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不通真人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回:述傳說古鎮來歷,得龍珠仙師驚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回:述傳說古鎮來歷,得龍珠仙師驚歎

上回說到劉不通和龍青陽二人去了白雲鎮查訪怪事真相,跟隨夜間隱形人到了金山寺,粗略瞭解了此事的來龍去脈,二人折返白雲鎮共同商量怎麼處理此事,期間劉不通告訴龍青陽太上老君有傳授他龍族褪甲之法。

劉不通:“當日老君所言,我都一一記在心中,一下子卻拿不出來給你,且褪甲成真之法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修成,要心無旁騖,且,還有一個重要關節,此時你的褪甲機緣還未到,待此事之後,再和你詳談個中因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龍青陽聽了有點失望道:“仙師有命,弟子不敢不從。”

劉不通看他這樣子上前寬慰道:“你不用垂頭喪氣的,幾萬年都過來了,何必在乎這幾日,且,若要完成這事,還差一些條件,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龍青陽聽了這話才收了神,心中有點急切,就要劉不通告準他去搜尋龍珠下落,見他如此上心,劉不通哪有不允,吩咐他萬事小心,於是龍青陽離開王氏祠堂外出搜尋龍珠去了,不題。

次日,劉不通獨自去見鄉正並告知失蹤人口暫時無礙,過幾日就會回來,鄉正又追問事情真相,劉不通難免支吾幾句敷衍過去:“鄉正放心,失蹤的人沒回來前,貧道先不離開,待他們回來之後再行離去。”鄉正聽了這話,若有所思,劉不通又藉機詢問一些此地風土人情、事故傳說等等。

鄉正:“仙長問傳說,我們這裡還真有一個,傳說商朝時期我們這裡還是一片水澤之地,水澤裡面有一條惡龍,專門捕捉過往行人旅客去填他自己肚子,吃人之後吐出來的骨頭堆成山嶽,後來化成白雲山了,這是後話。那惡龍在此作祟,驚擾黎民,商朝皇帝下旨招賢,有神仙姜穆子應招而來。那神仙到此水澤之後就做法引那惡龍出來,那惡龍識趣躲在水澤裡面不敢出來,姜穆子遂用移山倒海之法將水澤裡面的水倒往東海,水乾之後,惡龍無處藏身只好出來應戰,姜穆子和那惡龍戰鬥了七天七夜,二者身上都受了好些傷,那姜穆子也著實厲害,戰鬥到第九天的時候竟然抽出自己身體裡面的一根筋化成縛龍索將惡龍擒住,最後用斬妖劍將惡龍處斬,姜穆子就在附近找了山洞養傷,傷好之後上天念其功德降下天旨接他登天去了。至今我們白雲鎮還有斬龍石、養傷洞、姜仙登天處等遺蹟。”

劉不通聽了故作瞠目咋舌狀,說道:“原來還有這麼一段傳說,那惡龍處斬之後,還有沒有其他故事發生?”

鄉正:“怎麼沒有,那惡龍被斬之後,龍頭掉在骨堆上化成一座山,龍身化成一條小河。那山就是我們這裡的白雲山,以前叫龍頭山,因有路過風水先生說這名字犯了天子忌諱所以改名叫白雲山。我們這個鎮以前也不叫白雲鎮,叫龍殤鎮,因為龍身化成的河叫龍殤河之緣故,也是那個風水先生,說龍殤鎮這個名字太不吉利了,遂改叫白雲鎮,龍殤河改叫永壽渠。”

劉不通聽了連連點頭,又故作驚訝問道:“那龍頭和龍身都化作山川河流了,據聞龍身上都有一顆龍珠,那龍珠化作什麼了?”

鄉正道:“不瞞仙長,這顆龍珠以前供放在我們祠堂裡面,後來那風水先生言此龍珠帶有煞氣,不宜放於此處,遂將龍珠帶到十公里外建了一座姜仙廟,風水先生在那裡布了一個陣供放龍珠,如今少說也有幾百年了,這些都是祖上口述傳下來的。”

劉不通聽說這龍珠有了下落,心中自然十分歡喜,你一言我一語,又談論了一些左鄰右舍、古往今來的事情,夜深後,逐漸散去,劉不通仍然待在王氏祠堂等那龍青陽歸來。

卻說這龍青陽辭別了劉不通之後,到了偏僻處飛上高空,從東邊找到西邊,從西邊找到南邊,又從南邊找到北邊,終於在一座神廟裡面發現了龍珠氣息。落下塵埃走過去一看,是一座“姜仙廟”,龍青陽原本還以為姜仙是指太公望姜子牙,進去之後才發現不是,是一個叫姜穆子的神仙。龍青陽隨著龍珠氣息找去,到了仙廟後院,再往裡面走,卻是一個小隔間,上面寫著篆字“供珠堂”。龍青陽正想進去,卻被一個結界擋住了,龍青陽試了幾回過不去,還想再試時,有守廟道士出來攔住了,龍青陽見好就收,支吾了幾句撤出神廟仍回王氏祠堂找不通真人商議此事。

