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5章 狗皮膏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5章 狗皮膏藥

嚴玉華準備禮物的分寸十分好, 會讓人覺得趙九福當官之後十分大方,又不會懷疑他們是冤大頭, 或者是透過什麼貪汙的手段發了大財。

老陳氏看在眼中,私底下忍不住對老伴兒說:“得虧當年咱們扛著沒給阿福早早的定親, 不然怎麼能遇到這麼好的媳婦,你說這些人情往來,換成其他幾個媳婦的話, 怕是不好弄。”

不是老陳氏看輕自己的幾個媳婦,他們家總共五個媳婦, 小陳氏和鄧氏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村裡頭這些人情往來, 兩人還能應付一些,見了知縣就都不知道如何說話了。

老二家的丁氏按理來說應該是見過一些世面的, 當她的性格脾氣頗有幾分古怪,單單看她跟趙家人的關係都一般般就知道了。

老四家的溫柔倒是能做, 但她一向是不愛出門見外人的,人多的時候寧願在廚房裡頭做事情,能不出現就不出現。

像是嚴玉華這般, 不管是見了隔壁鄰居,還是城裡頭大官都能大大方方得心應手的,老陳氏也覺得自家這個媳婦是賺到了。

趙九福在家的時候, 十裡八鄉的人都喜歡往這邊來轉悠, 不說能見到這位官老爺吧, 上門拜訪總能蹭到一點禮物, 至少孩子能拿到一些見面禮吧。

一開始老陳氏還抹不開面子,帶著嚴玉華能見就見了,不過是一些見面禮而已,他們家倒是也不缺這麼點東西,但慢慢的,她開始不耐煩起來,好不容易兒子回來了,她還不能跟兒子孫子媳婦一塊兒好好說話,反倒是要應付這些不著調的人。

嚴玉華見狀就給她出了一個主意,笑著說道:“娘,左右親戚人家都拜訪過了,剩下的這些大多是想上門走走門路的,咱們只管把門關上,有人敲門的話就讓盧嬤嬤帶著丫鬟去見一面就可以了,在京城的時候,大戶人家也是這麼做的。”

老陳氏一開始還覺得不好,低聲問道:“這不大好吧,旁人萬一說我們趙家門檻兒高呢?”

嚴玉華撲哧一笑,就問了:“娘,有夫君在,咱們家的門檻兒確實是得高一些才是,他入京之後可就是正三品的戶部左侍郎了,就算是知縣大人見了,也得給夫君行禮的。”

老陳氏轉念一想也對,這才答應下來,老趙家把門一關,門口自然有趙九福帶回家的下人守著,但凡有人上門來就問一下來路,搭不上邊角的直接打發走就是了,若是有孩子,還是按照規矩給一份不薄不厚的見面禮。

之前老陳氏一個個招待的時候,那些人也沒說趙家一句好話,這會兒連人都見不著了,反倒是覺得趙家有大官宅邸的架勢了,不得不說人心真的是一種奇怪的東西。

相比起嚴玉華來,趙九福倒是要忙碌一些,回家之後十天之內,他一直不停的上門拜訪各種親朋好友,村裡頭的長輩要走,當年的恩師要走,孫家那邊自然也得走一趟,當地的官員特意設宴,他自然也得去參加一下,這些人的面子還是要至少給一次的。

一臉忙碌了半個月之後,趙九福才徹底的閒了下來,他打交道的這些人倒是也知道分寸,知道他這次回家是想要多陪伴家人的,能一起吃一頓飯就足夠了。

不過這般一來,趙九福每次都能收到不少的禮物,都是打著恭賀升遷之禮,或者是給兩孩子的滿月禮見面禮,禮物不算貴重,與趙九福上門送的禮物相差無幾,倒是也無甚妨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拜訪完這些人之後,趙九福的日子倒是閒了下來,每日果然就在家陪伴家人,有時候是跟著老趙頭去地裡頭看看,或者一塊兒去看看那一片種滿各種果樹的山。

在這裡趙九福當年是下了老本的,無數的金坷垃和靈泉水撒下去,徹底的改變了陳家村的土質,以至於村中的百姓也受益匪淺,年年都是大豐收。

除了家中最出息的么兒之外,老趙頭最自豪的就是這片山頭了,在趙九福考中進士,家中積攢的銀子更多之後,老趙頭索性將周圍的幾個山頭都買了下來,這般一來陳家村這邊能看到的山頭都是老趙家的,都種滿了果樹。

不過後頭種的果樹,顯然就沒有第一個山頭的好,老趙頭忍不住感慨道:“還是這地兒最好,當年咱們父子倆一塊兒開墾出來的,就是比你幾個哥哥單獨幹的好,土地也肥沃,長出來的果子也好吃的很,就算不做蜜餞單單是果子都能賺大錢。”

可不是嗎,這座山頭可是用靈泉澆灌出來的,趙九福順著老人的話說道:“可不是嗎,爹幹活的手藝就是比幾位哥哥好。”

