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62、上達天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上達天聽

“喔~喔~喔喔!”公雞打鳴的聲音吵醒了平靜的鄉村, 老陳氏第一時間醒了過來, 明明天色才微微發亮,她卻精神抖擻的起床了, 一邊起床一邊還把老趙頭叫了起來。

農忙季節已經略過, 趙家的田地不多人力多, 地裡頭的穀子早就已經收割好了, 老趙頭有些無奈的問道:“這還早著呢,怎麼就起來了。”

老陳氏卻已經梳好了頭髮,樂滋滋的說道:“快起來,待會兒阿福就得去縣裡頭弄什麼廩生文書,你這個當爹的不得陪著一塊兒去?”

老趙頭一聽這話果然就爬了起來,被婆娘罵了也不生氣, 反倒是樂呵呵的說道:“沒想到啊沒想到, 我老趙家還能出一個讀書人,還是個廩生,衙門還每年給發銀子呢。”

老陳氏也高興,這幾天她都覺得自己走路都是飄的,笑著說道:“可不是嗎,要我說就該辦上幾天幾夜的流水席, 讓大家夥兒都高興高興。”

老趙頭想的多一些,心裡頭也有這個念頭, 但還是說道:“好自然是好,但咱家阿福說的也對,這時候大家都忙, 還不如等年底祭祖的時候一起辦了。”

老陳氏恨不得現在立刻就辦,不過到底已經被兒子丈夫說服了,只能說道:“也行,咱們也有時間好好準備準備,等冬天農閒了,離得遠的親戚也好過來湊熱鬧。”

說完這話又開始嫌棄身邊的丈夫太慢,催促道:“你倒是快點啊,別耽誤了兒子的大事。”

老趙頭只得快速的爬起來,其實這會兒時間實在是太早了,老陳氏匆匆忙忙的往外走,打算早點熬粥做早飯,誰知道走到外頭就在廚房瞧見了兒子的身影。

再走進去一看,粥都已經熬上了,頓時懊惱道:“阿福,不是讓你多睡一會兒嗎,怎麼又起來幫娘熬粥了,你娘還年輕著呢,這點小事很快就收拾完了。”

趙九福其實是偷偷用靈泉水熬粥呢,他現在做的多了也就習慣了,很自然的說道:“娘,我這些天都沒陪在你們身邊,熬個粥算什麼,也不累。難道就不許我孝順孝順你們?”

老陳氏聽見這話感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一邊把他拉出來自己幹活,一邊說道:“娘這輩子生了那麼多娃娃,就你最孝順,比你兩個姐姐還貼心。”

趙九福有些汗顏,其實若不是要不著痕跡的讓兩位老人服用靈泉,他估計也不會大清早的來熬粥,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覺得有些對不起兄長姐姐們。

老陳氏卻來了興致,繼續說道:“娘這一輩子啊,有你這麼一個兒子也就知足嘍。”

因為現在家裡頭就三個人,老陳氏做的早餐也簡單,除了粥之外就是一個小菜,另外又蒸了幾個白麵餅子,吃起來香的很。

吃完了早點,老陳氏就趕著他們出門了,這朝廷的事情可是大事兒,絕對不能耽擱的。

老趙頭特意早早的借了牛車回來,兩人一起坐在車上往戴河鎮走,因為時間太早路上還沒什麼人,但老趙頭的性質卻十分不錯,甚至還給兒子唱了一首山歌聽。

到了鎮上,趙九福果然先去衙門把自己的廩生文書拿了,大周朝的廩生每年還有四兩銀子可拿,不過並不是現在就會發,而是每年年底的時候一起發放。

趙九福並不是第一次來衙門,但卻是第一次發現衙役們居然能笑得這麼燦爛,對他的態度比之前報名的時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他心中感嘆了一聲功名的作用,很快就順順利利的辦完了文書。

結果他剛從衙門出來,沒等他走出多遠忽然有衙役追了上來,老趙頭臉色微微一變,卻攔在他前頭問道:“這位差爺,可是有什麼事情還要囑咐。”

那衙役卻客氣的很,笑著說道:“老爺子客氣了,是知縣大人請趙秀才回去一趟。”

趙九福給了老趙頭一個安慰的眼神,自己跟著走進了衙門,這位知縣大人他倒是也熟悉,畢竟縣試就是在這位大人的主持下舉行的,這位縣太爺十分大方,當時還給他發了銀錢以茲獎勵,兩人打過好幾個照面。

秀才見知縣不跪,趙九福便只是行了揖禮,該有的禮節十分齊全。

那知縣大人瞧著倒是滿意了幾分,其實一個小小的秀才是不值得他特意召見的,畢竟中秀才的多,最後能考中舉人的卻少,多少人蹉跎了一輩子還是個窮酸秀才,趙九福的先生胡秀才就是如此,當年也是年輕才俊,早早的就是稟生,但一直卻考不中舉人。

