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伴讀守則最新章節列表 > 47、第 47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7、第 47 章

秋果那邊的差事辦得很順, 姚進忠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對於還田一個愣都沒打,立刻照辦了, 孫家本來在自己的田頭蓋有三間屋,已經被別的佃戶佔了, 姚進忠親自去把佃戶遷走,騰出屋舍還給了孫家。

田地裡現種著青苗, 省了買種錢,這一年的農時又沒有耽誤,日子很快就能過起來,百姓的所求其實很少, 孫氏就忘記了過去的苦痛,高高興興地領著兒子媳婦重新把家安了下來。

少年們回到府裡,如常上起課來, 日子看似恢復了平靜, 然而不過過了三天, 就被打破了。

大同知縣李蔚之自殺了。

訊息傳出來,朱成錩都呆住了:“什麼?”

他不相信,馬上遣人去打聽。

很快下人反饋回來:是真的。

他遺下的妻兒在後衙大聲號哭, 引來了六房司吏去看, 李蔚之系在書房上吊自殺, 司吏們七手八腳把他從房梁上解下來的時候,人都冷硬了。

朱成錩又呆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 怒道:“他老婆兒子是死人嗎?人都涼了才知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下人回道:“據說是李知縣以心情不好為由,獨居書房,結果半夜裡懸了梁。他留下一封絕筆書信,說是悔恨自己作為,無顏再活下去,所以一死以謝大同百姓,他請求朝廷,看在他已償命的份上,容他的妻兒一條生路。”

朱成錩聽了,毫無憐憫,只是惱怒:“償什麼命?他犯那點事,頂多流放罷了,這般經不住事,學人家做什麼貪官!如今倒好像我逼死他的了。”

代王府已倒過兩次黴,朱成錩這點嗅覺是有的,他馬上意識到了不妙。

藩王與地方官,前者以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將自己的名聲敗完,不獨代王府,齊王漢王等皆各有劣跡,李蔚之固然貪贓枉法,但大同府縣同城,他受羅知府掣肘之處頗多,所犯的事兒數落起來嚇人,其實最終著落到金額上並不巨大。至於為糧稅逼死人那些,總不是他親自下鄉逼的,底下差役們做的事,他其實有可以分辯的地方。

如今,他罪不至死而死了,朱成錩就麻煩了。

本來名聲就差,又添一樁惡事。

天底下的王爺不過幾十,文官可成千上萬,嘴上不好說,心裡怎能沒點兔死狐悲?

一張張嘴呱噪起來,他快到手裡的王爵眼瞅著又遠了。

朱成錩心神不寧,越想越煩,足想了一刻鍾時間,才從千頭萬緒裡拎出一根線來,吩咐人:“去把小九給我叫來。”

朱成鈞等閒沒空出府,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木木地來了。

朱成錩迫不及待地問他:“之前你鬧著還的田地,還了沒有?”

朱成鈞道:“還了。”

朱成錩一口氣松下來:“還了就好。”

那情況還不算太壞,李蔚之跟他對上,為的是侵佔民田案,李蔚之是為民出頭,他散播李蔚之的黑材料卻是打擊報復,無論東西真不真,從出發點就矮李蔚之一頭。

李蔚之現在又死了,活人對死人無論如何總要寬容些,到時傳來傳去,說不準能把李蔚之洗白了,獨他一個牢牢把“逼死朝廷命官”的帽子扣住。

不過,既在李蔚之死之前就已經把地還了,那這惡霸名聲總還能削減幾分。

朱成鈞問他:“大哥,出什麼事了?”

朱成錩也要囑咐他兩句,就告訴了他:“李蔚之死了,自盡而亡。你這幾天不要出去亂跑了,安生在府裡呆著,別叫人再抓著什麼把柄,我這裡夠亂了。”

朱成鈞也沒想到有此事,怔了怔:“我知道了。”

他轉身出去,回到紀善所裡,楚翰林停下了講學正等他,他沒多考慮,直接說了:“先生,李縣令死了,大哥說他自殺了。”

楚翰林很吃了一驚:“什麼?何至於此!”

李蔚之的罪名傳得滿城都是,他聽說過,閒著無事也琢磨了一下,料著他這個大同知縣是做不下去了,但要說死罪是不至於的。大同新的知府還沒委派下來,同知應該代為寫了奏章詳細呈上去,兩地距離近,朝廷得知以後,按常規應該直接派欽差過來調查。

沒想到,欽差還沒來,李蔚之先把自己斷送了。

展見星與許異面面相覷,都說不出話來。

忽然聽見人自殺,總不是個好消息,諸人心頭都有點沉甸甸的。

好一會之後,楚翰林嘆了口氣,向著底下鄭重道:“李知縣為孫家張目,本是善舉,但他己身不正,以致為人所乘,其後雖知恥,但不能化勇,最終前程盡毀,連性命也保不住。你們日後若為官,當引以為鑑,既不要以惡小而為之,也不要行差踏錯以後,就輕言放棄,人生漫長,知錯,當改。”

學生們都站起來應了,然後陸續坐下,許異有點糊塗的樣子,尤站著小聲問道:“先生,李縣尊確實做錯了事,您還替他惋惜嗎?”

