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七零年代美滋滋最新章節列表 > 38、第038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8、第038章

第038章

對於這位中年大媽而言, 人生最尷尬的時刻大概就是這會兒了。

在眯著眼睛確定了視窗前那人就是自己以前常去的那家熟食店的老闆娘後, 中年大媽的臉色真可謂是一陣青一陣白的,愣是半晌沒吭聲。

唐耀祖還想嘲笑兩聲,被唐紅玫制止了,她只繼續耐心問道:“大媽,您看您要哪個?今個兒的滷豬蹄不多,不然我給您切半個?”

“嗯嗯。”中年大媽也不討價還價了, 趕緊依著唐紅玫報出來的價錢, 掏錢拿回了油紙包,低頭轉身就走。

走到店門口時, 她漸漸緩過來了,越想越覺得不得勁兒,可偏偏又沒立場說這家老闆的不是, 正好熟食店的老闆娘捧著個搪瓷缸子美滋滋的從自個兒身邊走過, 她乾脆拉住那人,問:“你家不是開著熟食店嗎?咋上這兒來買?”

熟食店老闆娘起初先是一愣, 等回過神來才發現這人瞅著有點兒眼熟, 大概是熟客之一, 當下面上就露出了一點兒不好意思來:“這不是……偶爾也該換個口味兒嘛。”

“是你家滷肉味道不咋地吧?”中年大媽懷疑的看了看老闆娘, 她是經常光顧不假,可事實上買了肉都是緊著家裡的男人孩子吃的,自己卻是從來不捨得動筷子的。

老闆娘聽了這話,一下子被戳中了痛腳,不高興的瞪了對方一眼, 揚著頭高傲的說:“可我家的滷肉便宜!”

說罷,她就跟一隻鬥贏了的公雞一樣,趾高氣揚的走了。

走了……

中年大媽差點兒沒被她這話給噎死,尤其是她那話喲,聽著咋那麼耳熟呢?

街頭拐角處的那家熟食店喲,他們賣的滷肉便宜!!

險些心梗的中年大媽護著金貴無比的半個滷豬蹄回家去了,她決定了,這回一定要嘗一筷子,她還不信邪了!!

……

不信邪的中年大媽並非特例,事實上有不少人質疑滷肉價格太高。

也是,哪怕這兩年各大國企的工資都有不少的漲幅,可因為這年頭多半都是一人工作養活全家的,其實家家戶戶條件都不算特別好。

擱在以前,那是一針一線都是要票證購買的,正因為什麼都是限量供應,即便有錢,沒有相應的票證一樣抓瞎。可現在不同了,撇開一些奢侈品不提,多半日常用品都可以花錢買到手,就是比憑票購買的要貴一些。

以往是買不到,現在都能買了,為啥不買?

剛開始,大家夥兒都是這麼想的,橫豎前些年因為物資緊缺,幾乎每家都攢了一筆錢,都毫不猶豫的花錢去買高價品。

自由市場裡剛從地裡摘下來的新鮮蔬果,帶著餘溫的雞蛋鴨蛋,綁著翅膀拼命掙扎的活雞活鴨,或甜或帶著澀味兒的野果子……

這些東西還算便宜,菜農們也是想賺幾個辛苦錢,城裡人買的高興吃的痛快,尤其瞅著自家孩子越發白胖滾圓了,紛紛覺得這個錢花得值當。

可市面上售賣的東西不單單是這些,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城市的東西陸續透過倒爺的手,流入他們縣裡時,年輕人都炸鍋了。

色彩鮮亮、款式新穎、面料舒服的成衣成褲、帽子鞋子,最先搶佔了年輕姑娘們的心。小夥子們也不甘示弱,畢竟他們也有一顆追求美的心。早些年滿目都是藍灰黑三色的料子,連想買塊稍微喜慶點兒的料子都得走門路、託關系。現在一下子闖入了那麼多絢麗顏色,還不需要任何票證,花錢就能到手,哪裡還忍得住?

有錢的,買成衣成褲。沒錢的,買成匹的料子。

被抑制了多年的購買慾,在一下子爆發後,直接導致市場瞬間火熱起來。有些較為傳統的老年人還不太適應,可疼愛孩子卻是國人的通病,即便在自己身上再怎麼捨不得吃穿,卻願意為孩子們花費大量的錢財。

在這種勢頭下,錢成了個絕無僅有的好東西。

“媽媽,我想要買花頭繩,我們班上的女同學人人都有,就我沒有。買吧買吧,求求你了!”

