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9章 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9章 準備

趙九福是在答應大皇子之後就開始尋找糧種的, 其中最能用的人脈自然還是孫家,如今陳家村種著的旱稻種子就是他們運回來的。

在孫耀祖落難之後趙九福還願意伸手幫忙, 現在不過是幫忙運一些糧種過來, 朝廷還是給錢的,孫家自然不會拒絕,甚至是盡心盡力的去尋找了。

秋收之後原本就是收糧的好時節,孫老爺子知道大孫子的事情之後, 對此事十分看重,甚至還特意派出了幾個管事專門負責, 他們這次走得更遠, 回來的這才晚了一些。

趙九福恨不得現在就親眼去看看糧種, 不過那些糧種已經直接運送到了莊子上,他現在想看就得在城外過夜了,只得先把這個心思先按住。

只是這一夜趙九福都睡得不太踏實,連嚴玉華都察覺到他的輾轉反側, 第二天天一亮趙九福就急匆匆的出門了, 直接就往莊子上趕過去。

劉老頭昨日收到了糧種,就想著趙九福估計就得過來, 一大早就在門口等著呢, 果然,算算城門開了之後不久他就看見了馬車的身影。

如今兩人也算是熟悉了, 劉老頭對著著趙九福的時候也放鬆了一些, 笑著說道:“趙大人, 糧種已經送來了, 銀錢也給了條子,孫家那邊去工部結賬就是,送到的糧種我讓人收起來放到了庫房裡頭,大人要不要現在去看一眼。”

趙九福毫不猶豫的說道:“那就走吧,看一眼也放心。”

孫家送回來的糧種有不少種類,因為他這一次特別的要求,那些口味上好卻產糧不佳的一樣都沒有,反倒是盯著能長,能產糧的找。

陳家村那種旱稻也在,另外還有一種旱稻據說是西南傳進來的,還是孫家人從少數民族手中換取到的,這種稻子看著顆粒細小,但據說什麼地都能長,並且早熟,生長期也較少。

劉老頭原本不看好這些糧種,在他看來那種飽滿圓潤的糧種才是最好的,這樣子細長的肯定不中用,但聽趙九福提起這種旱稻早熟,並你且差不多五十餘日就能收穫,劉老頭也是種過地的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這種稻子的好處。

“這,這若真的如此的話,一年豈不是能種兩季的稻子?”這時候水稻小麥的種植都受到的環境天氣的影響較大,南方溫暖的地方最多也就是兩熟,北方通常一年只能種一季,一來是糧種的限制,畢竟一季種下去適宜的時間就那麼多,等成熟就差不離了。

趙九福看著糧種心中熨燙,很快囑咐道:“讓人看好糧種,等到溫度上來了就開始育種,到時候按照我的辦法來,將莊子上的土地分成三大塊,一塊精耕細作,一塊就按照平常百姓能有的條件來,最後一塊用邊邊角角貧瘠的土地,看看這些糧種的產量到底如何。”

劉老頭一一記下來了,只是現在外頭天寒地凍的,趙九福就算是心再熱也沒辦法讓積雪化開,只能囑咐再囑咐之後就離開了,在走之前他又去了一趟鐵匠和木匠那邊,但這會兒兩人都沒搗鼓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來,趙九福只能暫且勉勵了幾句。

天氣越來越冷,臨近除夕的時候還下了一場大雪,京城附近倒是還好,這些年還算風調雨順,百姓們的日子暫且過得去,民間雖然有茅草屋被壓塌的,但總歸沒有出大事。

百姓們的辛苦,京城裡頭的貴人是感受不到的,越是靠近年關,京城反倒是越發的熱鬧,家家戶戶都出門辦年貨,整一個看起來喜氣洋洋。

趙家的這些是都是嚴玉華負責的,老趙家那邊年禮之類的早就已經送出去了,剩下的只等年節過來的時候再送也是一樣。

雖說家裡頭人口少,但要準備的東西卻一點也不少,趙九福偶爾看到也忍不住感慨,原來古代過一個年還得有這麼多的講究,以前在陳家村的時候簡直就是糊弄著過。

嚴玉華願意按照習俗來搗鼓,趙九福雖然不插手但也願意配合,一家人倒是也還算和和美美,不像有的人家意見不合,大過年的還得吵幾架。

這一年的封印時間果然沒變,趙九福一直忙到除夕才回到家中,這一封印就得到年初十才開衙,這十天的時間衙門也是停擺的狀態。

家裡頭只有兩個主人,趙九福看著也有幾分冷清,但喊了孫光宗也不來,索性就把青竹蕙蘭幾個都喊上了,大家夥兒一起過年也算熱鬧。

盧嬤嬤心裡頭覺得這般不合規矩,卻被嚴玉華勸住了:“不過是大年夜這一日,也讓大家夥兒高興高興吧,今天晚上不用講規矩。”

