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 談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4章 談話

趙九福坐在大皇子的馬車上, 看著對面風輕雲淡的人心中疑惑不已,大皇子雖說年紀已經大了, 但因為身體一貫不好, 甚至可以說孱弱的緣故,成年之後還依舊住在宮中。

這其實是有些不合常理的,不過大皇子本來就是嫡子,雖說沒有被封太子, 但卻是皇帝唯一成年的兒子,皇帝和皇后願意, 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見也管不著。

不過大皇子的身體不好確實是真的, 不說他成婚三年依舊無子, 不管是誰看見他都會知道眼前的人身體不好,臉色一直是那種毫無血色的慘敗,每逢換季都會小病一場。

即使有太醫院的人精心照料者,也沒讓大皇子的氣色好一些, 現在看他也是如此, 眼皮底下的青黑一日日的積累,總讓人帶著幾分疲倦。

“趙大人可要用茶?”大皇子微微笑著問道, 不說臉色如何的話, 他長相儒雅,是個頂頂俊秀的人物, 即使是孱弱的身體也不能損耗分毫。

趙九福見他竟然提起茶壺給自己倒茶, 連忙說道:“大皇子, 讓下官來吧。”

大皇子微微一笑, 只是慢條斯理的倒出兩杯涼茶來,他的身體虛弱,即使是夏天的涼茶也是特製的那種,不但沒有加冰反倒是有些溫溫的:“趙大人不必客氣,嚐嚐看合不合胃口?”

趙九福只得客客氣氣的接過了一杯茶,也是這馬車走的穩當,不然在馬車裡頭喝茶非得潑一身,他嘗了一口,大皇子的涼茶帶著一絲苦味,不過倒是也並不難喝:“味道不錯。”

聽見這話大皇子撲哧一笑,自己也舉著杯子喝了一口,喝完之後才忽然說道:“沒想到趙大人回京之後第一件事,竟是管了孫家的事情。”

趙九福聽見這話倒是並不奇怪,這幾天他幫孫家走門路的事情並不算隱秘,但凡是有心人略查一查就能知道,只是不知道大皇子為何忽然提起:“下官惶恐。”

大皇子露出一個笑容來,又給趙九福倒了一杯茶,忽然長嘆一聲說道:“說起來趙大人與那位孫家少爺也是多年的好友,想必是情同兄弟,如今孫家求訴無門,趙大人一回來就願意伸出援手,倒是也不辜負年幼時候的情分。”

趙九福聽著這話倒像是誇讚自己的意思,試探著說了一句:“下官也並未相幫什麼。”

大皇子搖頭說道:“吾十一歲就跟隨父皇處理朝政,十多年來,朝堂雲譎波詭,時有人乘風浪起,也有人隨泥石落,發達著身在深山有遠親,落魄者伸出鬧市無熟人。”

說著這話,大皇子又看向趙九福,此時他的眼睛並不像平時那麼清澈,反倒是帶著一絲絲深邃艱深,“如趙大人這般不離不棄,願意伸出援手的少之又少,若能得趙大人這般的好友,實屬人生之幸事。”

趙九福微微抬頭看著大皇子,似乎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他心頭微微一跳,先是想到皇帝能在十一歲就把這位皇子帶在身邊處理朝政,肯定是看重這位大兒子的,但又想到大皇子的身體,想到皇帝膝下單薄,那時候二皇子可還未出生。

無論大皇子打著什麼主意,趙九福對他的印象其實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那時候大皇子一力主張醫療防止手段,要知道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他猶豫了一下,笑著說道:“下官不過是做了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情。”

大皇子笑了笑,再一次給他倒了一杯茶,笑著問道:“不知道鄙人有沒有幸,能夠成為趙大人的朋友?”

趙九福沒料到他會這麼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微微愣了一下,才說道:“殿下是君,微臣是民,君臣怎麼能以尋常人的關係來論理。”

大皇子微微挑眉,盯著趙九福看了一會兒,忽然哈哈笑了兩聲,伸手將茶杯推到他面前,繼續說道:“趙大人不用緊張,吾也就是隨口一提,不會因此逼迫趙大人。”

說完這話,他轉而問道:“聽聞趙大人在戴河鎮的時候,曾讓孫家人到處尋找糧種,而這些年陳家村的糧食產出一直高於周圍村莊,不知道是否尋到了糧種?”