“爸,咱們明天吃肉好不好?我想吃紅燒肉,大塊的!”

“奶你就給我點兒零花錢吧,我想買新的本子和筆。舊的?舊的用完了啊,哎呀呀,你就當我吃了吧,我就是想要新的……”

一出出狀似鬧劇的情形在家家戶戶上演,彷彿就在這麼短短的時間裡,人人都開始缺錢了,明明工資一直在漲,可錢卻反而不夠用了。

確切的說,並不是不夠用,而是能花錢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是能花錢的地方,而非必須花錢的地方。

就在這期間,各大國企也開始依著自己的步調慢慢的改革了。

機械廠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幾個月前,機械廠就開了職工大會,宣佈了大換血的訊息。大換血並非裁員,而是讓老員工自行離開,將原本的工作位置讓給自家小輩。因此,絕大多數的人並無異議。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有異議也沒用,反正老員工離開已經成為事實,只是廠子裡念在他們勞苦功高的份上,允許他們的子女或者其他小輩頂替而已。

這事兒同許學軍倒是無關,可同在一個家屬區裡的其他老街坊們,幾乎家家戶戶都躺槍了。

隔壁李家算是比較果斷的,主要是他們家大閨女李桃不稀罕,小兒子李旦才上小學,左看右看也只能選中二閨女。當然,無論是李爸還是李媽,都有不少親戚家的孩子,可重男輕女不代表腦子有病,李爸李媽壓根就沒考慮過那些親戚們。

比起這幾個算是幸運的人家,有些人口多關係又複雜的,可算是吃了苦頭。

周大媽就是其中一個。

這天上午,又是個陰雨綿綿的天氣,唐紅玫拿了個板凳坐在鋪子裡的廚房門口,一面照看生意一面看著裡頭的火候,間或跟守著視窗的唐嬸兒說著閒話。

自打胖小子送去了幼兒園後,唐紅玫感覺整個人都鬆快不少,現在她只需要早晚接送胖小子,旁的時候全都在做自己的事兒。就連晚上,胖小子也是跟唐嬸兒睡的,畢竟這娃兒已經成功的斷奶了。

話雖如此,隨著日子的推移,在輕鬆之餘,她多少還是有些不自在,虧得店裡還挺忙的,佔據了她的不少時間。

再一個,她也越來越篤定肚子裡又多了一塊肉。

差不多九點半的時候,周大媽抹著眼淚過來了。

“唐姐喲,我這日子都不知道該怎麼過了,你幫我拿拿主意可好?”

恰好這會兒沒人光顧,唐嬸兒忙拿了個板凳給周大媽:“好端端的,你這是幹什麼?家裡出啥事兒了?昨個兒不還好好的嗎?”

“還不都是頂職那事兒給鬧的!”周大媽說起這事兒就忍不住抹淚,“一個兩個的,早先都裝的那麼好,一下子聽說老頭子的工作要讓位了,爭著搶著就是想要,都爭紅了眼!”

聽說是為了這個事兒,唐嬸兒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一旁的唐紅玫仔細的回憶了一下,她雖然不愛同人打交道,可因為都是一個家屬區的,加上之前胖小子還小時,她也時常抱著孩子出門遛彎兒。久而久之,對於多半老街坊還是很熟悉的,更別說周大媽還是唐嬸兒的老姐妹。

周大媽家裡的人口不老少,就算撇開已經出嫁了的女兒們,她光兒子就有四個,其中三個大的已經成了家也有了娃兒,只最小的那個還在相看中。

其實,周大媽那幾個兒子能耐都不錯。

她大兒子運氣好,畢業沒多久就趕上了當時機械廠難得一次的招人,儘管招的是學徒工,可辛苦幹了兩年後,還是被轉了正,更在前些年幸運的分到了兩間房,夫妻倆帶著幾個孩子都住在新的家屬區那頭。

二兒子學問好,在縣裡的初中教書,找的媳婦兒也是學校裡的老師,就是學校的房子不多,倆人至今還住在單身宿舍裡,據說是兩張上下鋪,正好夫妻倆一張,剩下三張鋪睡三個孩子。

