於不顧?

宋師竹心裡嘀咕了一下,面色不變道:“我先前看書,在話本裡看過一個故事,倒是覺得跟如今的這件事倒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不知三少奶奶願不願意聽我說一說?”

“我最喜歡聽故事了。封姐姐請說。”沒等寧氏出聲,李二姑娘就捧場道。

宋師竹笑看她一眼,敘述道:“那個話本說的是一個村裡有三戶農家,左右兩家打架打得頭破血流,中間那一家如何勸架都沒有用,只得找裡正過來勸阻。裡正過來之後,左右鄰居卻怪中間那一戶太多事,從此把他給孤立了。周圍的村民看著他被針對,都十分不解——”

她緩了一緩,把眼睛放到寧氏身上:“……不知三少奶奶覺得此事誰是誰非?”

“當然是左右鄰居的錯,怎麼怪中間那一戶呢。”李二姑娘插嘴道,她說完之後便愣了一下,一臉瞭然地看著宋師竹。

宋師竹笑眯眯的。這就是她要說的話了,明明不關她的事,卻硬要把第三方扯進來,這不是強詞奪理嗎。

熟料寧氏卻接著道:“小地方出來的泥腿子,就是惡習多,這麼隨便就能打起來。”

宋師竹:“……”

李老太太在上首聽著都覺得聽不下去了,她打斷曾孫媳的話道:“封娘子說的對。兩件事情怎麼能夠混為一談。”她笑,“無論如何,封秀才救了我們李家人一命是事實,封娘子如此謙虛,倒叫我們不好意思了。”

李老太太作為李家輩分最高的人,她這麼說了,就是一錘定音了。

宋師竹看著寧氏憋屈的模樣,心裡十分爽快。

實在是宋師竹這輩子長大這麼大,就沒被人這麼瞧不起過。

她是小地方出來的,可寧氏滿臉大城市人民的優越感,一口一個小地方泥腿子,嘴臉也真的不甚好看。

不知道是不是被刺激了一下,宋師竹突發奇想,決定回去就體驗一回小地方泥腿子的感覺。

讓寧氏那麼看不起人。

不過讓宋師竹沒想到的是,他們離開李家後,李老太太居然會為了她斥責曾孫媳。

客人走後,李二姑娘一看著曾祖母的面色,就識相告退了。

屋裡沒有旁人,李老太太出聲道:“前兩日我就與你說過,封秀才和先前那個李玉然不是一路人。家裡把事情都查清楚了,你為甚要這麼針對她?”

他們家請人上門是道謝來了,可不是為了給人添堵。剛才看著自家曾孫媳滿嘴胡纏,都沒有一個秀才娘子講道理,李老太太就覺得面上十分無光。

寧氏囁嚅了半天,實在逃不過李老太太的目光,才道:“我就是看不慣她。”

這個理由可不能取信李老太太,她深深皺著眉道:“你先前認識她?”

“不認識。”寧氏道,想了想,才道,“我是看不慣她爹。”

關她爹什麼事?李老太太皺了皺眉頭,實在沒想到這件事還能牽扯得這麼廣。

“老祖宗不知道,我先前在回府城的驛站中遇過一個婦人,就是被這個封娘子的縣丞爹用刑打斷了雙腿。”

宋師竹剛才雖然沒有介紹家裡情況,可李家是什麼人,先前李玉然那件事已經夠打臉的了,這一回對著封恆和宋師竹,李家簡直是打聽了又打聽。

寧氏一聽到宋師竹的家世來歷,心裡就對她看低了三分。

“路上遇到的一個犯婦,你都能聽信她的話。”李老太太不可思議道,簡直想不到自家曾孫媳居然這麼蠢。

寧氏不服氣道:“她也是我們瓊州府的,我打聽了下,確實是府城馮氏的族人,人家家裡哥哥還在京裡有官職。”

“咱們家以後還是少跟這位封娘子來往,要報恩,有三伯在學裡照應封秀才就是了。要是公公真把她相公招入門下,以後他們家犯了什麼事,外頭人都得算到咱們家頭上了。”

李老太太想了想:“你說是馮氏的人,還有個哥哥在京裡當官?”

