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望族權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

要說王十五娘這回被扣審禁宮,還不得不從盧三娘說起,她的父親是榮國公長子,兄長便是毫不見外稱天子賀衍一口一聲“叔父”得以敕令組建疾影擊的盧銳,即便盧太后屍骨早寒,但榮國公一直仍以頭號國戚自居,做為榮國公長子最小一個嫡女,盧三娘打小有多嬌生慣養跋扈刁蠻就可想而知了,原本對公主侍讀這一頭銜,盧三娘打從心眼裡瞧不上,她甚至不將同安公主看在眼裡——不就是葉昭媛一介罪人所生麼,要不是天子只有這麼個女兒,說不定早沒人過問死活了,算什麼金尊玉貴?

但這回入宮為侍讀的確是她說服祖父榮國公向天子開口求得,原因不過是為了與另一侍讀韋緗別苗頭罷了。

原來這兩個年歲相當,又因韋、盧兩家關係自打盧太后去世後就不那麼和睦,因而早早就成了對頭,韋緗之才華甚得閨秀們追崇,連不少郎君提起韋相這位族中行七的孫女來都交口稱讚,這讓盧三娘心生妒嫉,沒少與韋緗爭強鬥狠,一聽韋緗入選侍讀,又聽不少閨秀因而羨慕,議論道這回四大侍讀中,除了韋緗,勢必還有瑩陽真人學生柳十一娘,足見韋緗與柳十一娘才學相當,就不知另兩名額會花落誰家,哪家閨秀有與韋緗、柳十一娘齊名的幸運。

於是盧三娘便琢磨道,倘若自己不去爭取這侍讀之名,豈不是要屈居韋緗之下?

逞強心一生,於是勢在必得。

榮國公也沒在意,雖然孫女眼看就要及笄,就得談婚論嫁,不過這原本也是家中長輩操持,即便入宮也不妨礙,再者有了公主侍讀這麼一個名頭,也是有利無害的事,入宮混上兩年,既得才名,也不耽擱婚嫁。

榮國公有心慣縱孫女,卻沒想到是往太后眼裡插了根釘子,同安身邊侍讀本不算要緊事,可太后對榮國公一系實在噁心,偏偏榮國公還不比得那些寒門起勢的國戚,往往只能顯赫一陣,京兆盧本就是名門望族,根底深厚,輕易還不能連根拔除一血心頭鬱堵。

當然,太后大可以壓制不用,造成榮國公一系逐漸勢微,可老有這麼些蠅蟲礙眼,動不動就噁心你一下,誰也不會愉快就是了。

其實十一娘推測應該不錯的,太后這回的確是將盧三娘用作標耙,考較春鶯與靈藥兩大心腹誰更得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春鶯比靈藥提前一步“定位”,本想利用十一娘擾亂靈藥計劃,哪知太后竟然當兩人面直言稱讚十一娘,眼看靈藥將十一娘排除,春鶯心頭也暗暗著急。

寄望靈藥將王十五娘誤定為標耙太過保守,她決定採取主動——先下手為強。

既然目標早定,春鶯當然也預先開展了對盧三娘的摸底,得知這位是個跋扈自大的,乾脆採取最為簡單的方式,盧三娘甫一入宮,春鶯就有意好心提醒——太后定有考核期,若觸犯禮矩抑或才德有虧將被黜落,隊首也在考核範圍。

這事又有靈藥進一步“佐證”,盧三娘信之不疑。

她雖不怎在意這個名銜,但真要是被黜落,豈不顏面掃地,還不如沒有選中呢,韋緗是韋氏女,勢必不會被黜落收場,她若被太后黜落,今後可就不要出門見人了。

盧三娘因而主動收買春鶯,向其討教怎麼才能確保不被黜落。

春鶯笑著告訴她:“鄙人看來,太后對柳十一娘倒是真心器重,小娘子倘若能如她一般,當無黜落之憂。”盧三娘當然就打聽起柳十一娘究竟做了什麼,春鶯也沒掖著藏著:“為隊首者,便要擔當教管之責,柳十一娘不僅對眾位侍讀嚴加拘束,督促公主課業也是盡心盡責。”

盧三娘一聽這話,心說這有何難?想當然就端著嚴師的架子耀武揚威起來。

八個侍讀當中,有六人被她挑著些微謬失便施罰——是體罰,竹尺擊掌!

