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小康奮鬥史最新章節列表 > 32第三十二章 :十二月初八【第三更】【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2第三十二章 :十二月初八【第三更】【修】

回到了家寶兒也沒提這事,只是翠兒總好奇看了她好一會,"大姐,你看起來很高興,是不是許嬸給你便宜很多啊?"

寶兒放下手中的糊紙高興的捏捏她的臉,"對啊,姐心情十分好呢,來,別呆在門口,這兒風大。"說著帶著翠兒進了屋子,雪一停大毛它們就開始在院子裡跑來跑去,好不歡騰,寶兒勒令小栓和翠兒不準再去雪地裡踩,自己去了灶間煮了漿糊,放涼之後讓祿德他們倒一些去糊牆,自己則拿著一個碗倒了一些將糊窗的紙鋪平了和窗沿對了一下,多餘的地方摺進去了一些,沿著窗沿先刷上一層漿糊,兩個上邊角對上粘住,雙手扯緊糊紙往下一順,在原來薄薄的層面上又加了一層。

糊完了屋子裡的兩扇窗子,頓時覺得屋裡有些暗,等天熱的時候可以換薄一些,但是冬天寒氣緊閉,暗一些就暗一些罷,寶兒拿著其餘的去了後面的屋子,祿德和祿生一人拿著糊紙,一人拿著棕掃帚,扯平了邊角用掃帚一刷,一張就貼好了,這牆麵糊的還算平整,糊完了一個屋子就顯得亮堂多了。

寶兒將其餘的窗紙交給他們,自己去了灶間將燒水的火架了起來,上回李氏送的鞋子她都想不出拿什麼回禮,最重要的事,現在還在一個院子裡,她若是那麼拿著東西進了三嬸家,還不得給奶奶和二嬸怎麼說了去,想來想去,她秀活也不行,只能等著李氏再上門了。

這雪紛紛揚揚地下到了臘八這天,寶兒趕早起來,拉開厚簾子雪倒是停了,塞了小栓他們要換的衣服進被窩裡暖著,寶兒洗過臉進了灶間,灶間裡已經飄散著一股臘八粥的香氣,昨晚睡前寶兒就將米煮了起來,這到了早上已經成了濃稠的一鍋粥,掀開鍋蓋,那香氣愈加的濃厚。

寶兒拿起勺子在鍋裡搗了一下,拿起一小勺吹冷了嘗了下,放下去的豇豆都煮的軟糯入口即化,寶兒還放了不少從縣城買來的大棗、花生和桂圓肉,林林種種加起來有十來樣,摻了些水又蓋上了鍋蓋燜煮了一會,盛出來敬神祭祖過後,寶兒將臘八粥都分著幾些籃子裝起來,分派祿德和祿生去各家趕早把粥送了。

喊了小栓和翠兒起來,寶兒準備了個大的籃子,盛上了滿滿的一小鍋子臘八粥,帶著他們一起去了沈老爹家。

一路上有些人家已經在窗子上貼起了紅剪紙,遠遠望過去似雙魚又似吉祥豐收的字樣貼在窗子和門框上,到了沈老爹家,走進了院子門口也貼上了一副對聯,似乎是四叔寫的聯子,紅紙黑字地貼在門框上十分的喜慶。

"爺爺,寶兒來看你了。"寶兒邊喊著拉開簾子走了進去,屋子裡只有沈老爹一人似乎是剛剛祭祖好,從四方桌子上拿下了一些果子,看到寶兒她們,順手就塞了幾個給他們,“來,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氏從灶間出來剛好看到了這一幕,臉色一沉,重重地把手中的物件放在了桌子上,沈老爹撇了她一眼,抱起了翠兒,“吃過早飯沒?”

