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小康奮鬥史最新章節列表 > 66最新章 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6最新章 節

沈四叔的回村引起紛說已經是六月的事情了,寶兒家算是後知後覺了一些,直到沈榮柱要帶著媳婦鄭氏回縣城開鋪子,才略微有些瞭解到原來是沈榮柱那次離家去了縣城,遇到了以前的同窗介紹了不錯的生意,小賺了一筆,湊合著剛好可以開一個鋪子。

鄭氏將東西都收拾了好,裝好了箱子等著搬上馬車去縣城,這十幾天的日子倒不如說是像在做夢,她還真怕一個夢醒了,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在縣城第五天,沈榮柱自己找上了鄭氏的孃家,見到她在也不意外,讓她進了以前他們住過的屋子,拿出一袋子錢放在桌子上,鄭氏疑惑地開啟來一看,裡面竟然是一袋子的銀子,數過之後有一百兩之多。

“這?”忽然有這麼大筆的銀子,鄭氏卻從心底覺得不安,拉著沈榮柱的手緊張的問道,“你這些天做什麼去了,哪來這麼多的銀子?”

“婦道人家管這麼多幹什麼,是以前的同窗介紹我的私活,你拿著銀子就是了。”鄭氏還想問什麼私活,她大姐就過來敲門了,鄭氏趕緊將銀子藏進了衣襟裡,鄭家大姐狐疑地看著他們倆這大白天的關緊房門的,“二妹,娘喊你們吃飯呢。”

“哦,知道了,就來。”鄭氏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塵土,拉著榮柱就去了前屋,鄭家三個閨女,就二閨女一直在鄉下住著,他們也心疼,飯間也問了起來什麼時候回縣城來,以後打算做啥子,鄭氏下意識的捂著那墜在懷裡的銀子,抬頭看了沈榮柱一眼。

他倒是對這些話不甚感冒,只是安靜地吃著飯,鄭氏松了一口氣,連聲安慰他們,“快了,就快回來了,這會家裡農事忙,等忙過了這段時間,打算在集市那租個鋪子,開個店。”

回到了墨家村孫氏倒是極為的開心,按照她的話來說,終於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自己的兒子總是有過人之處,就是不同於這村子裡的任何一家的兒子,也終於讓她揚眉吐氣了,於是誰問起來她都能說個天花亂墜。

到了寶兒這,版本就變成了:沈榮柱那日獨自上縣城,路旁遇到一個摔跤的老人,好心扶到了縣城還給人家送去了醫館治了傷,結果後來那老人原來是個商戶,認了沈榮柱做乾兒子,教他做生意賺錢,於是沈榮柱發了。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寶兒聽了王二嬸說了之後,無奈地搖搖頭,商戶怎麼會獨自在山裡還摔了跤,人是吃飽了撐著的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他們幾時回縣城啊。”寶兒學著王二嬸勾線,拿著針在那布上戳了一針,抬頭問道。

“就這幾天吧,據說行李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那孫大娘不跟著去?”寶兒想了會,用孫大娘代替了孫氏的稱呼,“應該回縣城享享福啊。”

“你爺爺不肯去,她也就留下了,這男人還要她伺候照顧呢,怎麼可能直接跟了去。”王二嬸伸手指點了她一下,“這下針,對。”

繡了半天,寶兒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二嬸,下回才學唄,我這好累。”一動不動坐的久了,腰都有些硬的慌,寶兒將東西都放在籃子裡,準備做飯。

四叔落魄著,寶兒無感,四叔發達了,她依舊無感,這都與她們沈大家無關,或者說,是沈四叔不願意與他們家有關,人都是有那種奇怪的癖好,自己有錢了,會覺得以前那些個窮親戚,貼上來的都是看上他家錢的,眼睛瞄的也都是他賺的銀子的,所以防範地厲害,尤其是孫氏那點心理素質,早把他們都排除在外了,寶兒也落的清閒。

