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章 陰差陽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0章 陰差陽錯

趙九福一開始還以為是趙老四這麼緊張只是因為擔心自己, 畢竟這一次生病的考生不少,皇帝都專程賜下了湯藥, 可見確實是生病的人太多了。

但看著趙老四關上門之後不僅拿出一包藥粉灑在門口, 還把自己和青竹的衣服都脫了,還讓他也趕緊脫衣服進去洗一洗,這才覺得不對。

趙九福沒急著問,他心知自家四哥不是做事情沒條理的人, 所以進門之後洗漱完畢,又喝了一碗青竹端出來的湯藥之後, 才開口問道:“四哥, 現在可以跟我說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吧, 瞧你著急的火燒火燎的,看得我都緊張起來了。”

趙老四確定他沒發熱也沒有哪裡不舒服,才嘆出一口氣說道:“你是不知道,最近京城裡頭在鬧疫病, 都說是外地趕考的考生先染上的, 不說別的,今日你們考場裡頭好幾人都是直著進去橫著出來的, 我這能不擔心嗎?”

趙九福一聽, 倒是想起來考場的不對勁來,畢竟一般情況下會試之中, 即使生病了也是不能離開自己的號房的, 但是這一次有幾個病的十分嚴重的人, 卻被一一抬走了, 雖說也沒有開貢院,但外頭卻派了大夫進來。

原先他沒主意,這時候回想起來卻依稀記得最後一場考試的時候,那些主考官都減少了巡視考場的次數,這是十分不對勁的事情。

這恐怕就是擔心自己也被傳染疫病,偏偏會試已經開始,是不可能因為任何人任何原因就暫停的,即使是疫病也是如此。

趙九福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開口問道:“四哥放心,我身體並未有任何不舒服,倒是你們在外頭還需要到處走採買東西,可有遇到什麼?”

趙老四是個有心人,笑著說道:“你沒事就好,我瞧著苗頭不對,趕緊多買了一些吃的放在家裡頭,幸虧現在天氣還冷放的住,這不是除了接你一次都沒出過門。”

趙九福聽了才松了口氣,畢竟這年頭的疫病十分兇猛,在沒有提煉各種抗生素條件的年代,任何疾病都能輕而易舉的要了人命。

趙九福有些擔心這一次會試會出意外,又擔心自家師傅的安全,順便還要操心孫家那邊會不會有事,反倒是趙炳生那邊早早的離開了京城,這會兒雖說在地方當官辛苦了一些,但是不用擔心被疫病波及了。

只是現在擔心也於事無補,他們是不可能冒著被傳染疫病的危險出門打聽的。

倒是青竹自告奮勇,結果一開口就被趙老四噴了回去,說道:“你倒是不怕生病,但萬一你得了病傳給你家少爺怎麼辦,去去去,好好待著去。”

於是青竹也不敢再說什麼了,趙九福見他失落,好歹是讓他出門走了一趟,當然不是讓他冒險,而是去顧家那邊。

顧家畢竟是官宅,這地方自然不會有疫病患者出現,即使有也會被隔離的妥妥當當,青竹只往這邊走安全的很,更別提趙九福還臨時弄出一個簡陋的口罩讓他帶著。

青竹走了一趟回來,拉下口罩就說道:“幸虧我過去說了一聲,不然顧老爺也打算過來瞧瞧呢,他知道少爺安然無恙,就說讓您在家好好看書,少出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九福也是擔心這個才讓他去的,聽了就說道:“這就好,老師還有說其他的嗎?”

青竹原先腦子不聰明,如今跟著趙九福幾年陸陸續續的讀了書,倒是比以前靈光許多:“顧老爺還說了,這疫病看似來勢洶洶,其實並不算十分兇險,有陛下派出的御醫在用不了多久就能治癒,影響不了國家大事。”

趙九福一聽果然安心了許多,顧行之作為官員知道的訊息自然比一般的老百姓靈通,如今他這般說就代表這場疫病確實不算厲害。

他微微松了口氣,才笑著說道:“既然如此,家裡頭食物也夠了,這幾日我們都不要出門,等疫病好一些再說吧。”

趙老四和青竹自然不會反對,尤其是趙老四見識過疫病的厲害,恨不得將弟弟整天關在家裡頭,距離那些患病的病人遠遠的才好。

趙九福一直是個靜得下心的人,說在家看書就真的安心的在家看書,原本會試之後還有殿試,他並不是考完了就能徹底放鬆的。

趙家還算安安穩穩,外頭不少舉子的情況卻不算好,這一次的疫病確實不算特別厲害,至少死的人可真的不算太多,比起天花之類的疫病簡直不值一提。

但是這疫病傳染也不慢,往往一個客棧裡頭有一個人生病,其餘的人也會慢慢染上,染上之後發病卻很慢,第一天第二天沒啥感覺,第三天開始才會上吐下瀉。

一旦開始上吐下瀉之後,想要治癒就需要不斷的求醫吃藥,雖說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吧 ,但是這花錢就跟流水似的,即使是家庭富裕的舉子也不一定能吃得消。

