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回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它個天文數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四章 賺它個天文數字!

因為他想要好好享受一頓財富的盛宴。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做什麼?”

“我還是原來那個張高興嗎?”

張高興偶爾會思考這個讓人說起發笑,但是內心叩問時候這是靈魂三問啊。

後來,他想,自己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張高興,不再是那個彭埠鎮的下崗職工,不再是刨地的張高興,不再是西楊木雕精雕師傅,現在的他是大學生,是幾個廠子的老闆,是有著無數王炸的重生人士。

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不錯過他知道的每一次機會。

然後扔出王炸!

現在是他認為最大的王炸的機會來了!

島國“泡沫時代”來了!

很多東西前世的先知和現在的學識,見識結合起來,張高興有時候都對自己嚇一跳。

他的想法竟然那樣的大。

有想法,又知道前世報紙報道的島國泡沫時代。

他們那時候得有錢得那個叫人瞠目結舌。

整個國民都呈現一種極度暴富的狀態。

別說現在兩千元人民幣買一個佛龕。

十萬人民幣買一個佛龕,那都只是小錢錢。

這讓張高興怎麼不心動。

……

1985年島國那些上班族上下班時期都是揮舞著鈔票爭搶起步價是一萬日元的計程車,按照當時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是那時候一百元起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時候華夏國內工資都沒一百元一個月哩!

一些證券公司給普通社員交通津貼三四百萬日元,那是三四萬人民幣,更是給公司中層幹部交通津貼是三千萬日元,三十萬人民幣的交通津貼,還有領過一億日元的傳說,就是一百萬人民幣。

這年代神州大地萬元戶都是標杆,人家交通費都不止幾萬。

所以,可以看出人家是多有錢了,打車動不動就幾百塊,那怕是後世華夏上班族也捨不得。

可不久的島國社會到處都處在一種有花不完錢的狀態之中,那錢真是多,隨便花,整個社會都是紙醉金迷的狀態。

不過現在泡沫還沒一丁點影子。

但是這正是張高興最佳出手機會。

現在賺錢,賺的錢都是準備去島國投資的。

如今島國經濟發展一片看好。

各項經濟指數可謂是如日中天!

但是人們都尚在理性之中。

人均突破七千美元大關,他們只是現在朝著一萬美元的目標奮鬥而去。

說神州大地未來崛起奇蹟,其實跟這年代的島國極其相似。

後世也只是三十多年的時間。

這年代的島國是很讓人佩服的。

是很多國家學習和崇拜的榜樣。

島國經濟起飛於戰後的五十年代,透過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紡織,鋼鐵,化工等產業,特別是紡織品,輕工業的東西,附加值不高,基本靠著雙手在工廠沒日沒夜的工作,透過貿易立國,大局發展出口貿易,同時大舉限制進口貿易,簡單地說就是你們買我的,我少買你們的,西方世界成為島國傾銷目標,迅速實現其工業化。

從1960年代到1970年代,經濟增長依舊保持著年均10%左右的水平,隨著技術和資金的慢慢積累,島國進行產業升級,不再拘泥於輕工業,開始涉足機床,重工業,雖然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對整個西方發達國家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和衝擊,但是這個危機卻為島國汽車產業帶去巨大的發展。

由於它們的汽車產業十分注重節能技術,汽車的油耗量比歐洲和美國的汽車都要小,因此島國的汽車銷量猛增,迅速走向世界,現在更是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1985年可謂是一個節點十分適合抄底。

從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島國的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形成多個拳頭產品,島國的汽車,島國的數控機床,島國的挖掘機,島國的錄音機,島國的摩托車,島國的電子遊戲對美國一頓狠錘猛打,讓美國國內企業叫苦不迭,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形成美國東北部鐵鏽帶,在198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對外淨資產在八十年代就達到了幾千億美元。

整個八十年代初期時候島國經濟其實也走勢平穩,汽車,電子,積體電路,化工帶動經濟依舊增強,特別是汽車行業儼然有稱霸全世界之勢。

其產業在西歐,拉美遍地開花,幾乎所有國家都逼伏在其強大經濟實力之下,自1985年美國人也都坐不住了。

看到日元購買力逐漸走強,大量的島國企業進行海外擴張,大手筆買買買,美國的象徵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洛克菲勒中心被島國收購。86年,島國在美國購買不動產金額高達數千億美元,佔島國全世界不動產總投資的64.8%。

比如島國人買下了夏威夷2/3的商業資產。

大量的美國媒體高呼,島國的經濟侵略來了。

除了在世界大手筆,在島國國內,股票、地產等資產價格開始迅速上漲。

日經指數由1985年的12000點持續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風暴中,短期下沉後率先“復活“,從而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暖。

以後,股價一直呈強勢上升。

並在1989年12月19日達到38915點,較1985年最低點上漲了3倍多。

1989年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島國,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島內地產大亨此時也聲稱在五年之內可以買下一半的美國,然後再高價以租賃的方式租給美國人。

誰最有錢啊誰最有錢,後世神州大媽,這年代即將是島國大媽全世界買買買。

……

島國泡沫時代簡直太瘋狂了。

必須要戳破了。

不然美國全部都要被島國人買去了,日元必須升值!

“廣場協議”誕生,日元不斷升值,既然大家知道日元要不斷升值了,美元貶值就成為一種大機率事件,於是島國外匯市場規模不斷暴增,只是簽訂了一年,市場暴增三倍,各種大大小小的銀行,證券,保險公司,蜂擁而入的進入外匯市場。

京都大街小巷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世界上最容易賺錢的生意是什麼?

炒外匯鴨!

你只要買日元,賣美元就行了,閉著眼賺錢!

前世張高興只是知道個大概,但是那就夠了,接下來他所有專案賺的錢,他都要投到島國去,然後在八十年代末他就提前出手,只要不到九十年代那一地雞毛的時候出來,他將能賺多少錢,肯定是一個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