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空間老太種田記最新章節列表 > 7、第007章 分家不難,難的是分的無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第007章 分家不難,難的是分的無怨。

不是再生一個的事,表親結親生的孩子,萬一再是個心智不全的,不是造孽嗎?!只是古人是沒有這個意識的,因此,林覓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要是這般說,一則胡氏未必信,二則也以為自己搪塞她,況且,這樣的狀況,也不是再生一個就能解決的事兒,很可能又是一樁孽債。看胡氏說這個話,林覓便知道她沒主張,拎不太清,這性子,軟懦啊。

因此她組織著語言,道:“正因為大狗子是這個樣子,才更不能生了……”

胡氏一驚,眼眶紅了,手裡拿著的帕子也止住了。

胡老太看她的表情,輕聲道:“兄弟,姐妹,怕也是難以彼此照拂……”

胡氏哪裡不知道,老大這次出事,老二媳婦,老三都有小心思了。以後只怕就是生了大狗子的兄弟,說不定還嫌棄大狗子。一想,心就碎了一般,眼淚止不住的掉。

林覓知道她心裡苦,道:“你放心,暫時還有我在呢,你和老大好歹還能照顧他幾十年,總會有法子的……”

胡氏抹了抹淚,點了點頭。

再生一個就好了?!萬一生的也是心智不全的怎麼辦,誰照顧誰去?!就是個好的,人心都是複雜的,以後就不嫌棄大狗子了嗎?!

難吶!做父母的難,做祖母的更難!

難怪胡老太一見老大倒了,急的人都沒了。

就是林覓本人,光看著,這兩天的相處,也覺得難,設身處地的,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胡氏擦了老大的身,就去倒水了。

李延亭眉眼抖了抖,睜開了眼睛,微咳了一聲,怔怔的看著胡老太,“……娘!”

“醒了?!”林覓嘆了一聲,道:“是不是都聽見了?!”

李延亭神色複雜,良久,點了點頭。

林覓也沒安慰他,只是道:“醒了就好,好好養傷,等好了以後再說,這個家裡,也不是沒了你,就不能轉了,老二老三也早成家立業了,以前是指著能一大家子過日子,同心協力,如今瞧著,還是分家好,省得拖累你,又怕被你拖累!等你好了,馬上就分家,你也得過你自個兒的日子去,老二老三自己操心自個兒,你也有一對妻兒更要操心吶!”

李延亭點了點頭,昨天他昏沉著是不知道,但今天他雖未睜眼,可意識是清醒的,家裡說話聲,他都能聽得見。

李延亭本來就是一個精明人,哪不明白?一想處境就全明白了。

李延亭通透的很,可是聽胡老太這樣說,還是心裡一暖,道:“我聽娘的!”

林覓也不能叫老大的吃虧加寒心吧?!

這樣安排,縱然讓老大這些年都錯付了心血,可是,至少能止損不是?!

“這些年,委屈你了……”林覓拍了拍他的手,道。

李延亭眼眶一紅,心中極暖,道:“我是長子,委屈什麼?!不委屈的,只是叫娘擔心了。”

林覓拍了拍他,將他腿上的傷給蓋住了,道:“這傷口莫要人瞧!”

李延亭點首,面上不顯,然而心裡卻驚駭的不得了,不明的看著胡老太。

林覓卻不解釋,只白吩咐這一句。

胡氏端了吃的進來了,一見李延亭醒了,那碗粥就灑了,碗也砸了!

林覓白了她一眼,道:“咋呼,冒失,這一把年紀了,還這樣子!”

胡氏本驚喜的心靜一下子就又止住腳了,她對胡老太是又敬又畏又怕,覺得她波瀾不驚的心境,自己想與她學,路還長著呢,她便訕訕的,忙掩住了驚喜,道:“我,我就是高興……”

林覓樂了,笑道:“你們夫妻且高興吧,我回屋了!”

胡氏訕訕的,然而眼中卻帶著光的,欣喜藏不住,激動也藏不住。

林覓一走,胡氏就哽咽了,道:“你可醒了,娘為你都急暈了,家裡也快散了……”說罷又哭了,道:“你說說,要是你有個什麼事,我和大狗子可咋辦吶……”

大哭起來,然而心裡的這口氣,總算是卸掉了。

林覓回了屋,也放心了,老大能醒就好,有他壓著,便是真的殘了,這個家,好歹顧忌著他的往日威嚴,不敢太過分的,要是真的有三長兩短,事情就不好說了。有老大在,她就能輕鬆一點,不必事事的出來壓下各種小心思。

她是真松了一口氣啊,兒兒孫孫的,就是糟心。說是多子多福,其實就是糟心的夠嗆!

