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伴讀守則最新章節列表 > 136、第 13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6、第 136 章

因襄王收買御史案本身涉及了三法司之一的都察院, 此案最終交由了刑部與大理寺共同審理。

結果出得很快,因為從襄王手下最後聯絡的秦姓御史家直接搜出了一份奏章草本——主要內容為保舉襄王進京輔政。

草本裡言辭懇切地寫著,像朱成鈞這種遠房又得了護衛的宗藩是多麼危險, 常在君側,指不定哪日便要效仿了寧王, 而襄王這個素有賢名的親叔叔就可靠多了,值此江山飄搖之時, 正該請襄王進京,為幼主震懾住那些蠢蠢欲動又如狼似虎的各王藩們云云。

倘若沒有襄王手下被抓那一出,只看這篇文章,真是花團錦簇, 又切中時弊,但如今,自然不消提了。

朱英榕很不開心, 不用別人分析, 他已經明白了, 襄王這是借參朱成鈞之勢,以謀自己之利。簡單來說,就是靠給朱成鈞栽罪名, 渲染恐怖氣氛, 等這個氣氛營造到位了, 把朱英榕嚇唬住了,襄王作為先帝嫡弟,就好在朝臣的推舉下登場“救急”了。

應該說, 襄王的目的多少是達成了,不過眼下不是朱成鈞了,而是他本人這副背後抽冷子陰人明面還要搶佔大義的做派,直是讓朱英榕背後一寒。

襄王繞這麼一圈,手段比寧王要和緩得多,但可怕之處實在毫不遜色。

方學士等人對著這份搜出來的草本都咂舌,天下宗藩的構成不但複雜而且多樣,不成器的太不成器,這有本事的,實在也太本事了。

蓋了天子御印的問責旨意很快由天使攜著去了長沙,這種堪稱人贓並獲的情況下,襄王偏是挺著只認了半截——也就是他手下招認的那一部分,至於兩法司查出來的後半截,那純屬秦御史自作主張,他一心只向帝裔,絕沒有什麼攝政的妄想,天子若是不信,他可以發個毒誓,保證一生永不踏進京城。

——這毒誓發和沒發沒什麼區別,非詔別說京城了,封地他都不能離開寸步。

但江西已燃起戰火,襄王將話說到這個地步,不管怎樣,總是表了忠心了,朝廷雖知不實,為免兩面樹敵,也只有放棄追究,含糊認了。

這樁案子最終以將襄王嚴厲斥責一番、涉事御史分別按律處置了結,在朝廷方面,要說實際損失,沒有什麼,但本已惶惶的人心之上,是又添了一把火。

朱成鈞在這時提出要回大同。

可想而知,朱英榕怎麼敢答應,但朱成鈞不怎麼買他賬,不以為然地跟他說:“皇上,你也不小了,這麼多人幫著你,又有什麼可怕的?”

朱英榕委屈,當面說不出來,等他走了,轉臉和展見星幽幽道:“朕才九歲。”

展見星有點好笑,也覺心軟,安慰他道:“王爺說得其實不錯,寧藩行逆失道,此時氣焰雖囂,必不長久。皇上才是正統,朝中良臣濟濟,都會匡助皇上,皇上不必多生憂思。”

朱英榕“嗯”了一聲,但他有自己的主意,想了一會道:“展中允,你幫朕去勸勸代王叔罷,叫他別走。朕相信他,他在京裡,朕才睡得安穩。”

展見星微訝:“皇上,閣臣們不會願意的。”

方學士等受先帝託孤,必然防備藩王,朱成鈞雖與寧王襄王等不同,但他的出身就是靶子——換言之,他要不是這個出身,朱英榕也不至於一定要留他。

“方先生那裡,朕去說服,先生會明白的,代王叔只要在京,五叔等再要打朕的主意,就要掂量掂量,會不會替代王叔搭了一座近水樓臺。”朱英榕清澈的眼神閃著光,危機令他爆發出了比平常更通透銳利的智慧,當著展見星,他也不憚於把這危險的言辭直說出來。

說完他又解釋,“朕知道代王叔不是那樣的人,但別人不一定肯信,難免多想。”一多想,手腳就要緩了。

他的話還沒完:“父皇臨去託孤,代王叔也在當場,父皇並未叫他迴避,以此叫他留京,助朕度過難關,朕以為說得過去。”

展見星發著呆。她從這完整的一篇話裡意識到朱英榕是認真的了。

他未親征,在政事上說了不算,但倘若只是要達成這一目標,閣臣們不會完全不考慮他的意見。

而這裡面更深層次所反映出來的,是朱英榕深刻的不安感。

他知道閣臣德高望重,也肯尊敬他們,但他無法什麼都不做,將一切完全賭在他們身上,他以初悟出的帝王制衡之道,給自己另外又找了一重護身符。

“皇上,”展見星的態度也慎重起來,“您說得雖然有理,但無論您怎麼說,閣臣不可能同意代王攝政。”