趙九福沒料到大皇子居然對糧種感興趣,不說皇室中人了,就是京城的那些大戶人家估計也不太重視糧食產出,畢竟不管是災年還是豐年,他們終歸是餓不著的。

趙九福倒是也沒有隱瞞,開口說道:“這些年倒是尋到一兩種好的良種,但一旦換了地方產出也一般,有些味道好的,產出就更差。”

“陳家村那邊的糧食產量比周圍的村子好,相比起糧種,其實還是土地的緣故,下官早些年一直在琢磨農肥的事情,倒是真的折騰出一二辦法。”趙九福說著說著,倒是也來了精神,“殿下想必不知,在城裡頭人人嫌棄的東西,在村裡頭卻受歡迎的很,只是不說要花 錢買,有時候就算是想買也是買不到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就是古代人口的問題了,種地的人遠超過城裡頭的人,再有一個土地也貧瘠的很,光是靠著天然肥料可不夠用,古代可沒有化肥,有些偏遠的村莊連買肥料都沒處買,土地卻得年年連種,這麼下來產出能上來才怪了。

趙九福從自己想到的堆肥的方式,說道後頭找到的那種旱稻的種子,倒是說得神采飛揚的樣子,在他心中考中狀元自然值得驕傲,但是在十幾年的時間內,將陳家村的土地慢慢改善,不但擴大了良田的範圍,更增加了糧食的產糧,富裕了大家的日子才是難得。

一直到現在即使沒有金坷垃的作用,陳家村的百姓只要能夠勤勤懇懇的種田,風調雨順的時候就能過一個豐年,這是趙九福最驕傲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他此次回鄉並沒有再次使用金坷垃,只因為陳家村的土地基本都改造完畢了,村人也熟悉了堆肥的辦法,金坷垃雖然能夠增產,但用在當地已經有些浪費。

明明是帶著味道的鄉間農事,但大皇子倒是聽得興致勃勃的樣子,趙九福說完之後才反應過來,抬頭一看大皇子的模樣倒是不好意思起來,“殿下,下官說的這些是不是太無趣了,鄉間之事大多粗鄙,聽起來也毫無趣味。”

大皇子卻搖頭說道:“吾倒是覺得,鄉間之事才是大周朝的大事,若是百姓吃不飽,還談什麼其他,趙大人說得這些,聽得吾也是熱血沸騰。”

趙九福臉色有些奇怪,暗道這位大皇子的品味也有些奇怪,聽農家小事米田共也能聽得熱血沸騰,這審美倒是有些奇特。

趙九福這會兒顯然沒有想到,這位看似孱弱的大皇子有著一顆多麼偉大的雄心,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憑著孱弱的身體活到現在,也那麼的關心民生小事。

大皇子的話題一轉,忽然問道:“趙大人在翰林院也有一年有餘,不知道有沒有心去工部,將這堆肥的法子普及天下,甚至還有可能研究一下糧種。”

趙九福的心頭微微一跳,要知道他現在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若是願意慢慢熬資歷的話,將來或許能有一天能夠入閣也說不定。

但是工部就不同,先不說他過去的話能不能升職,光是這兩個體系就不同,別看現在大皇子給了他一個機會,但實際上進了工部,他能不能真正的做事還不一定。

大皇子顯然也知道他的擔憂,只是笑著說道:“工部那邊員外郎有空缺,若是趙大人過去的話,倒是能夠正好接任,再有一個,比起在翰林院飽讀詩書,趙大人不覺得在工部更能施展自身所長嗎?”

大皇子這話並無任何貶低人的意思,趙九福的學識是不錯,但翰林院這地方別看間在帝心,但實際上卻徘徊在政治中心之外,趙九福再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來可難上加難。

除非是皇帝私心偏愛,不然翰林院就是個熬時間的地方,得慢慢的打磨才可能升職,再說蕭甯年紀輕輕,這位置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空出來。

但是工部就不同了,大皇子細細的觀察過趙九福的為人,覺得他並不是那種阿諛奉承之人,反倒是個實打實的實幹家,這樣的人在翰林院實在是浪費了。

尤其是趙九福方才說起糧種和堆肥的事情,那確實是一套一套的,別的不提,光是堆肥能夠普及開來的話,讓百姓們的糧食產出增加一些也是好的啊。

大皇子這時候的提議真心實意,事實上工部那空出來的位置也實在難得,若不是他跟在皇帝身邊的話,怕還不知道這次的事情。

趙九福心中猶豫,他猶豫的並不是捨不得翰林院的事情,事實上這話若是皇帝問的,他肯定一口答應下來,但此時問他的人是大皇子。

若是自己答應了,會不會被歸入到大皇子這一派,若是不答應,會不會得罪這位大皇子。

趙九福也是看過宮鬥劇的人,忍不住一時就想多了一些,倒是大皇子似乎想到了什麼,笑著說道:“趙大人放心,無論你選擇如何,吾都樂意為之。”

趙九福心中一動,又一次想到自己曾經關於糧種的想法,到底還是捨不得眼前的大好機會,笑著說道:“殿下,若是陛下有旨意的話,下官自然會遵從,只是殿下也知道,在朝為官並不是臣等能隨心所欲的。”

大皇子一聽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笑著說道:“吾知曉了,趙大人且等等吧。”

說完這話,趙九福才發現馬車已經到了趙家門口,放下他之後大皇子就離開了,趙九福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這位大皇子會如何操作,他私心裡並不想跟皇子們攪和在一起,尤其是現在皇帝身體還好的情況下,但顯然這事情並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