翠兒手中抓著兩顆桂圓在沈老爹懷裡甚是乖巧地回答,“姐姐說送完了臘八粥咱們就回去自己吃。”

寶兒將手中的籃子放在桌子上,“爺爺奶奶,這是一早剛煮好的粥,趁熱拿了些過來。”臘八粥要在中午之前把親友的都送遍,然後一家人再坐一起吃,這臘八粥一吃就是好幾天,還有剩餘的就有年年有餘的寓意在,寶兒特地煮了很多,讓祿德送完了王二叔家就送去姥姥關氏家裡,這一來一去,到家裡也快中午了。

孫氏將寶兒帶來的臘八粥倒了出來,洗了下碗添了自家的臘八粥讓寶兒帶回去,四叔榮柱一早就出門了,去了縣城給鄭家也送了一些過去,這來年就是親家了,逢年過節該要的禮數一樣都不能少,寶兒送完了粥帶著小栓和翠兒去了一趟李氏的屋子。

祿柏坐在床上逗喜菊玩,李氏則在一旁納鞋底,見到寶兒她們進來,趕緊拉進屋子抱上了炕,“這大冷天的,讓你哥來送就好了。”

寶兒搓著手往炕床上一貼,“大哥去姥姥家了,三叔呢?”

“你三叔也去喜菊她姥家送了,這不,我這還有兩個小的,得看著。”李氏邊說著把線往牙口一湊,一咬就斷了,寶兒看著她熟練的納著鞋底,古有千層鞋底,說起來一點都不為過,那薄薄的布要一層層的納起來,納的厚實還要耐穿,一雙鞋子下來手上的皮都要脫好幾層,這冬天鞋底尤其的要厚,寶兒打量著李氏,想著她送鞋的緣由。

李氏將納了一半的鞋子放進針線簍裡,“我給你們拿去的鞋子還穿的下不?”

寶兒點點頭,指著小栓腳上的,“還真要謝謝三嬸,這小栓皮的緊,這天老下雪,三天兩頭要換鞋子,若不是你給送來一雙,他今天就要打赤腳過來了。”

李氏聽著寶兒那早熟的口氣,微微嘆了口氣,“你娘走的早,也沒教你什麼,這天一冷你們幾個弟妹長的又快,還不得怎麼凍著,三嬸沒什麼好幫的,幾雙鞋子,左右不過一些時間。”李氏這話也說的真切,若是真想伸手幫什麼忙,以現在的情況也幫不上什麼忙。

“那也是三嬸的心意啊,我們省的。”寶兒也說的真切,人家的好,她都會記在心裡。

又坐了一會,寶兒才帶著翠兒和小栓回了家,這早上都沒吃點什麼,到了祿德和祿生都送完了回來,倆小的已經餓著喊了好幾次,寶兒將鍋子裡的粥又熱了一下,端上來趕緊讓大家吃了。

“濟林哥也送來了不少,這你們先別喊好吃,鍋子裡的夠你們吃到過年了。”寶兒半開玩笑地說著,蘇濟林送來的那些,看著裡面放的東西,少說有二十來種,嘗著那味道就比他們的精細的多,那簾子還雕刻了形狀,寶兒估摸著這也許就是京城送過來的。

小栓吃了一碗伸手還要,舔著嘴邊的粥沫子,嘴裡嚷嚷著,“吃過年就吃過年,大姐我還要。”寶兒摸了摸他的小肚子,怕他吃多了胃脹,只添了小半碗哄道,“乖,晚上再吃,吃多了胃脹會不舒服的。”

吃過了午飯寶兒就拿了一些臘八粥喂了大毛它們,又將粥拌在飼料裡喂了雞和豬,這一等送年,還要殺雞蒸豬肉,寶兒將簸箕放到屋簷下,開啟院子的門,拿起掃帚掃了一些雪出去,雪一停到下午化了不少,這院子裡的圖踩著還是有些瑟響,寶兒乾脆把雪掃了起來堆在院子門口,哈了哈手往泛著泥土的雪堆上拍拍弄弄,拿了一根小蘿卜做鼻子,拿了倆樹杈在身上,權當是看門的雪人了。

滿意地看了兩眼,寶兒後退了幾步準備拿掃帚,看到小山站在門外,手中拎著早前祿生拿過去的籃子,“我來還籃子。”依舊是簡潔的話語,寶兒接過籃子小山望著院子裡的雞舍,寶兒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把籃子往地上一放,“小山哥,我攢了些雞蛋,明年就用我拿過來的孵吧。”

小山搖搖頭,“那可是二十錢一個,浪費了。”