老趙頭十分贊同,還說道:“也就是你大哥幹活踏實一些,你二哥也就罷了,你三哥那個人我都懶得說他,左右阿昌也長大了,能頂事兒了,你四哥就是太懶。”

趙九福忍不住覺得好笑,他們家幾個兄弟裡頭,要說懶的話真的一個都沒有,即使是過日子有些糊塗的三哥,下地幹活的時候也從未偷懶過。

沒一會兒,被老趙頭說懶的趙老四尋摸過來了,瞧他們還在山裡頭溜達,擦了擦額頭的大汗說道:“爹,阿福,日頭都上來了,咱們還是早點回去吧,不然待會兒就熱了。”

趙九福年輕力壯自然不會怕熱,再說瓊州府那邊可熱多了,趙老四尋過來不過是擔心老趙頭身體罷了,畢竟他們爹年紀可大了。

老趙頭一邊往下走,一邊還嘴硬的說道:“這麼點熱怕什麼,當年三伏天的時候爹還下地幹活,不然怎麼能把你們都拉扯長大。”

趙老四和趙九福相視一眼,紛紛笑著說道:“可不是嗎,若不是爹的話,可沒有兒子的現在,我們比起您來遠遠不如。”

老趙頭被捧的高興了,就逮著他們說古,偏偏兩個年紀不小的兒子也極為配合,偶爾有村人看到了心中也羨慕的很,兒子出息自然好,這出息的兒子還格外孝順那就分外好。

三個人溜溜達達的回到老趙家,卻見門口那邊十分熱鬧,自從嚴玉華讓下人來先接待上門來的客人,這般的場景倒是十分少見了。

三人正好往回走,那邊的人猛地回頭發現了他們,忙不得的湊了過來,其中一個看著四五十歲的婦人連聲說道:“這就是趙大人吧,哎呦喂,您這可是山窩窩裡頭的金鳳凰,咱們陳家村走出來的文曲星,這一看啊就不是一般人。”

陳家村的人趙九福不說都認識,但這個年紀的還是比較熟悉的,這個婦人看著眼生,但口音確實是附近的人,趙九福也不回答,朝著身邊的四哥看去。

趙老四的臉色卻不怎麼好看,低聲說道:“是二哥二閨女的婆婆,就住在隔壁鎮上。”

老趙家的兒子多,女兒也不少,下一輩開始婚嫁的時候趙九福已經出息了,一個個婚嫁的水平便超過了老一輩一籌,就算是最差的趙順德,妻子也是附近的富裕人家出生的。

鄧氏向來不靠譜,又格外的重男輕女,趙老三和老陳氏都怕她把女兒賣了,所以三個女兒都是老陳氏相看的物件,嫁得都不算遠,前兩日趙九福都見過了。

到了趙老二這邊,丁氏雖然有些不靠譜,但一向都十分疼愛女兒,她兩個女兒的婚事老陳氏就沒有插手,任由她自己去相看門戶。

丁氏向來是眼高於頂的,耽誤了兩個女兒兩年才把她們嫁出去,女婿的門戶確實是不錯,老大的女婿是鎮上富戶,比當年的丁家可富裕多了。

而老二的夫家約莫就是眼前這戶了,按照丁氏的選人方式,這戶人家也不應該太差。

仔細看這位婦人的打扮也能看得出來,她身上穿著綾羅綢緞,帶著金釵,不遠處還有送他們回來的馬車,站在不遠處的年輕男女大約就是趙牡丹和她的夫君了。

知道來人是誰,趙九福心中疑惑他們為什麼在門口不進門,口中正要客氣兩句,卻見老趙頭臉色不大好的說了一句:“牡丹閨女怎麼這會兒來了,不年不節的。”

那婦人卻笑嘻嘻的說道:“瞧親家公說的,這小叔好不容易回家一趟,當侄女的還能不來見一見,再說了,她小叔還未見過侄女婿吧,耀祖,快來見見你小叔。”

這異樣的熱情倒是也讓趙九福察覺不對,他掃了一眼在場的人,除了那一臉木訥的上來行禮的男人之外,還有一個年輕女子站在趙牡丹的身邊,正用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他。

趙九福微微皺眉,但也沒興趣站在門口給人演戲,很快帶著人走進趙家,走了幾步趙老四就偷偷跟他說了,這趙牡丹的夫家姓方,是隔壁鎮出了名的富戶,她夫郎也叫耀祖,不過這個耀祖沒什麼本事,方老爺死了之後家裡頭反倒是親孃做主,這方夫人頗有幾分勢利眼。

一進門,那方夫人帶著幾分得意,居然越過趙牡丹將那個年輕女子拉到身邊走在最前頭。

趙九福也沒看他們,直接進了大堂,就瞧見老陳氏和嚴玉華面對面坐著,正在哄著兩個孩子玩,見他們進來,嚴玉華眼神微微一閃,很快讓人將兩個孩子先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