她只是好奇,有什麼法子能夠來錢如此的快,除了賣了孩子去做婢女僕人的,幾天之內能夠來錢如此迅速的,在現代有許多,但是在古代,寶兒想了下,要麼打劫,要麼走私,前者光看四叔的身板就只有被打劫的份,那麼就只有走私。

以寶兒的判斷,沈榮柱的迂腐腦子,清高的作態,走私那是絕對有侮辱他的行事作風的,他怎麼可能做出這麼敗壞的事情,為了銀子不擇手段呢。

不過後來寶兒才知道,自己對人的瞭解度還是太低,是她低估了那所謂同窗的說服力,高估了沈榮柱的清高。

六月底,沈榮柱帶著鄭氏回了縣城,後來寶兒去縣城的時候,在那熱鬧的集市中,確實看到了他們開的一家鋪子,做的是和鄭家以前一樣的買賣生意。

熱夏來臨,寶兒和去年一樣進了山裡採了茅莓,不知是不是錯覺,今年去山裡採的茅莓比去年竟然少了一半,似乎是有人家早了她家一步採了那果子,寶兒不擔心這如果做果醬的方子,只是沒有了原料,今年的果醬的收入比去年少了一半,這更加堅定了寶兒要將那林子包下來的決定,野生的總歸不是全屬於自己的,只有自己種的才最保險。

日子依舊忙碌,收過了苞米種下了洋芋之後,天氣漸漸開始轉涼,今年的旱來的雷聲大雨點小,九月下旬天就漸漸有些轉涼,秋天反而來的早了一些,收過了穀子一晃二月多過去,這一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在一個清晨的早上,悄悄的來臨了。

寶兒哈著氣站在院子門口,有些發愣地看著那皚皚白雪覆蓋的遠山,感覺昨天還是熱的天,這一會就得跺著腳暖手了。

“趕緊進去,山路被雪封了,這些天都進不了縣城了。”祿德頭上戴著寶兒為他做的灰兔毛帽子,穿著厚厚地棉襖踩著雪進了院子,見她傻愣愣地站在門口,拉起她就躲進了屋子。

屋子裡有炕床還放了炭盆,瞬間就暖和了許多,寶兒輕輕地撣去落在他肩頭上的雪,赫然察覺自己竟然長高了許多,不盡感概,“我只是覺得這一年過的好快。”

“快點好,快點小栓就能長的和大哥一樣高。”小栓和翠兒這會還窩在被窩中不肯出來,悶聲著從裡頭發出聲音,寶兒忽然伸手進被子,小栓整個人震了似得往裡面躲,求饒地喊道,“大姐你手好冷。”

“起來,衣服都窩多久了,還想跟大哥一樣高呢,懶豬。”寶兒捏了一下他的臉,“明年就讓你去學堂,早早要起床的好。”

寶兒在灶間拉開那厚簾子,一陣勁風夾雜著雪花吹了進來,這才一會的功夫,竟然又飄起了雪花,寶兒燒開了一灶鍋的水,在一旁煮著濃稠地南瓜粥,跑出院子去後屋的窖子裡取了些壇菜回來,在溫水裡泡開了後切碎了熱炒了一下,灶間的簾子又拉了開來,祿德懷裡揣著剛撿的七八只雞蛋,寶兒煮了幾隻其餘的和之前的放在一塊留著到時候一塊去賣。

“大哥,這雪來得及,今年的年貨都沒來及的買呢,要不去雜貨鋪裡早點買一些,否則雪這麼下一直不停,我怕鋪子裡也沒貨了。”寶兒從櫃子裡拿出一袋子錢遞給祿德,“吃完了等下我和你一塊去。”

“大姐我也要去。”小栓喝下一碗粥吃著雞蛋含糊不清的舉著手,翠兒跟著也要一塊,寶兒看了一下外頭依舊下著的雪,“外邊冷的很啊,要不你們就在家呆著。”

