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星網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法律網商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法律網商部

星網的中心資料庫伺服器目前設在寶陽,星網的波導訊號自然就是以寶陽市為核心點,向四周輻射。

每臺波導器的發射訊號都能和50公里以內的其它波導器訊號構成聯結訊號。

達成一萬次串聯的波導器聯結訊號,能夠構成更強烈的深度達到1000公里的波導信號源,輻射開更加廣域的面積。

因此,只要波導訊號未曾輻射到的區域,星網公司是絕不會透過稽核,前去進行裝機服務的。

在模擬人生世界裡,吳響忙著賺取資金,好為現實世界公司購買波導器生產線和波導源材料,忙得連同住柳溪的情人裴琦都沒有空見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回到現實後,吳響一樣忙得暈頭轉向。

波導器工廠的生產線需要他去安裝和除錯,並進包裝生產線後,也要吳響重編生產程式。

忙完後,吳響又要看著社群的星觸媒系統是否穩定?

更重要的是,星觸媒公司和寄服器公司不是獨資,而是有軟銀和紅杉外資入股的合資公司,很多檔案就必須吳響及時批示和處理。

對財務的監督,更是重中之重,軟銀和紅杉都派有代表進這兩家子公司的財務部,監督這兩家公司的財政狀況。

當然,這兩個財務代表監督星觸媒和寄服器這兩家公司的財政狀況,並不是要管著軟銀和紅杉已投資進來的四億美元的使用情況。

那四億美金,在換取了星觸媒和寄服器的股份後,已經是吳響的財產,無論吳響如何使用這筆資金,都和軟銀和紅杉不在有任何關係。

因為這筆投資,在達成合作之前,吳響就已經在合約註明這筆資金使用權自由,而不是限定於寄服器和星觸媒兩家子公司的開拓上。

商業上,確實有許多風投對他們所看好所投資的公司,對他們所投資的資金做很多的使用限制。

但那大多數是投資者強勢,被投資者有求於人的情況下。

吳響的星網公司則恰恰相反,是軟銀的孫淳三和紅杉的邁克爾看好吳響的星網公司,主動揮舞著鈔票想要投資吳響的星網公司。

可惜吳響對星網公司的股權那是油鹽不進,一丁點的股份都不會讓出來。

後來還是吳響拋出來的兩個概念寄服器和星觸媒引起了孫淳三和邁克爾的極大興趣,從這兩家還沒成立的子公司裡開了突破口。

饒是如此,一開始孫淳三提出投資一千萬美元,分別換取星觸媒和寄服器這兩家子公司的50%的股份,被吳響毫不猶豫的拒絕。

哪怕孫淳三和邁克爾輪流提升投資金額,投資金額高達一億美元,吳響也始終沒有鬆口。

一億美元就要換取寄服器和星觸媒各50%的股份,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經過一番拉鋸般的討價還價,最後還是在吳響講述寄服器和星觸媒存在著的更多的美好概念,並且已經百分百會實現那些概念後,孫淳三和邁克爾才真正被打過。

最後的結果就是軟銀和紅杉各投資星網寄服器遊戲平臺公司一億美元,合計兩億美元,分別獲得15%,合計30%的股份,以及再分別投資星觸媒一億美元,合計兩億美元,分別獲得10%,合計20%的股份。

吳響完全佔據強勢地位,主導了這場商業談判。

與其說是軟銀和紅杉進行投資,不如說是吳響賣掉了寄服器和星觸媒的股份。

寄服器一經開放,哪怕僅有十家遊戲公司,也已經是盈利的公司。

根據遊戲公司寄載伺服器所選擇的線上人數的不同,所寄載伺服器的價格也不同。

比如可容納十萬名玩家同時在線的寄載伺服器,每月的租金為十萬,可同時容納三十萬玩家線上的寄載伺服器,每月租金為三十萬,以此類推,一百萬線上的寄載伺服器,每月租金自然也就是一百萬了。

這價格看似貴,實際一點都不貴。

任何一款遊戲,哪怕只是最簡單的網頁遊戲,只要單一伺服器內同時在線玩家的人數有十萬,那要盈利都是極其簡單的。

有那麼多的玩家,就證明這款遊戲有值得玩家喜愛的地方,玩家只要喜歡這個遊戲,那就肯定捨得花錢,花點小錢。

也不用多,只要玩家每天花個一兩元,十萬人,那至少也十幾萬,一個月那會是多少的盈利。

這只是最簡單的等比演算法。

玩家實際上真喜歡那款遊戲,又豈會每天花一兩元?

