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4章 孰是孰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4章 孰是孰非

呂靖在書房之中不停的轉圈, 顯然是遇到了他極難處理的事情,作為呂家的掌舵人, 他向來沉穩謹慎, 少有這般焦慮的時候。

而為他帶來這般焦慮的人就筆挺的站在跟前, 趙九福眼觀鼻鼻觀心, 似乎不知道自己丟擲了一個多大的難題, 讓自己的上司如何的苦惱。

最後呂靖嘆了口氣, 盯著趙九福問道:“趙大人可知,此事一旦稟告聖上的話, 就再難有周旋的餘地,若是顧大人真的……”

趙九福卻只是說道:“此事絕難隱瞞下去, 不說其他,那些學子就絕不會守口如瓶, 與其等那時候被動, 還不如現在早早捅破了。”

趙九福自然也不想摻和這種科舉舞弊的大案子,但是沒辦法,孫光宗已經牽扯其中, 一邊是他的至交好友,一邊是他的師傅顧家, 不管怎麼看他都無法撇除在外。

既然被牽扯進去是早晚的事情, 那就晚不如早,現在稟告上去他們還有周旋的餘地, 真到了會試結束之後, 恐怕別說是他, 就連顧尚書也得受罪。

呂靖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此刻他越發覺得趙九福不一般,一般人知道這種事情,第一件事肯定還是跟自己親近的顧家先打招呼吧,但趙九福卻直接求他入宮。

不過他眯了眯眼睛,開口問道:“此事與我,與呂家無關,本官何必要去冒險?”

趙九福卻抬頭說道:“呂大人,趙某是工部侍郎,是您的下屬,一旦出事的話呂大人能確保自己不被波及嗎,再有一個,大人帶著我僅供面聖,到時候自然由趙某人一力承擔罪罰,大人又有何冒險?”

呂靖盯著趙九福看了一會兒,忽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罷了,本官就幫你這一次。”

呂靖說到做到,趁著宮門還沒落鎖,他直接帶著趙九福和那個庶人進宮面聖,別人要進宮千難萬難,但呂靖是呂皇后的嫡親兄長,是大皇子的嫡親舅舅,同時還是備受皇帝寵信的工部尚書,想要進宮面聖自然簡單許多。

趙九福他們兩人果然順順利利的進了宮,只是進宮之後孫光宗因為是白身只得在殿外等待,而呂靖則帶著趙九福進殿面聖。

皇帝原本的心情還算不錯,畢竟這一年來大周朝風調雨順,趙九福還折騰出能讓糧食增產的好法子,可以遇見新的一年大周畢竟蒸蒸日上。

但等趙九福將自己的發現一說,皇帝的臉色徹底的陰沉下來,科舉舞弊屢禁不止,幾乎每年都會有考生因此受罰,但大多都是個人問題,大型的舞弊已經多年未見。

這位大周朝的皇帝並不算心狠手辣之人,但此時此刻也露出一絲憤怒來:“趙大人,舞弊一事事關重大,此話當真?”

趙九福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微臣並未能知道此次會試題目,但聽好友光宗背誦,再看那書童日前購買的試題,確實是一般無二。”

皇帝驀地一拳砸在書案上,“傳庶人孫光宗。”

等孫光宗進了大殿連忙行了大禮,皇帝並未喊起,反倒是一一盤問起來,孫光宗在貢院之內就收到了驚嚇病了一場,如今面對皇帝更是嚇得大汗淋漓,哆哆嗦嗦的將自己所知徹底道出,若不是趙九福提前給他灌了不少的靈泉歲,他怕已經堅持不下去。

皇帝聽完了孫光宗的講述,反倒是徹底的冷靜下來,他的臉色依舊陰沉,揮了揮手說道:“來人,請庶人孫光宗下去,暫且收押起來。”

趙九福心中咯噔一下,孫光宗卻反倒是像松了口氣,臨行之前還對趙九福微微點頭。

皇帝再看剩下的兩位臣子,這才問道:“呂愛卿,趙愛卿,你們說此事要如何解決?”

呂靖打量著皇帝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會試已然開始,顧大人如今在貢院之中不能出,若是此事貿貿然暫停會試的話,怕是影響不好。”

這話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他是萬分不想自己的執政期間出現舞弊大案的,但趙九福來告發這一點就能看出,此事是絕對瞞不住的,若是等到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在論,恐怕事情只會鬧得更大,反倒是順了那些人的心。

呂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顧尚書雖然不能出來,但外面的人卻是能進去的,會試第一場不過是考詩文,在會試之中佔比不大,只要後面兩場由陛下親自出題,到時候考生的成績倒是也算公正,等會試過後陛下再拿顧尚書問罪也不晚。”

呂靖不會是皇帝的寵臣,他的說法兼顧了大周的顏面和皇帝的心思,一來不用講此次舞弊之事鬧得沸沸揚揚,雖說第一場的試題一樣,但後面兩場佔比才更大,這兩場既然不同的試題,足以告誡那些買了考題之人。