“一起去吧,穿這麼多,凍不壞。”祿德兩口吃下寶兒剝好的雞蛋,將錢袋子往厚棉襖裡一塞,蹲□子給翠兒和小栓穿好了鞋子。

寶兒見他們都開心著也不再說什麼,收拾過了桌子,下雪天早飯吃的都晚了許多,今早祿生出門的早,說是要去替夫子掃雪,寶兒讓他帶著蒸好的洋芋和饅頭,舀了一鍋子的粥帶去給夫子吃。

走在路上,那雪還下著,踩在積的深的地方,寶兒恍然覺得好像是有一年和朋友冬天去東北旅行,在那村莊子裡的山邊踩著那雪,一腳下去就好大一個坑,厚的嚇著人。

左右手牽著小栓和翠兒,到了雜貨鋪之後如寶兒所料,有不少村民預想到這場雪一時半會下不停,就都急著來採買東西。

寶兒買了些蠟燭香火和油鹽醬醋,又買了一些零碎果食,尹氏忙的脫不開身,寶兒就將錢算好了放在桌子上喊了她一聲讓她收好,到了家寶兒將買來的東西都放好之後,將紅紙攤開,和翠兒一人一把剪刀剪起了窗花,複雜地她不會,不過簡單的窗花寶兒還記得一些,剪了兩個福字放在桌子上,小栓也跟著拿著筆要往那紙上寫福字。

小栓寫的福字就讓祿德貼在了外面的門上,那剪紙就貼在了窗子上,寶兒拿著掃帚在院子中掃了一條小道出來,拿著簸箕舀了不少乾淨一些的雪到屋簷下的缸子中,將新鮮的豬肉凍著放在裡面,蓋上板子。

今年寶兒家抱了兩頭小豬,就將原來的那頭早早拉去賣了,這些豬肉還是從張屠夫家買回來過年吃的。

寶兒將雞舍棚頂的雪都掃了乾淨,又在那狗窩外攔了一塊板子用來擋風,在狗窩裡墊了厚厚的稻草堆,上面蓋了一件破舊的棉襖,在院子裡多呆了一會就覺得腳有些冰冷,祿德讓她趕緊去屋子,自己將那雪用簸箕裝著都堆在了牆角。

這一年在寶兒的印象中過的十分的快,一轉眼到了大年三十,吃過了年夜飯全家守歲後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一早吃過了早飯就先去了沈老爹家拜年,今年寶兒特地扯了布讓姥姥給他們做了一套龍鳳胎一色系的小棉襖,兩個小家夥帶著一樣的帽子穿著圓滾滾地走在路上霎時可愛。

沈老爹的心情也特別的好,今年三叔家也來的很早,喜菊被三嫂李氏也裹得嚴嚴實實的,走在地上都有些邁不開小腿,寶兒從懷裡掏出一小包糖給翠兒,讓她拉著喜菊一塊玩去。鄭氏也從屋裡端出來一盤子的瓜果,寶兒一瞧,那水準比往年提高了許多個檔次,看鄭氏的衣著就知道這半年他們在縣城的日子一定過的十分的好。

“寶兒快過來這吃。”九歲十歲的姑娘家,初見容貌,寶兒隨了小姑姑的一雙俏眼,笑起來的時候彎著十分的好看,鄭氏這半年來儘管不知道自己相公到底做的是什麼生意,但是作為一個女人,當她嫁給這個男人的時候,不論好與不好,就認命了這一輩子要和他綁在一塊

榮柱一沒偷吃也不濫賭,她已經滿足了,而生活質量滿足了,她就開始想要一個孩子,只是上天沒有聽到她的心聲,亦或是菩薩太忙了,來不及顧到她這個信女,肚子也一直沒有訊息。

傳宗接代是每對夫妻的責任,而在古代,如果一對夫妻生不出孩子,那麼下場就是休妻,再娶,他們極少甚至不會將原因往男人身上找,生不出孩子那就是娶了不下蛋的母雞,沒有用,眼看著日子好了,鄭氏開始擔心起來。

