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狄夫人生活手札最新章節列表 > 220、最新更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0、最新更新

這一次,蕭家族裡派出的老婦少兒就少了許多,來的居多是老頭。

這來的幾個老頭,有的是老無賴,有的是老固執,都是不易打發的人,確是難纏了些。

下面報上來人後,蕭玉珠也跟嫂子一一說起這些人來。

其中的那個老無賴,是他家那一支的小兒子,其母寵溺,年輕時候吃喝嫖賭無所不能,因此敗了不少家,等分家後,他一直在吃老母的那點攢銀,妻兒子女皆不管,等老母死後,他賣了老母給他的那點東西又好過了幾年,不能過了之後,就去他大哥家鬧,又鬧出一筆銀子,之後他兄弟幾家都被他鬧過,後來引得他那幾兄弟與他斷絕了兄弟關係。

這老無賴以臉皮厚,不怕丟人在蕭家被人嫌棄得很,沒幾人喜歡,現在蕭家人派出他來,肯定是許是了好處。

而那些老固執,就不用說了,只要他們兒孫能得到好處,即使是豁去命去,他們也不會猶豫幾許,何況蕭知遠兄妹在蕭家墳地起棺,還不敢傷他們,他們更是有持無恐。

要是以往,蕭玉珠是不想與這些人打交道,家家都有自己的活法,別人家什麼人什麼事,她知道歸知道,但與她無關的事,就算她看在眼裡,是非好歹她一個字都不會說。

但老父剛逝,這些人還阻著他們兄妹起棺,蕭玉珠突然不再像過去那樣四平八穩了。

她沒了那麼多的耐心,也不再覺得寬厚待人有那麼必要了。

與狄禹祥打過招呼,蕭玉珠拿出了三萬兩銀,用了三百兩,請了那老無賴以往的老賭友去墳山跟那老無賴套交情,沒半日,那老無賴就被哄去了,老無賴的家人,他的大兒追著來要人,這廂收了銀辦事的賭坊老闆纏住了那家人,哄著這家人玩了一會,沒一會,就讓這家人贏了一千裡……

堵坊老闆也沒人回家,帶人去了勾欄院好酒好菜伺候著,身邊還有美人捶腿……

也沒兩天,蕭知遠這邊聽說那蕭姓老人的大子和三子都留在了賭坊。

而老固執這邊,看起來難辦,其實也不是那麼難辦,這些老固執要是真迂腐也就罷了,但皆多男人外面看著再正經不過,但內裡已經爛成了一灘汙泥,據蕭玉珠所知道的,亂搞男女之事的蕭家男人挺多,有些跟寡婦有一腿,有人喜年輕婢女……

這些事,蕭玉珠小時候暗中知道不少,現在揭出來擺到明面上,不過一句話,就能讓這幾家的每家人都能驚起波瀾。

年輕時候幹畜牲事的,老了其實不會變好,不過是更懂得怎麼隱藏罷了,有閒話起了個苗頭,把藏藏掖掖的事擺到了明面上來說,這些人的清白也是別想要了。

這些老人裡,還真有那七老八十的佔家中不過少女的奴婢便宜的人,也有那一把年紀了,吃著藥上勾欄院的,不出兩日,這些平時僅有點小風雨的事頓時因家裡婆娘,媳婦,女兒的鬧騰變得沸沸揚揚起來。

蕭家人再怎麼想從蕭知遠這裡討好處而變得同心,也不是很接受得了身邊的老頭子,或者老公爹一把年紀了還荒*淫無度的事實。

而在外頭還有外室的老頭家更是熱鬧,正主與外面的野貨打起來,也剎是好瞧。

僅不過四五天,蕭家的墳山裡雖然還守著人,但守著打起來的人也有,更有甚者,一個在外頭養了三個外室的老頭被趕來哭鬧的三家孩子一鬧,死在了墳山裡。

蕭家人這時有些人都慫了。

蕭玉珠在淮安呆了兩天的時候,狄家那邊的公婆這時也到了淮安了,一天的多數時日,她皆呆在狄府現在在淮安城落住的底邸了,只有每天過午後,才去兄嫂住的府裡呆上半個時辰,僅半個時辰就會回到家裡,陪婆婆和族裡的女長輩說話。

她很注意分寸,所以狄家這邊的人心知肚明她在忙著孃家的那些事,但過多的不妥的話,她們是不能說她的。

這位族裡的大官夫人需是天天往孃家婆,但孃家確是有事,而她過去也呆不了多久,僅過問一聲就回來了,確也不像是嫁到了婆家心還留在孃家的人。

暮小小看過幾天,有點明白小姑那待人接物總是過於繁瑣謹慎的態度是為何了――她不越雷池,不出差池,不讓別人捏住能讓她出事的把柄,所以就算有人對她心懷惡意,她也不會讓人找到辦她的法子,她能一直把自己置於不敗之地,。

而這幾天她辦的那些事,她生的那些事,找的那些岔子,皆是師出有名,掐中了人身上最痛的軟肋,人活著不是感情之事,就是金錢利益的事,一旦被戳中痛點,自然能激起別人最大的反應,這些事就算想歇停都歇停不了,一個家要是被捅破了馬蜂窩,人人身上不留幾個包是不可能的。

這天蕭玉珠過來,聽說了那墳山那蕭家老頭的死,薄情僅微微一抿,看不出她是笑還是未笑。

暮小小不像她一樣,從不輕易外露感情,她覺得痛快,遂嘴邊冷笑不斷,與小姑說道,“這還不算完,我讓他連好好入墳都是妄想。”

蕭玉珠很是乾脆地點頭,贊成嫂子的意見。

這是暮小小自知道她來,所見小姑子最為狠心,手段最為乾脆的時候了,這時也不由問她道,“雖然京中的事,你不是知之甚詳,但你呆了那麼久,我怎麼從沒見你主動過?”