趙九福就在旁邊說道:“可不是嗎,咱家就這麼幾個人還分好幾桌,大家夥兒吃飯都冷冷清清的,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還不如一起熱鬧熱鬧。”

盧嬤嬤只得答應了,不過心裡頭還是在犯嘀咕,暗暗想著之後要敲打那兩個丫頭一回,別因為老爺夫人都和善就忘了分寸。

其實盧嬤嬤也想多了,嚴玉華自己心裡頭明白著 呢,若不是大年夜他們兩個對著吃太冷清,也不會想到這樣的法子來。

京城這邊過年也有吃餃子的習俗,趙九福這輩子還沒怎麼吃過餃子,聽了倒是來了興趣,還讓劉嫂子將餃子餡兒和皮拿到大堂裡頭來,讓他們也一塊兒包著玩。

事實證明趙九福的心是好的,但這輩子他顯然沒點亮廚神技能,包餃子包的餡料百出,各種各樣的醜樣子,一看就知道下了鍋肯定露餡的。

嚴玉華看著他搗鼓微微一笑,眼睛裡是她自己都沒發覺的溫柔,她雖然也嫌少包餃子,但手藝卻比趙九福好多了,當然,最後大部分餃子還是劉嫂子和幾個丫鬟包的。

趙九福浪費了一盤子的餡料,總算是勉強包出幾個可以吃的來,他笑盈盈的讓人煮了,等吃的時候專程將自己包的挑出來,這個倒是不難,反正最醜的肯定是他做的。

趙九福將餃子放到嚴玉華的碟子裡,笑著說道:“娘子,嚐嚐為夫的手藝。”

嚴玉華忍不住笑起來,就著他期待的眼神將餃子塞進口中,這一吃倒是發現餃子裡頭的特別,原來趙九福在這個餃子裡頭塞了一整顆的蜜棗,吃起來甜蜜蜜的。

見她嘗到了棗子,趙九福才笑著說道:“看來娘子未來一年要過的幸福甜蜜了,這可是老天爺決定的,吃到什麼算什麼。”

嚴玉華心中感動,在她的記憶之中父親別說是做餃子了,連一筷子菜都從未夾給旁人過,趙九福不但願意跟他們一塊兒做餃子過大年夜,還特意為她準備了蜜棗餡兒的,可見其中的心意,她笑著也夾了一個餃子給趙九福吃:“夫君也嘗一嘗我親自配的餡料可不可口。”

趙九福笑著一口咬下去,卻發現裡頭是一顆花生,這東西也叫長生果,那頭的盧嬤嬤一看,滿口子笑著說道:“祝老爺新的一年富貴吉祥,多壽多福,子孫滿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意頭倒是十分不錯,趙九福哈哈一笑招呼大家夥兒一起吃,青竹還好一些,他以前是習慣了跟自家主子一起吃飯的,蕙蘭蘭心從未經歷過,這會兒難免有些放不開。