王氏祠堂裡面,龍青陽回來之後將自己遭遇和劉不通稟報了,雖然結果早已知道,劉不通還是思前想後了一會兒,最終決定和龍青陽夜探姜仙廟。

當下二人駕起雲光往姜仙廟飛去,哪裡消片刻時間就已經到了姜仙廟上空,二人依次降下。兩人還沒邁開步子,那姜仙廟門開處,走出一個道士高喊了三聲:“二位仙師請現身相見,小廟奉茶以待。”還好這姜仙廟坐落在荒野中,否則必定給人罵出娘來。

劉不通和龍青陽聽了驚疑未定,既然行藏暴露了,也不好遮遮掩掩,於是二人故作鎮定現身向廟門走去,其實他們驚訝,那開門的道士更驚訝。

道士見道士,總是一家人,兩方問禮“福生無量天尊”畢,請進去了。廟堂裡面坐著一個年長道士,雙方問了一次禮,劉不通則隱去了師承來歷,這才開始扯淡,哦,不是,是開始攀談。

攀談之下,劉不通瞭解到,這年長道士是姜穆子仙人的徒孫朱清子,這姜仙廟是姜穆子徒弟歸山道人所建,劉不通驚疑道:“仙長道法高深,是怎麼知道我二人行藏的?”

朱清子笑笑道:“貧道哪有這等神通,乃是家師歸山道人當年尸解之前留下遺言,說某年某月某日某時開啟山門大喊三聲‘二位仙師請現身相見,小廟奉茶以待’,貧道銘記於心,今日正好是家師所言之日,故掐準時間照章辦事,沒想到果然有二位仙師來此。”

劉不通見都是道門兄弟,就將來意明說了,那朱清子道:“家師最擅長占卜演算之學,於了道成仙之術卻是比較生疏,因此滯留人間多時方得尸解,這些事早在他意料之中,如今不消仙師吩咐,某自當將龍珠奉上。”說完真的將裝著龍珠的盒子雙手捧著遞給劉不通,劉不通接過了,相互又談了一陣,都是一些如何修身,如何煉氣,如何結成內丹,諸如此等。

當夜劉不通和那朱清子暢談了一夜工夫,最後劉不通起身要走的時候,朱清子道:“貧道獻上龍珠,今有一事相煩?”

劉不通本來就覺得這事沒這麼簡單,終於“道士露出尾巴了”,也不去多做追究道:“大家同屬道門,有何見教,但說無妨?”

朱清子:“我師尸解前曾言及,日後我有一劫難須藉助仙師之力才能度過,並且說道,其實龍珠雖是天地間瑰寶,放我這裡也不能護他周全,因此才有獻珠之事,以上所說句句是實,請仙師應允。”

劉不通:“你的意思貧道懂了,但不知你的劫難是什麼?我又該如何助你?”

朱清子:“只要仙師應允,此事必然成功,我師言及今天你走後三日會有和尚上門索要龍珠,屆時必定大動干戈,我處道行恐怕敵他們不過,要藉助仙師法力,助我等度此難關。”

劉不通聽了這話略思考一下就知道其中緣故了,笑道:“這事既然是因這龍珠而來,屆時定當來此助力,但不知三日之後何時來方算合適?”

朱清子:“三日之後卯時來即可。”

劉不通聽罷道聲“理會的”,於是帶著龍青陽正式和朱清子辭行。

二人回到王氏祠堂之後,劉不通才將那龍珠從盒子裡面拿出來,在姜仙廟不曾細看,現在仔細一看,這龍珠,有雞卵一般大小,光燦燦、圓坨坨,煞是可愛。劉不通試著運起太清仙法用龍珠去吸收天地靈氣,果然效果比劉不通的內丹只好不差,龍青陽在旁邊又說了一些龍珠的功效和威力,劉不通聽了十分歡喜,於是把玩了一下將他交到龍青陽手裡,龍青陽也仔細看了幾眼,這才將龍珠放進盒子裡面。

劉不通:“這龍珠是否都一個樣呀?”

龍青陽一聽這話知道師傅想看自己的龍珠,於是說道:“弟子方才仔細觀看了一下,應該是有差別的。”說完嘴巴一張把自己的龍珠吐了出來,用衣袖稍微擦了一下遞給劉不通看,劉不通伸手接過了,定睛去看,果然有一些差別。

盒子裡面的龍珠是赤紅色的,而龍青陽的龍珠是金黃色的,劉不通:“我看這兩個龍珠顏色不一樣,是否和修行年限有關?”

龍青陽:“仙師果然慧眼,這龍珠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赤色龍珠為末等的,紫色龍珠為最高貴的,龍珠顏色因修行年限而逐漸改變,依次是赤、綠、青、橙、藍、黃、紫,弟子的龍珠因年限稍長所以是金黃色的。”

劉不通聽了連連稱讚“世間造物之神奇”,隨後又問道:“這龍珠如此重要,不知道龍失去龍珠會怎麼樣?”

龍青陽:“仙師所問,弟子亦曾思考過,也親自體驗過,龍珠乃天地之精華,亦龍之元丹,元丹者精氣神三昧之源泉動力所在,龍失去龍珠之後,便失去了吸收天地間靈氣的神通,於其他諸事並無影響。”

這龍珠如此神奇,那麼接下來,劉不通和龍青陽又會做什麼呢?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