蕭玉珠朝嫂嫂搖了搖頭,平靜道,“算是有的。”

“如家的事?”暮小小想了想,也只想出了這件。

“不是。”蕭玉珠淺笑了一下,搖了下頭,“如家的不是,如家是我先前知道皇上要辦如家,我才有了那個底氣,若不然,我也不會出那個風頭。”

出風頭的事,她從不喜做。

這次她雖沒出風頭,所做之事都是經由兄長傳出去的,但這一次插手,還是她自知事以來,最為衝動,最沒想過後果的一次。

她也不是事事皆忍耐得下去算計的。

“那……”

“您看,您都不知道。”蕭玉珠朝嫂子坦然道,“別人就更不會知道了。”

她自然主動去做過一些事,大郎底下的每個能幹的下屬,身家背景都是經過她的手,她知道的要比太多人知道的多了,但每一樣,她都只記在腦海裡,除了枕邊人,她不會與誰說,更不會與誰傾訴。

她太坦然,這讓暮小小邊猶豫也未曾,就拉過她的手,道,“我知道了,不會問你的。”

“我不會主動說很多事,”蕭玉珠直視著嫂子,眼睛看到她的眼底,“但該告訴哥哥和你,我會全說出來,一點也不會留。”

“我知道了。”暮小小拍了拍她的手,也是笑了,“有你這個愛給我們留後路的,我們也安心一點。”

這話讓蕭玉珠嘴邊閃過一道淺笑,這次她沒有再謙虛,而是輕了點頭,輕道,“我想過許多的,總歸大家要平平安安地活著,才是一生最大的福氣,這樣,我爹孃也就真的放心了。”

聽她提及父母,暮小小除了不自覺地了無數口氣,一時之間竟想不出要說何話才好。

**

從古安回到淮安,見到孫子們和從未見過的孫女兒,狄趙氏高興不已,但也操心著親家母起棺之事,生怕在大兒媳隨兒子走之前,親家母都躺不到親家公的身邊。

狄增也是因此向大兒詢問過兩次,狄禹祥也皆是回此事舅兄心中有數。

因他這次回來有太多人要見,狄禹祥這幾天都沒有陪妻子去過舅兄那,與舅兄也只有除了頭一天打過招呼後,沒再見面,只隔著信紙每天傳點信,多少也知這些時日舅兄做了些什麼,從而得知妻子也做了何事。

妻子這幾天在家有些沉默,對著爹孃親戚,她還是溫婉賢淑,穩重大方,但私下她卻不再像過去那樣輕鬆自在了。

自岳父死後,她心情一直就很低落,好不容易在船上好了些,一下船就又聽到了蕭家攔著不許起棺之事,她就又變回了岳父剛死時的那個樣子了。

狄禹祥實在是忙,每天晚上回來就已是三更了,他喝了酒身體也是不舒服,在她的照顧下也是隨即就睡了,等第二天起來,她已不在屋中,與母親說話去了,等她回來趕著為他穿衣收拾整齊,他們就又得去用早膳,而他接著待客,這一天天地下來,狄禹祥都覺得他要是再不與她說說話,她都怕是不會再與他說什麼心事了。

這晚狄禹祥硬是中途從一個同窗的酒局中退身出來,告辭回了家,到了家中,發現今晚他還是回來得早,妻子還在母親那邊陪母親說話。

聽了下人的報,狄禹祥沒回屋,直接去了母親的屋子。

走近的時候,他朝看到他來的要傳聲的下人罷了罷手,示意不用通報,他自己進去就好。

剛站到半掩著的門口,就聽屋內妻子用帶著笑意的語氣在說,“大郎現在還穿著當年進京裡您給他縫的那幾件裡衫,說穿那個最舒服,我給他新做的,每次都要磨半天,才讓他穿得上。”

“還在穿?”母親似是驚訝,“這都多少年了,還能穿?”

“還能穿,我讓人洗得小心,都是手輕的老婆子洗的。”

“那這麼多年,還不是舊了?”

“是有些舊,所以出門見客,見官,見宮見皇上了,我都得磨著他換件新的,雖說是穿在裡頭,但媳婦也是怕人瞧著了有些不好。”

“是這個理,他啊,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你就磨磨他。”母親的聲音有著無奈,還有著心疼。

狄禹祥在外愣了愣,低頭捋了捋袍子,看了眼裡面有些陳舊的裡衫,有點明白為何妻子這幾天要他穿這些舊的裡衫了。

聽到這,他輕咳了咳喉嚨,那廂,裡頭的狄趙氏忙站了起來,過來開門,看到他站在門外,狄趙氏看著英俊不凡的兒子臉上一片著急的心疼,“可是著寒了?”

“沒有。”狄禹祥連忙笑道。

狄趙氏過來拉大兒的手,“快進來,怎麼回來了也不跟我們說一聲,我正跟你媳婦在說著你呢。”

她拉他的時候,正好捋起了他的袖子,看到了那陳舊的裡袖邊沿,當下,狄趙氏就笑眯了眼,眼睛越發慈愛地看著在她眼中再好不過的大兒。

“說我什麼了?”狄禹祥反手扶了母親過去坐下,笑道。

“說你這麼大了,還是不會疼媳婦,讓她為難。”狄趙氏取笑他道。

“我讓你為難了?”狄禹祥挑眉,朝妻子看去,好奇地問。

蕭玉珠掩嘴輕笑,朝婆婆道,“您看看……”

“你啊!”狄趙氏作狀打了一下大兒,笑說了一句,當是教訓了他一下。

“沒那回事,在家我都聽她的。”

狄禹祥說了實話,狄趙氏卻只當他說的是玩笑話,沒有當真,嘴裡還在勸他道,“媳婦是用來疼的,她為你操勞著這上上下下,裡裡外外,你可莫讓她為難的好。”