不過隨著一個個象徵著好意味的餃子被吃出來,屋子裡頭的氣氛也熱鬧起來,盧嬤嬤一口一句的吉祥話,真不知道她肚子裡頭哪兒來這麼多好話。

趙九福還特意給在座的都上了人參酒,這人參酒溫過,搭配著好菜一塊兒吃下去更加的美味,吃的他們都精神起來了,覺得今年的守歲肯定不會打瞌睡。

吃完了年夜飯撤下了碗筷,趙九福又讓人在爐子上頭放了花生芋頭這些東西烤著,自己靠在嚴玉華身邊與她說話,他的動作極其自然,可見平時沒少這般親近。

盧嬤嬤看著心中就高興,自家小姐雖說是低嫁,在嫁過來之前她心中有千百的擔心,但真的嫁進門之後反倒是享福了。

趙家是沒有嚴家那麼富裕,但平日裡的吃穿用度能有多少,光是小姐的嫁妝就足以應付,更別提姑爺的俸祿也不少,平日裡不會隨便花用,反倒是都交給了小姐。

若說以前盧嬤嬤對趙九福還帶著幾分審視,那麼大半年的功夫下來,她就滿意的不得了了,都說男人不吃喝嫖賭就是好男人,說這話的人真應該來看看他們家姑爺。

平日裡的體貼且不說,從來也不會對小姐大小聲,出一趟門都會惦記著給小姐帶一些東西回來,兩人竟是把日子過得比蜜糖還要甜。

唯一讓盧嬤嬤擔心的,是成親大半年的功夫了,嚴玉華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在她看來但凡是男人都是看重子嗣的,沒有孩子這日子就穩當不了。

這邊趙九福倚靠在嚴玉華的身邊,正在與她商量年初二回孃家的事情呢,畢竟是成親之後第一個年,回孃家的禮節也得注意,再者這一年回孃家的可不是嚴玉華一個人,她的妹妹嚴玉婷也是新媳婦,到時候兩家人怕是肯定會撞上的。

要說起來,趙九福心裡頭還有一些愧疚,當初為了送爹孃回鄉錯過了嚴玉婷的婚禮,雖說出嫁女兒的講究不多,但畢竟會讓人說嘴。

於是這一次趙九福就讓嚴玉華將禮物準備的豐厚一些,又想著到時候會見到那位素未謀面的二妹夫,他特意打聽了一下這位的為人處世性格如何。

第一百七十章回孃家

年初二,回孃家

這年頭正月裡頭走親戚出門都趕早,若是午後才到那都是踩人臉面的事情,所以一大早吃過了早點,趙九福就帶著嚴玉華出門了。

街頭的積雪雖然有人掃過,但馬車走起來還是有些不穩當,青竹特意將馬車趕的慢慢的,生怕顛到了車廂裡頭的老爺夫人。

他們出門的早,到嚴家門口的時候也還早,只見門口有一位管家守著,趙九福瞧了一眼有些眼熟,回想了一下才想起來這不就是當初在碼頭那邊為難嚴玉華的那位管家嗎。

看見趙九福和嚴玉華從馬車上下來,那管家的臉色微微一抽,但還是立刻低頭說道:“大姑奶奶和大姑爺回來啦,老爺夫人們都在家裡頭等著呢。”

說完他自己卻不動,只讓身邊的小廝送兩人進去,想必他專程早早的侯在門口不會是為了迎接他們倆,而是還未到的嚴玉婷夫妻。

嚴玉華微微皺眉,趙九福卻一把握住她的手,笑著說道:“走吧,先去拜見岳父岳母和老太太,可不能讓她們久等了。”

嚴玉華便沒有多說什麼,兩人一路來到了嚴家老太太這邊,一進屋便看見嚴波和白氏都在,顯然都是專程在這邊等著女兒回孃家的。

兩人剛要拜見,卻聽見嚴老夫人連聲喊道:“快快快,坐到祖母身邊來。”

嚴玉華含笑坐了過去,趙九福一時間倒是不知道要怎麼坐,剛想走到一邊去卻被嚴老夫人一把拉住,看著他笑道,“阿福也坐祖母身邊,讓我好好看看你們。”

趙九福在家中跟老陳氏相處的多,對老一輩的女人倒是不陌生,頓時笑著說道:“祖母相看的話儘管看個夠,就怕您看膩味了,以後都不想看見我們倆了。”

嚴老夫人越看他越是喜歡,趙九福原本就長得俊,嘴還甜的很,比家裡頭榆木腦袋的孫子還要討人喜歡,她笑眯了眼睛說道:“哪裡能看膩味了,祖母恨不得你們天天在。”

另一邊的白氏避著人翻了個白眼,暗道這趙九福看著長得好,其實卻是個沒骨氣的,這會兒扒著老太太不知道打著什麼主意。

都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但白氏是繼母,這女婿不是自己的親女婿,他看著也覺得不痛快,反倒是這小倆口感情越好她越是不痛快。

嚴玉華可不管白氏在想什麼,跟趙九福一塊兒一左一右坐在嚴老夫人的身邊,幾句話就把她哄得高高興興,又讓人拿著厚厚的紅包出來,說是給他們的壓歲錢。

白氏心中不高興的很,但也知道今天是好日子不好鬧騰,這些年她面子上做的不錯,這會兒心裡頭暗罵臉上還帶著盈盈笑意。

很快外頭傳來一陣動靜,白氏臉上的假笑變成了真笑,竟是站起身來三兩步走出門喊道:“是玉婷回來了嗎?”