老三的情況跟老大差不多,也是在國有廠子裡上班,就是結婚至今都沒能分到房子,因此他們現在還住父母家裡。

“……你說我容易嗎?老大老二家裡還成,老三的兒子至今都是我帶著的,為了給他們挪地方,我和老頭子只能住在飯廳裡。人家好心給老四介紹物件,一看我家這情況,哪裡還敢過來?我就想著,沒房子也算了,叫老頭子把工作讓給老四,興許人家姑娘看了,願意也說不定。”

想法是很不錯,架不住有人不配合。

“我咋都沒想到,老大老三居然也有臉開口搶,說什麼他們媳婦兒都沒工作,一樣都是兒子,怎麼父母就只疼小兒子了?老大說他是家裡的長子,以後我和老頭子的養老還要靠他們,所以這工作要給他。老三說,他們家至今沒房子,要是工作不給他,那就把房子給他,沒的啥好處都落不著。”

周大媽說著說著,又忍不住落了淚。偏這時有人來買肉,唐紅玫示意婆婆安撫周大媽,自己上前招呼生意。

等她稱好肉收好錢時,周大媽又已經哭過一輪了,這會兒正在說老二。

“我本來以為老二是個好的,結果他也說了,說啥我幫老大老三都帶過孩子,獨獨沒幫他們帶過,他們倆口子還是雙職工呢,忙不過來也沒見過搭把手……”

唐紅玫默默的從周大媽身後走了過去,回到廚房門口探頭看了看,見還沒到時候,就繼續坐到板凳上。

安慰人這事兒她實在是幫不上忙,尤其這家務事兒本身就不好處理。老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真的設身處地想一想,都是肉是沒錯,想要一碗水端平談何容易?

不由的,她想起了自個兒孃家的事兒,其實她很清楚爸媽對於他們五姐弟都很疼愛,可十個手指尚有長短,偏心那是在所難免的。

等她回過神來時,廚房裡的滷肉已經好了,她忙進廚房舀肉放涼,一番折騰後,當她再度出來時,周大媽已經不見了蹤影。

“媽,周大媽她人呢?”

“走了,再不走中午飯就趕不及做了。”唐嬸兒也很無奈,她剛才還在絞盡腦汁勸著呢,結果她老姐妹忽的一拍大腿,說時間太晚了,家裡的飯還沒做呢,然後就起身一溜煙兒的跑遠了。

那身手,那速度,跟方才還在傷春悲秋滿臉生無可戀的模樣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她總算想出了轍兒來?”唐紅玫好奇的問。

“哪兒就那麼容易了?人人都想要,給誰都不對,估計她這回有的煩了。”拿主意是那麼好拿的?萬一有個什麼不好,還不得被人怨死?唐嬸兒剛才倒是幫著勸了幾句,卻完全沒有幫著做決定的意思。

不過,那是對周大媽,在面對自家兒媳時,唐嬸兒還是說出了心裡話:“我猜她最後還是會給小兒子的,沒法子,誰家她那小兒子最小最弱呢?”

老大倆口子好歹一人有工作,家裡還有房子;老二倆口子是雙職工,好歹也有個單身宿舍當棲身之地;老三條件雖然比不得兩個弟弟,可自打結婚後就一直住在家裡,連生活費都沒出,周大媽可不覺得有愧;唯獨最最小的老四,畢業了又沒工作,年歲大了還沒物件,不給他都說不過去。

唐紅玫瞭然的點了點頭,她剛才也是這麼猜測的,憐弱心理是最普遍的。

“就是呀,怕就怕其他三個兒子心裡有了惱意,往後養老又成了問題。”唐嬸兒皺了皺眉頭,國家是給養老,可這一批退下來的人,其實並不到能拿養老金的年紀。這也是為什麼廠子裡會允許頂職的緣故,先讓子女頂上去,等到了國家規定的年紀,再由國家給付養老金。

等於說,頂職一旦成功,周大媽倆口子就都沒了收入。

“叫老四養唄。”唐紅玫想的很簡單,隔壁李家就是這麼做的,李二桃現在就在廠子裡上班,得來的錢全給了父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誰頂職誰養家,唐紅玫覺得挺有道理的。畢竟,總不能光得好處不認賬吧?