&n bsp;呂靖私心裡相信這些會購買考題之人,想必是無法從中而出的,這般一來此次的會試還算是公正,等會試結束之後,再查這件事也不遲。

趙九福在旁邊其實是持不同意見的,這樣的做法確實是妥當,但卻是有幾分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在,考題變了,那些拿到考題的考生絕不會出賣自己,而皇帝不想把事情鬧大的話,最後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

但作為顧家的弟子,趙九福也知道此事這般處理對顧家才是最有利的,不然的話一旦鬧大,不管洩露考題的人是不是顧家人,反正顧老尚書一個失職之罪是逃不脫的。

皇帝一直是個有雄心但魄力不足之人,不然的話也不能任由吏部尚書在那裡蹦躂,此時此刻他略微猶豫,但還是點頭說道:“此法甚妥。”

後面的事情就不是趙九福能管的了,於公他是工部的人,於私他是顧家的弟子,即使皇帝相信他並未參與此事,也絕不會讓他參與進來。

趙九福離開皇宮忍不住大大松了口氣,心中有些擔心孫光宗的安慰,但孫光宗一來是告密者,二來並未有確實的舞弊行為,三來皇帝不想把事情鬧大,想必不會有事。

只是經過此事,趙九福回到家中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盡,他臉色難得有些陰沉的進門,弄得原本活潑開朗愛說笑的蘭心也不敢多話,只是戰戰兢兢的伺候著。

等屏退了下人,嚴玉華才低聲問道:“可是孫家那邊出了什麼事情?”

嚴玉華是知道夫君與孫光宗交情好,甚至還特意過去送薑湯的,如今見他臉色不大好的樣子便猜測是不是孫光宗出了問題。

事關重大,趙九福就算是對妻子也不能透露,只能勉強笑了一下安慰道:“光宗那邊無事,只是我想到工部的事情有些苦惱罷了。”

這話嚴玉華是不相信的,只是夫君不願意說她也就聰慧的不再追問,趙九福與一般的男子不同,平常都會把衙門的事情與嚴玉華說道,以免她對朝中事情一無所知。

如今他故意叉開話題,可見此事必定是不能與家中人商量的,她何必再讓夫君途生煩惱。

嚴玉華的體諒並不能讓趙九福舒心多少,家裡頭的事情不用擔心,但外頭的事情依舊讓他心急如焚,尤其是顧家那邊的情況。

趙九福對顧行之是真的有師徒之情在,當時選擇直接進宮也是因為這是唯一並且最好的辦法,他倒是能去找顧行之,但問題是顧老尚書在會試結束之前都不能離開貢院,而沒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都不能進入貢院,他說了只能讓顧行之跟著一塊兒著急。

現在進宮之後,趙九福卻開始擔心顧家毫無準備,到時候反倒是落到了下風。

趙九福與顧老尚書並不熟悉,卻沒少從顧行之口中聽聞過這位老人的履歷,顧老尚書是一個自我要求十分嚴格,對自己的兒子也十分嚴苛之人。

他已經六十多歲眼看就要致仕,顧家又是鐘鳴鼎食之家根本不缺錢用,顧老尚書根本沒理由抵上一輩子的清譽去做舞弊之事。

還有一事不得不提,那就是皇帝連續幾屆對主管考的選擇,不管是上一任的那位老學士還是顧老爺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但就是民間的名聲不旺,並且垂垂老矣。

從這一點不難看出,皇帝對朝臣其實是滿心芥蒂的,甚至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小心眼,有時候趙九福覺得當今皇帝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人,他明明可以殺伐果斷,但卻心慈手軟。但要說他禮賢下士的話,有時候卻分外的小心眼。

回到家中之後,趙九福一度產生過給顧家帶一個訊息過去的想法,但很快就打消了自己這個冒險的主意,皇帝會把他放出來那就不可能不讓人盯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他對皇帝的瞭解,若是他現在真的讓人去一趟顧家,那麼在皇帝的心中,他的形象一落千丈不說,恐怕顧家也會落不到一個好。

趙九福不住的用手指敲打著書案,一度甚至產生了能不能用系統出產的利器給顧家報信的想法,但很快還是打消了,真的有這種工具的話恐怕也帶不出來。

很快,趙九福眼神微微眯起,開口將青竹喊了進來,囑咐一二之後,青竹很快就出門進了廚房,第二日一大早,趙家負責買菜的老劉和劉嫂一塊兒出了門。

他們倆都是來慣了市集的,每次買菜都去熟人那邊,但是這一次老劉偏偏進了一家雜貨鋪,在劉嫂挑挑揀揀的功夫,忽然將手中藏著的一個紙條塞進了掌櫃的手中。

老劉和劉嫂一如既往的帶著許多食材回到趙家,跟在他們身後的暗探面面相覷都松了口氣,暗道這位趙大人倒是安分的很,沒想著派人去通知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