“娘!”嚴玉婷的聲音傳了過來,很快白氏就挽著女兒眉開眼笑的走了進來,半年多不見,嚴玉婷似乎變了許多,她的妝容十分精緻,打扮的也是富麗堂皇,乍一看嬌豔無比,直接將屋子裡頭其他的女子都壓了下去。

嚴玉婷掃了一眼屋子裡頭的人笑盈盈的行禮,跟在她們身後的祿國公世子李世莘倒像是個局外人是似的,隨便行了禮就自顧自找了位置坐下來。

注意到他的舉動,嚴玉婷的臉色微微一變,卻很快掩飾過去,只是看了一眼嚴玉華便笑盈盈的坐到嚴老夫人的另一邊,趙九福不得不站起身來,索性就坐到了李世莘旁邊的位置上。

見他坐下,李世莘還轉身露出一個笑容來,趙九福對這位祿國公世子倒是也並無惡感,笑著跟他打了招呼,只是一時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說話。

那頭嚴老夫人身邊倒是熱鬧的很,嚴玉華說話做事都帶著一種有條不紊,但嚴玉婷卻不同,她的聲音如同黃鶯一般每個停止的時候,從祿國公府的大年夜說到世子新得的摺扇,一時間屋子裡頭都是她的聲音,偏偏白氏還在旁邊吹捧著。

嚴玉華發現自己插不上話也不生氣,反倒是笑盈盈的看著她說話,時不時剝一顆果子遞給自家祖母,嚴老夫人也沒露出什麼異樣的神色來,只是握著嚴玉華的手不放。

趙九福覺得這位小姨子似乎有些話癆,下一刻就看見旁邊的李世莘打了個哈欠,半個人都靠在椅子上有些沒正形的樣子,見他看過來還問道:“姐夫可會打牌?”

趙九福愣了一下才想到,他說的打牌應該是貴族世家裡頭流行的葉子牌,跟現代的麻將有些相似,不過他確實是從未接觸過:“這個倒是不大會,只是看人玩過。”

李世莘卻來了興致,起身說道:“其實很簡單,不如待會兒我教你,咱們招人湊一桌玩玩,左右過年也無趣,總得找些事情做做。”

趙九福幾乎沒忍住提醒這位一句,這可是你老丈人家裡頭,你當著長輩的面說太無聊想玩牌合適嗎,他抬頭看了一眼對面,果然嚴波的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了。

趙九福咳嗽了一聲,委婉的提醒道:“世子,難得過年能夠在家,咱們陪著夫人們說說話也是極好的,你說是不是?”

李世莘不相信的挑了挑眉頭,顯然覺得陪女人說話是再無聊不過的事情了,他似乎很困的樣子,坐下來沒一會兒都打了好幾個哈欠,看的趙九福都覺得想要打哈欠了。

不過趙九福的意思他倒是聽懂了,無奈的嘆了口氣抓起桌子上擺著的果子吃起來,偏偏他連剝皮都不大會的 樣子,拿著一個橘子一會兒就弄得滿手都是橘子汁。

也不知道為什麼,嚴玉婷回來的時候並沒有帶著丫鬟,原本倒是有丫鬟想過來幫忙,但看著李世莘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又有些害怕,一個個縮著脖子不敢動了。

趙九福見情況不好,忽然笑了一聲,取出一塊帕子遞給李世莘,卻接過被他折騰的橘子剝起來,他的手指纖長,剝橘子倒像是在畫畫是的好看。

李世莘原本臉色已經很臭了,但看著趙九福三兩下剝好了橘子遞給他,又笑嘻嘻的接了過去,三倆口塞進嘴巴吃了還說道:“嘖嘖嘖,真甜,這五品大員剝的橘子味道分外的好。”

這話可實在是不算動聽,但趙九福看著他的樣子,覺得這位說這話也沒有侮辱的意思,說不定還是一種誇獎,頓時哭笑不得的問道:“要不要再給你剝一個?”

