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106、書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6、書童

經此一事, 不管多好的媒婆上門來說道, 老陳氏果然咬緊牙關說定了趙九福要先進京趕考,再論其他的事情, 不管物件是誰都一律回絕了。

久而久之, 附近的媒婆都知道老趙家是真的沒有給兒子定親的意思, 這可不是假模假樣坐地起價, 而是真的沒有這個意思,於是上門的次數也少了。

趙九福免了說親的困擾,自然能夠一門心思的讀書,不得不說顧行之的安排十分有效,中了舉人之後一般的縣學課程已經滿足不了他,顧行之自己倒是能隔一段時間寄一封信回來, 但畢竟頻率有限, 總不可能時時刻刻的教導。

這時候孔教諭的存在就顯得彌足珍貴,每三天一次的碰面讓趙九福受益匪淺,兩人雖然沒有定下師徒的名義,但實際上趙九福已經把這位先生當做半個老師看。

顧行之走後第一年會試,果然就奪得了魁首的位置,最後狀元及第直接進入了翰林院, 具體如何顧行之並未仔細提起,但趙九福卻還是知道這位先生備受皇帝的信賴。

作為一個新晉狀元, 翰林院的編修,一下子就想要得到皇帝的寵信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事實就是如此, 趙九福心中隱約有些猜測。

在進了翰林院之後,顧行之送回來的東西就更多了,大部分都是邸報策論,有一次甚至有一大包的古籍,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淘換來的。

這些東西不只是趙九福珍惜,就是孔教諭也喜歡的很,有時候甚至比他還盼著顧行之的書信,偶爾看過之後臉上悵然若失的樣子,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

趙九福不太知道孔教諭的身份背景,但他的姓氏原本就有幾分不凡,作為一個正統進士出身的孔家人,卻只能留在小小的戴河鎮做教諭,其中必定也有說不得的故事。

歲月就在趙九福的勤學苦讀中慢慢流逝,一眨眼他也是個半大的少年了,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到了生長期的緣故,最近趙九福總覺得餓得慌,一天三頓之外還得再吃兩頓點心墊墊肚子,他以前從來不吃夜宵的人,現在卻餓得大半夜的起來吃東西。

老陳氏是個疼兒子的,見狀就做了許多能放的住,吃起來又很香的點心給他放房間裡頭,讓他覺得餓了就吃一些墊墊肚子,再覺得餓的話就把她喊起來做飯。

趙九福哪裡捨得老陳氏大半夜的折騰,通常都是隨便塞兩口,再不行就自己去煎蛋或者煮碗麵,也幸虧老趙家現在不缺糧食,不然他這麼吃的話真能把老子吃窮。

這麼大吃大喝也不是沒有效果的,趙九福三年之前還只有四尺高低(大概一米三),在村裡頭也不算是高個兒的甚至是有些偏矮的,但短短三年的時間就長到了五尺三還有餘,一下子超過了村裡頭大部分男人,甚至快要接近趙老四的身高,成為老趙家第二高的男人。

大約是吃的東西都長在個子上了,趙九福現在看著瘦的跟竹竿兒似的,身上穿著長衫一副風吹就倒的文弱書生樣子,不過要是脫了衣服倒是不難發現,他瘦歸瘦,身體卻還不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得益於靈泉這麼多年來潛移默化的改造,雖說洗經伐髓的效果微乎其微,但積年累月下來也足以強身健體,勵精練骨了。

可老趙頭老陳氏以及其他的趙家人不知道啊,他們只覺得自家兒子弟弟長得太快了,這個頭倒是上來了,人卻風吹就倒的樣子,這樣的狀態別說趕考了,出門他們都不放心。

老陳氏可這勁兒給他做各種吃的,恨不得一天一隻老母雞的養著身體,更是花錢花心思弄了什麼藥膳,天知道她老婆子一輩子都沒做過藥膳。

其餘的幾個嫂子也是如此,家裡頭但凡做點好吃的都要端過來大半,有的是真心疼小叔子,有的卻是怕趙九福這要是生了病耽誤了趕考,將來他們老趙家的榮華富貴也飛了。

甭管目的如何,趙九福左右是吃下了這些好意,但他的身高還在繼續長,身體也不見能胖起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沒問題。

可惜無論他怎麼安慰,老陳氏依舊是不放心,若不是趙九福的精神看著還好,她甚至都要去請了大夫過來治病了。

趙九福無奈,只得由著他們各種做飯,左右不過是一些吃的,也不會傷到了身體,他吃下去安一安自家老孃的心也沒事兒。

趙九福正琢磨著自己到底能長到多高,他也不求自己身高七尺(2.3米),六尺(2米)也不用,有個五尺五(1.83米)就十分不錯了。

大周朝人的身高普遍比現代人矮小一些,這可能是基因,也可能是生長環境得到的營養決定的,趙九福私下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這一點從老趙家就能看得出來,老趙頭年輕時候還在逃難吃的不好,身高就一般般,但幾個兒子他養得好,看起來都比老倆口高大,就算個子最矮的趙老三也不低於五尺一(1.7米),要知道村裡頭多的是四尺八(1.6米)不到的男兒,甚至有一個才四尺三高的。