李老太太也是瓊州府本地人,對曾孫媳說的事,心裡總有種隱隱約約的熟悉感,卻是一時想不起來,便搖搖頭道:“咱們瓊州府出去的人多了去了,誰能保證在外頭就不犯奸作科?那個婦人要是受了冤枉,自然會有喊冤的法子。你只憑一面之辭就對封娘子壞了印象,也太偏頗了。”

李老太太活的年頭也不少了,宋師竹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自有氣度,要真是那等汙穢不堪的人家,絕對養不出這樣的閨女。

見寧氏還想說話,她擺擺手,嘆氣道:“下回你要是見著封娘子,給她道個歉,你今日的態度實在過了。”

出了李家大門之後,宋師竹一改先前過來時的美好心情,一直嘟著嘴不說話,跟周身清爽的封恆真是形成了兩個鮮明對比。

封恆問道:“李家女眷給你氣受了?”

“李老太太十分和氣,就是他們家的三少奶奶,可能是因著然表弟那件事生氣了。”宋師竹鬱悶道,她覺得自己真的是無妄之災。

不過她雖然一腔怨念,卻自認不是寧氏那種遷怒的人,又打起精神問封恆那邊的情況。

封恆道:“李先生的學識淵博,令人敬仰。”

大抵是男人間沒那麼多勾心鬥角,李大儒直截了當問了他跟李玉然的關係,在知道封恆並不贊同妻家表弟的行徑後,就把兩人分開來看了,又有李教習這個真的承了他恩情的人在一旁敲邊鼓,封恆今日還是十分順利的。

“李先生考了我幾個題目後,又指點了我在讀書上的一些不足,讓我以後每三日到李家一回。”那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封恆心中也是十分感慨。

先前他在學裡就上過李先生的課,可是畢竟不是一對一的教學,李先生課上也是根據大部分同窗的進度講學,封恆聽起來總覺得差了些味道。

不能說不好,只是沒有他想像中那種一日千里的頓悟。

今日便不一樣了,書房裡品茗論學,李先生不過隻言片語,就能讓他有茅塞頓開之感。

宋師竹聽到這裡,也很高興。封恆話裡的意思,就是李先生要給他開小灶了。她深深呼出一口濁氣,突然覺得自己今日的氣沒白受,有這位大儒親自傳授技巧和經驗,封恆以後科舉上的路就更好走了。

看著宋師竹因為他得到李先生賞識臉上放晴,封恆卻有些心疼她今日受罪,他想了想,覺得還是他功名不夠,宋師竹才會在李家後宅受辱。封恆嘴上不說,心裡卻下了一個決心,今年八月的鄉試,他一定要如願以償才行。

宋師竹卻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她想了想,道:“我想把家裡的院子改成菜地。”

“怎麼突然有這種想法,家裡銀子不夠了?”封恆問。宋師竹從小就是嬌養長大的,在他心中,跟種菜這種詞語相差甚遠。

“還有呢。”這一回出門前,公中有支援,封恆私下還給了她兩百兩銀子,到府城還不到半個月,怎麼可能花得那麼快。

“我就是好奇,隔壁孫老太太和孫娘子都在院子裡闢了菜地,我想跟著他們試一下。”剛才被寧氏刺激了一下之後,她想了想,覺得她那個想法還真是可行。

在茂林衚衕裡住了大半個月,她一直覺得自家跟這裡的人格格不入。想來就是因為別人家院裡都種菜,他們家院裡種的都是花草吧。

說起來,在這裡賃院的大多學子家裡都不甚富裕,有兩戶甚至是幾家人合租一個院子。如鄰居孫家這等獨門獨戶的,已經能算得上富裕了。

太過獨具一格不是好事。中國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人情社會,要是不能跟鄰居們打成一片,久而久之一定會有矛盾。

想明白這點後,她便決定要開始種菜了。

除此外,其實她也是真的好奇。在宋家和封家,娘和婆婆再縱容她,該講的臉面還是要講的。但是如今兩人在外頭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沒人頂在頭上,農家樂試一試還是很新鮮的。

“想試就試吧。”封恆在這上頭沒話說,家裡裡裡外外的下人加起來得有七八個,總不會真的讓她累壞了。他覺得宋師竹也就是在內宅無聊想玩點新花樣,要是嚐到苦頭,也就停下來了。

