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章 瓊林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0章 瓊林宴

奉詔新彈入仕冠, 重來軒陛望天顏。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燕席巧臨牛女節, 鸞章光映壁奎間。獻詩陳雅愚臣事, 況見賡歌氣象還。

回到屋中,趙九福換下了這一身衣服才覺得鬆快了一些,別說,狀元郎的衣服雖然好看, 但重量可也不清,怪道當官的不喜歡走路, 穿著正統的朝服還健步如飛的才是異常。

深深吸了口氣之後, 趙九福才去看自己的系統提示, 方才在宮中狀元名次公佈的時候,他就聽見了系統不停的聲響,但一直到現在才有功夫去看。

“恭喜阿福,賀喜阿福, 大周朝殿試勇奪第一名, 獲取積分獎勵200,000積分, 請宿主再接再厲, 共創輝煌。同時獲得狀元稱號,獲取積分獎勵500, 000積分, 請宿主再接再厲, 共創輝煌。”

這次對比會試的時候, 積分直接提升了兩倍,可見在系統眼中殿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或者皇帝的重要程度遠勝過其他人。

趙九福的心跳都開始加速,這加起來可是整整700,000個積分,回想一下當年他為了三個生存積分不得不折腰的悲慘歲月,他幾乎都要痛哭流涕了。

要知道他一天生存只需要三個積分,就算是按照活到一百歲計算,那麼將來他還會活83年,總共加起來也就只需要90885個積分。

也就是說,他這次拿到的積分,足夠他活到天荒地老了,趙九福深深吸了口氣,忽然呼叫起萬亨來:“萬亨,幫我把90885個積分另外存起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不會輕易動用,其餘的積分等瓊林宴結束之後再說。”

70萬個積分,他跟萬亨對半分每個人也有35萬,這要是抽獎的話可是得有11667次了,是上次5000次的一倍有餘,反正積分放著也不會跑,趙九福怕現在抽獎抽到神奇的東西,反倒是讓他明天集中不了注意力,索性就打算再等等。

傳臚日的第二天就是瓊林宴,大周朝的瓊林宴依舊在瓊林苑舉辦,趙九福第一次踏進這個皇家園林的時候,心中也不免有些吃驚。

在現代的時候他作為遊客,不說皇家園林了,就是故宮也沒少逛,但這時候園林展現出來的美麗繁華,是未來那個年代不會再出現的。

瓊林宴上,狀元、榜眼、探花獨自一席,其餘的進士都需要四個人一席,雖說桌案上擺放的果品食物差不多,但這個巨大的區別就足以讓人感受到不同。

趙九福原以為這種宮廷宴會上的食物都是擺設,但到了現場一看才知道,這席面上擺放著滿滿當當的果品美食,都是罕見的奇珍異味,尋常的食材也是極盡御廚之饌。

趙九福出生一般,自然是從未見過這般的珍饈美食,看著倒是真有了幾分饞意。

偏偏這時候就坐在他對面的白靜軒忽然冷哼一聲,也不看趙九福,轉身跟身邊的傳臚郎說道:“皇恩浩蕩,我們既然來參加瓊林宴就不該只記掛著吃吃喝喝,顯露才華更加重要。”

偏偏傳臚郎蘇二虎也是個實在人,他出身其實還不錯,不過家裡頭大部分人走的是武狀元的路子,走文路的只有他一個人。

正因為如此,蘇二虎其實十分不耐煩文人說話那個調調,直截了當的說了一句:“陛下都細心準備了,咱們不吃不喝的話豈不是辜負了皇恩。”

