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7章 血腥鎮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7章 血腥鎮壓

皇帝的遺言雖然明明白白, 在場的所有后妃和臣子都聽得清清楚楚,但趙九福還是覺得一把利劍懸在了自己的頭頂。

當年先帝讓他們三人輔助皇帝,不但花費了多年的時間來鋪墊,還把自己其他的兒子都收拾的幹淨利落,正因為如此,那一次的皇帝變更才會順順當當。

但現在卻不同, 皇帝留下的遺言確實是明確,九皇子是中宮唯一的嫡子也是名正言順,但皇帝后妃的組成卻比先帝那時候複雜許多。

先帝的后妃基本上都出生平凡, 畢竟他當大皇子的時候處境可不算特別好, 等到了皇帝這邊, 先帝大約是考慮到拉攏群臣的意思, 為他挑選的幾個妃子出身都十分不錯。

李皇后的出身不凡,但同樣的, 其餘的妃嬪出生也十分不凡,尤其是其中的淑妃和德妃,這兩位不但出身在大家族之中, 還生育了皇帝,雖說不是長子,但如今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 可比年僅五歲的九皇子大多了。

但這個擔子已經壓了下來, 趙九福想接得接, 不想接也得接, 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此時此刻他甚至想不到很多年後九皇子長大成人會不會忌憚他,只看到眼前的危機。

皇帝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太后頓時哭嚎起來,尖聲叫道:“都是茹妃母子害死皇帝,哀家要讓她殉葬!皇帝和大皇子都死了,她還活著做什麼?”

李皇后微微皺眉,雖然知道此時跟太后起爭執十分不妥當,但還是低聲勸道:“母後,大周歷朝沒有殉葬一說,此事是不是有些不妥?”

太后卻狠狠瞪著她,罵道:“九皇子要登基,你是不是就不聽哀家的話了,哼,她害死皇帝和大皇子,就算是按照律法來算也是死路一條。”

趙九福卻無心關注茹妃的死活,在大皇子死後她其實已經不值得注意了,他的眼光從淑妃和德妃身上掃過,果然看見她們的忍耐和不甘。

皇帝的身後事自然不需要趙九福來操心,但他操心的事情卻更多,此事魏昌平是脫不開關係的,即使最後查出來確實是大皇子誤入鹿群導致後面一連串的事情,他也是難辭其咎。

但是如今趙九福卻不敢直接處置魏昌平,他是禁軍統領,若是直接將他治罪的話,等於他們在宮中的控制力下了一籌不止,這一點是最可怕的。

不管是皇后還是太后顯然也都知道這一點,皇帝在皇莊出事的事情,最後以斬殺了一部分隨性的侍衛作為結束,魏昌平雖然也被責罰,卻並未被剝職位。

可是這還遠遠不夠,在皇帝去世的第一天,趙九福敲響了兵部尚書的大門,沒有人知道他們密談了什麼,但很快的,兵部尚書旗幟鮮明的站在了皇后這一邊。

一連幾日,趙九福不斷的走訪群臣,這些年他主力在推廣律法改革和小學承辦上,這般頻率的與大臣們私下交流實在是少見,卻不得不去做。

每日除了哭靈還得諸多走訪,以至於趙九福每次回到家中都是深夜,如今趙家三個兒子都不在京城,倒是讓他心中稍安一些。

這一日,在出門之前趙九福拉住嚴玉華囑咐:“我出門後,你便出門去祿國公府那邊幫忙照看幾個孩子,記住,多住幾日不必急著回來。”

如今的祿國公正是當年的世子爺李世莘,老國公爺和國公夫人早已經過世,嚴玉婷身體一直不太好,這些年纏綿病榻,在三年前已經病逝了。

李世莘也是個奇葩,雖然年紀不算很大,卻並沒有續絃的打算,也一直沒有冊立世子,但他的兒子女兒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趙九福忽然讓嚴玉華過去,為的當然不是照顧孩子。

嚴玉華臉色微微一變,下意識的拽住了趙九福的手:“是不是會有危險?”

趙九福搖了搖頭,開口說道:“今日是陛下出殯之後第一個大朝會,不會有什麼危險,祿國公那邊我與他說好了,你只管多住幾日便是。”

嚴玉華心中卻還是擔心的不得了,若不是有危險的話,趙九福如何會這般安排,祿國公府是比趙家安全,畢竟趙家下人都不多,但祿國公卻是一直圈養了不少家丁的。

但是一直到送趙九福出門,嚴玉華也並未多說什麼,在趙九福出門之後,她果然迅速的收拾了東西趕到祿國公府,而這一日,祿國公竟然告病在家,絲毫沒有出門的打算。

趙九福這段時間的神經一直是緊繃著的,在皇帝駕崩的時候,在給皇帝守靈的時候,一直到皇帝出殯,他以為會發生動亂的時候都沒有發生,這反倒是讓他心中更加的擔憂,這份平靜太不尋常了!

一直以來的晨練也不得不暫停,趙九福的臉上難得看見了幾分蒼色,進宮之後他倒是遇到了蕭甯,後者對他點了點頭,低聲問了一句:“今日必定有人提登基的事情,怕是吵一場了,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什麼想法。”

趙九福卻嘆了口氣,淡淡說道:“只是吵一場的話倒是好了。”

蕭甯微微皺眉看向這位曾經的下屬,現在的同僚,他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只是束手往前走不說話了,只是腳步也帶著幾分沉重。

若然如蕭甯所言,上朝之後便有人提出登基的流程,才五歲的九皇子被人抱著坐在了龍椅之下,小臉一直緊繃著,看著倒是有幾分氣勢。

原本只是議論登基的事宜,但很快的,話題便不受控制了,竟然有人跳出來喊道:“都說國不能奉幼主,九皇子如 今才五歲,能當得了什麼事情,還不如另選新君!”