宋師竹心裡覺得封恆看不起人,不過她也不計較,反正當他吃到清靈靈新鮮從地裡拔/出來的小青菜時,他就會知道她的決心了。

因為覺得封恆不瞭解她,宋師竹回頭就把隔壁的孫老太太和孫娘子請過來了。

在見過寧氏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後,宋師竹真是覺得孫老太太真是十分可愛。

同是打著道謝的名義上門,孫家送的禮物雖然沒有李家貴重,但其中的心意卻十分珍貴,更別說這份心意十分持之以恆,孫家三頭兩日,就會送一筐青菜上門。

宋師竹收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想要按市價付錢,孫老太太還不願意。

這位老太太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跟他們院裡有妖魔鬼怪一樣,每回送菜只是讓兒媳拿上門,自己卻躲在一旁。宋師竹這一回親自出面,才把送完菜就即時打算走人的孫家婆媳請進來了。

“都是左右鄰居,老太太千萬別再這麼客氣了。”宋師竹讓人上茶上糕點,接著就道。

“封娘子也別說這種話了。”孫老太太擺擺手,“就是一些地裡的出產,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宋師竹看著孫老太太還是拘謹,想了想。也沒有再客氣下去,而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請求:“老太太別嫌我突兀,我跟相公商量了一下,覺得到府城後,每月花費實在太多,便打算在院子裡開闢一塊菜地種菜,能不能請老太太有空時,過來指點我一番?”

宋師竹這幾句話說的實在是新鮮,孫老太太頓時看她一眼。

說實在的,她這些天看下來,覺得封家的日子實在好過,封秀才出入有馬車送行,封家的下人還經常到集市買菜買肉,一個月下來,花的銀子比他們家一年都得多一些。

可每家人有每家人的過法,孫老太太雖然心中嘀咕,但也不能多說什麼。

就是她實在沒有想過她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看著滿臉誠懇的宋師竹,她心裡有些打鼓,不過因著先前封恆對兒子的救命之情,孫老太太也沒有斷然拒絕,而是圍著他們家院子走了一圈。

封家的宅子比他們大一圈,屋舍加起來得有十二間之多,白牆黑瓦,小徑上還鋪著鵝卵石。

庭院佔地也頗大,除了一些不實用的盆栽花木外,只有一棵勉強能入菜的桂樹入了孫老太太的眼睛。她這麼一圈走下來,心裡就有數了,指點著宋師竹如何把家裡的青石板鑿掉。

宋師竹是個行動派,見著孫老太太願意出口,立刻就讓小廝拿來鋤頭,把鋪得齊整漂亮的石板給砸碎了。

看著封家院子裡一片熱火朝天,孫老太太臉上才放開了些,她剛才一直七上八下的,覺得宋師竹是不是要消遣她,如今見她擺足了架勢,總算放下心來:“明日讓人把這些石板搬到一般,接著就可以開地了。”

如今正好還沒過春日,孫老太太心中合計了一下,為宋師竹推薦了好幾種時菜。

看宋師竹聽得連連點頭,十分認真,孫老太太頓生一股親近之感。

封恆第一日回家時,見著滿院子的石塊,心裡真是啼笑皆非,不過不得不說,宋師竹做的這件事還真有用。

無論在書院還是官學,只要有人,就會有差距存在。封恆在學裡交好的同窗,大多都是家庭環境跟他差不多的。不是他嫌貧愛富,而是彼此經濟差太多的,相處起來都彆扭。因此封恆雖然在這裡住了大半個月,跟鄰居學子的關係一直十分普通。

可是他們家入鄉隨俗跟著種菜後,有幾個學子在學裡也對他有了些笑臉。

封恆倒也高興,在去李家時就把這件事情順嘴說了出來。

出乎他的意料,李先生對宋師竹的評價倒是十分高。

宋師竹也很意外,她看著手上這幅據說是由李大儒親自提詞送給她的字畫,緩緩念出了上頭的字:“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

這是在誇她格局高,能吃苦?

他們家三少奶奶要是知道,得氣死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小樓一夜聽春雨 18瓶;伍姑娘的小馬尾 4瓶;21075437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