先生佈置的功課之外,盧三娘竟然自作主張增添繁重,命令同安公主必須完成,恨不能在當值十日內就教會同安吟詩作賦,連同安身邊女官都看不過眼,反駁了幾句,盧三娘就當著侍讀的面斥責同安懶惰,話說得很囂張:“顯望閨秀在公主這樣年齡,不少能詩善賦,公主卻仍在識音韻,已然落後太多,更要奮起直追,免得被人嘲笑愚笨。”

然而同安雖然內向,不好與人爭強,看上去溫溫弱弱,然而性子也有幾分執拗,雖然沒有當面反駁盧三娘,也沒將她命令放在心上,只完成先生佈置課業。

這下盧三娘就不服起來,又當眾將同安訓斥了一番,居然還要像對待侍讀一般體罰!

好在月容及時阻止,事情鬧去了含象殿,春鶯早在太后跟前告了盧三娘一狀:“一聽可能黜落,盧小娘子便收買婢子,向婢子打聽如何才能確保通過考核,婢子只以柳十一娘言行指點,哪知道……盧小娘子雖是隊首,也只有督管之責,都是大家閨秀,她可無權責打,更不說當面挖苦公主,大不敬皇室,要論來,盧小娘子膽敢收買宮人,自己就觸規在先,其身不正,有休資格管教侍讀?”

一旁靈藥恍然大悟——原來春鶯已然確定盧三娘為目標,這是先下手為強!可誰叫自己瞻前顧後晚了一步呢?靈藥好不沮喪。

然而讓春鶯與靈藥都沒想到的是,太后只是輕言細語安慰了同安公主,叮囑盧三娘要適度,就這麼將這事揭過了。

春鶯不由也滿腹狐疑,難道是自己失誤錯察了太后心意,目標不是盧三娘,竟然是王十五娘?

靈藥卻如釋重負,沮喪一掃而空,只對春鶯不少挖苦嘲笑,然而她也想到競試仍未結束,三位隊首既然已被先後排除,目標人物就只剩王十五娘了,可不能再讓春鶯領先下手,這回必須搶在春鶯之前!

於是隨著盧三娘有驚無險的交接辭宮,王十五娘就成了靈藥的獵物。

不能等到下回,必須在這十日,就讓王十五娘惹禍上身。

為了取得決勝,靈藥甚至將太后“只要不至於收不了場”這個前提條件拋之腦後,她琢磨了一個一箭雙鵰的毒計。

原來在王十五娘這隊侍讀中,也有一位與盧三娘不無關系,兩人論來也是表親。

盧三娘祖母榮國夫人有個孃家侄女,裴後薨逝採選入宮,四年前位階還只是個美人,可隨著榮國公受天子器重,儘管這位劉美人實際並未得聖人寵幸,卻因聖令進了品階,眼下九嬪之一,稱劉修儀。

劉修儀又有個侄女劉四娘,這回也是侍讀之一,劉修儀原本就不是老實人,當她還劉美人時就不少挑是生非,太后原本也是看她貌美,以為會引天子移情,明知她是榮國夫人孃家晚輩,也沒將之黜落。

哪知四年過去,任由劉美人心機算盡,也沒能讓天子看她一眼,劉氏就快心灰意冷,哪知因為榮國公得重,竟然有了翻身的希望。

在榮國夫人挑唆下,劉修儀完全不將太后看在眼裡,這回為同安擇選侍讀,她堂而皇之來含象殿,提出家中侄女四娘溫婉謙和,可為侍讀,太后既然迫不得已連盧三娘都容忍了,自然不會在意再多一個劉四娘,反正有的是機會將人黜落,狠狠教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以為憑藉盧太后重前提攜就能掌控她的愚狂之輩。

更別提太后一見劉四娘,比她姑母還不如,又是個蠢笨不堪刁蠻跋扈的所謂名門閨秀,更加不將這一草芥放在心上。

但因為劉四娘入宮,卻給了靈藥利用她陷害王十五娘的機會!

靈藥先是故伎重演,有心散佈“黜落”之說,尤其針對劉四娘:“小娘子雖然年齡不大,可也比柳十一娘年長兩歲,論來也有隊首資格,可卻居於王小娘子之下,豈不可惜?倘若王小娘子因為過失被黜落,有劉修儀為小娘子美言,還怕沒有機會取而代之?”

劉四娘聽了這話,心動不已,可任憑她如何挑釁,早得十一娘叮囑的王寬都無動於衷,只是不溫不火警誡敲打,公事公辦,不搞私人針對,甚至不像盧三娘一般體罰眾人,劉四娘那愚笨的腦子是真想不出任何辦法,又有突有劉修儀殿中宮人碧波與她聯絡,劉四娘靈機一動,何不求教姑母?

而這位碧波,本就是靈藥交好,是太后授意經她之手安插去劉修儀身邊的耳目,於是一條靈藥主謀的毒計,便借碧波的嘴巴,說服劉修儀姑姪採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