趙九福心中暗道一聲來了,有了第一人,很快便有了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

“不錯,二皇子如今已經年滿十五,現在就能娶妻生子,文韜武略十分出眾,他才是合適的人選,陛下臨死之前已經神志不清,想必也是隨口一說。”

“德妃娘娘出身高貴,當年陛下曾說過三皇子類似先帝,那時候便有冊封三皇子為太子的意思,只是還未來得及……三皇子才是最佳人選!”

“放你的狗屁,大皇子已死,二皇子就是活著的長子,絕沒有拋開長子不立的道理!”

趙九福只是巍然不動,在場的人其實都明白,現在的口頭白話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圖窮匕見的時刻還未到來。

很快,這場爭議就蔓延到了趙九福的身上,有人跳出來問道:“趙大人,你是先帝親立的輔政之臣,陛下臨死之前又對你託孤,現在你是何想法?”

趙九福朝著問這話的人看去,冷冷說了一句:“我有何想法?陛下屍骨未寒,臨死之前留下的話難道你們都忘了不成,還是說你們只看得見權勢,已經聽不見陛下的遺言了?”

“若是你們寧願做一個聾子,當一個瞎子,本官想什麼還重要嗎?”

那人冷笑了一聲,曾經對趙九福的仰慕變成了狠厲:“趙大人,陛下臨死之前糊塗了,難道你也糊塗了嗎,還是說立一個五歲小兒當皇帝,是你自己有所私心?也是,你是太傅,是興國公,趁著九皇子還小,可不得把大周給竊了!”

“陸大人,這話恐怕有所不妥吧!”蕭甯忍不住喝道,“趙大人一心為國這些年我們是有目共睹的,陛下臨死之前託孤於他,那就是對趙大人的信任,倒是你們枉顧陛下遺言是想要做什麼,莫不是還想要造反不成!”

話音落下,忽然有人帶著許多侍衛闖進了宮殿大門,為首的竟然是淑妃的親爹,二皇子的外公榮國公,榮國公當年也是戎馬出生,這一刻他穿著盔甲,虎目圓睜,手中竟然提著一個人的腦袋,仔細一看,那竟是一個孩兒,看著似乎有幾分皇家人的模樣。

榮國公將手中頭顱扔到地上,冷冷喝道:“三皇子與德妃勾結外臣,與禁軍統領魏昌平裡應外合想要顛覆大周,如今已經伏誅!”

“國不可一日無君,幼主確實不妥,二皇子年長當立,趙大人意下如何?”說著這話,榮國公已經將自己的佩刀抽了出來,這時候群臣才確信死去的人是三皇子,而二皇子與淑妃正跟在榮國公身後,想來也是早有準備。

說魏昌平和德妃勾結造反,這話趙九福是絕對不信的,要知道魏昌平可是先帝留下來的人,一直以來忠心耿耿,而且他與皇帝的關係也極為親密,是早年皇帝的武術師傅。

再有一個,之前因為皇帝的意外,魏昌平心中愧疚難當,雖說最後避免了懲罰,但卻在靈堂前長跪不起,他原本身體不錯,但畢竟年事已高,前些時間趙九福去看他的時候,便知道他病得不輕,宮中的事務都是交給親信在做。

“趙大人,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榮國公繼續說道。

後頭的淑妃微微一笑,開口說了一句:“若是趙大人願意教導皇兒,本宮也將不勝感激,這大周畢竟是李家的江山,只要坐上位置的人姓李,趙大人又何必冥頑不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傅!”原本坐在龍椅之下的九皇子忽然喊道,他顯然也被突發的事情嚇得夠嗆,整個人都哆嗦起來,卻難得並未哭鬧,從這一點看得出來皇后對他的教導應該是極為嚴厲的。

趙九福自然不會因為他們的幾句話就有動搖,冷冷說道:“誰是亂臣賊子,在場的大人們自有公道,榮國公,淑妃,二皇子,你們真的要犯上作亂嗎?”

“誰是上,誰又是亂,這皇位本來就該是本皇子的!”二皇子怒吼道。

榮國公其實是不想殺趙九福的,一來是他治理朝廷十分有一手,這些年來積攢了不少的人脈,殺了他的話朝中文武百官必定會反彈,再有一個,趙九福在民間的名聲十分好,殺了之後二皇子的名聲就不好聽,但事已至此,趙九福誓不歸順的話,他也只能先動手了。

“動手!”榮國公喝道。身後的侍衛面面相覷,但還是鼓起勇氣朝著文武百官抓去。

這會兒不少人已經站到了二皇子這一脈,不過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在朝中的地位不算太高,也是,朝中百官也不是傻子,在皇帝還年輕,皇子們還未長大的時候就站隊。

一些武將頓時與他們搏鬥起來,文臣們卻只能閃躲,他們顯然連自保都顯得艱難,尤其是蕭甯這般年紀大又手無縛雞之力的,只得一步步的往後躲。

九皇子也驚叫起來,他卻不往龍椅後頭躲,反倒是三倆步跑下來抱住趙九福的大腿,趙九福心中有些意外,一把將他拉起來看了一眼,忽然覺得這個孩子倒是有些像是先帝。

將九皇子塞進蕭甯的手中,又把兩人推到身後,趙九福奪過刺過來的長刀,反手朝著門□□去,而威風凜凜的榮國公永遠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死在一個文臣的手中。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忘了這一日,不是因為這一日大殿之中血流成河,也不是魏昌平救駕來遲浴血奮戰,而是他們一直覺得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趙明鹿趙大人,反手奪過刀劍揮舞起來,竟然憑著一己之力,將榮國公帶來的人誅殺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