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59、院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院試

再一次送走了上門來拜訪的人, 趙九福無奈的搖了搖頭, 說道:“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這還沒考試呢, 就想著出門遊玩的事情。”

趙老四倒是笑道:“哪裡是遊玩, 其實是學子們踏青, 順帶著吟詩作對傳出去一個好名聲罷了, 院試不易,若是有一個好名聲的話到底是有益的。”

趙九福一聽也明白過來,更是不看好的說道:“這只是院試,院試由學證主持,但實際上評卷是由五百裡之外的書院山長或者幕友擔任的,我們連秀才都不是, 就算是靠著這樣的聚會有幾分才名, 難道還能傳到五百裡之外不成。”

事實上採用五百裡之外的讀書人來評卷,就是為了避免當地人有作弊行為,而這些山長幕友通常十分重視自己的名聲,為了避嫌他們抵達新亭府之後不但不會外出交友,甚至連學生們的情況也不會打聽,以免給自己招惹麻煩。

趙老四也跟著說道:“我看這時候還不專心讀書, 光想著走邪門歪道的讀書人,八成也沒啥真本事, 阿福,你不答應一起去是對的。”

趙九福笑了笑繼續認真看書,不知道是不是白玉靈泉的作用, 他只覺得自己這段時間越發的耳聰目明,記憶力都提升了許多,有時候讀著讀著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想到自己出門之前家裡頭出現了四個懷孕的嫂嫂,趙九福覺得白玉靈泉的作用確實是大大的好,別的不說,他白玉童喝了許多年,效果還沒白玉靈泉喝上兩個月那麼好。

這要是能夠一直升級下去的話,是不是白玉靈泉再一次升級,泉水喝一口就能脫胎換骨,有這個胡蘿蔔吊在前頭,趙九福可不得用心讀書。

這個世界大周朝的科舉制度十分完善,尤其是在防止作弊這方面,此次院試他們的保結廩生為二,一個是讀書人自己請的,一個是朝廷派遣的。

趙九福覺得這樣倒是也不錯,雖說朝廷派保的廩生也需要給認保的費用,但總算是不用自己花心思去找作保的人,這一點對於沒門路的讀書人其實是好事兒。

不管別人如何躁動,趙九福依舊踏踏實實的讀書,沒幾日就到了院試開場的時間,院試與府試又有不同,考試只分兩場,第一場是正場,第二場是複試。

院試無需過夜,考場就是之前他們考取府試的地方,不過想來也正常,貢院只有學生考試的時候才會開啟,平時空著也是浪費,所以在時間不衝突的時候使用同一個考場才正常。

依舊在門口揮別了趙老四,趙九福順著考生們的隊伍慢慢往前走,這一次面對門口的檢索他已經熟門熟路,甚至一開始那種不好意思都消失了。

大約是他太鎮定了,以至於被搜身的時候那人還多看了他幾眼,心中暗道這考生年紀不大,心倒是挺寬的,不像前頭幾個要麼緊張,要麼一臉被侮辱的樣子。

座號是早就安排好的,趙九福坐下來之後微微松了口氣,這次的運氣不錯,他的位置距離茅廁很遠,再說不用過夜許多人也不會去解大號,估計也不會聞到什麼味道。

院試第一場的考卷上,考生們是不用寫自己姓名的,只是標註了座號,這也是民間常說的草案,評卷的時候只要往上面畫一個圈圈就代表過了。

院試考試的內容與府試大同小異,不過卻更深奧了一些,趙九福拿到卷子之後就掃視了一遍題目,心中微微松了口氣,暗道都是他知道的內容。

考卷內容是很傳統的兩文一詩,趙九福一直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至少一直到現在他遇到的考官都是較為傳統的,也不喜歡突發奇想的為難考生們。

這次的兩文之中居然又有一文是緊扣孝道的,趙九福暗暗想著恐怕是大槐村的事情影響深遠,以至於幾次考試的考官都想著從讀書人這邊做一些改變。

趙九福認真思索了一番才開始在草紙上書寫,一寫起來倒是有幾分文思泉湧的感覺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在考試之中有這種寫的暢快的感覺。

