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寡婦NPC在六零最新章節列表 > 135、地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5、地震

雖然不是來說什麼好消息的, 但陳寶珠的到來衝散了周學棟離家的憂愁,讓董馥梅開心許多。

她都想拉著人讓她別回去了,好歹在她家住上一晚的。

可惜肖保榮是請假來的, 他不能明天又請假來接人,陳寶珠自己是不敢穿過城區回去的。要住久點她也住不慣,還是在天黑前回家去了。

陳寶珠來這一趟調節了董馥梅心情的同時,也給她提了個醒。

這些年她老待家裡也太獨了一些, 天天守著孩子過日子, 孩子們要離開身邊可不就受不住了嘛。

算一算明年九月周學新和周小楓也可以去上小學了, 董馥梅就想著等他們去上學了給自己找點事做,別一天到晚待家裡。

說實在的, 要不是去哪都得打證明,董馥梅還真想在全國各地走走, 看看沒看過的風景。

董馥梅心裡有了點盤算,之後的日子也在默默觀察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她目標還沒鎖定, 今年又一則舉國哀悼的訊息便傳了來。

凌晨冀省臨近津市與京都的唐市發生了7.8級的強烈地震,死傷數十萬人,北部大部分地區有強烈震感,臨近地房屋倒塌無數。

關於地震的訊息在半天內傳遍全國, 因著距離較遠,紅荷縣這邊的人們對這事沒有實際的感觸,但也心有餘悸默默為災區人民祈福。

結果老天還是沒有容情,當天傍晚又發生了7.1級的餘震, 進一步擴大了災難。

他們這的組織領導反應稍慢一些,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各單位和街道社區才站了出來組織起民眾進行募捐,為災區人民獻上一份力量。

學校組織的學生募捐董馥梅都讓自家孩子捐了一元錢,算是比較多的了。街道募捐這邊董馥梅現錢捐了十元,此外又整理出了一些乾淨、破損不大的舊衣服,還有一些多出來沒怎麼使用的鍋具被褥等進行物資捐助。

這回募捐大家都是抱著將心比心的心態來捐助的,各家捐的基本也在自家能接受的範圍的極限,五元、十元的很多,有些工資等級高的一百、兩百的也捐了出來。

有個勞動道德模範,平常就特別樂於助人攢不下什麼錢,工作十來年他家底也就三百來塊錢,這一回他一口氣就捐了三百多,只給自家剩了個一個月的飯錢。獲得了組織的點名誇讚。

像他這樣為了幫助別人掏空自己的人還不老少。大部分都是得到各種表彰的模範標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董馥梅家周顯義工資級別不算低,也拿過單位的勞模,還有女兒在文工團和醫院工作,只捐十元本來是有些少的,不過各單位也有進行募捐,和家庭募捐是分開算的,她整理出的那些東西折價一算也得百來塊錢,加起來也差不多了。

周顯義在單位捐了三十,周小萍則將自己第一個月拿到的二十多工資捐了出去。周小溪那邊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周學棟知青有安置費,這會子肯定沒用完,說不定也得捐不少出去。

一家人大致加一加至少也捐了兩百多。因是分開捐的,在各自捐錢的地方都屬於中不溜,不打眼也沒表揚。

捐了錢物後具體的工作由組織展開,人們也就只能嘴上時不時的唸叨兩句或時時盯著當日的報紙看看有沒有關於災區的新訊息。此外,人們還是各自過著各自該過的生活。

董馥梅他們家也是一樣的。

他們家本來沒有買報紙的習慣,因為關注災情每天都會特地去買報紙來看。然後,在幾日後的一張報紙上一筆帶過的一句話讓全家人心驚肉跳起來。

報紙上在講完唐市餘震災情之後提到了一句川省地辦在六月中發出的6級地震預告,7月份預告升級為警報,預測震源地區組織人民群眾撤離並搭起了地震棚,人們都住在地震棚或者地壩內嚴陣以待地震的到來。

川省那可不就是周學棟下鄉的地方嘛!而且好巧不巧的,周學棟下鄉地就在預告震源地範圍內!