狄禹祥啞然,見他要是不點頭,母親還要接著說的樣子,他乾脆點了頭,“知道了。”

“這就好。”狄趙氏滿意了,看向兒媳,“他有什麼不好的,告訴你爹和我就是,隔得再遠,我們也會幫你教訓他的。”

蕭玉珠笑著點頭,跪到她面前,扶著婆婆的腿,與她笑著道,“我這次回來,最想得的就是爹爹和您的這句話,有爹爹和您幫我撐腰,我就不怕大郎對我不好了。”

狄禹祥聽得啼笑皆非,心道哄起長輩來,他那三個弟妹加一起,恐怕都不及她的一半。

“快起來罷,”狄趙氏果真被蕭玉珠說得合不攏嘴,忙扶了她起來坐下。

大媳婦出去了這麼多年,說她沒變,那是不可能的,她不再是過去那個還會軟乎著問她話的小姑娘了,她現在是一府的主母,連族裡的人都尊著敬著她,可在她這個婆婆面前,她還是有一樣沒變的,那就是真的願意在她這個老人家面前謙卑,誰真心誰假意,狄趙氏活了一世,蔫能不明白?

兒媳願意真心實意哄她高興,狄趙氏也就真高高興興受之了。

夫妻倆與母親又說了一會話,那廂狄增也被下人通知回屋了,一家四口坐在外屋,東聊一句西聊一句,直聊了大半個時辰,狄趙氏說天氣不早了,讓累一天的他們回去歇息,狄增才猶豫地點了下頭,應允了。

看公爹跟他說得意猶未盡的樣子,回去的路上,挽著丈夫手的蕭玉珠與他道,“再過四天就要走了,這幾天裡,你每天抽一兩個時辰,好好陪爹爹說說話,哪怕不說什麼,陪陪他也好,你看可好?”

“好。”在路上的時候,想著沒陪過父母多久甚是愧疚,一回來見過人後,忙著應酬反而忽視了他們,狄禹祥想起來不由苦笑了一下,“想著還得他們從族裡趕過來看我們,才能一起呆幾天,我這心裡還不好受,可轉頭還沒一天,就把他們忽視了,連話都沒好好與他們說過,反而要你操心著。”

“不怪你,娘也知道你是為著咱們這個家在操心著。”蕭玉珠安慰他道。

“那也不是不陪他們的理由,是不是?”狄禹祥低頭問她。

蕭玉珠點了頭,笑道,“是。”

“那是我錯了?”

“嗯,你錯了。”

狄禹祥當下就嘆道,“真該讓娘也聽聽,她就知道我對你有多百依百順了。

這次,不僅蕭玉珠笑了起來,就是在前面給他們掌燈的桂花狄丁聞言也笑了起來。

**

因狄禹祥與蕭玉珠即將走在際,加上蕭知遠這次被氣得狠了,在抓住蕭家人的小辮子之後,有幾個以往在府衙有底的蕭家人這次再被押上了公堂,重審犯事。

尚不止如此,但凡與蕭家人沾邊的,只要是犯了事,皆會被審查。

淮安知州本是說客,見淮安這邊沒有蕭知遠撐底的蕭家人不給他臉面,他本已心裡生惱,蕭知遠一聲令下,他從隔縣調了兩百衙衛過來,把這些有了汙名的蕭家人皆抓了起來。

蕭家大亂。

蕭知遠總算在妹妹,妹夫走之前的兩天,在母親的墳前再做了場法師,帶著父親的棺木起母親的棺。

蕭玉珠的奶孃這次也來了,蕭玉珠早前託人照顧戚氏一家,現今戚氏一家也是好了起來,因格守著蕭玉珠叮囑的低調做人的話,他們搬了一次家,離了淮安去了狄家人佔多的古安,這次與母親起棺,蕭玉珠早前也託了信帶了給戚氏。

戚氏一家早就來了,她家老頭這次也給蕭知遠幫了忙,他是老淮安人,從小就長大淮安,比誰都識路,這次帶著蕭家的僕人走了不少路去找人。

而春鵑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見到蕭玉珠都有些膽怯,不敢叫她。

她們到底還是生疏了些。

還是蕭玉珠叫了人過來陪了她幾天,春鵑才跟蕭玉珠熟了點,也敢叫小姐了。

起棺後,把父母合葬在同棺之後,蕭玉珠在父母的棺材前與兄嫂守了一夜。

守過這夜,明晚,她就要在去南海的船上了。

天明時,蕭玉珠靠在嫂子的懷裡,她看著棺木一夜的眼睛滿是血絲。

狄禹祥半夜來了靈堂,一直在為岳父岳母燒紙,直到這時才歇。

他歇了,她就要隨他走了。

蕭玉珠有些不捨地看著那為父母合葬打造的雙棺,這時薄霧瀰漫了她的眼,好半晌她嘆道,“無法再送了啊。”

狄禹祥走了過來,在她身邊跪下,朝她伸了手。

蕭玉玉依依不捨地從抱了她小半夜的嫂子懷裡直起了身,回過頭看著淚流滿臉的嫂子,她勉強朝嫂子一笑,道,“怕是又得三五年,才能跟您和哥哥見了。”

“三五年,很快就過去了。”暮小小回了她一個帶著眼淚的笑。

“嫂嫂,”蕭玉珠從衣袖裡掏出手帕給她拭淚,“哥哥以後只有你照顧他,心疼他了,一切就都要麻煩您了,他除了生下來什麼也不想的那幾年,往後半生曲折,直到娶了您,那日子才好過了些,您莫要嫌棄他呆笨醜陋,他就像我爹一樣,嘴裡不會說好話,但心上只在記上誰了,一生一世都只願意與那個人在一起。”

