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回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國內摘星第一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8章 國內摘星第一人!

張家老二事業有成了。

帝都京城揚名。

張家老人們驕傲極了。

本以來老大那麼出息了,張家已經到了極限,但是張家老二的風頭並不比他差多少了,明面上如今看來。

去年張家老三也大學畢業了,沒有繼續深造,當時她選擇了從政,張高興很詫異老三的選擇,因為之前沒發現老三是對權力擁有渴望的人啊。

在他眼裡,她就只是一個丫頭,還是乖乖女的那種丫頭。

老三也是在京城。

所以,來了京城,自然也是和老三見了面。

沒想到老三大半年沒見,感覺換了一個人似的,她穿上了一身藏藍色的職業套裝,端莊大氣,以前那瀑布般的長髮盤起,露出大額頭,顯得成熟極了。

“哥,我前些日子,還瞧見了高紅姐。”

都是一個系統的,見面機會肯定大些。

但對於老三跟自己說,張高興只是一個“哦”字。

當年趙高紅選擇了自己的路,如今心裡除了有些複雜也不知道如何說,現在對於體制親屬從商,也沒那麼苛刻了。

不必得是一個人從政,全家都得從政,子女物件興趣經商的經商,沒有一棒子打死,只是不能藉助關係。

對於老三提趙高紅,這老三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怎麼跟自己說起她,張高興不想在這個方面繼續多說。

因為不舒坦。

“我們家的張大官人,你這為人民服務的怎麼在我這裡就成了給我找不痛快啊,不說她,你在部裡怎麼著,還習慣不?”張高興道。

“好吧,大哥,我錯了,那就說我吧!”

張家老三開始變成了一個滔滔不絕的小丫頭。

講述她在部裡遇到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兒。

小丫頭感覺挺有趣的。

……

1992年,張家老四老五也都已經是高三,高二了。

轉眼已經是1993年元旦了。

高興木雕廠如今也不叫木雕廠,而是高興木雕集團公司了,張高興正聽取木雕集團公司高管的彙報。

彙報人並不是劉亭開叔。

老劉現在退居二線了。

因為高興木雕木雕公司成為高興木雕集團的時候他就讓位給更有學識的人了。

隨著木雕公司不斷壯大,深感自己的不足,再加上年齡上來了,主動跟張高興要求的。

當時看著劉叔為自己操勞了十幾年的木雕公司,頭髮都白了,張高興對劉叔很是內疚,這些年自己都是甩手掌櫃,讓亭開叔撐起了他的偌大後方,給老劉補償了一把,讓他晚年無憂。

所以也是同意了老劉叔的退居二線,改由香江港島那邊的職業經理人成為了木雕公司的新掌門人。

此人叫做周陽。

能力很是有的。

如今在他的帶領下木雕公司產品由原來單一佛龕品種擴充套件到了五大類2000多個品種,帶動整個東楊木雕產業騰飛,這些產品如今也不只是出國島國了,這些年高興木雕集團以島國為基點,牽動灣島,韓國,以德國為龍頭,帶動西歐市場,進軍洛杉磯,開發北美市場的宏大格局,可謂是已經暢銷幾十個國家了。

所以。

張高興的木雕集團如今已驚人的速度在這年代超越整個省城的大國企成為了省裡第一的出口創匯大戶,十分受省城重視。

給省裡創造了大量外匯,自己淨利潤五六千萬人民幣,但是這錢張高興並沒有死扣在自己手裡,這些錢早年捐給東楊新城的建設,後來這木雕公司的賺的錢,張高興對接了希望工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希望工程這個誕生於八十年的工程,每年神州大地有數百萬小學生因家庭貧困交不起四五十元的書雜費而上不起學。

有的地方則是根本就沒有學校。

上一世,這一世,那黑白照片,大眼睛女孩,那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張高興都忍不住為對方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所感動,對山區上不起學的孩子格外的憐愛。

自己也是農民的兒子,曾經也是農民工,所以對希望工程格外的投入,因為希望工程的使命是助力農民的後代人人有書讀。

於是。

這年代張高興每年高興木雕廠的幾千萬都捐給了希望工程,這幾千萬這年代真是一大筆的資金,為貧困山區的地方數萬學子提供學費,如今這每年能蓋幾百所希望小學,已經蓋了前所希望小學哩。

為富且仁,使得張高興在東楊,在省裡,在國內都很有名望,大多數人不知道張高興的其他很多公司,但是對於高興木調公司,以及捐款希望工程的事情,很多地方皆有報道。

東楊出了一個張高興,香江港島來了個邵逸夫。

都是這年代的慈善愛心大咖。

後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邵逸夫,特別是年輕人,一些可能知道,也是從當地最好的高中知道一點,因為校園裡有個邵逸夫樓。

這年代邵逸夫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邵氏帝國電影在七八十年代都是霸熒屏的存在。

在慈善事業上,邵逸夫也是一個捐款達人,

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連年向內地教育捐贈鉅款建設教育教學設施,後世一直到2010年以後,有人統計邵逸夫截至2014年逝世前捐助社會公益,慈善金額達四十多億港元,也許邵逸夫好事做多了,前世活到了107歲高壽。

對於捐款這事情吧,張高興感覺有幾個好處,一是有錢了,真想為這個國家的人做點事情會心安,有句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以及好人長命百歲,另一方面是為自己塑金身,

百因必有果,張高興這些年的好人好事,也真得到了一個偌大的榮譽。

鑑於張高興給東楊木雕產業的巨大發展,鑑於張高興每年數千萬的捐款希望工程,省城政府和中科院金陵紫金山天文臺聯合召開的一個小行星命名大會上,將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028”號得到小行星命名為張高興星。

張家二兒子去年在科技界名聲大噪,今年,張家大兒子更是不得了,名字都飛上了天!

在神州大地企業界,以商人的名字作為行星名字尚屬首次,國內第一位摘星人。

張高興得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當時很是怪異。

因為有點懵。

自己的名字怎麼就飛上了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