“話不是這麼說的,這好蛋才能孵出好的小雞,再按照我的法子養養,這說不定更好呢。”寶兒見小山臉上還有猶豫之色,“要不這樣,我先這麼養,你還是老樣子,飼料里加的東西我給你,到時候看看結果如何。”

小山也沒多說,聽著寶兒的建議微皺著眉頭回去了,寶兒將東西收進了屋子,看著屋簷下的小狗窩,忽然想起了那個二世祖用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求自己收養這幾隻小狗,自己胡謅了個村名也不知道他發現了沒,寶兒嘴角一揚,這不就是個孩子,哪來的這麼多較真。

過了幾天姥姥關氏趁著有空閒來了一趟寶兒家,見到家裡安安好好的心裡倒是松了一口氣,她是聽說了,翠河村那傻子閨女家的竟然請人來寶兒家說親,那許家的女兒傻的不是一天兩天,那打著上門女婿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那日在地裡收些東西,還是聽別人說八卦一樣告訴自己的,說是陳媒婆被寶兒家趕了出來,這一得空就趕緊過來瞧瞧,若是有什麼不好的,她果斷要殺去那造事的人家裡去了。

寶兒見關氏倒芝麻似的問了一大堆,笑著給她倒了碗熱水遞給她,“姥姥,您先緩緩,咱們村裡不是沒傳開來呢。”

“那就好,過兩天家裡就殺豬了,讓你大哥一塊去,順道帶點肉回來,省的我再跑一趟,這老骨頭,都奔不動了。”關氏喝了一碗熱水,這才順了些氣,聽寶兒說自家村裡頭沒起那個閒話才放心了些。

寶兒搖搖頭拒絕了,現在齊氏剛生了孩子,算是家裡又多了一張嘴吃飯,二舅舅是不肯分家的,這要是還往她家多拿東西,保不準要讓齊氏明裡暗裡的說上一通,姥姥是個直腸子,也說不過繞彎子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說,她本來就打算去屠夫家剁些肉。

“姥姥,該攢錢給三舅舅娶媳婦了,這都比大哥大上一歲的。”

“說了好幾家了,都一副木訥相,不說喜歡也不說不喜歡,我這愁的喲,這不,這兩天自己跑縣城賣鐵器去了。”說起三舅大實,這才是關氏最操心的一個了,寶兒笑嘻嘻的挨著關氏,“那三舅在給自己攢錢娶媳婦嘍。”

......

年二十八這天,寶兒家送了年,寶兒特地去鋪子裡買了幾個炮仗,祿德一早就殺了雞,從屠夫家剁了一大塊的豬肉回來,寶兒將豬肉整塊蒸熟了插上一把小刀放在貢桌上,放上蒸熟的整隻雞,還有四方的豆腐放在碟子裡,兩條生魚上面放著兩根蔥放在貢桌上,還有一些燒好的菜,桌子四周放上了酒杯和酒壺,祿生將燭臺放了上了桌子,插上了紅蠟燭,兩個燭臺中間是一個竹子做的香爐。

時辰一到,祿生在杯子裡都斟上了酒,祿德將蠟燭和香點了,拿著香朝著供桌拜了幾拜,又朝著外面的天拜了幾拜口中默唸了些話,將香遞給祿生讓他掰一下,叫了寶兒他們過來也掰好,這才把香插在了香爐裡面。

貢上一些時間,祿德在破鍋子裡燒了一些紙,黃色的紙一點就燃,上面寫了一些經文字樣,一瞬間就化成了深灰的縮在了一起,一碰就碎,將寶兒買來的三個鞭炮豎著放在院子裡,寶兒拉著小栓和翠兒站在屋簷下,祿生手中拿著一根點著的香遞給祿德,也捂著耳朵跑了回來,祿德一手抓著耳朵,微微傾低身子點了一個鞭炮,趕緊跑到他們這邊,捂住了翠兒的耳朵。

“砰...”院子裡響起一聲炮響,寶兒看到那用紅紙包外邊的鞭炮衝上了天炸成了兩半,似有些塵土落了下來,祿德又出去點了第二個。

三聲響炮過後,寓意響年......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新年的設定,臘八粥和送年乃至之後的情節,是參照涼子家這邊的過年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