白靜軒的臉色一下子更難看了,趙九福心中懷疑這位的腰部肯定受了傷,不然不會進場到現在就撫摸了好幾次,但他還是硬撐著來參加了瓊林宴。

旁邊的探花郎也聽見了對面的對答,忍不住撲哧一聲,瞧見趙九福看過來的眼神還對著他擠眉弄眼,可見這位對白靜軒怕也有幾分膩味。

大周皇帝似乎並不是個喜歡讓別人久等的性子,所有新晉進士入場之後不久,這位皇帝就帶著三位皇子出現在眾人面前。

趙九福起身跟著眾人一起行禮,心中卻在回想顧行之說過的關於皇子們的介紹。

當今陛下的子嗣不算單薄,但也絕對跟繁茂沒關係,皇子在六歲之前不序齒,那些夭折的皇子顧行之一個也並未提起,僅僅說過四位還在世的皇子。

其中大皇子是皇帝的長子,也是唯一一個在皇帝登基之前就出生的皇子,在他前後應該還是有皇子誕生的,只是那些人都沒有活下來。

大皇子既是長子,又是嫡出,按理來說是實打實的太子人選,但這位大皇子身體孱弱,這些年來大病常有小病不斷,並且如今已經二十出頭膝下卻依舊空虛。

當初顧行之提起的時候,曾說過這位大皇子性格寬容,才華出眾,若是身體康健的話說不定也是儲君的最佳 人選,但偏偏他的身體實在是太差了。

趙九福的位置十分靠前,一眼就能看見大皇子眼皮底下的青黑,那是常年睡眠不足的人才會有的,他的身體確實是十分不好,從進來之後到現在一直壓抑著輕輕咳嗽。

二皇子如今才十歲,是皇帝登基之年才落地的,他如今看著還是一臉稚氣的樣子,不過他是金貴妃所處,貴妃出生不凡,連帶著兒子也備受寵愛。

三皇子與二皇子年紀相仿,卻是宮中德妃所出。

除了這三位皇子之外,皇帝還有一個兒子才將將滿五歲,是宮中淑妃所出,這一次皇帝並未把這個最小的兒子帶過來。

皇帝落座之後舉起酒杯請喝了一杯,接著笑著說道:“既然諸位皆乃新科進士,今後為官一方定要造福我大周百姓,今日瓊林盛宴,朕願意聽一聽諸位對大周之言,若是有不當之言,朕也特赦你們無罪。”

這話一落下,在場的眾進士都躍躍欲試,他們參加瓊林宴的目的自然都是在皇帝面前露臉,除了趙九福這般已經露臉的,或者白靜軒這種家裡頭有關係不怕將來不能露臉的,其餘人說是天子門生,但過幾年皇帝哪裡記得住他們到底是誰。

如今大周朝的皇帝就在眼前,若是能說出得用之言被皇帝看重賞識,不說後頭的朝考,就是將來的仕途也會是光明一片,那才真的叫青雲直上。

這時候旁邊的大皇子李裕輕輕咳嗽了一聲,笑著說道:“父皇這般說固然好,只怕諸位進士倒是不知道從何談起了。”

讓趙九福覺得有些意料之外的是,皇帝跟大皇子的相處似乎十分融洽,皇帝並未責怪他忽然說話,甚至回頭的臉色中還帶著幾分寬容和疼愛。

“裕兒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不如就由裕兒出一個題目,也讓他們好有個題。”

李裕還未說話,旁邊的二皇子李裄卻插嘴說道:“父皇,不如孩兒跟大哥一塊兒出題,孩兒年紀還小見識也少,但也能幫大哥查漏補缺。”

皇帝不知道是真的疼愛孩子,還是對李裄也同樣疼愛,聽了之後只是笑著說道:“那便由你們兄弟三人共同出題吧,只是你可別調皮搗蛋,反倒是讓你大哥頭疼。”

於是二皇子三皇子都湊到了大皇子身邊,無論他們將來如何,此時此刻看著倒是有幾分兄友弟恭的意思在,趙九福暗道皇家的孩子不論幾歲,都不是那麼省心的人。

很快,大皇子就擺出自己的題目來:“今有縣令為官,藏冰以御雹災,禁原蠶以番馬,四時改火以救民疾,出土牛以送寒氣,何如?”