等終於方才毛筆的時候,趙九福才猛地回過神來,一抬頭看太陽已經微微西斜,距離考試結束的時間怕也不遠了。

他有些疑惑方才自己的狀態,但仔細檢查了一下考卷並無差錯,他微微松了口氣,覺得能夠在考場超常發揮也是一件好事兒。

若是胡秀才在這裡旁觀,看見自己學生這個狀態的話,說不定就會告訴趙九福這不是什麼超常發揮,而是平時積累的多了,試題又恰好是他擅長的部分,說到底是厚積薄發。

因為心中有數,趙九福走出考場的時候狀態極好,精神抖擻的樣子看著都不像是參加過了一場院試,尤其是對比旁邊奄噠噠的考生尤其明顯。

趙老四原本還擔心著呢,看見他的狀態微微一愣,笑著說道:“看著精神頭還不錯,走吧,家裡頭給你熱著飯,咱回家就能吃上。”

趙九福對自己有信心,很快發案的結果也證明他確實是考的不錯,第一場院試過了一百人,是最後秀才錄取人數的一倍,而趙九福的名字掛在最前頭。

“恭喜阿福,賀喜阿福,院試第一場勇奪第一名,獲取積分獎勵10000積分,請宿主再接再厲,共創輝煌。”萬亨的播報來的十分準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九福先是高興,隨後問道:“怎麼這第一場就一萬積分,不是應該比府試的時候多嗎?”

萬亨卻說道:“這只是第一場,最後結果未知,請阿福不要太貪心。”

趙九福被他噎了一下,翻了個白眼說道:“是是是,有獎勵就不錯了,先存著,等我考完了院試再說,若是能考過的話最好,到時候咱們一起抽獎。”

提到這個話題,萬亨似乎也興奮起來,樂滋滋的說道:“那就先預祝阿福逢考必過。”

趙九福就跟被打了雞血似的,靈泉歲喝著,書用心讀者,第二場考試開始的時候他的精神面貌都能把身邊的考生們比下去一大截,就連主持考試的學政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一天。

第二場的考試與第一場又有幾分不同,首先這一次他們得寫自己的姓名,最後還會加以彌封才進行評卷,最後才會拆開彌封公佈成績。

這一場的考題其實更少一些,只是一詩一文,不過難度顯然比第一場略有增加,而考題也不再是圍繞著孝道,讓趙九福有些意外的是,其中一詩針對的是節儉二字,文卻有些邪乎。

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老子曰:“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韓子曰:“道與德為虛位,仁與義為定名。”

老子、韓子亦各以其所得於聖人者自為一家之言邪?抑其有所激抗而其言不得不然邪?抑會其歸不與孔子異意邪?其辯二子之得失,而推孔氏之意,凡四者之所謂如何?

趙九福挑了挑眉頭,這題目顯然已經超綱了,這可不是隨便能寫的內容,而是將儒家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幾個人提拔了出來,並且放的還是相悖的觀點。

這三個人說的話自然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但一定要講出一個是非來的話,趙九福琢磨著肯定得站孔夫子啊,即使他老人家說的不全對,也不能直接說他錯了。

這不僅僅是因為孔夫子的歷史地位,而是這個世界也同樣遵從儒學,雖說其他的學派不至於毫無蹤跡,但大部分讀書人都是遵從這位孔聖人的。

趙九福回顧第一場的考試,覺得一個會認為孝道十分重要的學政,也不會對孔夫子有什麼意見,他琢磨了一下到底是從這一點下手開始解題。

一旦確定了主題,趙九福寫字的速度和解答的速度都比旁人略快一些,這是他許多年來堅持不懈每天寫大量的文字,私底下不斷的嘗試些策論而得到的結果。

趙九福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卻沒看見坐在上頭的學政低頭去看學子們,視線在他的身上停留了好幾次,見他動筆之後刷刷刷寫下許多,若有所思的摸著自己的鬍子。

“那孩子就是第一場的第一名?”考場內是寂靜無聲的,但主考官所在的棚子卻不同,學政低聲問身邊的人。

很快便有人回答:“確是,方才認保的時候屬下仔細聽了,此次院試年幼的考生不多,其中最出色的便是這位趙九福趙童生,聽聞他在縣試府試的表現也十分不錯。”

學政點了點頭,顯然又有幾分上心,他平生最為喜歡年輕有才學的學子,想了想又問道:“方才聽著此人履歷,似乎是農家子出生。”

“不錯,趙九福是戴河鎮陳家村人士,祖上是逃難過來的難民,家無恆財。”

確認完這事兒,學政眼中露出幾分笑容來,低聲說道:“這孩子這般的出生,卻能在稚齡考過府試,想必這些年花費了不少努。”

說完這話他沒有再提此事,忽然想到開場之前跟新亭府知府說到的事情,心中忽然有了個主意,大槐村那事情發生之後,不只是知府遭了大難,他這個當地的學政也好不到哪裡去。

作者有話要說:

引用:本章考題部分引用於《宋代科舉資料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