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紅樓之富貴閒人最新章節列表 > 73.第73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3.第73章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又是六年過去了。

這些年發生了不少事情,賈珍考中秀才之後不久就訂了親,訂的是禮部員外郎家孫家的女兒,在賈代化的催促下,第二年就成了親。賈代化沒能看到重孫子的出生,終於油盡燈枯,含笑而逝。

賈敬已經做完了一任天津織造,卻是政績卓異,很是給朝廷增加了不少進項,韃靼那邊如今開始大量養羊,每年出售許多的羊毛入關,賺了不少錢的同時,也大量購置來自中原的諸多商品,對於韃靼上層的王公貴族來說,中原的各種奢侈品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他們如今有錢了,互相之間便開始鬥富,讓中原的商隊賺得眉開眼笑。

而天津織造紡織出來的毛呢衣料也被許多人追捧,皮裘固然暖和,但是好一點的皮裘價格也是比較昂貴的,甚至有價無市,而毛呢的布料一方面暖和,另一方面也比較輕便,做出來的長衫不需要漿洗就非常挺括,天津織造招攬的能工巧匠又很是弄出了不少新鮮的衣服式樣,再將毛呢染上了不同的顏色和花樣,很快就風靡一時。

賣得最好的還是各種毛線,這年頭的手工業遠比後世發達多了,你這邊稍微有個引子,那邊各種各樣的針法都出來了,便是南方那邊,大家也更樂意在長衫裡面加上一件貼身的毛衣,暖和不臃腫,而且柔軟舒適。

賈敬那三年裡頭,做得是風生水起,只是不等他連任,賈代化便過世了,賈敬上書丁憂,順理成章地將天津織造的位置跟聖人派出來的心腹交接,心裡卻是松了口氣。

這些年天津織造愈發炙手可熱,眼熱的人很是不少,賈敬一開始還能推脫,越往後就越是吃力,他實在是不想攪進奪嫡的漩渦中,這純粹是找死呢,因此,在聽到賈代化過世之後,一方面賈敬是真傷心,另一方面也是覺得有些慶幸,他半點也沒有希望奪情的意思,直接就乾脆利落將事情交接了,便飛快地回京奔喪。

而賈赦的安樂侯府這些年也是再次添丁進口,次子阿寧也已經進學,大名喚作賈琅,阿寧的性格不像是阿壽,倒是如同他的小民一般,是個比較安靜的小家夥,有的時候甚至顯得有些靦腆。

阿寧抓周的時候竟是直接抓了本本草,後來對醫術也一直很感興趣,雖說張氏覺得次子學醫什麼的有些不夠體面,但是賈赦對此卻是非常支援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嘛,學醫也沒什麼不好。見阿寧在這上頭的確有心,賈赦乾脆就決定將自個所得的萬花杏林一脈的傳承交到自個這個次子身上。

阿寧也的確是個靜得下心來的性子,阿壽跟他一樣大的時候恨不得天天上房揭瓦,阿寧已經能夠背下一整本的湯頭歌了,賈赦專門給他弄了個與人登高的銅人,讓他在銅人上辨識穴道經脈,阿寧在這上面別有天賦,很容易就上了手,萬花心法修煉起來,也很是順利。

阿壽九歲那年就跟著張家的兩個表哥進了考場,竟是考出了個秀才來,雖說賈赦走了點路子,將阿壽的戶籍掛在了京城,在順天府考的,順天府這邊難度自然比金陵那邊低一些,但是阿壽這麼大點人,能有這樣的能耐,已經是很不錯了。

阿壽其實對於讀書興趣並不大,他明確跟賈赦說了,自個最多考到舉人,以後就不會往下考了,他更感興趣的其實是跟著賈赦玩格物。賈赦也沒有強求,他身上兩個爵位呢,兩個兒子一人能混一個,將來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何況,如今也到了工業革命的時候了,阿壽喜歡搞發明創造,那就讓他隨便折騰吧中原要是不行,海外不講究這個。

兩個兒子都是個不務正業的,張氏終究是傳統的書香門第出來的,賈赦自個這般也就罷了,兩個兒子居然也受了賈赦的影響,不明白什麼叫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叫張氏氣餒非常,想要教育一下兩個兒子吧,兩個兒子在賈赦的支援下,都是滿嘴的歪理。想要回孃家跟自家父兄說吧,他們在看到賈赦的情況之後,覺得若是兩個外甥能夠堅持下去的話,也不是什麼壞事。