這題一落下,原本雄心勃勃的進士們倒是有些啞口無言,前兩者還好一些,後兩者卻是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地方再用的,更甚者一些不知疾苦的進士,甚至不知道還有這些事情。

皇帝掃了一眼下面的人,忽然笑著說道:“諸位儘管暢所欲言,今日不談言之罪。”

趙九福作為狀元,心中一思索並未躲開這第一人,他是可以等眾人說過之後,揣測了聖心再說,但一來這般太過於小心翼翼,二來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很快,他便開口說道:“在其位謀其職,縣令為一縣之長,理當引領當地教化,明知因噎廢食卻依然縱容之,與殺人無異,為官者,先為學生,為學生者,需讀萬卷書,如何御冰雹,如何救民疾,如何送寒氣,書中皆有之,若是不能學,或不能用,則退之進學,古人言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若不能為,則獨善便可。”

皇帝的神色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來,只是笑著繼續問道:“諸位進士可有不同之言,今日儘管暢所欲言。”

皇帝的話音剛落下,白靜軒便起身做了個揖,朗聲說道:“臣有不同之言,趙進士這話未免有失偏頗,這縣令雖有不足之處,卻能勤勤懇懇為國為民,沒有功勞也有幾分苦勞,趙進士一杆子直接打死未免太狠心了吧。”

趙九福早知道自己不管說什麼,這位八成都會跳出來反對,對此倒是並不意外,只是笑了笑說道:“白進士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只是為國為民四字,原本就是為官者,為臣者應該做到的,平日裡他受用的俸祿難道不就是為此嗎?”

不等白靜軒反駁,趙九福繼續說道:“既然這是本分,哪裡還要談什麼功勞苦勞,反倒是為官者不知進取,反倒是任由愚民自愚,反倒是弄得災害無可治,蠶桑變瘦馬,治下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就是為官者的罪過。”

白靜軒臉色微微一冷,嗤笑道:“照趙進士這般說,那些兩袖清風的老大人們一輩子勤勤懇懇為國為民,卻是一點好都沒有,反倒是落到了滿身的罪過。”

趙九福怎麼會肯踩這個坑,立刻反問道:“怎麼會,莫非白進士知道哪位大人忙忙碌碌一輩子,竟是一件與民有利的事情都沒做成嗎?”

白靜軒的臉色大變,他自然不可能說出這麼一個人來,也不會有官員承認自己一輩子勤勤懇懇,結果一件好事都沒有幫老百姓做。

這時候旁邊的探花郎謝雲坤也站起身來,接著說道:“趙進士說的有理,貪贓枉法以權謀私之人固然該死,但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也十分可惡。”

就是蘇二虎傳臚也跟著說道:“可不是嗎,若是一個人只會讀書,滿口的之乎者也倫理道德,那還不如去當一個夫子,或者去寫書論著也成,但他偏偏還要去做官,那就是看不清自己,還害了無數治下的百姓。”

倒也不是所有考生都站在趙九福這邊的,大部分人也覺得這般治下不好,但若是一個官員兩袖清風不貪不腐,那麼在他們看來似乎就是苦勞了。

這般眾進士紛紛發言,在皇帝的頻頻點頭之中幾乎要掏空平生所學,旁徵博引、引經據典不說,慢慢的不侷限於大皇子的題目,開始訴說大周朝當今現狀,或者有稱讚之聲,或者有譴責之事,甚至也有人以為自己揣測到了聖意,直接諷刺起當今朝廷冗官冗員,皆是尸位素餐之輩,偏偏卻說不到點子上只是揪著皮毛批判。