“誒,我知道。”暮小小泣不成聲,應過聲後,把頭埋在了那來抱她的夫君懷裡,再也忍不住痛哭了起來。

“行了,走罷。”蕭知遠心口一陣一陣地疼,在趁妹妹沒掉淚之前,他希望她趕緊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若不然,他就捨不得讓她走了。

“帶她走。”蕭知遠瞪著那血紅的眼睛,啞著嗓子朝妹夫喝道。

狄禹祥看著那頹然看著棺木的妻子,輕嘆了口氣,最終扶了她起來。

蕭玉珠也沒再說什麼,就這麼一步一步地隨他離開靈堂。

她走後,蕭知遠抱著哭泣的妻子,眼睛裡無聲無息地掉出了兩行淚。

“妹妹啊,我的妹妹。”他搖晃著懷中那哭得痛不欲生的妻子,想安慰她,可卻發現,他自己都已然心碎了。

他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那最重要的東西,娘不見了,爹現在也走了,而妹妹,也要離開他了。

如若不是懷中還有人,小兒就在不遠處的屋中候著他們回去,妹妹有天會歸來,他都不知道他半生顛簸,到底是為的什麼。

**

蕭玉珠在門口把臉趴在了他的胸前靜靜地站了好一會,抬起頭來,她朝他勉強笑道,“很難看啊?”

“不難看。”狄禹祥伸出手,把她的髮簪放下,以指代梳,替她重挽了發。

他跟她成親了十來年,到生了長生他們後,她才真把心給了他,替他憂,為他惱,也是從那之後,他才知道她若是真看重愛極一個人,她會有多為那個人著想。

他想不到的,她都為他想到了。

而他也把他所有的都給了她。

這樣的她,在他心裡,怎麼會有難看的一天。

“心裡真難受。”蕭玉珠捂了捂胸口,與他笑得極難看。

“我知道,”狄禹祥低頭,在她發邊輕碰了碰,輕聲道,“但我還是要帶你走,我去哪,你就得去哪。”

他不僅不想與她分別,他還想帶她去往他每去過的一個地方,讓她看著他成功,也與他一道接受這一路上的波折與失敗。

“我知道,我也想去。”蕭玉珠吐了一口氣,閉了閉眼,重睜開來時,裡面的哀愁與痛苦,已經盡掩了大半。

逝者矣,生者還在呢,她不能辜負的人還好好活著,她得對得住他。

“回家了?”狄禹祥摸了摸她微冷的臉,問她。

“好。”

等上了馬車,蕭玉珠又收拾了一下衣飾,等到到了家,臉上雖有著幾份憔悴,但樣子還算能看。

蕭玉珠是走的側門出的蕭府,戚氏在蕭府沒找到小姐,就又來了狄府。

“本不想來的,就只想在大公子那與你道個別,”戚氏只上門一會,就被帶到了小姐屋中,見她拉了她到椅子上坐下,戚氏的眼淚也流了出來,“我這老東西哭哭啼啼的,只給你添晦氣,不上門的好。”

“這倒好,”蕭玉珠失笑,拿帕與她拭淚,與她親暱地道,“自個兒都罵起自個兒老東西來了,以前還只當你只會拿這個罵別人呢。”

戚氏本在哭,聽了這話,不禁笑了起來,但笑了幾下,眼淚掉得更狠了,她雙手捧著臉哭道,“你讓奶孃怎麼捨得你走啊,我厚著臉皮在蕭府裡帶你那麼久,不是為的十來年連見你兩次都見不著啊,我都不知道我死的時候,還能不能見上你一面,每個我想起這個,我心裡就難受啊,一輩子再也見不著幾次,明明那麼親的閨女,我的好閨女啊……”

蕭玉珠抱著她,抬起眼,止著眼睛裡的淚,等懷裡的老奶孃痛哭過後,才拍著她的背安慰著她,“怎麼就不見了?再過三五年的,我就會回古安的,您忘了,狄家祖族還在古安呢,你們一家現在跟狄家走得近得很,就是我不跟你說,我什麼時候回來,他們也會跟你說的。”

戚氏一聽,這才擦起了眼淚。

這時桂花走到門口,來跟蕭玉珠請示哪些東西要帶著上路。

戚氏知道她傍晚就走,時間不多,忙得很,她也不能再瞎耽誤她的時間,便把一件小木盒掏了出來,“這個,這是……”

“嗯?”蕭玉珠看著那個小木盒,眼睛有些挪不開。

她見著有些眼熟。

“夫人說,裡面裝著給您的東西,說是大老爺要是有個什麼不妥的,就把這個拿出來給你用……”戚氏說到這邊哭邊笑,拿衣袖擦著眼淚哭道,“當年你沒什麼嫁妝嫁過來的時候,奶孃還想過要把東西給你,可我在你娘面前發過誓,得大老爺在府裡身子不好的時候,才拿出來給你救急,奶孃是個狠心的,你可別怪奶孃。”

“這是……銀錢?”蕭玉珠猶豫了一下,心中卻想到了另一事上。

“嗯,小姐說值錢得很,若不然,怎麼會讓我拿她發誓在給你之前,提都不許跟任何人提一句……”戚氏把東西給了蕭玉珠,臉上卻是一片悵然,“現在你還能缺什麼?早知道,當年你嫁妝不夠的時候,我就該拿出來。”

等到現在她什麼都有了,大老爺走了才給她,還管什麼用?