“道理是沒錯,可你想過沒,那老三倆口子咋辦?他們原先吃住在家裡,可是一分錢都不掏的。要是叫老四交出了所有的工資,往後介紹物件的時候又該怎麼說?還有一個事兒,紅玫你是不是忘了,剛入廠的新職工全都是學徒工,拿的也是最低工資。”

周大媽的老伴已經是有著三十年工齡的老員工了,雖說這些年來也沒啥太大的貢獻,可總得來說,沒功勞也有苦勞,起碼每年的漲工資他都沒落下,加上這兩年漲工資的幅度大,他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六十二塊錢。

可頂職並非簡簡單單的兒女頂了父母的職,而僅僅是廠子那邊同意老員工的兒女入廠,至於工作崗位那是得重新分配,還得進行考核,要是考核不過,都不一樣叫人入職。

新員工統一都是學徒工,高中畢業生一年轉正,初中生兩年轉正,當然前提是通過考核。

至於學徒工的工資,不論崗位一律都是二十一塊五。

擱在前些年倒無所謂,橫豎沒票證,光有錢也沒用。可現在卻不同了,有錢沒票照樣把日子過得美滋滋,反而因為東西多了,沒錢顯得格外可憐。

“你周大媽的小兒子就算頂了職,他也養不起一大家子人,頂多養他爸媽和他自己。你覺得老三能不鬧?”

唐嬸兒的這一席話卻是把唐紅玫說得啞口無言,思忖再三後,她選擇了放棄:“不想了,我這腦子還是繼續做滷肉吧。”

見她選擇了逃避,唐嬸兒反而樂了:“你可得先做好準備,學軍也有工作,你倆要是能在政策下來前再生一個,保不準還能爭搶起來。”

提到這個,唐紅玫沉默了一瞬,跟之前心裡有個影影綽綽的想法不同,到了今天,算算日子她的老朋友都已經有快二十天沒來了,可以說基本上就能斷定了。

“咋了?還真愁上了?”唐嬸兒見她發愣,愈發好笑了,“沒影兒的事情也能犯愁,可真有你的。要我說,滿心滿眼就只知道盯著父母手上那點兒東西的,都不是什麼有出息的。真要能耐,自己去闖自己去拼,天大地大,好東西多得是!”

“那個……媽,我那個有段日子沒來了,我感覺可能是有了。”唐紅玫弱弱的說。

“想當年我和學軍他爸分家單過時,就只帶出了一條棉被,還有兩個搪瓷缸子……你說啥?你剛才說啥?!”唐嬸兒正在美滋滋的回味當年呢,冷不丁的回了神。

“嬸兒,給我來半斤滷雞爪!”有顧客在視窗叫道。

生意要緊,饒是唐嬸兒心思全在唐紅玫身上,還是先把這波生意對付過去了,沒等她再度發問,唐紅玫索性走出櫃檯又跟她說了一遍,不過她也沒有百分百的篤定,畢竟有時候身子骨不舒坦也會影響正常規律的。

相較於唐紅玫的不確定,唐嬸兒倒是一臉的篤篤定。她心知唐紅玫的性子一貫都很穩妥,要不然已經基本確定了,才不會告訴她。因此便道:“等學軍下班,我叫他陪你上醫院瞧瞧。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去醫院沒忌諱的,就算身子骨沒啥問題,叫醫生瞧瞧,看有啥要補的沒,橫豎咱們家手頭寬鬆,多吃點兒好的,沒壞處。”

等又片刻後,唐耀祖拎著白條雞過來,唐嬸兒叫他管著,自己急忙忙的回家燉湯去了。

唐耀祖現在真的就像是社會主義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去哪裡。

每天頭一個起床,家裡的早飯基本上就包給他了。吃過早飯後跟著唐嬸兒一起去自由市場,採買上一大堆的食材,包括開店需要的以及自家人要吃的,統統買上。又因為自由市場一般只賣活雞活鴨,買來後還得自己宰殺褪毛,這些活兒又都是他的事兒。偶爾國營的肉店賣一些需要票證的肉,他還得去排隊,間或去糧油店買油,去副食品店買各種調料等等。

又忙活了大半個上午後,他剛回到店鋪裡,就看到唐嬸兒撂下一句話就匆匆忙忙的走了,頓時納悶了:“這是怎麼了?我今個兒來得特別遲嗎?”