不得不說這樣的場景在朝堂上是幾乎看不到的,也正因為這些士子剛剛才變成進士,連官員都還不是,才會在皇帝的三言兩語激勵之下血脈噴張,不管不顧的就開始說。

等他們當官之後,便知道即使皇帝說了不以言論罪,也不能真的暢所欲言,在皇帝面前有所儲存,那是為自己,為家人留了後路。

趙九福說完之後卻有些沉默,與周圍臉紅耳赤的進士們格格不入,若是仔細看的話不難發現,就連一開始比較激動的白靜軒也已經冷靜下來。

如今還在滔滔不絕長篇大論的,不是家世普通不知道進退,便是本人缺了一根筋,沒看見皇帝雖然頻頻頷首似乎很贊同,眼中的笑意卻已經一點點消失了。

“諸位士子都言之有理,想必以後在朝為官,定能體恤百姓,做有用之官。”皇帝最後說道,又坐了一會兒才施施然離開了。

皇帝已走,但是這瓊林宴卻還未完全結束,因為他身後的三個皇子留了下來。

皇帝一走,大皇子只是舉杯敬了在座的進士們幾杯,他說話客客氣氣,對著他們卻有幾分疏離,看起來似乎是無心朝政一般,不過想來也是,這位皇帝在潛龍階段唯一活下來的皇子,身體一直不好,這時候再使勁摻和那才是自己找死。

相比起大皇子來,二皇子便活躍許多,皇帝走後不久他就站起身來,竟是一個一個走到下頭與進士們說話。

趙九福作為狀元自然首當其衝,他便看到這位年紀不大的二皇子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笑著說道:“趙大人文思敏捷,讓本皇子好生佩服。”

趙九福心中覺得這位二皇子不免太急切了一些,畢竟他長兄還在那邊坐著呢,他的一舉一動也會傳到皇帝的耳中,皇帝現在可還是年輕力壯,這位表現的這麼積極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不過他臉上可不敢露出分毫來。

越是這樣的皇子越是應該小心謹慎的對待,就算他不打算立刻投靠,但直接明白的得罪一位受寵的皇子也是十分不明智的行為。

二皇子的年紀不大,個子也不高,趙九福不得不彎腰弓背的跟他說話,一番話聊下來他沒覺得二皇子有什麼魅力,光覺得自己腰酸背痛了。

等瓊林宴徹底結束的時候,趙九福忍不住有一種松了口氣的感覺,他看了看自己的席案果然許多東西動也沒動,光喝了一肚子的水酒。

再好吃的東西在這樣的環境下,估計也沒有人能夠安心享受,趙九福心中微微吐了口氣,原本對御宴的期待值降到了最低,這樣的飯經常吃的話傷胃。

在瓊林苑門口看見趙老四和青竹站在車架旁的時候,趙九福忽然覺得沒有那麼累了,方才那種從心底升起來的疲倦一掃而空。

這輩子他並不是獨自一個人,即使負重前行,若是揹負的是家人的命運的話也值得繼續,他希望自己能夠有一雙羽翼,庇護住自己最愛的家人,讓他們能夠幸福安樂。

趙老四見他出來連忙迎了上來,笑著說道:“得虧我還在,青竹這小子老鼠膽子,出門在外多問一句都不肯。”

趙九福看了看一臉緊張的青竹,心想著他自己還未能適應跟這些人相處,就更別提出身更差還未讀過書的青竹了,反倒是笑著安慰道 :“膽小也有膽小的好處,至少不會壞事。”

趙老四一聽覺得也是,趙九福拍一下青竹的腦袋,跳上馬車說道:“四哥,你放心吧,我會慢慢教青竹的,這孩子有許多缺點,但勝在為人實誠,對我也是忠心耿耿。”

趙老四也覺得青竹這個優點很重要,不過也就有些操心自己回去之後,趙九福會不會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畢竟老師是老師,趙九福總不可能住到顧家去的。