但是趙九福卻不同,小三元他可以不在意,但知府大人和學政大人的意思他卻不能忽視,這兩位明擺著要提拔趙九福,他自然不會對著幹。

這般想著,知縣大人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來,點頭說道:“趙秀才多禮了,你可知道本官今日為何特意要見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九福自然不知道,只是回答:“學生愚鈍,還請大人明言。”

知縣大人笑了一下,才說道:“知府大人、學政大人都對你讚不絕口,說你才學出眾不提,為人十分孝順,是我新亭府難得的大孝子。”

這話聽的趙九福心頭一跳,前前後後的事情牽連起來,他算是想明白了為什麼那兩位大人對他這般誇讚了,大約是大槐村出了一個不孝子,他們就想要拉一個孝順的典型出來,不說完全抹去大槐村的事情,至少能讓皇帝對新亭府的印象分好一些。

來龍去脈猜測了個大概之後,趙九福原本擔著的心倒是平靜下來,被拉典型並不算是壞事情,只要他自身立得住,這對他來說就是有利無害的名聲。

古代人的名聲很重要,尤其是對於將來要入仕的人而言,而不孝就是其中最大的罪名。

想通之後的趙九福只是垂著視線說道:“都是兩位大人謬讚了,學生身為人子,只是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罷了。”

“好一個該做的事情。”知縣大人卻笑著說道,“天底下的人若都如你所想,這世間就不會有大逆不道的惡人了。”

知縣大人又說了幾句,轉而問道:“方才見你眉宇之間有幾分焦慮,可是有什麼事情?”

趙九福這一次沒有隱瞞,直接回答:“倒不是有事,只是此次來衙門辦理文書,是學生父親陪同過來的,這會兒日頭漸高,怕父親在外頭曬著罷了。”

老趙頭自然是不怕太陽曬的,他一個老農民日常都曬習慣了,只是趙九福怕自己在裡頭留的時間越長,外頭的老趙頭不知道情況心裡頭擔心。

只是這話他不能直說,換了個說法想必眼前的大人會更加滿意。

果然,聽他說了這話,知縣大人更是樂呵呵的笑道:“果然是孝子,不如就讓人把趙老爹請進來,本官跟他嘮嗑幾句。”

趙九福都沒來得及阻攔旁邊的衙役立刻就去喊人了,沒一會兒功夫趙老四有些緊張的跟著人進來了,臉上是明晃晃的擔心,瞧見兒子的臉色不好才略安心一些。

老趙頭進來之後就要下跪行禮,卻被知縣大人一把攔住,知縣甚至是和善的說道:“趙老爹,你養了一個好兒子啊,這可是為我們戴河鎮爭光了。”

老趙頭這輩子都沒見過大官,但他好歹為有錢人家做過木匠活,這會兒反應過來就說道:“這孩子能有今日的出息,都是大人教導的好。”

知縣大人覺得這老趙頭雖然是農家老漢,但說話卻動聽的很,不由又嘮嗑了幾句,瞧見老趙頭實在是有些不自在才笑道:“想必你們父子倆還有事要做,本官就不多留你們了。”

等再次離開衙門,父子倆就駕車離開了,這一次倒是沒有節外生枝,等離開衙門老遠之後,老趙頭才拍著胸脯喊道:“我滴個老天,方才縣太爺跟我說話嘞!”

趙九福撲哧一笑,反問道:“爹,您這是才反應過來呢。”

老趙頭也不臉紅,笑著說道:“可不是嗎,這可是咱們戴河鎮最大的官兒了,說話可真客氣,我老趙頭託了兒子的福,這輩子居然還能跟官老爺打了交道!”

“哎,這事兒我得回去跟你娘嘮叨嘮叨,她鐵定羨慕我。”老趙頭這麼說著,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趙九福還得去胡秀才那邊拜訪一番,這一次老趙頭還是沒進去,主要是他跟胡秀才也說不到一塊兒去,進去了以後大眼瞪小眼的大家夥兒都不自在。

趙九福一來胡秀才果然高興,這可是他如今的得意門生,一連串的喊他留下來吃個午飯。

只是趙九福還惦記著老趙頭和老陳氏,連忙推脫了,只是把院試前前後後的事情說了一遍,又把禮物留了下來,其中自然有給他調養身體的人參酒。

胡秀才心中高興,雖然弟子不能留下來吃飯有些遺憾,但是也沒有強求,只是說道:“大人們看重你自然是好事,但你千萬要記住謹思慎行,別因為小事情不注意反倒是壞了現在的大好前程,如今你也是秀才了,先生以後也幫不得你們嘍。”

趙九福一一答應下來,又與胡秀才說了一會兒話,約好了等冬日農閒的時候辦宴再來請他吃酒,這才從胡家離開。

老趙頭一直到回到家還是樂呵呵的,回家把這事兒一說,果然聽的老陳氏羨慕不已,今天她這麼就沒跟著一塊兒去呢,去的話是不是也可以看見縣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