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3章 雙面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3章 雙面人

下聘之後, 婚姻大事趙九福就不用管了,事實上他也管不了, 畢竟尋常人家辦婚宴的話, 男主角只要等著拜堂成親就是了,若是插手太多反倒是惹人閒話。

再有一個,趙九福的公務不但沒有減少,反倒是日益增多, 一來是皇帝時不時就能想起他一次,二來是蕭甯對他十分看好, 頗有幾分視為左膀右臂的感覺。

為此趙九福不得不每日早早的出門, 天抹黑才能回來, 原以為能有時間多陪陪父母,但如今除了偶爾休沐,一天能見到兩次就算是不錯了。

就如這一日,蕭甯帶著趙九福早早的就進宮了, 這一次倒不是陪著皇帝說話打發時間, 而是正經的論事,翰林院的人負責隨時記錄。

別以為這種會議記錄之類的事情是美差, 一般來說不是重大的事情, 皇帝是不會讓人專程來記錄的,畢竟他身邊還有常備的起居舍人在。

一旦需要記錄, 翰林院的人不得不從頭聽到尾, 還得時時刻刻的記錄下來, 這倒是也罷了, 偶爾朝臣們吵起來了,他們還有可能被牽連。

趙九福自問年輕力壯,有時候從早站到晚也有幾分吃不消,這還是他被靈泉最佳化過的身體,可想而知蕭甯又是如何的撐下來的。

每次朝會結束之後,趙九福都會十分貼心的伸手攙扶自家長官一把,蕭甯一開始還不好意思,後面倒是習慣了,反倒是有幾分喜歡。

趙九福的動作做得太理所當然,以至於有心人覺得他喜歡拍馬屁,但面子上總不能說他做的不對,也不過是心裡頭嫉妒幾分罷了。

蕭甯靠著趙九福的力道走出了一段路,覺得自己的腰板子痠痛感消失了,這才放開了趙九福的手,嘆了口氣說道:“年紀大嘍,以前年輕的時候巴不得有會,現在卻……”

趙九福笑了一下,說道:“簫大人您如今可不是年輕力壯,離老字可太遠了。”

蕭甯一貫是嚴肅的人,事實上他最討厭的就是下屬跟自己套近乎,但偏偏在趙九福這邊失靈了,也許是這個孩子做事情太有分寸,給他一種這並不是討好而是自然的感覺。

日積月累下來,蕭甯對趙九福的好感更甚,尤其是趙九福可不光是會做人,個人能力也十分出色,就說記錄朝會這事兒吧,翰林院的人都做過,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像趙九福這般既能原原本本的記錄,又條理清楚,讓人一眼掃過去就能看明白。

皇帝的偏愛不是沒有理由的,只可惜有些人只以為趙九福會角力,這才討了皇帝的喜歡。

蕭甯正想著呢,忽然有一人走到他們面前,攔住兩人說道:“簫大人,趙大人,可是要回翰林院,咱們正好順路,不如一道兒走?”

“下官見過李尚書。”蕭甯和趙九福連忙行禮,來人卻是戶部尚書李松仁,相比起被皇帝厭惡的吏部尚書,基本被皇帝完全掌握的禮部和刑部工部,以及獨有幾分地位的兵部,這位戶部尚書也是朝中的一個傳奇。

這位李大人出生不好,這個不好不是說他家中窮苦,與之相反,李大人出身的李家其實是前朝鼎鼎有名的世家,能夠在新舊變更之中儲存下來,正是因為李家識相。

只是這樣的出生,註定了李家人不可能站的太高,畢竟哪個皇帝不忌憚前朝世家,可李大人偏偏靠著一己之力,一步步坐到了戶部尚書的位置。

要知道戶部可是皇帝的錢袋子,皇帝能把這位李松仁放到這個位置,可想而知這其中的信任,甚至一度有所傳言,這位李松仁李尚書與皇帝有不可言說的關係。

當然,趙九福看著眼前白胡子的老尚書,對這個猜測覺得十分不靠譜,李松仁的年紀比皇帝還要大快十歲,要說他們倆有曖昧的話實在是牽強。

但是從民間不靠譜的流言之中不難窺見,李松仁是實打實的皇帝親信,寵臣,可以說是六部之中最受信任和寵愛的大臣。

而這位李松仁李大人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對於皇帝的佔有慾十分強烈,也就是說一旦發現皇帝有其他的寵愛之人,便會想法設防的把人打壓下去。

這其實是一種政治手段,確保皇帝最寵信的人還是自己,但也很可能就是那些不靠譜流言的發源點,畢竟被打壓下去的人可不會高興。

李尚書年輕的時候行事作風還要強勢一些,這些年卻已經慢慢收斂,大約是察覺到皇帝的不滿,也意識到自己開始慢慢失去皇帝的信任,所以才慢慢的有了變化。

但這麼一個人忽然找上門來,在他的對面兩人之中,蕭甯也是皇帝的寵臣,不然皇帝也不會越過冷淮川把翰林院學士的位置給他,趙九福就更別提了,只要是京城這邊,對政治略微上心一些的人都知道,自從中了狀元之後,他就是皇帝看好的 人。