趙九福見他掛心,反倒是有意無意的跟他說起瓊林宴的事情來,無非是說裡頭的風景如何如何,御膳又是多麼的美味,皇帝皇子們又有多少威儀。

趙老四聽的津津有味,還打算記下來背出來,到時候回到陳家村也好說給其他人聽,這見過皇帝吃過御膳,還能被皇帝誇獎的人,整個戴河鎮估計也就他家弟弟一個。

趙九福一開始不知道他的打算,有一日趙老四忽然抓耳撓腮的來問他瓊林宴上一道菜色,他問了一句才明白過來。

趙九福哭笑不得,索性就趁著還有時間就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寫了下來,他自來是報喜不報憂的,寫的都是京城裡頭好的事情,這樣的信件被人截住也沒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對皇帝忠心萬分,不然哪能寫出這樣的來。

原本殿試結束之後趙老四就打算啟程回鄉,但他一打聽才知道並不是考中了狀元就能進翰林院的,在殿試之後趙九福還得參加朝考,然後按照成績,結合殿試的名次,再分別授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書、知縣等官職。

瓊林宴結束之後,趙九福就接到通知朝考就放在半個月之後,這時間不長不短,趙老四猶豫了幾天還是決定留下來陪著。

一來是左右也在這邊待了這麼長的時間,他雖然想家想老婆孩子想的厲害,卻並不急著回去;二來也是顧行之說過,趙九福是狀元郎,一般不出意外都是要進翰林院的。

這邊的宅子是顧家的宅子,雖說院子不大但是價值不菲,趙九福之前借住趕考自然可以,但是一直這麼住下去卻有幾分不妥當。

趙九福跟自家四哥說過打算,等朝考之後確定了官職,若是能進翰林院的話便去租一個房子,朝廷有專門租賃給官員的宅子,物廉價美不說也安全。

這些種種的事情趙老四不放心青竹一個人去做,又覺得自家弟弟親自出面的話丟份,所以左思右想之下他琢磨著還是得留下來置辦好。

一切都弄好之後再離開京城他也能安心,到時候回到老家面對老父老母也能說道,而不是一問三不知,反倒是讓家裡頭擔心。

趙九福一聽趙老四的打算就沒有再勸,兩人將家裡頭帶過來的銀兩盤點了一遍,之前趙九福出門的時候,老趙頭和老陳氏恨不得讓他把所有的銀子都帶上,生怕他花用不夠。

但實際上趙九福花費有限,孫家是不肯要他的船資的,到了京城有老師在,連租房的費用也不需要,也就是京城吃喝都貴一些。

前前後後加起來,趙九福三個人花用的居然不超過十兩,趙老四都忍不住說了一句:“咱家阿福委屈了,一路上都不敢大吃大喝,生怕多用了銀子。”

趙九福真沒有這個意思,一路做來他自問該吃吃該喝喝,但他沒有去大酒樓的習慣,覺得街邊的餛飩湯也不錯,這才陰差陽錯省下了不少錢。

最後一盤點,趙九福身上居然還有近三百兩的銀子,其中二百兩是老趙頭和老陳氏給的,這其中有他每年蜜餞生意的分成,也有不少人送過來的銀兩。

而另外的一百兩卻是幾個哥哥的心意,趙九福出門的時候也收下了,他若是執意不肯要的話反倒是與幾位哥哥都生疏了。

這麼一盤點,趙老四倒是有了另外的心思,低聲說道:“這銀錢不多不少,若是買一個小宅子說不定也夠了,阿福,你若是進了翰林院的話至少也得在京城留三年,到時候娶妻生子住朝廷租賃的房子也不大好,不如哥哥幫你看一看有沒有合適的屋子。”

趙九福一聽覺得也有道理,京城的房子總不會貶值,不過這合適的地方難找,再有一個價格也不好談,他想了想便說道:“咱們還得留下一百兩作為日常花用,將來的俸祿不提,手邊也得留一下銀子以備不時之需。”

趙老四也這麼想,兩人說定了這事兒,趙九福就被推著去看書了,雖說殿試結束了,這不是後頭還有朝考嗎,趙老四可不想讓他自己處理庶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九福進了屋子,這才有時間再去看系統提示,他手指磨蹭了一下,想到抽獎的巨大資料忍不住有些心驚肉跳,又是期待又是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