張家人畢竟常年在朝中,對於朝中的事情瞭解比較多,這些年,新鮮的東西越來越多,賈赦折騰出了水力紡織機之後,後來江南那邊就做出了一些類似的大型紡織機出來,雖說沒搞出什麼蒸汽機,但是效率也比之前強太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年世道變化得太快,張家人也不是因循守舊之輩,因此琢磨著,這等格物之道,雖說聽起來不似什麼正道,但是也大有可為之處,因此,也是勸了張氏幾句,畢竟,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能找準自己未來的道路,總比日後走錯了道來得好。

張氏也沒煩心太長時間,阿壽考上秀才那一年,她再次有孕,冬天的時候,生下了一個白淨可愛的小姑娘,賈赦給這個女兒取名為賈瑛,小名貝貝,表明女兒是自家的小寶貝的意思。阿壽跟阿寧也非常稀罕家裡的小妹妹,賈敬那邊,顧氏之前再次懷孕,生下來的也是個男孩,大名叫做賈理,都是男孩,大家也就沒那麼稀罕了,倒是貝貝長得漂亮可愛,香香軟軟的,哭起來就很是秀氣,因此,阿壽阿寧兩人對自家這個妹妹都是寶貝非常,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惦記著妹妹。

賈赦一家子將小女兒貝貝當做寶貝疙瘩,也有人家將女兒當做一個上進的工具。

元春如今也十三四歲的人了,女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已經是可以相看人家,好成婚嫁人的時候了,但是,小王氏那邊倒是想要帶著女兒出來交際,雖說榮府如今沒落下去了,賈政的名聲也一直不好聽。

賈政出了孝,一直想要謀個官職,但是卻是沒能如願,還被人明裡暗裡奚落了一番,賈政後來對此算是沒了指望,只在家裡醉生夢死,不是跟一幫也沒什麼骨氣的破落文人在一塊兒吟詩作賦,品鑑書畫古籍,就是跟著家中的一幫小妾廝混。

而小王氏早就對賈政絕望了,她前兩年再次有孕,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做賈璞,但是也沒有傳出什麼寶玉不寶玉的事情,因此,賈赦真的不確定那是不是原著裡的賈寶玉。不過,就算賈璞真的是那個賈寶玉也沒事,反正他禍害誰,也禍害不到賈赦身上。

有了自個的親生兒子,小王氏也沒有忽視了賈珠,畢竟也是自個一手帶大的,賈珠也是個讓人心疼的孩子,這些年一心苦讀,想著給小王氏爭光,給元春撐腰,前兩年也是回到金陵參加考試,考中了秀才,如今入了國子監讀書。

賈政的爵位再往後也就到頭了,自然也沒有什麼爵位之爭,沒有爵位,家產什麼的,一般也就是平分。賈璞是小王氏親生的,賈珠也是小王氏一手帶大的,有的時候比元春還貼心,因此,在小王氏的想法裡,榮國府未來的家產就是賈珠和賈璞兩人的,再給元春一份豐厚的嫁妝,讓元春提體體面面地出嫁,日後有什麼事情,賈珠與賈璞也能幫忙撐腰。

至於賈政之前的幾個庶子庶女,已經生下來了,也不能再塞回去,小王氏也不是什麼心狠手辣的人,反正也不用她費心撫養,平常吃穿嚼用也花不了幾個錢,將來大了,庶子幾千兩銀子打發了就是,庶女結個差不多的人家,畢竟也是公侯家的小姐,以賈政的名頭,嫁不了什麼官宦人家,嫁個富商什麼的,人家也是樂意給個大筆的聘禮的。因此,雖說小王氏對庶子庶女不上心,但是該有的也都有,並不會如何苛待。

等到後來,賈政顯示出了自個敗家的能耐。賈政養著一群清客,有的清客還拖兒帶女的,哪個一個月不得二三十兩銀子的花銷,辦一次詩會文會,又是幾百兩銀子出去,賈政還時不時地要買點擺件,買點古籍書畫,每次都是直接從賬上支錢,簡直是拿錢不當錢的架勢,一年下來,賈政一個人都得花個幾萬兩出去。偏偏賈政眼力不行,買回來的東西往往不值那個價,甚至根本就是贗品,也就是說,賈政掏出去的錢大半都是直接扔水裡了。

而且賈政如今沒有差事,他卻是有心情養小妾通房了,反正如今榮國府都是賈政的,他也不愁納了小妾回來沒地方安置,因此,榮國府如今光是賈政的侍妾,零零總總都有十多個,而且還不算那個沒有正式擺酒抬舉了的。

那些小妾總得穿得光鮮一些吧,有點體面的,身邊還得安排一兩個丫鬟婆子服侍,按季得有脂粉首飾,賈政也是個手鬆的,那些小妾若是哄得他高興了,就能從他那裡弄到不少好東西。

小王氏一想到若是這些侍妾都生了孩子出來,家裡還得添置不少的下人,每個月的月錢,逢年過節的賞賜,日後嫁娶分家,哪一筆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就覺得心肝都疼起來了。

