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76、較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6、較勁

有一次月考的成績出來, 趙九福聽著萬亨的播報, 手裡頭還拿著一本琴譜在慢慢看。

“叮咚,恭喜阿福, 賀喜阿福, 月考成績第二名, 獎勵500積分。”

從進入縣學到現在, 趙九福已經參加了七次月考,其中第三名三次,第二名四次,可以遇見他繼續努力的話,說不定能在某一日趕超第一名。

不參加正統的科舉考試,只是月考的話積分積攢的並不快, 就算加上平日裡趙九福追著幾個先生問, 背上了拍馬屁的罪名請他們考考自己,這麼大半年下來,他積累的積分也就只有9000出頭罷了,跟去年完全沒法比。

不過趙九福也不心急,現在趙家不缺吃不缺穿,也不那麼缺錢, 他能花心思慢慢讀書就是一件好事,畢竟學到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就說琴吧, 他從一開始的一無所知,到現在都能彈出完整的曲子來,這種成就感是多少積分都換不來的, 說到底他對考霸系統的依賴性就不那麼強烈。

“阿福,你又是第二名,厲害了。”趙炳生笑著說道。

在趙九福來之前,孫光宗才是萬年不動的第二名,這會兒他不但不生氣,反倒是一臉欣慰的看著趙九福說道:“阿福,你進步的越來越快了。”

趙九福卻搖了搖頭,謙虛的說道:“還是因為教諭出的考題少,考試也寬鬆,這才能讓我排在前頭,真的論學識的話,我肯定是不如阿生和光宗的。”

趙炳生大大咧咧的摟住他的脖子,笑道:“你就別謙虛啦,就連先生都誇你學的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一頭的胡明河也看到了自己的名次,心中暗暗嘆了口氣,覺得人跟人真的沒法比,他比趙九福年長幾歲,讀書的時間也更長一些,但進了縣學之後卻差距甚大。

趙九福確實是天資聰穎,同樣一本書,他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吃透,但趙九福三天就能倒背如流,十天就能理解通徹,不說別的,縣學的書房都不夠他看的。

胡明河一開始暗地裡還有較勁的心思,但現在卻處之泰然了,心態平和之後,他的成績反倒是上來了一些:“行啦,你們別相互誇了,光宗,阿生,你們這次真的打算參加鄉試嗎?”

鄉試三年兩場,最近的一場就在這一年,後面的那一場就得再等兩年,趙炳生和孫光宗的年紀都到了,在縣學也待了快三年,自然是想要參加的。

孫光宗笑著說道:“這個自然,考完這次月考我就得準備出發了。”

鄉試又被成為秋闈,正是因為它一般都在八月份舉行,鄉試屬於州級別的考試,他們新亭府又屬於南平州,每一年鄉試的地點會在不同府輪,這一次輪到的卻是南平府。

南平府距離新亭府不算遠,但過去也得四五日的功夫,即使孫光宗家有馬車也得提前出發才行,不然怕路上有事耽擱了鄉試。

不只是孫光宗和趙炳生兩人,縣學裡頭除了他們這群今年才入學的,沒把握不打算去參加鄉試,其餘人都是要參加的,他們去年的歲考都是過了的,不用擔心名額的問題。

說到這個,趙九福倒是笑著拱手說道:“那兄弟幾個就先預祝孫兄,趙兄鵬程萬里,金榜題名,到時候可還得記得你們的小兄弟。”

這話吉利,孫光宗和趙炳生都笑了起來,就是旁邊有人聽見也覺得話挺喜慶的。

但偏偏就有人喜歡挑釁,嗤笑一聲大聲說道:“我說你們一個個哪兒來的信心,趙九福考中了第二名,都覺得自己不如人不去參加鄉試,你們一個個連趙九福都不如,去鄉試那還不是給人家墊底去的?”

說話的人正是孟志明,這個人的脾氣是越來越壞,近半年來越發的放浪形骸,甚至開始找各種藉口不來縣學,孔教諭都有所耳聞,放出話來不想好好讀書的話就滾回家去。

孟志明聽見之後稍微收斂了一些,但他在縣學的名字已經一落千丈,後頭也沒能挽回,也不會知道是不是被搶走了名次的緣故,他對趙九福格外挑刺。

趙九福通常不跟他一般計較,主要是他也沒有這個時間,一天到晚他得練字,看書,做文章,後頭還得學習畫畫,騎馬,彈琴,溜閃電。

他越是不搭理,孟志明越是犯病,看見他都眼紅,不過在縣學裡頭也只得收斂。

可今日這話卻不對,一句話把要去參加鄉試的人都得罪了大半,趙九福微微皺眉,開口反駁道:“孟兄這話不對,月考只是針對這段時間先生教導的東西,鄉試要考的卻是四書五經策論詩詞歌賦,考校的內容不同,怎麼能相提並論。”