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擺在櫃檯靠牆角落裡的三五牌座鐘——這是自打開店以後,唐嬸兒覺得家裡沒人,座鐘擺家裡太浪費了,特地挪過來的——才十一點半:“不算很晚吧?”

對於尋常人家來說,這個點只怕都已經吃完午飯了,可他們畢竟是開店的,本來就不能依著正常作息來。因此,他們午飯多半是在一點左右才吃的,那會兒來買滷肉的顧客最少,有時候一個都沒有。

唐紅玫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畢竟跟婆婆談論生理期還僅僅有些不好意思,面對弟弟時,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了。因此,她只含糊的應了一聲:“大概是有事兒吧?”

眼見唐耀祖還在那兒好奇,唐紅玫指了指視窗:“有客人來了。”

一句話,唐耀祖瞬間化身成飛人,“嗖”的一下躥到了視窗前,滿臉堆笑的問顧客想要來點兒什麼。

糊弄小弟還是很容易的,唐紅玫擦了擦額間不經意滲出來的汗珠,盤算著下午要去醫院的事兒。

跟早幾年不同,她現在也算是對醫院熟門熟路了,畢竟前次生胖小子時,她也沒少往醫院去。這二胎跟頭胎終究還是不一樣的,生胖小子時,她有的是各種緊張各種忐忑不安,現在嘛,只有滿心的幸福。

這次總歸是個胖閨女了吧?

湊巧的是,唐嬸兒也是這麼想的。

等下午,許學軍陪著唐紅玫從醫院回來時,唐嬸兒就笑盈盈的湊了過來:“咋樣?醫生怎麼說?這回總該是個小丫頭了吧?”

唐紅玫一臉的無奈。

還是許學軍難得一次搶先開了口:“才兩個月不到,誰知道是男是女?萬一又是兒子呢?”

“不會說話就閉嘴!”唐嬸兒跟其他慣孩子的爹媽可不同,一開口就懟了回去,“上回生的是胖小子,這回肯定是胖丫頭了,一準兒錯不了。”

唐嬸兒不光是這麼說的,同時還拿眼去瞪許學軍,一副你敢反駁我就敢懟你的超兇模樣。

見狀,許學軍只張了張嘴愣是沒敢吭聲,到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閉嘴。算了,反正懟不過,倒不如乖乖聽話。

……

他們這邊倒是和樂融融時,殊不知,一場大風波已經席捲整個省城。

哪怕很早之前就有傳聞說,史上最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就要實施了。可傳聞就是傳聞,一天沒有落實,就沒人把這事兒當真。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不敢當真,也不願意當真。

話是這麼說的,可眼見鄰省已經為了這個事兒鬧開了,所有人都明裡暗裡的各種鼓吹早懷早生。其實,光看這些,各人的心思也早已明了了。

幾乎在唐紅玫確認了懷孕訊息的同時,計劃生育政策正式登陸省城,震傻了無數人。

“什麼?以後真的只能生一個孩子了?家家戶戶都這樣?那萬一要是頭胎生了女娃兒呢?也不讓生了?真不讓生了?斷了傳承香火還是其次,咱們老了怎麼辦?誰來養老?”

“說啥生男生女都一樣?開什麼玩笑,既然都一樣,你家老子娘咋不讓你姐妹去養?誰家閨女不是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以前生不出兒子還能叫閨女招個上門女婿,再不濟過繼兄弟的兒子也成,以後咋辦?家家戶戶都只一個孩子了?誰給你當上門女婿?誰讓你過繼?”

“什麼見鬼的政策,真要是想生還能拖著人家大肚子孕婦去打胎?瘋了吧?想生就生,誰怕誰!”

“就是!誰怕誰!真要是敢拖人,我跟他拼了!!”

“……”

類似的話頻頻在省城各處響起,人人都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也是,就算家裡已經有兒子好了,可誰會嫌兒子多呢?多子才多福,瞅著家裡只有一個獨苗苗的,人家姑娘要嫁都得仔細考慮一下。

比起這些人,最膽寒的反而是已經懷上了孩子的,在確定這個政策暫時只在省城實施後,不少人家都想方設法的將自家的孕婦託付給非省城地區的親戚們。

誰家還沒個親戚呢?暫時躲一躲,多帶上一些錢,正好現在物資沒以前那麼緊張了,只要錢到位了,想尋個地兒躲上幾個月並不難。到時候,孩子一生,襁褓一裹,就算計生辦的人再厲害,還能搶走孩子不成?那還有沒有王法了?