忠心是一層,權力是另一層,忠心的臣子,未必就不想要權力,平白吐出來分與別人,誰能願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展中允,這件事就要託付給你了。”朱英榕情真意切地道,“朕觀你與代王叔相熟,在王叔面前說得上話。”

“……”

展見星明白了,朱英榕其實一點也不天真,他想留朱成鈞在京護駕,卻不想叫他插手政務,不論襄王還是代王,從頭至尾,他沒有想要一個“攝政”的藩王。

朱英榕的大眼睛充滿希望地望著她:“展中允,朕覺得你可以辦到。你放心,如果不行,朕也不會怪你。”

展見星猶豫著,也有點說不出的感慨,時局催人,不過幾個月工夫,從前會逮著一個初見面的低品官員道出宮闈秘事的孩子已經飛速成長到從帝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

朱英榕在這空檔裡卻是靈光一閃,又來了主意,道:“對了,展中允,朕也不虧待代王叔,外祖母前幾天來,話裡隱隱透了意思,想替代王叔說門親事。”

展見星愕然回神:“什麼?”

朱英榕的外祖母就是汪老夫人,汪老夫人是女眷又是親戚,面聖時屬官都不會在場,地點也不一定在前朝,她因此一無所知。

這一提,她只是一下子想起了三月時,曾在午門前碰見過一回汪老夫人,以及她同攜的那個秀麗少女。

朱英榕道:“外祖母帶來給朕看過一回,是家裡的族親,朕當時沒留意,還在國孝裡,外祖母也沒有明說。前幾日,外祖母又來時,方說了,朕回想了一下,記得是個挺漂亮的姑娘,你問問代王叔,他要是肯,就與朕又多了一重親了。”

果然是她。展見星思緒一時複雜,不知該怎麼形容這件事,她眉心蹙起,先道:“皇上這樣的年紀,老夫人即便有意,私下與代王表露便是,怎好說到皇上的跟前來。”

與九歲天子說姻親事,簡直是不成話。

朱英榕倒是理解地道:“朕知道外祖母,怪朕,當初母後臨終叫朕多照拂些汪家,朕擰著股勁,不肯答應,如今父皇母後都去了,外祖母心裡不安,所以如此。”

他此時說到汪皇后時,已然平靜許多,但那股歉疚徘徊不去,令他對汪家生出了額外的寬容。

展見星深知真相,然而她更知道,朱英榕自己未必不知道,聰明人一旦走進了牛角尖裡,只能等他自己出來,外人硬拽是拽不出來的。

她想了一會,只能道:“皇上,臣為皇上去試一試。但娶親一事,代王一向有自己的主意,臣不便插言,恐令代王不悅。”

“你問一問,代王叔不喜歡就罷了,朕又不勉強他。”

話說到這個地步,展見星不能不答應了:“是。”

**

十王府。

榴花熱熱鬧鬧地開了滿枝頭,朱成鈞正支著下巴,看著秋果指揮侍從收拾東西。

他是不會跟小天子玩欲擒故縱那一套的,說走,就真的要走。

秋果最近才進京來,之前朱成鈞勤王那一陣,他留守在代王府裡處理府務,這時候被召來,揚眉吐氣,在府院裡走來走去,胸脯平地拔起三寸。

朱成鈞對進封成代王沒有什麼特別感觸,聖旨他都是隨便一放,秋果對於自己的升職卻要激動多了,可以說,他已經達到了自己的人生巔峰,在二十來歲、他的許多同僚還跟在前輩太監後面倒洗腳水的年紀。

展見星在這時走了進來,跟他碰了個對臉。

“呦,展伴讀。”

秋果算起來快兩年沒見到展見星了,這一照臉,他吃了一驚——天天碰面的人不大容易察覺,但像他這樣闊別的,會忽然發覺到,展見星隨著年歲漸長,不但沒有像一般青年般變得硬朗起來,五官骨骼反而更柔和了些,這柔和令她清冷的氣質都快要遮掩不住秀雅乃至於秀美的真正底色。

他呆愣著眨巴了下眼睛,看看展見星,又忍不住看看朱成鈞,朱成鈞還坐在廊下,一副懶怠動彈的模樣,事實上他確實也沒動,但秋果說不上來而可以肯定地,他家爺就是不一樣了。

像中庭浮動著從別處飄來的花朵香氣,像繞著榴花嗡嗡忙碌的蜂蝶,那股意味,隱約而又帶著壓不住的躁動氣息。

秋果非常能理解,他又看一眼展見星,展見星心裡揣著事,沒特別留意他,點了個頭,打招呼:“秋果。”

秋果應了一聲,聲音裡帶著嘆息——因為從他的角度,展見星毫無觸動,一切如常。

這就很悲傷了。

這一刻,他頭一次想埋怨展見星:他雖然少了點東西,但也懂得讀書人的風骨,他能理解展伴讀不肯跟他家爺好,但不肯就不肯罷了,把自己長成這個樣,這不坑人嗎?

他家爺坐在這個坑裡,到哪輩子才能爬出來哦。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好,新的一年萬事如意!明天我來發紅包哈(*  ̄3)(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