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溫水煮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一十二、自下而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百一十二、自下而上

接著王楓來到炮坊,兩個工匠正在吵架,目前王楓的將槍炮實驗室放在不遠的兩個水利作坊裡,王楓站在一旁聽了一會,發現二人正在爭論到底用鑽錘好還是直錘好。

這是王楓之前交給他們的研究課題,研究新法造炮,這幾個月裡,雪紋鋼的出現使得南安的鋼鐵質量得到大大提高,所以王楓想試試能不能學後世英國人那樣直接用水力在實心炮坯上錘鑽炮膛。

這只是一個思路,兩個工匠給了兩個實現辦法,一個就是硬生生用蠻力錘砸,另一個則是用大鑽頭鑽。前者效率慢,可工藝簡單,後者理論上更有效率,但需要很強壯的傳動系統,花費很高,還不一定能管用。

“大人啊……咱們這銀子跟不上嘍……”

田大山傾向於直錘法,準確說,他傾向於不幹這事,之所以要堅持這辦法,也是出於省錢的目的。

“對了,大人去年產的蓖麻油如果只用來印書那是搓搓有餘,但是如果連工坊帶實驗室這邊使用的會恐怕只夠半年使用。”

“唔,這就是咱們開會的目的。”

炮倒是真不急,目前的造炮速度和水平足夠使用了,王楓招呼著大家回莊子,他正要講解這事,從波斯灣千里迢迢運送過來的石油可不只是用來點火,雖然目前只能在實驗室裡簡單的把石油分解成成分不是十分純的汽油和柴油,但是王楓相信試驗一直做下去肯定可以從石油裡面提煉出來可以在機器上使用的潤滑油,因為王楓知道方向,所以這路走起來就省下很多步驟。

明代後期很是奇怪,凡是所謂的閹黨主政奸邪橫行的時候,國家財政狀況就會好一些,老百姓的生活負擔也是輕一些,各地的糧價物價也會低一些。相反,東林的正人君子們一上臺,立刻便是稅賦減少,國家財政緊張,當兵的領不到軍餉,吃不飽飯。老百姓怨聲載道,米價飛漲。

而東林們只需要在關鍵時刻說一聲天命所歸,大明氣數已盡,便可以施施然的剃刀臨頭,將三千年未曾更改的衣冠徹底改變,接著去稱頌聖明天子。

王楓不願意自己等到那個時候再去嘗試著改變這個社會,趁著那些所謂的精英們還沒有爛到根子裡,王楓覺得自己可以少殺一些人。

因為這些人的理念是“士林者,士紳也。”

“士紳者,天下也。”

大明朝雖然是靠官員治理天下,但是此時官員只在京城及天下要害之地,除去寥寥數地,掌理天下地方之法度實權者,皆士紳也。

士林當然不能同士紳階級完全重合,但士林中擁有話語權的中上層人物,卻與士紳階層完全重合。所以,‘士林者,士紳也’,並不為過。

這個士紳就是文人階級與地主階級的完全結合物,他們有財力基礎,他們有聲望聲名。他們就像後世的西方政治體系裡,一個個被推選出來的地方議員加強版一樣,掌控著地方實權和民意。

而王楓理想的制度官員下村,到時候肯定要與大族爭權奪利,不討士紳們喜歡。

士紳厭惡,即天下厭惡。王楓的制度雖然與民生有大利,但是被宗族矇住眼睛的生民依舊不會喜歡,王楓的想法是先從阻力小的地方開始改革,留著愚昧的地方當做典型,以後那些勞工來源之地就是這種地方。

只是這事情十分難辦,因為從古至今除了偉人,凡是士林斥之,士紳惡之,皆難成大事也,因為善待平民而苛待士紳地主,這就踩著他們的尾巴了,這也是王楓為什麼不像很多小說中主角那樣留在京城,一步步做起最後入閣左右朝政改革制度,那樣等於在一張畫滿了畫的紙上作畫,掣肘太多,而王楓現在做的是從底層開始一點點的挖大明的牆角,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如果那些精英們反對王楓不介意行野豬皮之法,畢竟跟那些人講道理王楓覺得自己的嘴皮子沒有那麼利索,但是王楓可以讓手中的刀利索一些,當然王楓不願意殺人,但是澳洲美洲現在可都是荒蕪之地,讓這些人做先驅者為後來人開路,王楓覺得這完全就是廢物利用的典範,畢竟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是東西放錯了地方而已。

