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回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畫一個圈讓一部分先富起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五章 畫一個圈讓一部分先富起來!

現在報紙上已經有了許多報道。

國內媒體還是傾向於謹慎保守,但是英文版的報紙對神州大地經濟體制的改革突破期待很大。

這也是張高興選擇看一些英文報紙的原因,順帶學習英語。

文科不用沉迷題海,但是需要大量閱讀,張高興不懂的英文,翻翻字典,一張報紙先前讀起來要花費一天,慢慢地閱讀速度增加了起來。

無他賣油翁手熟,查字典的速度變快了一些,當然還有單詞他現在認識多了一些。

神州大地國內,特別是廣大的農村現在都還是保守,但是國際上紛紛投向世界上最大沉睡的國家。

現在國外,特別是島國,在他們眼裡神州這片大地有著巨大的市場。

他們宣傳的報道十分狂熱。

只要神州大地閘門開,他們的產品能賣到美國也能賣到華夏。

特別是神州大地一些傳奇人物們也出訪到了京都。

那些商人們感覺十分敏銳。

因為那就是他們的商機。

在確定改革開放之前,那場真理標準大討論思想熱潮之下,神州大地許多傳奇人物出訪了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工廠,這張高興是知道的。

其中就有參加島國的公司,他們在那裡領略到了“現代化”的生產線,他們走進了生產車間,參觀了電視機組裝生產線,自動外掛裝置,以及檢查成品的生產工序。

見到了許多現代化的產品高速傳真機,錄像機,錄影唱片,立體聲唱機,微波爐……

他們發出了聲音,在神州大地四個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電子工業,電子儀表和自動化都是必需的。

在新加坡,他們看到了花園般的國家,綠化,公共住房和旅遊業蓬勃,新加坡的經濟制度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新加波從外國人所設的工廠中獲益,外國企業根據淨利潤所交的35%的稅額歸國家所有,勞動收入都歸當地工人,當地外資也帶動了當地的服務業,那些都是國家的收入。

他們的技術,他們的資金,他們的產品也能帶動神州大地技術的發展。

種種的好處。

……

他們簽訂了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和平友好條約》,使得許多外企大boss思考了進入華夏的攻略。

並隨後展開了行動。

1979年,八十三歲高齡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飛訪神州大地,成為訪問的第一位國際級企業家。

神州大地熱烈地歡迎他的到來。

松下公司隨之簽訂了“技術協作第一號”協議,向滬海燈泡廠提供黑白映象管成套設備,透過國際交流基金向神州大地多所頂級高階學府贈送價值數億日元的裝置,松下公司駐華事務所隨之開設,松下公司率先進入神州大地。

這對國際上的企業起了巨大的示範效應,特別是島國公司,在其後的十年間,是第一批神州市場的外來拓荒者,大量島國的裝置,電子產品傾瀉神州市場,提升神州大地人民消費的檔次,當然也使得他們在神州大地賺得金銀滿缽,一舉人均突破一萬美元……

看到島國人在神州大地賺得是金銀滿缽,於是這年代一些媒體大喊“外資是狼來了!”

現在張高興看這些報紙,沒人會想到這年代都是外資進入國內,引進來,這年代張高興卻是想著資本走出去,去島國的資本市場去賺錢。

外國人能賺咱的,為什麼我們不能賺別人的。

除此之外,許多英文報紙上最近報道了神州大地“不同凡響”的舉動。

這就是神州大地另外一件轟動的事情。

“讓一部分城市先富起來!”

一位老人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鵬城經濟特區成立!

鵬城市成立!

這是神州大地設定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它承載著神州兒女的希冀,作為試驗和示範點,未來它創造的鵬程速度,舉世矚目,張高興自然是知道。

那裡成為了帝都,魔都並起的超一線大城市。

那裡重新整理了世界關於神州大地的認知。

短短的二十年裡,那裡將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那是現在無人敢想象的,高樓林立,工廠如雨後春筍遍佈,再十年,它成為了世界大都市國際化城市,比肩紐約曼哈頓,是神州大地全國性經濟中心。

變成一個寸土寸金得地方。

現在那裡還只是一個一毛不拔的邊陲小漁村。

但是隨著特區的設立,神州大地的幾萬基建工程兵乘坐一百哥專列紛紛奉命開赴鵬程,參加早期建設。

軍人們都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特區是神州大地的試驗田,在那裡生長除了許多不同的種子,那些種子撒到全國就是一個更加美好的神州大地。

看到鵬程特區的成立,張高興他現在都想迫不及待地前往南方,大幹一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自己去了也沒能有多大作為,畢竟那裡現在基建啥的都是從零開始,什麼都沒有,到處將只是工地,等有錢了自己再去投資吧,現在那裡投資的是國家和港商,自己還沒有攢幾個錢,在鵬程折騰不出什麼來,等在島國京都大獲豐收,他的目光將投向廣闊的南方大地,那裡的沿海,那裡的鵬程是神州大地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的地方,那裡有著無限的商機。

“特區成立了,這場改革的方向確定了!同學們你們大有可為的時代來了。”

經濟學老師時不時一驚一乍的在課堂上。

能感覺到他為之的振奮神情。

計劃經濟下,他們這些經濟學老師可謂是無用武之地啊,如今改革開放,他們著作立說改革開放經濟浪潮裡事兒,這可是留名的大好機會。

“同學們,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來我國市場調研,一個星期後行程安排在我們濱江,我們學校有幸邀請到松下幸之助先生前來,同學們可以準備準備,有機會跟老先生提問,讓他看到我們濱大莘莘學子的風采。”

“松下幸之助要來?”

“聽說那是島國傳奇人物,島國經營四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