最開始,這些事情只在省城發生,可這年頭訊息已經很靈通了,沒過多久,訊息就傳到了各個市裡,最後透過一些常去各地倒買倒賣的倒爺們,進入了縣城裡。

一旦進入了縣城裡,傳到各家各戶的耳中僅僅只需要一兩天時間,唐紅玫自己還開著店呢,沒多久她也知道了。

因為月份還小,加上唐紅玫本身就不是高調的人,除去家裡人,外人都不知道她又懷孕了。可不知道懷孕是一碼事兒,這並不妨礙大家活兒同情她。

“唐姐,那事兒你聽說了嗎?我記得你家兒媳也才生了一個娃兒吧?還好是個胖小子,可就算這樣,一個也太少了。”

“可不是?唐姐你自己就得了一個兒子,現在又只有一個孫子,家裡人口還是太少了,怪冷清的。”

“要是能急趕著懷上一個,大概還來得及。現在才在省城裡實行那啥計劃生育的,傳到咱們這裡肯定得要一段時間。”

“對對,上頭做事一貫都是磨磨唧唧的,拖上半年一年都正常。現在趕緊生,應該來得及。”

唐嬸兒默默的聽著這些話,並不發表意見,只是抽空回頭看了眼兒媳,見兒媳淡定依舊,以前該幹什麼現在還是幹什麼,心下很是讚賞。

對,就是這樣,肉要埋在飯裡吃,悶聲才能發大財。

儘管拿生孩子跟發財比較是有些不大恰當。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誰不知道現在改革開放了,稍微有些本事或者乾脆只要有膽子的人,都能賺錢。可生孩子嘛,錯過這一茬,只怕到時候真的難了。

唐紅玫也是這麼想的,甚至比起自己,她更擔心遠在鄉下的二姐。

這天,她就叮囑唐耀祖,明個兒多買一些食材,最好能採買夠兩天的量,等後天大清早騎著腳踏車往鄉下跑一趟,把訊息遞給二姐。

不是她故意找事兒,而是這些訊息吧,早點兒知道至少能早點兒做出打算來。再說了,她二姐又不是柔弱的人,一貫比她都有成算。

只這般,隔了一天後,唐耀祖就騎車飛快的往鄉下村裡去了一趟。

因為就他一個人,不用顧忌其他,來回倒迅速得很。大清早過去的,不到中午他就回來了。

“三姐,我把事情跟二姐說了,還特地往家裡去了一趟,叫媽有事沒事都盯著點兒。放心吧,事情的輕重我都講了的,說很有可能以後就不能再生了,叫她千萬要看牢點兒。”

因為來去太過於匆忙,唐耀祖熱出了一身汗,別說頭臉了,連身上的汗衫都溼透了,可見他趕得有多著急了。

見狀,唐紅玫是又心疼又好氣:“你說你這麼趕做什麼?訊息都已經通知到了,慢慢來不成嗎?”

“不成,萬一店裡有活兒呢?”唐耀祖笑嘻嘻的接了腔,“三姐你先歇著,我回家放好腳踏車就過來。”

“別著急,在家洗把臉換身衣服再來。”唐紅玫忙急急的叮囑道,可惜唐耀祖動作太快了,這檔口已經飛身上了腳踏車,一下子就衝了出去,她也不清楚自己那話小弟聽到了沒有。

她更不知道的是,唐耀祖今個兒的這番舉動,嚇慘了整個村子的人,又透過這些人的嘴,很快整個鄉里都被嚇到了。

原來不是傳言啊,居然是來真的了?