身為男人對自己的身高自然是有點要求的,趙九福琢磨著自己吃得好睡得好,還有靈泉時時刻刻的喝著,總能超越一下自家幾個兄弟不是。

這麼想的趙九福不但沒有停止鍛鍊,反倒是加強了自己的鍛鍊,指望能突破一下基因。

這一日趙九福晨練回來,卻見門口有一個眼生的男人蹲著,旁邊還有一輛馬車,馬車上頭坐著五個孩子,都是男孩但是穿戴的有些寒酸,臉色看看怯生生的,那男人看見他回來就連忙起身咧嘴笑道:“舉人老爺回來啦。”

趙九福心中覺得奇怪,就問道:“這位大爺您這是?”

那人嘿嘿一笑,低聲說道:“前兩日這不是趙老夫人託人給我帶了口信,說家裡頭要添一個人,我這就帶著幾個小子過來讓她看看,因為不知道路所以來的早了一些。”

趙九福恍然記起來是有這麼一件事,這還得從他上京趕考的事情說起,按理來說有趙老四陪著就不錯,但老趙頭夫妻倆不知道聽誰說了,覺得自家兒子好歹是舉人身邊不能沒有個打下手的人,便打算給他採買一個書童。

趙九福這還是第一次直面人口買賣,實在是有些不習慣,這也是他一直生活在陳家村,身邊雖有富貴人家的人帶著書童馬伕什麼的,但他的觀感並不深切。

趙九福有意推辭,老陳氏就說了:“你二嫂進了城裡頭還得買一個小丫鬟伺候呢,你可是舉人老爺,總不能身邊一個人都沒有,這要是到了京城也不能事事都指望你四叔啊。”

老陳氏想得長遠,他們家不是出不起這個銀子,早一些買了人她還能教一教,再有一個,在她看來自家兒子是肯定能夠考中了,這萬一考中的話他四叔總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的。

趙老四心疼老婆孩子,不可能將溫柔和孩子丟在老家不管不顧,而一家子都去京城也不太可能,老陳氏覺得自己需要未雨綢繆,書童有了,老四將來回來也有人照顧兒子。

於是才有了今日這一遭,趙九福眼神恍惚了一下,這才趕緊把門開啟讓他們進去:“沒想到你們來得這般早,是不是都還沒吃早點,不如一塊兒吃一些吧。”

那人牙子嘿嘿一笑,倒是十分客氣的說道:“來的路上都吃過了,倒是耽誤了舉人老爺吃飯,都是我的不是。”

趙九福有些不習慣他的諂媚,雖說他現在中了舉人,但到底是陳家村人看著長大的孩子,村人雖然對他尊敬,但是也絕對不到諂媚的程度。

老趙頭兩人也聽見了外頭的動靜,老陳氏一出來就知道來的人是誰,笑著說道:“呦,王老二來的這麼早呀,快快快請坐,這還讓你專程跑了一趟。”

王老二依舊笑嘻嘻的說道:“這不是想要做您家的生意,快別客氣了,你們先吃,我在旁邊候著就是了,耽誤不了時間。”

有這麼幾個孩子都看著,他們哪裡吃得下什麼飯,老陳氏就當機立斷的說道:“那咱們先看看孩子,看完了再吃也不晚。”

說完這話老陳氏就抬頭去看那五個男孩,因為她提前要求過歲數,所以幾個男孩看著大約都是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的樣子,這年紀的孩子能頂事兒了,但也不像是再大一些那麼難以管教,只是這一看老陳氏卻皺了眉頭。

無他,只因為這些孩子長得實在是太寒磣了,一個個烏漆墨黑的不說,瘦的跟酸蘿蔔似的,五官也沒有一個出挑的,看著也木訥不機靈。

王老二不愧是做人牙子的,一瞧老陳氏的臉色就知道她不滿意,其實說起來他手裡頭真的沒有好貨色,看得過去的早早都被人挑走了,他沒有大戶人家的門路,一貫都只能做最下層的買賣,手裡頭好看些的窯子還能要,這般的實在是不好賣。

王老二心中揣測了一下老陳氏的想法,就開口說道:“老夫人,您別看這幾個孩子不出挑,但其實都是吃得少幹得多的好孩子,別的不提,一個個絕對不是偷奸耍滑的人。”

“您這是買書童,又不是買小丫鬟,要長得好看也沒啥用呀,踏實能幹才頂好,要不您仔細瞧瞧,看看有沒有哪個孩子看著順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