紅荷縣因為山城的原因,和外界的交通不便捷,資訊的傳達也不夠及時。在川省發出地震預告時,他們這邊沒有及時接收到相關訊息,是故知青下鄉地依舊包含了川省震源地地區。

等把知青送走了,訊息到了,也遲了。

這會兒周學棟正和同一批過來的陌生知青們一起擠在一個地震棚裡過日子呢。

他們來得時間不湊巧,正好是該地進行人群疏散的時候。這時候來知青不就是添亂的嘛!簡單登記以後他們連行李都沒能放下就被撤離隊伍一起打包帶走了。

空地上臨時搭起的一排地震棚,舒適度是沒有了,頂多就能遮風擋雨。他們一起來的知青有二十多個,分了兩個棚,一男、一女。男知青比女知青多了兩個,十多個人擠在一個棚裡吃飯睡覺,個個都別想睡得好。

而且周圍來來往往都是人,初來乍到的,一個鄉親也不認識,也不知道人家什麼秉性,知青們只能自己抱團,也不敢分開了去。

……

家裡在報紙上發現川省地震預告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初了,周學棟已經在地震棚裡住了小半個月的,他還寫了封家書將自己目前的情況都清楚的寫了,說是組織已經儘量的再預防地震災害的發生,讓家裡人不要擔心。

沒想到的是,川省預告的地震一直沒來,沒預告的唐市突然來了個大地震。舉國悲痛的訊息當然也傳到了川省,人們聽了後難過的同時對自身的處境也越發焦灼,生怕災難降臨時自己躲不過去。

周學棟是個心善的,他身上又有錢,不僅是知青的250元安置費,董馥梅給他的牛皮包裡可有2000塊錢。他沒怎麼猶豫,直接從安置費裡數了十張十元大鈔給捐了。

同棚的知青都被他的大手筆給嚇到了。有個好心的還提醒他,這250元除了動員費和路補外,更多的是建房費以及第一年食物、農具、糧種的錢,這錢抽出去這麼多,他這以後的日子可得難過了。

周學棟不好說自己還有好多錢,就嘿嘿傻笑糊弄過去。

有人認為他傻,也有人覺得他這樣的舉動值得學習,反正最後兩棚的知青最少也捐了二十,負責收錢的募捐負責人一直感嘆今年來的知青都是心好的好娃娃。

……

這年頭寄信本來就慢,等周學棟第一封信到家時,已經是八月九號了,正巧是董馥梅他們家從報紙上看到川省地震預告資訊的第三天。

看到這個訊息後,董馥梅哪還在家待得住,就跑去街道辦想打能買出省火車票的報告。

可是唐市地震募捐的款項那麼大,這會兒收尾還沒收清楚呢。募捐的物資是先行送過去了,款項則是由組織先行墊付了,後面再將收到的款額清點清楚,若還完組織墊付款還有剩還得再給災區送去,如果少於墊付款的話,多的部分就組織出了。

街道辦的人一個個忙得腳不著地的,哪有空給個人開報告,只讓她過兩天再來。

沒有證明買不了火車票,董馥梅只能回家等。

董馥梅在等,家裡其他人也是,周顯義、周小萍都聽到訊息後都打算去單位請假,然後一起去川省。不過董馥梅沒讓。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趕過去是去幫忙的,家裡其他人跑災區去那就只會讓她更擔心而已。

一家人就是有默契,其他人也是這樣想的。

他們都想著自己去見到周學棟沒事才安心,但同時也不喜歡家裡其他人去涉險。

僵持了兩天,他們收到了周學棟的信。

在看到信裡提到組織對這次災難有所應對並已經轉移人群時,一家人心裡都是一鬆。

不過在鬆氣過後又煩惱了起來。群眾轉移後他們就不知道周學棟現在的地址了,周學棟似乎也不知道地震棚位於哪裡,信封上的發信地址寫的有些含糊。

為了家人他們可以涉險進災區找人,但前提是得知道位置啊。人在哪都不知道跑進去不是找人,是找死。

到時候可能周學棟沒事,跑進去找人的出了事!

他們只能按捺住心裡的急迫在家裡等周學棟的下一封可能有詳細地址的信來,同時,他們也更加關注報紙上的訊息,只要看到地震或川省字眼的都不放過。

終於,8月17日早報上有一則川省西北部地震的訊息……

董馥梅先是看得地震級數——7.2!

這震級和唐市的震級也沒差多少了啊!

有那麼一瞬間,董馥梅腦袋一片空白。在空白之後她立刻去看傷亡資訊,地震是昨晚十點多發生的,第二天的傷亡統計當然不會那麼準確,不過也能透過傷亡資訊看出大致的災情。

好在川省預防及時,沒有唐市那麼恐怖的傷亡數字,災情多是房屋倒塌,田地受損,人員傷亡在紅荷報社收到訊息時死亡人數二十多人,重輕傷患者四百餘人。

這數字當然沒有唐市傷亡數那麼觸目驚心,可也是一條條生命,而且裡面還很可能有自己的兒子。真情實感的擔憂快要將董馥梅淹沒,恨不能立刻長出翅膀飛到川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