也就是後頭疫病傳染的人多了,皇帝派遣了太醫,送了藥材過來,這些人才大大的松了口氣,否則這疫病要不得人命,這窮也能要了他們的性命。

看病的種種困難暫且不提,光是人心一點也讓人心力交瘁,這年頭上進趕考的,條件好的通常會帶著僕人,條件差的通常是幾個人結伴而行。

一旦有人得了疫病,身邊的人往往是避之不及,甚至還發生了一起僕人卷了銀錢潛逃的事情,這自然又是雪上加霜。

這僕人不出三日就被抓獲入獄的事情暫且不提,他的主人卻已經活生生氣死在客棧,那客棧老闆心中叫苦不迭,偏偏還得收拾善後,皇帝都出面了,他可不敢再把生了病的人直接趕出去。一時間世間百態都彙集在一家家小小的客棧中,灼燒著不少年輕舉子的心。

而在貢院之中,正在閱卷的幾個考官也是愁眉不展,這一次的疫病從舉子之中爆發,得病的人實在不少,不說都不能參加會試吧,但來參加的多少也受到了影響。

這般一來最後考卷質量就有些下降,最為苦惱的就是這次的主考官朱大學士,他原以為就是順手賣人情,在告老還鄉之前最後當一次主考官,誰料到就在這最後一次上出岔子了。

幾日下來朱大學士只覺得自己的白頭發都快要掉光了,偏偏這時候皇帝還讓人給他傳了信!朱大學士想著那位太監的話,只覺得事情更加難辦,皇帝要吉兆簡單,但這時候他從哪裡去找一個吉兆出來給他?

朱大學士猶豫了一下,但也知道皇帝的囑咐是不能不辦的,除非他告老還鄉之後就不再管他們朱家那些小一輩的人,不然就得好好辦,而且得辦的漂漂亮亮的。

琢磨了一下,朱大學士開始回憶自己在進貢院之前看過的考生冊子,上頭記載的是諸多考生的生平,他開始回憶是不是有那麼幾個出挑的。

朱大學士一開始是屬意一位名叫魏宏的考生,這位考生出生不凡,是江南大家族魏家的嫡長子,可以說是寄託了魏家的希望。

魏宏自小就有才名,三歲能讀,四歲能誦,五歲成詩,並且孝順父母,兄友弟恭,可以說是魏家花費了無數心思才打造出來的才子,魏宏自己也十分爭氣,在此次之前已經拿到了四元,若是能中了會元和狀元,那就是連中六元的大吉兆了。

只是,想到這裡朱大學士深深嘆了口氣,若是這位魏宏考完了三場,即使他考的不太行朱大學士也願意給魏家,給皇帝一個面子,但偏偏這位第二場就染上了疫病,第三場直接就缺考了,朱大學士就是心中再著急,也是不可能讓他中第的。

撇開魏宏,倒是也有那麼三倆個出色的,但比起魏宏遠遠不如不說,也沒有連中四元這樣的事情,其中一人朱大學士倒是喜歡,覺得他文風穩重,是個能夠踏踏實實做事情的人,但偏偏這人之前的科考成績一般。

這樣的人若是沒有這次疫病的意外,他往上提一提名次就無傷大雅,但這一次卻不成。

朱大學士翻來覆去的想,最後心思落到了兩個人身上,連中四元的人在會試其實並不少見,甚至有些地方官員為了所謂的政績,會故意製造出四元的人才來。

但歷朝歷代連中六元的人依舊很少,這是為什麼,只是因為這些人到了京城之後泯與眾人,根本不能服眾,自然也拿不到分量最重的兩個頭銜。

其實想來也是,越是大地方的官員越不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製造政績,也只有那種小地方的官員才會不管不顧,而如今他手中的兩人都是出自“小地方”。

一位是來自廣西慶遠府的白靜軒,白家在慶遠府也是鼎鼎有名的大戶人家,這位白靜軒身上還有白族人的血統,而家中妻子更是朝中禮部尚書嫡次子的嫡幼女,白靜軒雖然是廣西人,但實際上與陸家關係密切,他倒是沒有魏宏那盛名,但四元的名頭尚且可以。

另一位卻是來自新亭府戴河鎮的趙九福,這人才將將十七歲,尚未娶妻,來歷倒是簡單許多,唯一能於朝中扯上關係的,也不過是師長是顧家的嫡出三子而已。

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比起來,自然是後者的分量更大,但朱大學士卻是知道,皇帝不滿吏部尚書已久,反倒是禮部尚書看似不近人情討人厭,實際上簡在帝心。

只是朱大學士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這兩人的才學是否真的能夠坐穩狀元的名頭,若是他推兩個才華不足的人上去,到了最後好事兒反倒是要變成壞事。

朱大學士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眯了眯眼睛琢磨起來,很快就看到下屬們已經將閱卷之後評選出來的前十名放到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