“總歸是母親留給我的東西……”蕭玉珠苦笑了一下,心道娘當年捏著老太太把柄的東西還真是在奶孃手裡。

也虧她奶孃這種性子,這種東西竟然沒露過一點口風。

等到戚氏走後,蕭玉珠看著那密封的小木盒良久,等狄禹祥從公婆那回來她才回過神,讓夫君把東西給兄長送過去。

“你不開啟看看?”狄禹祥問她。

“不看了……”蕭玉珠搖了頭,“你快馬親自送過去就是。”

狄禹祥看向她。

“這就是我跟哥哥的道別了。”蕭玉珠說完,快步去了內屋。

如此就是道別了,兄嫂來相送,兩方誰都受不住。

那邊蕭知遠收到妹妹的東西後,假裝認真的看著密封的小盒子,與暮小小商討著開啟它的方法,直到夕陽西下,大檢過來報,姑奶奶姑爺都上船了,兩夫妻才止了討論。

蕭知遠像是聽而不聞,什麼也沒再說,從暮小小頭上插出一根金釵,專心地去拔弄把那小盒子上的七巧鎖,好一會,鎖開啟了。

裡面有一塊魚形玉佩,還有兩封信。

蕭知遠看著信上那熟悉,又不熟悉的字跡,發現自己剛剛那穩健開鎖的手竟抖得不成形……

“蕭郎。”暮小小握住了他發抖的手。

“怎麼就都走了呢?多瞧我一眼都不願意?”看著木盒,蕭知遠滿是不解地問。

暮小小死死地咬住嘴,才沒有因丈夫這句心碎的話掉出淚來。

**

船行數里,長南還在回頭眺望,等再也看不到那個淮南了,他回了大艙中。

弟弟們和妹妹都坐在母親腳邊的毯子上,看到他來,長怡朝他高興地叫了起來,“大哥……”

長南隨即笑了起來,朝他們走去,脫了鞋子踩上了毯子,把妹妹抱了起來,與那靠在椅子上靜靜看著他的母親道,“淮南看不見了。”

“回來就看得見了。”

“嗯。”

母子倆對話了兩句,手中握著算盤在打的長息好奇地問大哥,“那些罵我們不孝的人也走了嗎?”

蕭玉珠不由看向了三兒。

“呵,”長南輕笑,眉目凜然,“你聽那些人說的,他們哪知道什麼孝與不孝,自家老人都養不起的玩意兒,都是沒撒泡尿看清自個兒德性的,你別搭理。”

長息點頭,“知道的,大哥。”

說到這,長南朝母親道,“我答應過祖父祖母了,就在這一兩年裡,等我們去南海看看,我帶弟弟妹妹回去陪祖父祖母住小半年,您看如何?”

“甚好。”大兒已經會做決定,蕭玉珠欣慰不已。

“嗯,爹身邊離不開你,回家陪祖父母的事,就由我們來罷。”長南也是跟父親談過,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娘。”長生叫了母親一聲,塞了一顆梅子糖到母親嘴裡,順勢道,“這次我們去南海,是父親想與我們見識一番,等見識過了,我跟長息也可回族裡陪祖父祖母,我們家在蘇河古安有不少布莊,還有鐵石與這邊官府的帳這幾年我都看不懂,回頭我想跟長息回去看看……”

“看不懂?”長南抱著長怡,任她捏著他的鼻子玩,嘴裡問了一句,“娘不是清楚的嗎?”

“娘跟我們說過了,就是那打點的錢,有時多有時少,還有的帳,根本收不回來,畢竟,咱們家的人沒在這邊啊,賴起帳來,那可都是上萬以計的……”長息擦了嘴,嘆道,“總帳對得上,但細帳,一算全糊塗。”

長南朝母親看去,見她坐著看著繡框,一動不動,臉有哀愁,便朝二弟三弟使了個臉色,示意他們別說了。

長福正靠著母親的椅腳在給母親盤繡線,見到長兄的眼色,他笑道,“娘也只能管著總帳了,下面這麼多的事,哪還管得來,這就是我們家兄弟多的好處了,有二哥三哥,大哥,你跟我和長怡,這輩子就不用擔心沒得吃了。”

“誰跟你說這話的?”見小兒說沒得吃的話,蕭玉珠愣了一下,回過神來,輕拍了下兒的腦袋。

長福摸著腦袋笑了幾下,“我這段時日,在城中亂走,亂聽來的……”

敗家子,紈絝子弟的故事,他可是聽說書先生的說了不少。

還有母親孃家的那些人的事,只聽幾個,長福就知道一家要是出一兩個不中用的,一家子都要被拖累。

“嗯,外面的聽聽就算,多數的,要聽你們爹的。”蕭玉珠想了想,道了此話。

養兒不易,育兒更是要慎之又慎,這一路來帶著他們東奔西跑,蕭玉珠也是想過妥與不妥之處的,但細想下來,妥當的地方比不妥的地方要多些。

他們兄弟多,一家人又在一起,父母對他們不缺關愛,他們自己的護衛,府裡帶的從小看著他們長大熟悉的人,還有已經是他們狄家的家將身邊那些兒女,就算東奔西跑也不會讓他們覺得身邊很不穩定,而又因著東奔西跑,他們知道生活的奔波與辛勞的一面,他們身邊都是出色優秀的人,有了他們相襯,孩兒們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加之本性多半隨了他們夫妻,除了長福懶散些,長南他們已經長得很是像模像樣了。

這比他們呆在一處,長在富貴窩裡要好得多。

不過就算如此,蕭玉珠心想趁他們在身邊的這些日子,還是要多把心思放在他們身上的好。

到時候要是他們離開了她與丈夫的身邊,便是再想對他們好點,手也是夠不到了。

**

去南海這一路,先前狄禹祥一天皆大半時間都是陪著妻兒,等快船至桂江,與在那等候他的戰船匯合,狄禹祥多數時間都在戰船上與軍師將士商議南海之事。

一路快船下海,但也是到了十二下旬,他們才進了南海之處。

到的那天,南海狂風暴雨,快要下船的時候,看著滿天的大風大雨,長南哈哈大笑,長生長息著急家中的物什要怎麼不受淋雨搬下,只有長福帶著妹妹,拿著祖父生前用木頭給他雕的方盒子,從裡拿出一顆花生,他一顆,妹妹一顆地輪著吃,對這狂風暴雨也沒覺得有什麼稀奇。

長怡只有有人餵食,吃食才是她最重要的事,所以外頭什麼光景,她瞄一眼就略過去了,不甚關心。

當紫王易修紫在閣臺上看到一個婦人帶著一群男男女女的僕人,還有一群孩子下船後,他偏頭問那光頭中年,“齊師,這位狄大人是帶著妻妾兒女來我南海遊玩的罷?”