不久以後滿清入關的時候,士林士紳也是反對他們統治的,刀口之下不還是跪了?王楓想起了前世自己看到‘水太涼’這個典故時的鄙夷,看到‘頭皮癢甚’時候的徹底無語,然後對東林黨這個群體的印象就徹底的180°大轉彎,對於明末士林的風骨,乃至對於儒學,都印象徹底敗壞。

到了後來,各類各種資料評論看的多了,知道了東林黨與江南大地主大商人階級的複雜關係後,王楓對於自己小時候很有好感的東林黨就更加的嗤之以鼻。有人說‘明亡,亡於東林’,這麼說或許有些太過,朱家乃至整個天下士林、商賈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要說東林黨於明朝敗亡有重大之關係,是絕對不會差的。

當然大清乃外族而入主中原也,以強凌天下,期間殺戮甚重,雖然此殺戮者,不是清朝江山穩固之重心。後來麻子開始崇儒尊孔,用漢法以治天下,無蹈前蒙元之舊輒,是大清破‘胡無百年之運’枷鎖之第一大功也,但是如果沒有前期的殺戮,後期想讓那麼多人做奴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雖然行相近之法但是王楓想的開啟明智,使得華夏不至於在這個節點之後落後世界,以至於幾百年後才看到從回世界巔峰的希望。

當然滿清入主中原,迅速的跟內地的漢族官僚士紳勾結到了一起,各地官員只要降清,就可以留在原任,而且很快就開啟了科考這也為他們的統治打下了基礎,這也從另外一方面證明了明朝的那些精英們的不靠譜。

滿清留住了原來前明的官僚,使之兩者迅速結合了起來,而且很快就開科取士,透過科考選拔官吏,又給廣大漢族讀書人入仕開闢了道路,受到了大部分漢族讀書人的擁護。

漢族地主可以透過科舉、捐納等途徑做官,使鄉紳地主階級與文人讀書人恢復了舊業,與清政府結成利益共同體。這比李自成殺官搶大戶更有利於他們自身的利益。滿清也透過了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身與漢族士紳階層之間的矛盾,爭取到了漢族的合作勢力,擴大了滿清他們自己的統治基礎。

而王楓現在的學堂裡,在很多讀書人和士紳眼中,離經叛道,只是王楓的學堂還小,而且大多都是王楓買來的孤兒在裡面上學,並且大明的官員大多人浮於事對基層無從瞭解,目前還沒有人詳細瞭解王楓辦的學堂。

王楓的幹部學校裡重庶政雜學,重律法案例,甚至重‘奇,淫技巧’之術,而輕儒家經典;別說南安寨子中就連在順化耕種的村名每個村子都有王楓派去的官員,而且王楓規定從幹部學校出來的學員一律從村長幹起,這麼做肯定要與世家大族爭奪鄉權民利;從最最根本的兩個基礎點上就深深的得罪了廣大的漢族士紳階層,現在還好,與王楓籤訂契約的百姓大多脫離了宗族,即使這樣王楓也會將他們打散,不使同一個縣的人在同一個村莊。

說到底,人是自私的動物,這些士紳和當年他們的老祖宗一樣,在面對著民族大義和自家切身利益的時候,都做出了維護切身利益的決定。就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候的世家門閥,國家利益沒有家族的利益重,現在就是國家大義沒有自家的小利益重。明末清初的那些江南士林士紳只不過做出了與當年自己老祖宗一樣的決斷罷了,而且更輕鬆,更沒有負擔。

什麼民族大義,什麼華夷之辨,對於這個時候的漢族地主階級都是狗屁,滿清入關時候的剃髮易服更是會徹底的將漢族的脊樑打斷,將民族的氣節粉碎。

利益受損的沖積對於鄉紳地主的衝擊力很可能比異族入侵對他們的讓利讓士紳感覺威脅更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