不是每個玩家玩遊戲都會花錢,但也有玩家玩遊戲會下重本,不怕花大錢。

十萬人中,要是有一兩萬個這樣的土豪玩家,遊戲公司就絕不會賠錢,只會賺大錢。

吳響開網咖的時候,經常見到有人玩那種網頁遊戲,一開新服,馬上就是幾百幾千元的充值進遊戲,爭的就是那個什麼都是第一的排名。

有錢就是任性,吳響有時真遊戲羨慕那些不將錢當一回事的土豪玩家。

但由於遊戲伺服器的線上人數的限制問題,一直都是滯礙遊戲能真正火爆和持續發展的原因,遊戲公司的新服是開了一個又一個,土豪也是出現一個又一個,但都不過是曇花一現,沒多久,這些土豪玩家就都紛紛離去,連花錢玩上去的號,也棄之如敝履,隨便就送人玩了。

原因也是因為伺服器裡玩的人太少,土豪花錢砸上去的神裝,讓土豪高處不勝寒,而平民玩家又覺得怎麼努力也都玩不過土豪玩家,便AFK,不再玩下去,導致伺服器很快就成了鬼服。

星網寄服器遊戲平臺的運營,必將打破這種缺憾。

只要是寄載於星網寄服器平臺上運營的遊戲,該遊戲的玩家都將在同一個伺服器裡互動,不會再有分流玩家到其它伺服器,以減輕伺服器負荷的現象。

如今,正式運營的星網社群遊戲末日災變,同時在線人數,始終都在六七百萬之間,高峰期的同時在線人數,已經突破了一千萬大關。

也意味著星網公司星媒系統的裝機量超過一千萬臺。

重新開展裝機服務後,波導信號源繼續向外輻射,星網真正是日新月異,高速發展。

社群遊戲末日災變,粘合了無數喜愛生存冒險遊戲的玩家,社群星觸媒的上線,則是讓無數對商業敏感的商戶紛紛湧進了社群地圖,欲藉助星觸媒這個立體購物平臺,做生意賺大錢。

為了符合社群地圖和現實地圖的同步,星網公司還特地成立了星觸媒法律網商部,簡稱商法部。

由於社群是現實世界攝入轉化技術實現而成的地圖,吳響便設定了版權保護法。

比如社群地圖某條商業街,或某間商鋪,又或者大型超市,購物中心,現實中的產權人或運營商自動獲得社群地圖內該建築的版權人。

若是有別的人想在社群中運營該商業,則要和現實中該商業的版權人進行聯絡,獲得版權人許可授權,即可向星觸媒法律網商部申請商業資質稽核和註冊。

這同樣是需要經過星網的星觸媒商法部仔細稽核,認為對方確實有那個資質後,才會給對方註冊,下發星觸媒的賣家版腕錶。

有遠見的不只是那些小商小戶,做網購平臺發家的馬雲東,對星網的調查和發現,並不亞於巨人公司。

那個巨人公司工程師的幾點發現,馬雲東麾下的團隊也有了發現,得到的結論都是驚人的一致。

馬雲東雖然很不想承認,最終還是不得不承認星網的大勢已成,若是沒有強大的勢力阻止星網的發展,未來將不只有一個網際網路,必將有星網的一席之地。

網際網路若不解決頻寬限制,哪怕解決了頻寬限制,若沒有更好的服務,馬雲東不看好網際網路的未來。

自從星網崛起,許多網際網路大亨發現星網並不只是單純的電腦視窗系統,而是具備和網際網路一樣,多臺電腦可以聯結成一個新的區域網,這個新網路,更具備比網際網路更高速的,幾乎是不存在頻寬限制的效能後,無不想趁機插一腳。

只可惜星網的發展太快了,在他們發現星網的核心,並不是純粹的提升頻寬效能的視窗系統,而是極有可能成為另一個網際網路,另一個更先進的網際網路後,想要插手,卻已經來不及了。

軟銀和紅杉兩大國際風投已經先他們一步,投資了星網公司,還只星網公司旗下的兩家子公司,而非星網這家母公司。

有這兩大國際風投的鉅額資金和雄厚背景做後盾,想設法在星網上橫插一腳的互幾家聯網公司,也不敢隨便伸手了。

理智的人,則是決定先退而求其次,在同樣希望投資寄服器和星觸媒遭到拒絕後,便紛紛打起了社群星觸媒立體購物平臺的主意,網購平臺起家的馬雲東更是最快出手。

憑藉現實中的身份和地位,馬雲東派出商業團隊,搶先在全國幾大一線城市和那些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展開另類的談判。

那些著名的一線城市,星網的波導訊號大多都還沒輻射到,馬雲東的團隊忽然找上門時,那些超市和購物中心的運營商或產權人一時還摸不著頭腦,一開始還以為馬雲東想要收購他們的公司和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