小王氏本來就不是什麼心胸寬大,視金錢為糞土的人,甚至,因為丈夫乃至孃家都靠不住,因此,格外注意錢財。小王氏為了杜絕再冒出一大堆的庶出的子女出來,之後就嚴格把關,反正賈政對那些小妾也算不上非常上心,畢竟,人一多,互相之間也爭得厲害,賈政只怕連哪個小妾具體叫什麼名字都未必叫得上來。

何況,小王氏跟賈政如今說是相看兩厭也是差不多了,也懶得給賈政什麼面子。因此,直接叫人出去找了那等專門養瘦馬的人家,買了他們的方子,熬了湯藥,當做尋常的避子湯,叫那些通房小妾一個個喝了下去。那等藥物,最是傷身不過,幾次下去,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其實若是有條件好好調理,日後也是有懷孕的可能的。問題是,那些小妾一個月不過是二兩銀子的月錢,賈政也沒有格外偏寵哪一個,好的時候,賞賜一點首飾衣料什麼的,若是賈政回頭將人給忘了,連月錢都不能全數到手,她們也沒門路找什麼靠譜的大夫,因此,這些年自然也沒人有所出。

史氏倒是對此心中有數,只不過小王氏如今是什麼也不怕了,賈政反正也不敢休了她,賈政還指望著小王氏跟史氏打對臺呢,因此,史氏雖說敲打了小王氏幾次,說什麼多子多福的話,小王氏直接來了句,賈政如今算起來三子三女了,還不夠多啊,史氏頓時也沒話好說了。小王氏再不好,對賈珠一直盡心盡力,後來又生了一雙兒女,何況,史氏心裡頭還有別的打算,因此,儘管對小王氏不滿,最終也只得作罷。

史氏盯上的就是元春的婚事,史氏希望元春進宮選秀。

小王氏聽說了史氏的打算之後,簡直快瘋了,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就元春這麼個女兒,說元春是她的心肝也差不多,宮裡是什麼情況,聖人比自個過世的公公還大幾歲呢,那些皇子,多半也都有了正妻,難不成叫自家女兒去給人做妾嗎。

小王氏自個將賈政的一干侍妾折騰得有苦沒處說,何況還是給皇家人做妾,賈政若是什麼重臣也就算了,看在賈政的份上,元春就算是嫁到皇家,也能混個有品級的側妃一流,可問題是,賈政簡直就是一坨糊不上牆的爛泥,元春若是嫁到哪個小官家裡,有著豐厚的嫁妝,元春自個又是個有心計有手段的,日子總不會過得差,可是若是入了皇家,元春這樣的出身,又能得了什麼好去

這樣想著,小王氏自然是一力反對,結果呢,賈政那邊卻是同意了,史氏說得好聽啊,史氏跟甄家有舊,甄貴妃那邊,十三皇子雖說已經定下了正妃,就等著過門了,但是,還有兩個側妃的名額,哪怕沒有側妃的名頭也不要緊,元春到宮中選秀走個過場,回頭被甄貴妃留在身邊,直接賜下去,母妃所賜,要體面有體面,要身份有身份,回頭生個一兒半女,甄貴妃做主,也能升為側妃,到時候就是正經的皇家人了。

甄貴妃這些年雖說已經是人老珠黃了,但是聖人這些年也算是清心寡慾,與女色上並無多少興趣,因此,一貫善解人意的甄貴妃那裡,聖人倒是去得最多的。也因為這個,十三皇子徒明昊雖說才剛成年,領了六部的差事,卻已經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史氏一貫是喜歡做這種投機行為的,賈政也覺得當初自個在這上頭栽了,以至於受了聖人的厭棄,但是若是自個有了從龍之功,那就不同了,若是自個女兒成了皇妃,自個也勉強算得上是國丈了。因此,史氏那麼一說,賈政就心動了。

小王氏那邊不管賈政說什麼蠢婦,愚婦,反正就是不同意,結果史氏那邊竟是說動了王子騰還有史家的人。

王子騰那邊出面了,小王氏卻是無可奈何了,小王氏能依靠的就是王家,只是她自個的親生父兄卻是沒什麼大出息的,不過是做個小官而已,但是,堂兄王子騰這些年卻是越發出息了。

王子騰如今在京都大營待著,史氏直接以賈代善在京都大營的人脈為條件,換取了王子騰的支援。王子騰本來也有些心思,只是他也是狡詐,自家女兒一方面還沒到年紀,另一方面,他這會兒也還沒有找準了投靠的物件,因此,卻是情願讓賈家先做這個出頭鳥,回頭贏了,元春出頭之後也得有自個這個堂舅的支援,若是輸了,元春押錯了寶,那麼,她也是賈家的女兒,跟王家又有什麼干係。

