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章 回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1章 回京

趙九福帶著嚴玉華儘可能的在陳家村多留了幾天, 但實際上他們總共也只住了十幾天,沒辦法, 路上來回太花時間, 得把回程的時間留出來。

實際上以後除非意外,他在陳家村停留的時間都不會太久,一直到告老還鄉才會結束,趙九福心中也不是不留戀這個成長的地方的。

以己度人, 在快到京城的時候,趙九福私底下也就對嚴玉華說道:“等回到京城之後, 你要不要回嚴家住幾日, 不說別的陪一陪祖母也是好的。”

這話若是別人說的, 嚴玉華恐怕還會想一想裡頭的意思,是不是想讓她回去與嚴家打好關係,但從趙九福口中說出來,她卻明白趙九福的意思是怕她思念娘家人。

陪伴在趙九福身邊越久, 嚴玉華越是喜歡這個男人, 在她看來趙九福別管在外多麼才華橫溢運籌帷幄,但對著家裡人卻有著一顆柔軟的心。

這其實是十分難得的, 就像她的親生父親嚴波, 在外沒啥能力,在家裡頭卻是專橫獨斷的, 不說對她的亡母, 就是對現在的繼室白氏又能有幾分看重。

嚴玉華歡喜趙九福的這份體諒, 即使嚴家並不值得留戀, 除了嚴老夫人之外的人怕也不會期待她回去,但她還是笑盈盈的應下來了,嚴家的瑣事並不值得讓夫君分心。

雖說夫妻倆許久不在家,不過有盧嬤嬤在家主持大局,趙家的屋子還是被收拾的乾乾淨淨,即使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但屋子裡頭每天都會擺上涼茶以防萬一。

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場,趙九福剛進屋子就舒了口氣,笑著說道:“還是盧嬤嬤細心,這天氣喝涼茶剛好,這還沒進七月呢,天氣就熱的讓人受不了。”

戴河鎮依山傍水,天氣自然比京城這邊舒適許多,導致趙九福回來之後反倒是不適應了,進門之後就連續灌了好幾口的涼茶。

被誇了一句的盧嬤嬤也笑了,尤其是在看見自家姑娘雖然曬黑了一些,但人卻精神奕奕,看著似乎還比出發前豐裕了一些的時候,心中更加樂意起來。

若不是她年紀有些大了,出發之前又恰好生了病,盧嬤嬤肯定是不放心嚴玉華身邊只帶一個蕙蘭的,畢竟蕙蘭是懂事,但也是個未出嫁沒經過事兒的姑娘家。

這段時間盧嬤嬤茶不思飯不想的,生怕自家小姐不適應陳家村那邊的日子,又怕那邊的幾個妯娌不好相處,如今一顆提著的心倒是放下了。

“老爺喜歡就好,不要涼茶雖好也不能多喝,老爺若是還覺得熱的話,就讓蘭心給您打扇子吧。”盧嬤嬤笑著建議道。

幾杯涼茶下肚,趙九福其實已經覺得好多了,畢竟他的身體遠比一般人好,說寒熱不侵誇張了,但也比一般人耐受許多:“我就不用了,讓蘭心給玉華打打扇子吧。”

盧嬤嬤一聽更是喜笑顏開,忙說道:“還有蕙蘭在呢。”

趙九福是實在不習慣一個大姑娘給他打扇子,還是堅定的拒絕了,轉而問道:“這些日子家裡頭可有什麼事情?”

盧嬤嬤想了想就回道:“顧老爺那邊來過兩趟人,都是問老爺夫人回來了沒有,除此之外只有一位孫老爺來找過您,看著似乎很著急的樣子,但聽說您還沒回來沒留下話就走了。”

“孫老爺,是孫光宗還是孫耀祖?”趙九福奇怪的問道,孫家是知道他回鄉的,出發之前孫光宗還託他帶了信給孫老爺,他拜訪胡秀才的時候順便走了一趟。

盧嬤嬤自然是認得這兩位的,“是孫光宗孫老爺。”

趙九福點了點頭,也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事情著急,就喊道:“青竹,你勞累一下現在跑一趟孫家,告訴一聲我回來了,免得光宗真的有什麼急事。”

青竹剛才也已經灌了一肚子的涼茶,聽見這話一抹嘴就出發了,趙九福暫且放下這事兒,陪著嚴玉華說說話,打算明日就去拜見顧行之,然後再去衙門銷假。

誰知道沒一會兒,青竹滿頭大汗的回來了,跟在他身後的還有鬍子拉雜形容疲憊的孫光宗,他臉色看著實在是不好,一進門就喊道:“阿福,你回來了!”

嚴玉華見事情不太對,連忙起身避開,只是讓蕙蘭留下來給兩人倒茶。

等嚴玉華離開之後,孫光宗才露出幾分羞愧的神色,卻還是開口說道:“阿福,我求你幫幫我哥吧,他真的是被冤枉的。”

趙九福剛到京城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連忙問道:“這是發生了什麼,耀祖大哥出了什麼事情,你先慢慢與我說。”

孫光宗抹了一把臉,眼中還帶著幾分頹喪,這才說起在趙九福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害的孫耀祖陷入牢獄之災。

趙九福不過是翰林院的侍讀學士,他的暫時離崗對大周朝這個龐然大物自然造成不了什麼影響,一定要說的話,大概就是冷淮川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反倒是多了。