於是這位李松仁大人一過來,蕭甯和趙九福就不約而同的提高了警惕,在官場若是因為“爭風吃醋”而被牽連的話,那實在是太冤枉了。

但在他們面前,這位李尚書看起來風度翩翩和風細雨,甚至有一些長輩的慈愛,笑著說道:“都是同朝為官的,不必這般客氣,我們一道兒走走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蕭甯和趙九福自然不能拒絕,只得小心翼翼的跟著一道兒往外走,這李尚書倒像是真的專程找他們聊家常是的,一邊走一邊問一些不著邊際的話。

他表現的再隨意,趙九福也不敢真的把他當做長輩來看待,當年入朝為官之前,顧行之曾經提醒過他注意朝中的幾位官員,其中最喜歡警惕的名單,這位李大人可是榜上有名。

一直到了翰林院附近,這位李尚書似乎也沒有為難的意思,趙九福忍不住有些疑慮,莫非是他們把這位李尚書妖魔化了,經過幾次皇帝的訓誡之後,李尚書已經徹底放棄打壓賢能的小動作了?

誰知道趙九福剛下車打算告辭,李尚書忽然笑著說道:“聽聞趙大人大登科在即,新娘子還是嚴家的姑娘,這可真是大喜事兒啊。”

趙九福不知道他為何提起此事,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大婚定在了下月十五,若是李尚書那時候有空能來喝一杯喜酒,便是下官的榮幸。”

李尚哈一笑,帶著幾分親暱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只是趙大人初到京城,家中也無人服侍,老夫家中倒是有幾個□□好的美貌侍女,不如送你兩人,將來也好服侍嚴家新娘。”

趙九福的臉色一瞬間有些古怪,其實在古代送侍女書童之類的不奇怪,事實上很多人家都用這樣的辦法來收攬關係,但是李尚書這一出實在是太突然了。

他們之前並無交情,論官職的話也相差巨大,李尚書特意跟著他們一道兒回來,難道就為了送出兩個侍女?

再者,趙九福的大婚之日就在一個月之後,他貿貿然的送出兩個美貌宮女,這豈不是並不把嚴家人看在眼中,怎麼看都是奇怪的舉動。

趙九福實在是想不到他這般舉動的目的,但還是順從自己的心意回答:“李尚書的好意下官心領了,只是下官家無恆產,屋子也小,怕是住不下那麼多人,只能辜負了李尚書的一番好心,李尚書若能來喝喜酒,已經是下官的體面了。”

李尚書的臉色未變,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問道:“怎麼,你看不上李家的兩個侍女?”

趙九福背後都是冷汗,卻堅持說道:“下官從未見過那兩位侍女,哪裡談得看不看得上,只是家中卻是貧瘠,卻是養不起更多的人了。”

李尚書忽然哈哈笑了兩聲,淡淡說道:“你這話倒是有意思。”

說完這話卻直接上車離開了,等他一走,蕭甯卻皺著眉頭說道:“趙大人,此次你怕是得罪了李尚書,其實收下那兩個女子也無事,左右不過是養在屋子裡頭罷了。”

在蕭甯看來,直接拒絕李尚書的行為實在是有欠妥當,不過是兩個侍女,就算是李尚書的眼線又如何,到時候關在內宅之中,喜歡的話就睡兩次,不喜歡就直接打發去幹活,總比直接得罪了李尚書來得好。

趙九福卻說道:“收下不收下,李尚書對我終歸不會有多少好感。”

趙九福另有一個考慮是他可是有未婚妻的人,在古代收下侍女確實不算大事兒,但若是在新婚之前收下,那就是打了嚴家人的臉,再者也會讓嚴家姑娘心中不痛快。

比起註定不會喜歡他的李尚書,他何必冒著風險接受兩個來歷不明的女子,圖惹未婚妻不痛快呢,這才是趙九福一口回絕的原因。

趙九福不知道的是,第二日這位李尚書就進宮了,於皇帝聊完了公事之後,李尚書不經意的提起了這是,還說道:“趙九福此人到底是年輕了一些,他心中不喜微臣,連兩個侍女都不肯受用。”

皇帝慣來是知道李尚書有些妒賢嫉能的,若不是此人可用話他也不會提拔上來,當下只是笑道:“年少慕艾,可見趙大人還是個情種。”

李尚書眉頭微微一皺,打量著皇帝的臉色又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這位趙大人以後可別沉迷於溫柔鄉才好,微臣也不喜歡好好一個能幹的同僚,最後只想著家裡長短。”

皇帝卻只是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李尚書的肩頭,沒有就這個問題再說話。

他心中不是不知道李尚書在給趙九福上眼藥,不願意接受那兩個侍女是不識好歹,只惦記著嚴家姑娘就是兒女情長,不過皇帝卻不在乎這些,一個能幹的官員,當然是私底下弱點再多一些才好,不然的話他怎麼能放心任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