沈家的幾個兒子都是人丁興旺的,就算是沈家老三也有兩個孩子,更何況喜菊還小,孫氏自然不會將原因放在自己兒子身上,她的兒子多健康多能幹,這書讀不好了,一轉眼就能做生意了,現在是在縣城都能買得起宅子了,就是自己男人死心眼,不肯跟著一塊去縣城,守著這麼點地。

沈老爹喊了寶兒過來,摸摸她的頭,“長高了不少啊。”

寶兒連著被好幾個人都誇了長高了不少,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衝著沈老爹笑著,“爺爺莫說寶兒了,這也沒多高。”

沈老爹看著那眉宇間像著自己大女兒又像了些小女兒的寶兒,不免有些傷懷,人說閨女都是貼心的小棉襖,可他連著失去了兩件這麼貼心的小棉襖,梅子這都走了整整一年多了,什麼訊息都沒有,見著自己每況愈下的身子,他真的怕有生之年見不到女兒。

他生在這墨家村,他必須守著沈家在墨家村的根,也許有一天她們都回來了,想要回家看看了,所以他一定要在這等著她們回來。

寶兒見沈老爹臉上露出的神色,伸手摸摸他的胸口,“爺爺,小姑她也一定很想你,她一定會回來的,所以你不要難過,你過的好好的,大姑姑和小姑姑才會安心。”

沈老爹在寶兒臉上彷彿看到了她們的小時候,繞在他腳邊脆生生喊爹的模樣,一把將寶兒摟在了自己懷裡,沈老爹下意識的看向那微微動了幾下的門簾,多麼希望下一秒進來的就是兩個女兒...

走完親戚,回了家拿好了祭拜用的東西,一家人又出發去了山上上墳。

這場瑞雪下下停停直到初六這天,山上的雪才開始化,終於見到了那露出的俏樹枝,寶兒盼著那雪趕緊化了可以去種洋芋,融雪的天氣更加的冷,寶兒自己穿地厚實不說,讓祿生和祿德要起早的也添了衣服,小栓和翠兒更不用說了。

到了初九這天早晨,趕車去縣城的牛車紛紛從寶兒家門口經過,霜雪過去,縣城的菜價肯定上漲了不少,村民們都趕著趁早去賣一些,寶兒也讓王二叔將一些攢下的雞蛋都帶了過去,自己則收拾過東西,準備齊家去姥姥家拜個晚年......

↓注意作者有話: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有妹子覺得情節有些慢,涼子有必要和大家說一下,小康這本書本來字數就不少,雖然預計在100萬以內,但是絕對是要超過50萬的,如果直接跳看婚後故事,肯定是不現實的,涼子從童年寫起是想將農村種田的生活展現的原汁原味一些,有道是前幾年長的慢一些,慢慢長的就快了,涼子也想將著如何奔小康的過程寫的詳細寫,希望親們和我一樣有耐心,我也無法一下子來一個兩年三年五年過去了,這樣太對不起自己和跟文的親們。

關於男主,其實看到現在我對文中出現較多筆墨的幾位男主大家應該是能夠猜到誰是寶兒未來的夫婿,其中有一位妹子的留言分析過關於三個男主,點出了涼子這麼安排的用意~~嗚嗚,都說到這份上了,大家應該是猜到了吧,恩恩?

種田有很多種類,其實涼子在開坑前一直很二的認為,種田文就是農村種田的--,小康奮鬥史主要講述的就是寶兒帶著弟弟妹妹,和兩個哥哥一起為這個小家而努力奮鬥,會加入親親嫂子,會加入未來夫婿,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好的,壞的,會為這個家過的更好而繼續努力,就像人的一輩子,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出生後的未來,你握拳之間,你的人生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請想象涼子此刻動感超人的動作~)

最後感謝一直以來對涼子不離不棄的親們,此文在卷二後期會稍微加快,如果大家要看和男主的互動,或者是成親,婚後生活總會有的,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