紫王軍師齊師摸摸光頭,嘿嘿一笑,沒答話。

紫王翹了翹嘴,那冷峻的臉上閃過一道不屑,“皇帝也是沒人了,這個妹夫還不如蕭知遠來的強。”

“修紫,別這麼說,你還沒見過人,你不是見過他的前行軍了?白虎那可是個好將軍。”軍師見他極端不喜那來的狄大人,勸他道,“現在這局勢,皇上不會當兒戲。”

“我倒是想時高看他一眼,”紫王朝下抬了抬下巴,“但看看,他帶的都什麼人來。”

軍師又嘿嘿一笑,看著那在暴雨中翻筋斗的少年,再看那微笑朝那少年望去的美貌婦人,他摸摸下巴上的鬍子,笑道,“我看著還是挺有意思的。”

紫王也看到了此景,見狀道,“那個應該就是狄長南了,我聽說性格有點像他那個舅舅。”

“嗯,”齊師往前探了探,指了指那兩個手中握著算盤的小兒子,“狄長生,狄長息,就是不知哪個是長生,哪個是長息……”

“長生,長息,還有一個長福……”紫王玩味地笑了笑,“狄家胃口不小。”

長生長息長福都佔了,這家人可真是什麼都得了。

“那個應是長福……”閣臺離碼頭有點遠,齊師眯了眯眼睛,看著那在風雨中拉著母親衣角不放,揹著蓑衣蹣跚行走的小孩,猜道。

“報……”他們說著話的時候,下面有一名將士跑了上來。

“說。”紫王言簡意賅。

“京城來的狄統帥大人差人來報,說他立馬會去紫王府與王府遞交任職書。”

“嗯。”紫王揮袖讓他退下。

“你不回?”齊師問他。

“回什麼?我這還沒看夠人。”紫王不以為意。

他一直看到跟著狄禹祥來的一萬精兵下了船,直到亥時,這才姍然回了府。

而狄禹祥到了紫王府,沒多時,家裡送衣的僕人就到了,狄禹祥借地換了乾爽的衣袍,又含了一片妻子送過來的鹹姜,就著紫王府的茶水慢慢沉神。

紫王一直沒回來,他也沒著急,妻子送來的小零嘴有能填肚的,他吃得幾口也不覺得餓,順便還分了幾塊給他的親將,紫王到府的時候,他正好把最後那幾塊甜桂花糕也給分了。

紫王一到,跟著狄禹祥來的眾將都七手八腳的抹了嘴,中氣十足地跟紫王請了安。

紫王樣貌不錯,但可能是常年打仗的原因,臉色冷峻眼神冷酷,看他抿著嘴的樣子就能猜出他是一個嚴苛之人,說是與文樂帝是兄弟,但除了皇家那天生就凌人的氣勢外,長相完全不同。

“見過紫王……”狄禹祥在與眾將行過大禮後,朝那盯著他不語的紫王又道了一句,隨後朝親將點了下頭,示意他把皇上給他的任令狀拿出來。

他接過後,雙手朝紫王獻上。

“齊師。”紫王在好一會,才叫了身邊的人。

他才不會碰皇帝寫的那東西。

齊師知他心思,微笑接過狄禹祥的錦書,開啟當堂念了一遍文樂帝給狄禹祥的任令狀。

這次,狄禹祥是兩師統師,凡皇上派過來的水陸兩師的士兵,都由他統管,與駐� ��南海的紫王呈對等位置。

“狄統帥,好大的官名,”紫王聽完,嘴角冷冷地勾起,“本王記得,我們易國可沒統師這種官名罷?”

“以前是沒有,”狄禹祥微笑道,“皇上原意想封我個護國大將軍過來,但宮裡有人覺得下臣還沒有功到可以當之護國二字,就賜了統帥之名讓我暫時用著。”

“哦?宮裡有人……”紫王哼了一聲。

齊師見狄禹祥話裡有話,紫王也是聽出來了,見這時紫王瞄向他,齊師向前幾步,彎下極好在狄禹祥耳邊輕問了一句,“可是喜雪玉的那位?”

狄禹祥輕頷了下首。

見他點頭,紫王也就沒再此事上作文章了,還留了狄禹祥等人的飯。

膳間,紫王灌了狄禹祥的酒,也沒從狄禹祥口裡灌出有關皇后的話,子夜一過,紫王怒上心頭,在傾盆而下的大雨中把狄禹祥眾人請出了王府,連把傘也沒給。

所幸,狄家那邊也是做了準備,好幾輛馬車在隔著紫王府的百丈之處等著,一等大人們出來,就連忙拉他們上了馬車,送了喝了不少酒的人各自回府。

狄禹祥一到紫王分給他住的小官邸,迎著他的就是催吐的湯,等吐過一陣進了滿是熱水的浴桶後,他拉著妻子的手放到發熱的臉上,與她嘆道,“你可是知道了紫王的喜怒無常了?”

“嗯。”他出去了多久,蕭玉珠就忙了多久,這安置之事多半都要她的話,她又操心著他在紫府的事,這大半天下來,腦子早用得疲倦不已了。

“我看現在是怒居多,剛才拐彎抹角找我打聽娘娘的事。”狄禹祥拉手不夠,張開眼,用眼神求著妻子陪他一塊進來。

“我不亂來,就想抱抱你。”狄禹祥見她猶豫,連忙保證道。

蕭玉珠無奈地搖了下頭,還是進來了。

等她進來,狄禹祥笑話她也笑話自己道,“我頭疼得緊,淋了雨還喝了酒,什麼用都沒有了,你怕什麼?”