“錯事分大小,律法也有輕重。”楚翰林說著微轉了目光,“展見星這幾個月一直在看,你如有興趣,可以跟他探討一二。”

“是。”許異坐下了。

楚翰林繼續上起課來,等到中午吃飯休憩的時候,少年們才又討論起來。

“是不是大爺下手太狠了?”許異一邊吃一邊含混問道,“他要是拿那些東西私下去威脅李縣尊,也許李縣尊就不用死了。”

在大堂之上公開,那是把李蔚之逼得沒有一點退路,只能硬扛。但他扛不動,他的勇氣已經都用在了之前,等驀然發現代王府遠沒他想的那樣好對付,他衝上頭的熱血迅速涼了,連一絲掙扎的勁都再鼓不起。

展見星聞言看了一眼朱成鈞——下手沒輕重這種事,大概是代王府祖傳。

朱成鈞馬上察覺到了,在桌子底下把她的腳踩住:“看我幹什麼?又不是我害的。”

展見星飛快抽腳:“我也沒說你,九爺,你別總亂踩人,把我的鞋都踩髒了。”

“髒了脫了,叫秋果給你洗。”

正好進門的秋果:“……”

展見星無奈道:“別給秋果找事了,他又沒做錯什麼。”

秋果嘿嘿笑著繞過來:“還是展伴讀體恤人。”轉向朱成鈞道,“九爺,大爺那邊又有新文了。”

“說。”

“大爺不知怎麼想的,派了人去縣衙送奠儀,被李太太和李衙內大罵著攆了出來,李衙內還上手揍了去送東西的小泉兩下,把他帽子都扯脫了,小泉光著腦袋回來,從進府就抱怨上了,說李家人不識抬舉。”

許異吃驚道:“這時候去送奠儀?那怎麼可能不捱打。”

簡直照人心窩子踹去的,李家人要是忍得下這口氣才不正常。

展見星微微搖頭:“大爺真是——他這奠儀哪裡是送給李家,根本是送給別人看的,李家打人,也許還正中他的下懷。”

許異也明白這個道理,咋舌:“大爺心眼真多。”

朱成鈞開口,簡潔評價了一下他大哥:“馬後炮,晚了。”

誰比誰傻呢,李家是真死了人,他叫個下人去裝模作樣就想挽回風評?沒這麼便宜的事。

他要是肯紆尊降貴親自去一下,還能加點分量。

秋果幸災樂禍地道:“反正大爺要倒黴了。”

**

朱成錩確實惴惴不安。

他借滿城口舌壓垮了李蔚之,李蔚之現在用自己的命反將了他一軍,他不能還以同樣程度的顏色,只能大量撒人出去,把李蔚之的死往畏罪自盡上靠,盡力撇清自己在其中的關係。

能不能奏效,他決定不了,聖心歸屬於皇帝。

京城方面卻遲遲沒有反應。

不但對李蔚之的自殺沒有反應,連之前對李蔚之的貪贓瀆職案都沒有反應。照理說,這麼近的距離,欽差早該派下來了,李蔚之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值得朝廷為他爭持不下。

未知的等待最令人煩躁,而大同這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知府高升了,知縣自殺了,堂堂一個府城,居然沒有了坐堂官,民政方面的權力出現了一個無主的狀態。

對,連新的知府也沒有委派下來,這絕不正常。

民間惘然無知,小民們每日仍然忙忙碌碌,為自己的生計操持,除了暫時不能去衙門告狀有點麻煩之外,一時都還沒有多想什麼。

上層卻已經整個騷動起來了。這也是趕了巧,若是別的地方,地方官都安在,還不會讓人這麼快察覺其中的不對。

京裡一定出事了。

這是大同現存所有官員們的共識。

或明或暗的各路人馬往京裡撒去,朱成錩有切身利害在,尤其使勁,而費盡力氣,他終於得到了一個訊息:皇帝大半個月沒有上朝了。

這看上去似乎還好,因為大朝本來就不是天天就有,而不那麼正式的小朝會一直照常,只是聽說皇帝龍體微恙,所以地點從慣常的文華殿移到了乾清宮裡。

內閣的幾位學士仍然能見到皇帝,將一些政令帶出來。

皇帝病著,不想見太多人,一些中樞之外地方上的政務延後處理,似乎都說得過去。

但細想,又仍覺有些違和:大同不是普通地方,是邊關重鎮。

京裡到底是怎麼了?

或者更準確地說,皇帝是怎麼了?

諸多壓抑不住的猜測開始在大同上空飄散出來,直到時間來到了六月中旬,一聲喪鐘驚動了天下。

皇帝早已於上個月十三日心疾發作,未及搶救,驟然離世。

山陵,崩。

太子遠在南京,漢王虎視眈眈,內閣的大學士們因此秘不發喪,偽裝一切如常,直到太子從南京趕回,才將皇帝駕崩的喪訊公佈出來。

太子朱宣欽躲過了叔叔漢王的暗算,順利登基,穩定了政局。

**

六月暴雨如瀑而下,東三所的屋頂上,朱成鈞攤開手腳,靜靜躺著。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寫到這裡了,我有點想哭。。但請大家不要難過,就當胖皇帝是歷史上的仁宗吧,之前的小天使猜得對,本文皇帝的更迭基本跟隨了歷史。我之前沒回答,因為一直在猶豫,是不是讓他多活十來年,把兒子的壽數活掉,最終還是決定算了,那樣會帶來很多問題。

仁宗是一個很好的皇帝,在位只十個月也留下了聖名,他若有知,也無憾了。

接下來,少年們就要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