孫耀祖身上發生的事情與他毫無關系,這事兒要從孫耀祖的職位開始說起,他是順天府的通判,這個官職說大不大,在京城這地方壓根不起眼,但說小的話也不小,至少責任不小。

所謂通判 ,掌管的是一個地方的糧運、家田、水利以及訴訟等事項,對長官還有監察的責任,但實際上誰都知道,在順天府的通判也就是負責一下民間的訴訟而已。

說到底順天府這地方是天子腳下,別說一個小小的通判了,就是順天府府尹也有很多不能為,更多的時候都是打打圓場的事情。

孫耀祖這些年來,做的最多的就是民間雞毛蒜皮的訴訟案子,但比起上頭大人們的官司,他還寧願在雞毛蒜皮裡頭打轉,至少不會出事。

但孫耀祖小心翼翼的沒出事,這一屆的順天府府尹卻出了一件大事,據孫光宗所言,這位府尹大人故意為難從外地回京訴職的官員,從中謀取利益。

回京訴職的官員多少都要出血,不管是吏部還是順天府的人員都需要打點,這是朝廷上下都有的默契,一般來說為難會有,但絕對不會過分,畢竟鬧大了誰都好不了。

若真是你情我願的話,這位府尹也不會倒了大黴,他本是按照慣例來,誰知道偏偏遇到了一個愣頭青,這位閩南過來的知縣鐵青松鐵大人,偏偏是個寧折不彎,威武不能屈的人。

這位府尹也不知怎麼昏了頭,遇到這麼個硬骨頭不但不避開,反倒是來了勁兒,鬧到最後鐵大人心一橫,烏紗帽也不要了,直接敲響了宮門口的登聞鼓。

於是原本的小事變成了大事,原本的潛規則變成了□□裸的威脅勒索,這位鐵大人挨了一百大板,也拼著在皇帝面前告了御狀,認證物證俱在,順天府尹不倒黴才怪。

皇帝驚天一怒,把順天府尹下了大獄不說,還直接把順天府上上下下收拾了一遍,孫耀祖天降橫禍,也被一同關了進去,罪名就是同流合汙。

要說孫耀祖從未拿到過順天府分發的好處,趙九福肯定也是不信的,比如他在翰林院的時候,每個季度都能拿到相應的冰敬炭敬。

但要說孫耀祖為了區區一千兩銀子參與了訛詐,趙九福也不覺得,孫家是大富之家,雖說只是戴河鎮的首富,但實際上這些年的生意遍佈大周朝,孫光宗還未中舉的時候,時長花銷就遠遠不止這個,孫耀祖完全犯不著為了銀子犧牲仕途。

趙九福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光宗,你確定此事耀祖大哥沒有參與嗎?”

孫光宗連忙開口說道:“真的沒有,平時的冰敬炭敬大哥也是拿的,但這種外地訴職的官員,大哥向來是不參與的,他被抓之前同我說過,那位府尹十分愛財,這種橫財向來不許他們插手,只是沒想到還是被牽累了。”

若真的如此的話,這位愛財而小氣的府尹倒是幹了件好事,只是牽累確實是牽累,從大周律例來說,孫耀祖其實也是觸犯了一部分律法的。

大約是看他臉色不大好,孫光宗忍不住落了淚,連聲說道:“出事之後大嫂回孃家求助,結果那邊連門都沒開,我也是實在是沒辦法了,阿福,我不求你能幫幫大哥,只想著能想辦法進去再見大哥一面,無人打點,也不知道他在裡頭吃了多少苦頭。”

趙九福微微嘆了口氣,看著孫光宗哭得稀里嘩啦的樣子心頭也不好受,只得拍著他的肩頭安慰道:“你放心,我這就派人去打聽,能不能把人救出來還不知道,但在獄中打點幾分還是能做到的,你先回去準備一些東西,到時候好帶進去給耀祖大哥吧。”

孫光宗沒想到他竟能一口答應下來,一瞬間忽然理解了哥哥曾經說過的話,他說過只同窗無數,卻羨慕自家弟弟能有一個好友趙九福。

他抹了抹眼淚,雖然知道趙九福並不需要他的感謝,但還是說道:“阿福,謝謝你,沒有你的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說完這話,他又咬了咬牙說道:“能見大哥一面我就滿足了,若是此事會牽連到你的話,後頭你也不要再插手了。”

倒是趙九福搖頭說道:“我是翰林院的人,與順天府向來沒有打過交道,想必陛下也不會希望事態愈發蔓延,牽連倒是不至於,只是想要救出耀祖大哥怕也不容易。”

孫光宗自然早就知道這點,其實這段時間他日日夜夜拿著銀子去走門路,但這風頭上願意收錢的人都少,大嫂回孃家哭訴了好幾次,倒是也進門過一次,但那邊竟是讓她直接合離,一點力氣都不願意花,如今他大嫂病在床上日日哭泣,顯然是對孃家失望了。

在趙九福回來之前,孫光宗就像是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鑽,錢送出去不少,但路子一條沒找到,回到家中還不得不安慰年幼的侄子和病倒的嫂子。

如今趙九福回來了,看著他鎮定的模樣孫光宗反倒是安定了一些,趙九福身上總是有一種讓人心神安定的魅力,以至於他竟讓也放鬆了一些。

等孫光宗一走,趙九福倒是皺了眉頭,這件事顯然是沒有那麼好辦的,但是他與孫光宗多年好友,與孫耀祖也略有交情,孫老爺對他更是如同親孫,當年在戴河鎮的時候,他可沒少往孫家跑,如今自然是不能不管不顧的。

既然孫耀祖已經下了牢獄,那麼現在就應該在刑部的地牢之中,他身處翰林院,與刑部倒是也曾經打過幾次交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他的暫且不提,現在先去看看獄中人如何了才是重點,趙九福想到了一個人,當下告知了嚴玉華一聲就匆匆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