“怕你就是什麼用都沒有了,還是會犯渾。”蕭玉珠揉著他的腦袋,“很疼?”

“一點點。”

“娘娘的事,你別多說,我聽嫂子的意思,皇上這一點上面,不是很公正,他要是知道你說了娘娘的事,可能不會輕饒咱們罷?”

“這個我知道。”

“嗯。”

“就要過年了。”

“是,不知道南海這邊風俗是怎麼樣的。”

“又是一個新地方了。”

“是啊。”

“你陪我去過多少地方了?”

“不多,就那麼兩三個,”蕭玉珠輕描淡寫,她低下頭,看著那眼睛直閉的男人,放低了聲與他講,“水快涼了,上床去罷,我給你絞頭髮。”

不管去了多少地方,他都無需擔心他們的以後,她會在他身邊,也會照顧好他。

“嗯。”狄禹祥確實也困了,他抱著她的腰長了個長長的哈欠,喃喃道,“明天還要去紫王府,也不知哪天才是跟紫王談要三地的事,看起來不好說話得很啊。”

“明天再想,今晚就睡罷。”

**

南海的天氣真是跟內南的南方,北方不同,昨日他們到的時候還狂風暴雨,烏雲滿天,第二天一早起來居然陽光遍地,碧空萬里,天氣暖和簡直就不像冬天。

長南帶著弟弟們一早起來給父母請安,他們先去妹妹屋裡把還半睡半酸的妹妹抱來,然後才進了父母的屋。

一見到母親在給父親束髮,長南就笑了,“爹,你手還沒長好啊。”

狄禹祥朝大兒彈了下手指,示意他閉嘴,但他嘴邊含著知,任誰都看得出他今日心情甚好。

“爹爹,孃親……”等慢悠悠走在最後面的長福也進屋後,長南領著弟弟妹妹站成了並排,給父母請了安。

“今天去軍營不?”一請好安,長南就問父親。

“娘,太陽出來了……”長福爬上父母的床坐好,打了個哈欠與母親道,“等會我帶你出去走走,給你說故事聽。”

“娘要忙呢,我等會帶你去。”長生過來,給小弟弟沒拉好的衣襟拉了拉,又摸了摸他的手,回過頭與母親講,“娘,我覺得長福手有點冷,許是穿少了,你看看。”

“啊?”蕭玉珠忙走了過來,來伺候的阿桑婆和桂花也連忙走了過來。

“確是少了。”蕭玉珠一摸就覺得少了,忙又差了人去拿小公子的厚袍,又叫人去問問,今天給小公子穿衣裳的是哪個大丫環,等那丫環急急過來的時候,才知昨天搬進來的箱子落了水,澆溼了小公子的兩箱厚衣裳,下人們怕主母罵,道今天太陽好,一曬就幹了,就給小公子尋了那沒溼的單薄一些的袍子穿上了。

其實長南長生他們穿的也是那較單薄一些的袍子,只是長福身弱,厚袍做得都要與比哥哥們的厚一些,這少穿了一點,身體就冷了,他自己都不覺得,卻是讓母親擔心上了,這給他加了件衣裳,又包了一件厚披風,怎麼看都與身邊的哥哥們有府裡的家生子們格格不入。

紫王到狄府的時候,因答應與他散步的長生哥哥跟著管事鄭伯去清算府裡昨日下船的損失去了,被包成棕子的長福正不死心地領著妹妹長怡在散步,還跟她講識文解字的故事聽。

紫王是南海的王,他冷不防的一到,狄家下人不敢攔他,他大步進了府,在正堂前的大場臺前看到一個小孩領著一個更小的扎著沖天辮,眉中間映著鮮紅的小花的小玉女,他不由停下了腳步,轉向往那走在側邊的兩小孩走去。

“小孩兒……”在南海多年沒怎麼說過官話的紫王衝了那大一點的小男孩喊,“你在做什麼?”

“帶妹妹散步呢,伯伯……”長福一抬頭,看到一個陌生人,看他威武不凡,以為是父親下面哪個沒見過的將軍伯伯,便笑道,“爹爹在書房裡堆沙盤,就在左邊走過去那個長廊,一會就到了。”

“紫王看了看那方向,沒急著走,“我不急。”

“哦……”今天家裡人人都有事忙,只有自己與妹妹不忙的長福一看有人那麼不急了,他笑眯眯地點了頭,與將軍伯伯道,“那伯伯用過早膳沒有?”

“還沒,剛醒了就過來了。”剛醒來,就又想再給狄禹祥一個下馬威,就馬上縱馬過來了的紫王道。

“家裡剛用完,廚房裡應該還有一些,您要不要去吃點?”

紫王摸摸肚子,隨意地說,“也好。”

“那我帶你過去拿一些,我看看廚娘有沒有剩。”長福找著了事做,還能散步,心情就更好了。

“哥哥……”長怡這時叫了兄長一聲,“啊”地張開了嘴。

長福就從袖子裡把手伸出來,把果子放到妹妹嘴邊,讓她咬了一口。

長怡吃了一口,就又專心地吃了起來。

她只要吃起東西,就顧不上別的了,除非吃完,要討下一口了,她才會再動一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長福帶妹妹,從來一點都不嫌煩。

“你喜歡走路?”看長福一步步走得認真,一步是小孩三叔的紫王慢騰騰地跟著,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喜歡,”長福點頭,抬頭朝將軍伯伯燦爛地笑,“練身體呢,今天太陽好,我等會要是出一身汗就好了。”

“哦,”紫王學了長福那長長的拖著尾音的“哦”聲,閒聊著道,“你穿這麼多,很快就出汗了。”

“我也是這樣想的,”長福抽了抽鼻子,覺得腳心發熱,想來身體裡的寒氣很快就可以逼出去了,不由高興地道,“逼出汗來就好了,娘娘說我還小,不能一著寒就吃藥,要知道藥吃多了,就會吃成藥罐子,到時候那就不好嘍。”

“娘娘?”紫王一聽,微愣之後,嘴角咧開了,“哪個娘娘?”