李世莘搖了搖頭,看了一眼那邊還在說話的人,壓低聲音在趙九福身邊說道:“姐夫,你這個人很有意思,本世子喜歡。”

趙九福囧囧,覺得這位祿國公世子說一出是一出的,跟個三歲小孩兒似的,但人看著也沒啥壞心眼,最後只得搖了搖頭說道:“咱倆是連襟,剝個橘子算什麼。”

他們這邊有說有笑,卻不知道夫人那邊都快要刀光劍影了,這戰局自然是嚴玉婷先開始的,她先是打量了一下親姐姐,見她雖然打扮的尋常卻臉色紅潤,一看便知道被男人滋潤得不行,心中又是嫉妒又是憤恨,忍不住說了一句:“姐姐怎麼打扮的這般素淨,可是趙家虧待你了,也是,趙家能有什麼東西。”

嚴玉華的臉色微微一變,她不在乎嚴玉婷諷刺自己,但卻不能忍受她詆譭趙家,當下冷冷一笑,淡淡的回了一句:“這些日子我過的舒坦,也沒花多少心思搗鼓穿戴,倒是妹妹你臉上的粉這麼厚,可是睡得不好怕我們看出來了擔心?”

這話卻刺痛了嚴玉婷,她確實是花了心思才嫁到祿國公府的,一開始也有過心理準備,但畢竟是年輕的小姑娘,心裡頭對自己的婚姻怎麼會毫無期待。

誰知道風光是風光了,但上頭有兩重婆婆矛盾重重,遇到誰她都只得忍著,下頭自家夫君也不是個省心的,對她倒是也有幾分喜歡,但也不耽誤他風流倜儻!

若說嚴玉華的日子是舒舒服服,那麼嚴玉婷的日子就是憋屈窩囊,空有一個世子夫人的頭銜,實際上在家裡頭做不了主,夫君也不聽話,整日裡還得被催著生孩子,三個月沒懷孕兩重婆婆都明裡暗裡的敲打,這日子實在是難捱。

嚴玉婷正要發作,嚴老夫人卻瞥了她一眼,淡淡說道:“行啦,你們的日子都好,我這個當祖母的也就放心了,如今都是當了別人媳婦的人了,說話做事可不能那麼任性,這女兒嫁啊,在孃家的時候任性一些不礙事,家裡人總還是疼愛的,但在婆家就得謹言慎行,哪個媳婦都是這般過來的,誰也不能說委屈。”

“祖母,我知道了。”嚴玉婷咬牙說道,這話看似公平其實偏心的很,誰不知道嚴玉華的公婆都回那個小山溝了,現在她哪會受氣。

嚴玉婷想到趙九福還是個從五品的官,聽說還去了工部天天下地種田,心裡頭這才好受了一些,誰知道轉頭一看,自家那個誰說也不聽的夫君居然跟趙九福玩得不錯的樣子,兩人甚至還湊在一塊兒說起了悄悄話,這場景再一次把她氣了個仰倒。

嚴玉婷頻頻給李世莘使眼色,偏偏後者全然當做看不見,就是抓著趙九福說話說得高興得很,連自己的老丈人都懶得搭理。

趙九福一開始只是應付,後來卻發現這位妹夫看似每個正行,其實說話做事有趣的很,或者說隨性的很,帶著一種骨子裡頭透出來的隨心所欲但又不至於驚世駭俗。

這一日,嚴玉華與嚴玉婷姐妹倆統共說話不超過五句,其中還有兩三句都是相互嘲諷,倒是李世莘抓著趙九福說起來沒完沒了。

這也不能怪他,嚴波是個嚴肅端方的性格,對著比自己地位高的女婿十分彆扭,教訓不得就不愛跟他說話,嚴峰更是個悶葫蘆。

李世莘卻是個憋不住話的,他只能找趙九福說啊,這一說他就發現了,原以為這位姐夫當了官也是個迂腐的性子,誰知道這位看著玉樹臨風,實際上也確實是樣樣精通。

吃喝玩樂李世莘都喜歡,別人會說他是個紈絝,但趙九福卻不在乎這個,實際上他家裡頭若是有權有勢的話,他琢磨著自己當一個紈絝也不錯。

一個是真的通曉吃喝玩樂,一個是看慣了後世的風采,看多了遊記,兩人倒是真的能湊在一起說話,看在旁人的眼中反倒是十分驚奇。

嚴峰就是如此,他憋了一肚子的話要跟姐夫說說,誰知道趙九福好不容易上門來,他還沒問問題呢就被另一位姐夫霸佔了,是的,在嚴峰口中的姐夫竟是趙九福,而不是同父同母的李世莘,不得不說緣分就是這麼一種奇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