比起城裡人,鄉下地頭的人本身就更注重子嗣傳承,一下子變成了現在這樣子,可不是嚇慘了人?更重要的是,頭胎生女兒的情況在村裡並非少數,基本上就是五五開的機率。

也是,即便有些人不喜歡閨女,也沒得把第一胎閨女就送人的道理。以前吧,有那種連著生了三四個閨女,把最小的送人,可第一個孩子啊,就算是個閨女,也都是很稀罕的。

就有人急吼吼的開始打聽起來,是只在省城實施這麼嚴苛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是整個省都要?如果都要的話,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到底有多嚴苛呢?假如現在懷還來得及嗎?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人心惶惶,不停的自我安慰,興許不會的,國家不可能這麼嚴格,哪兒能不給人活路呢?尤其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誰家不盼著多生幾個孩子?別的不說,分土地可是依著人頭來分的,多生孩子不就能多得土地?

退一步說,還有養老問題呢,現在是幾戶人家養老,其中一家出力其他幾家出錢,就算這樣有不少老人依然過不好,要是換成只生一個,日子還能過?不能吧……

可有時候吧,越盼著什麼,越容易起反效果。

就在省城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後的第一個月,市裡也接到了訊息,更叫人心生不安的是,緊隨而來的另外一個附加訊息。

所有已經生育過孩子的國營公司、廠子的女性職工,都必須去指定醫院上環。

一開始,大家夥還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不過很快,他們就明白了過來。

上環就等於不能再生了。

誰能接受這種事情?一時間,女工們之間聊得最多的話題就變成了“如何躲避上環”。然而,就算所有人都積極開動腦筋,依然沒能阻止這事。上頭說的很清楚,拒絕可以,立刻去人事辦公室辦理辭職手續。而且,因為是主動辭職的,就算以後到了退休年紀,依舊不能領取退休金。

沒有人知道這話是不是真的,就算聽著很假,明顯就是在唬人的,可一樣沒有人敢於冒這個風險。

辭工倒是容易,信不信都不用了一天,你的工作就被人給頂了?

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中,省裡、市裡首先完成了第一步計劃,又開始了第二步。

如果說,第一步僅僅是不讓懷,那麼第二步就是不讓生。

比起不讓懷,不讓生明顯更加得駭人聽聞。

已經懷上的開始被計生辦的人圍追堵截,只要被抓住了,立刻送往醫院流產。那些原本心懷僥倖的人,都被實際情況嚇得目瞪口呆。而那些本來信誓旦旦的說,誰敢來拖絕對拼命的,在殘酷的現實跟前,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省城、市裡瞬間亂成一鍋粥,縣裡各個國營單位也開始紛紛召開職工大會,一方面是宣傳上頭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讓大家夥兒提高警惕,或者暗示趕緊想法子。

有法子的趕緊想,有門路的趕緊跑,人情不用過期作廢,真要是把人拉到了醫院,到時候後悔也已經晚了。

許學軍開完職工大會回到家時,就是一臉的木然。

上頭的領導太能說了,而且那些話吧,聽著就特別有道理。然而再有道理也架不住觸犯了實際利益。

不讓懷還好說,可不讓生也太過分了。當然,他們縣裡還沒到這個地步,廠領導也只是先給他們打個預防針,萬一以後政策真的下來了,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心理準備明顯是起反效果的。

還沒懷的,就是典型的不到黃河心不死,拼了命也要抓緊時間懷上一個。已經懷了的就更不用說了,總不能因為這些言論,自個兒主動跑去醫院把肚子裡的孩子流掉吧?等於說,開完職工大會,除了一片罵娘聲外,毫無效果。

至於家有孕婦的許學軍,則匆匆別過了同事,急急的往家裡趕。

幸虧他打小就是個鋸嘴葫蘆,就算是在熟悉的人跟前,也是沉默寡言的時候居多。大家夥兒都知曉他這個性子,加上他們這個車間,原本就是老員工多,前些日子頂替上來好些個小年輕,別看年歲是接近了,對於許學軍來說,反而更沒了說話的人。

於是,即便唐紅玫都懷孕是按個月了,依然沒有外人知曉她懷孕的事兒。

問題是,就算現在不知道,以後肯定是知道的。尤其天氣越來越熱了,都不用等七八個月,再過倆月就肯定瞞不住了。

怎麼辦?

許學軍一到家就趕緊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唐嬸兒,等著看她有啥法子。

“縣裡有通知了?沒通知就拉倒,一旦有通知了,立刻叫耀祖把紅玫送孃家去,對外就說,你們倆口子吵架了……不對,是打架了。”

說到這裡,唐嬸兒還來氣了:“你說你有個什麼用!連說你倆吵架都沒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