長福這時正關注著妹妹走路,也就沒抬頭看人,不知道他認為是將軍伯伯的那個露出了多兇殘的笑,他聽了話只回道,“皇后娘娘啊,伯伯你應該也聽我爹說了,娘娘給我看過病,對我可好呢。”

“是麼?”一笑過來,紫王的語氣更淡然了,非常隨意地與狄長福道,“說來,我以前也見過皇后娘娘……”

“伯伯見過啊?”長福一聽,抬起頭來,朝將軍伯伯笑道,“娘娘可好看了是不是?”

紫王臉色柔和了些,點頭,“是,很美。”

“就像仙女。”長福肯定地道。

“是,小仙女。”長怡以為是哥哥誇自己,也很肯定地點了頭,嚼完果子的她又朝小哥哥“啊”地張了嘴。

紫王的臉色更好了,就在兄妹倆相親相愛地餵食與吃食時,他往後看去,示意自己的護衛把狄府的那些人攔了,又做了個嚴令的手勢,任誰也不許靠近。

“你常去皇宮?”等狄長福又走了,紫王又很淡定地開了口。

“不是很常去,偶爾去。”

“哦,是嗎?”紫王很感興趣地道。

長福覺得伯伯有耐心跟他這個小孩說話,他應該更熱情一些,就又多說了幾句,“就是去跟娘娘說會話啊,就像我現在跟您說的一樣,東說西說的,我們還會下會棋,就是我下得不好,不過娘娘人好,不嫌我下得不好。”

“她不喜歡道人的不是。”紫王隨意地接了一句,說完,他也有些失神了起來。

猶記當年,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當年是太子的那個人身上,只有她在別人說他不如他的時候,奇怪地反問了那說這話的人一句,“除了有受寵與不受寵之分,他差了他哪去?”

就是他這麼個她正眼都沒瞧過一眼的人,她都沒覺得他差了哪去。

可惜,他人是沒差了他哪去,可還是差了那受寵與不受寵之分……

“咦?”長福一聽,咦了一聲,道,“還真是,伯伯說得真對,娘娘就從沒道過我的不是,我笨得打壞了她的杯子,我走的時候,她還是會送我出宮門。”

“她很疼愛你?”紫王看著狄長福的臉色,這才是真正溫和了下來。

“嗯,”長福點頭,“伯伯忘了,她是舅母的親姐姐,她就也是我的親人,娘娘說,長輩疼愛晚輩那是應該的。”

“是這麼個理。”紫王摸了摸他的頭髮,彎下腰,把那走得極慢的小女孩抱了起來。

長怡好奇地看著這突然抱了她起來的大伯伯,她低頭去看兄長,看小哥哥朝她笑,她就知道眼前抱她的人不是壞人,遂嚥下了口中的果肉,朝兄長又“啊”了一聲。

見長福踮起腳尖喂妹妹,紫王乾脆拿過了他手中的果子,放到了長怡的嘴邊,接過了他餵食的任務。

長怡見有吃的,嘴就張開了,咬了一口大大的,就又鼓鼓地嚼起了果子。

“你身子不好?”紫王低頭問小孩。

“有點體虛,”長福笑著點頭,“不過沒事,等再過幾年,身子練好了就不會容易生病了。”

“你幾歲了?”

“九歲了。”

紫王看著九歲了,但看著只像六歲小孩的長福,又摸了下他的頭,“沒事,現在長得慢,過幾年會比誰都長得快。”

“我娘也是這麼說的。”

這時長福總算把人領到了廚房那邊,這時廚房沒人,他奇怪地左右張望了一下,“人呢?齊大伯,齊伯娘呢?”

他沒見到人,因昨天晚上來廚房給兄長們拿吃的來過一趟,對這地方還不算全然陌生,長福去了火灶邊,掀開了冒著熱霧的籠罩,見裡面還有幾個包子,便回頭欣喜地朝人道,“伯伯,還有。”

“小哥哥……”長怡一眼看到包子,眼睛都亮了。

“給你拿個小的。”面對著怎麼吃都吃不飽的妹妹,長福挑了個小去拿,“伯伯,你拿大的,大的是肉包子,小的是那種小肉包子,我妹妹愛吃的,你留兩個給我。”

“我來拿。”看熱包子燙他的手,紫王拿過那個小的,放嘴邊吹了吹,放到那迅速吞了口中果子朝包子咬來的小姑娘嘴邊,見她急不可耐的樣子,紫王不由挑了挑眉……

這小姑娘看著不胖,抱到手中才知有多實沉,見她這氣吐山河的吃勢,想來這份量就是這麼吃出來的。

“皇后娘娘現在吃得多嗎?”紫王隨手拿了一個熱包子放嘴邊大咬了一口,又喂起了小姑娘,問那拿了個杯子,說是要去倒水給他喝的狄長福。

“啊?”在找水壺的長福回過頭,想了一下才道,“不是很多,畫眉姑姑說娘娘有點挑食,喜歡吃的很少。”

“那還愛吃魚嗎?”

“愛啊。”

將軍伯伯隨意那麼一說,找水壺倒水的長福也就隨意那麼一答。

紫王眯眼,嗯哼了一聲,又把那半個包子塞進嘴裡,覺得剛不是很餓的肚子這時也有些餓了,他也有了胃口吃東西了……

她愛的還跟過去無異,想來樣子也沒有變多少。

她就是不來見他,他也能想像得出她現在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