老大一醒,家裡就有鎮山太歲,便出不了事。她也能省省心。

家得儘快分,但也得老大好了以後。

林覓整個人都鬆快下來,以後可以單獨過日子了,挺快活的,兩個丫頭倒是好帶,就是大狗子只怕得操點心,至於二狗子三狗子,他們有個秀才外公,託他舊友找個私塾,比自家沒頭蒼蠅亂撞的強。秀才公總有門路。

讀書人與農戶是兩個路子。所以二狗子三狗子倒不用操心。

唔,大狗子不管咋樣,空間裡的藥,既然這麼強,大狗子這心智不全,也肯定會有辦法的,因此,林覓是真的放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想,這心情也有點美,也有心情回屋去看空間了,她尋思著在空間的地上種點菜啊果的,或是花啊草的,靈泉都這麼強的話,空間裡種出來的菜給孩子們吃,估計也挺好吃!

重點是能養身體啊,孩子們,老大,還有自己!

回屋一瞧,老二老三已經將布料給分了,得,這老二媳婦生怕自己反悔,這速度,可挺快!

古人一輩子活著跟倉鼠積攢東西似的,捨不得吃,捨不得用,也是因著物質不豐的緣故。有些觀念也不能說古人太節省,而是一輩子都是這麼活過來的。畢竟不比現代特資大豐盛的時代。

胡老太也一樣,省吃儉用的,為兒為孫攢東西,操心費神的,有些東西都快壞了,爛了,還寶貝著。

例如布料,糖塊之類的。過年買的糖塊,愣是能積攢到夏天,也捨不得拿出來吃。要是自己沒來,胡老太沒死,她估計著能攢到明年去。

古人不像現代人啊,現代農民好歹能進城打工,到處都是資訊,可以學習,想要認字,想要上升,可以學技術,學文化,學電腦,去職業考試啥的,可是這裡是沒有的。一個農家要供一個讀書人,說是出全家的血,一點也不誇張。

大多數,一輩子在地裡刨食,祖祖輩輩的攢幾輩子才有點家業和祖產,子孫的出息和供養,生活,基本就在上頭了。

所以古人對祖產看的很重,多一點少一點,都挺計較。

便是李家有獵戶出身的老頭子和林老大,生活條件比普通農戶好太多,子孫們也還是在意祖產的分配。

老二媳婦惦記她的箱籠,而老三呢,則惦記著祖宅和田畝呢。

祖宅是有數的,田畝也是有數的。

老頭子在世給三個兒子成家娶親,省吃儉用,累了一輩子,還存了不少銀子在胡老太手上,不是不想買地,而是古時候的地雖是私產,然而都是有數的。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除了官府的土地,就是大戶的土地,只佃出去,不賣的,除非遭了災了,或是亂世逃荒,才會賣地。

一般沒事,誰會賣祖產,那是要被罵數典忘祖的。所以李家的地是真不多。這些年沒買過,也沒賣過,銀子可以掙,可是地,卻不能多增。沒遇到事了,誰也不會賣,而當今這蒼國風調雨順的,也沒亂過,所以你便是再有錢,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地,不然那些商戶掙到了銀子,還不得把地都給買光了?!

商戶還限制不給買地呢。

再加上各個村的地都是有數的,便是誰家遭了難,一時要急用錢了,便是賣地,也必須得賣給村裡,俗話說肥水不落外人田,各個村的地,基本上都在一塊,很少有賣給外村的,也沒有要買外村的。

若是有良心的,族裡買了,等村裡賣了地的緩過來了,再把地給賣回給對方,若是沒良心的,給點銀子,佔了也就佔了。沒了地的,只能佃,佃族裡的公地,要不然就佃大戶的。那日子可就難過了,除了賦,稅,還有得交佃租,極難……

林覓翻了匣子數了數,家裡的地,也就只有八十六畝,看著多,可是,在古代產量極低的情況下,八十多畝並不多,交去賦,稅,役雜絹之類的,八十多畝,也只夠一大家子吃。

而土地總是有限的,兼併是一種,另一種則是八十多畝,子孫一多,再一細分,基本上家家戶戶的地只會越來越少。土地與資本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要集中的,或是分散下去,這兩極趨向性,是本質。

八十六畝,分給三個兒子,一房三十畝都不到,以後再細分,她就管不了了。

好歹在她手上,算是有個交代,和傳承了。也不算辜負了胡老太。

古代的產量,是真的令人要吐糟,只怕一畝地,都難以養活一個人。辛苦種植一年,再遇上點旱澇的,有時候還得打水漂。

不像現代,好歹福利稍有保障些,農村也沒了農業稅了,又有化肥,驅蟲藥之類的,種子經過改良,也是好種子。那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種地不是簡單的事,更不能簡單粗暴的以現代農村種地的思維去想古代。

地裡刨食的農人苦啊,都是汗和血才換來的口糧。

分家,是個大難題,分是好分,可是分的人心裡沒有怨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