王子騰那邊跟小王氏一說,小王氏只覺得天都塌了,回頭便只能抱著元春淚如雨下,賈珠早就懂事了,他聽說了訊息,他一貫心疼元春,之前還去找賈政爭執,說自己會讀書上進,不需要妹妹進宮為家族犧牲,卻是直接被賈政扇了個大耳刮子,扇得他眼冒金星,只覺得耳朵都有些嗡嗡作響,好半天才算是緩過神來,回過頭來,就見小王氏與元春坐在一起抱頭痛哭,也是淚流不止。

小王氏看到賈珠臉上的紅腫指印,更是覺得心裡頭像是被黃連泡過了一般:“我可憐的珠兒,我可憐的元春啊”她大力捶著自個的胸口,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元春同樣是個早熟的女孩子,她卻是頭一個鎮定下來的,她有條不紊地叫人打水過來伺候梳洗,又叫人拿了活血化瘀的丸藥化開給賈珠敷上,然後說道:“媽,哥哥,此事已成定局,若是女兒日後有那個造化,到時候,媽和哥哥還有弟弟也能鬆快一些”

小王氏看著元春還帶著一些稚嫩的臉,不由心酸不已,她握著元春的手,哽咽道:“元春,媽不要你有什麼造化,媽只求你做個堂堂正正的正頭娘子,不用去看別人臉色過日子”

元春也是心中難過,不過還是竭力安慰小王氏,說道:“媽,給人家做正頭娘子,不也得看婆母小姑的臉色嗎,既然都是要伺候人,那麼,伺候皇家人總是更貴重一些的”說到這裡,她臉上也是露出了一絲苦笑來,這也就是說說而已,實際上,哪怕是皇帝的妾,說白了還是妾啊

賈珠只覺自個渾身無力,他看著小王氏與元春,想要發洩卻無處發洩,最終有些無力地說道:“媽,妹妹,都是我沒用”

小王氏臉上露出了一絲恨意:“珠兒,不是你沒用,是賈存周那個混賬,他但凡有一點能耐,一點廉恥之心,如何會到了這般田地”小王氏都不求賈政如同賈赦那樣,自個掙出個侯爵來,哪怕賈政有賈敬的一半本事呢,就算是元春要選秀,聖上也得考慮到元春的家世,會給元春一個較好的結果。可是如今呢,自家丈夫是個廢物,自個不成器,倒是想要賣了自家女兒,想要靠女兒的裙帶混了。

不管怎麼樣,元春參加選秀也是必然的了。

賈政再不行也有個三等將軍的爵位,元春參加的自然是大選,可惜的是,賈政這人是有汙點前科的,先是參與到了義忠親王謀逆之事,後來發現不對直接將別人給賣了,氣死了賈代善,賈代善還屍骨未寒呢,就跟外面的粉頭珠胎暗結,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他的女兒又有什麼好的,因此,名單剛報上去,就被刷了下來。

小王氏還來不及高興,覺得女兒算是逃脫了虎口,正打算等到風頭過去一點,就帶著女兒出門交際,京中不行,那便嫁到外地去,省得再看史氏還有賈政的臉色。

結果呢,史氏可不是什麼容易放棄的人,大選不行,不還有小選嗎?賈政也不覺得讓自家的女兒跟那些良家子出身的女兒一塊兒進宮當宮女又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因此,史氏那邊信誓旦旦,回頭直接就能將元春送到甄貴妃的宮中,賈政立馬就答應了下來。

賈政跟自家的子女壓根沒什麼感情,畢竟,他們也不曾朝夕相處,他也沒有親自教導過,在他眼裡,自家兒女無非就是工具,只要能帶來好處,自然都得由他做主。

小王氏這邊才急急忙忙叫人給女兒裁了新衣,又拿出了自個的私房,還有自個嫁妝裡頭的一些比較粗笨的赤金首飾,打算拿到銀樓去找首飾匠人給熔了,給女兒做上幾套精巧漂亮的首飾,到時候將元春漂漂亮亮地往那些夫人太太面前一擺,告訴人家,自家女兒等著人上門求親呢,結果晴天一個霹靂,史氏來了句,大選不成,還有小選呢

小王氏差點沒衝上去跟史氏和賈政拼了,在知道史氏已經將名單遞上去,還已經找人打通了關節之後,一下子癱軟在地,整個人都快痴了。

不管小王氏如何傷心難過,恨不得一包砒霜直接下到一家人的飯菜裡頭,大家同歸於盡算了,最終,元春還是不得不提著個史氏與小王氏為她準備的小包袱,進宮參加了小選。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