說完這話,周圍人的臉色果然好看了許多,趙九福繼續說道:“我知孟兄也從未參加過鄉試,所以對此一知半解也是可以理解。”

趙九福向來是個穩妥的人,與同窗們的關係即使沒有孫胡趙三人那麼親密,但也還算不錯,至少比孟志明的人際關係好多了:“諸位同窗前程似錦,此次鄉試之後,阿福還得多多向你們請教,到時候還請諸位不吝賜教。”

好聽的話說完,其他人果然沒有在追究月考名次的事情,這事兒算是風輕雲淡的過去了。

私底下,趙炳生卻嘀咕道:“孟志明這傢伙有病吧,他自己不好好讀書,還老是找你的麻煩,我看他那個秀才都不知道怎麼來的。”

“趙兄,慎言!”胡明河冷聲提醒。

趙炳生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閉嘴不再提起。

孫光宗家與孟家有聯絡,倒是對孟家的事情知道一二,低聲說道:“他最近怕也過得不容易,原本長子嫡孫的備受栽培,如今他繼母生的兩個嫡子也長大了,偏偏他自己卻不成器起來,娶的妻子也據說有些不妥當。”

孟家後宅的事情孫光宗其實也是一知半解,但是隱隱約約聽他親孃提過一句,這位孟志明的繼母可是個面慈心苦之人,對待原配留下來的孩子怕好不到哪裡去。

“那也是他家自己的事情,幹我們什麼事。”趙炳生淡淡說道。

趙九福也不關心別人家的事情,他自己家的已經顧不過來了:“行啦,不用管他,對了,你們東西都準備好了嗎,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一定得說。”

趙炳生笑道:“放心吧,我跟幾位同窗一塊兒出發,這樣路上也有照應。”

他們一走,下一次的月考參加的人就會少許多,趙九福心中琢磨著自己能不能拿到一次第一名,畢竟原本的第一名徐暉也會去參加這一次的鄉試。

說鬼的容易遇鬼,趙九福剛琢磨著人家的第一名呢,下學之後就在路上遇到了徐暉,或者說,這位徐暉是在路上特意等著他。

趙九福心中驚訝,雖說他們一個是第一名,一個是第二名,但其實兩個人基本上沒打過交道,徐暉是個典型的獨行主意者,從未見過他身邊有什麼朋友同來同往。

平日裡,徐暉不是讀書就是早早的離開回家,趙九福就是想要打交道都找不到時間,要說起來這麼打照面的次數都少。

徐暉的年紀其實並不大,在趙九福入學之前,他就是縣學裡頭最為出色的一名年少英才,以十五歲的稚齡考中秀才,之後又苦讀了三年才參加這一屆的鄉試。

而現在,徐暉像是一根青竹似的站著,等趙九福走得近了,他才開口說道:“若我不在,你考中了第一也沒什麼好驕傲的。”

趙九福微微挑眉,沒想到徐暉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般挑釁高傲的,實在是與他平時淡漠的樣子不太相配:“不管是第一還是第二,盡全力就對得起自己。”

徐暉見他一副不在乎名次的樣子,微微皺眉說道:“你值得當我的對手,只可惜你的心太散,將心思放到了書本之外的地方。”

這番中二的宣言倒是引起了趙九福的注意,他仔細打量這位徐暉同窗,見他臉色有些蒼白,一看就知道是不常曬太陽而導致的蒼白,典型的文弱書生模樣。

“徐暉,我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待讀書的,但在我看來,凡是能學的東西,都是可學的,並不侷限於書本,書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抬頭看看身邊的人才能學到更多。”

徐暉顯然不認同趙九福的想法,忽然嗤笑一聲,用一副看朽木的眼神看他,隨後就直接走了,顯然是覺得這位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學弟也沒有什麼可交談的。

趙九福一臉無語的站在原地,忽然聽見旁邊有人問道:“就是因為如此,你才願意面對顧訓導的刁難,想透過他的考驗學到更多的東西嗎?”

趙九福又是一臉無辜的看向來人,果然是一直固執的認為他被顧訓導為難的孫訓導,這位老夫子一臉感動的看著他。

趙九福都有些猜不到這位老夫子到底在想什麼,只得說道:“先生,學生的意思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學可以學,做可以做,問心無愧即可。”

孫訓導不知道聽明白了沒有,點了點頭說道:“也對,就算他為難你,但該教的東西都教了,哎,只是難為你一個孩子,讀書之餘還得打掃馬廄。”

趙九福差點沒伸手拉住走遠的人,孫訓導,您到底是從哪兒腦補出來的,難道在您老眼中我苦練琴藝,跟閃電打好關係都成了忍辱負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