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不通真人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8回:說妖異靈山辯法,修聚魄不通閉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回:說妖異靈山辯法,修聚魄不通閉關

上一回說到劉氏一家到皇都健康城面見了梁朝皇帝蕭衍,又奉旨逛了三天皇城,遊山玩水之後辭別皇帝歸家,一路上有說有笑、有哭有鬧,這且擱下不表。

俗話說“國之不祥必有妖異”,因這蕭衍皇帝素信佛教,故此,南國地區到處興建寺院供和尚起居,唐朝杜牧有《江南村》一詩單道南朝崇佛之盛,其詩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那麼,這妖異來自何方呢?且聽我道來。

按理說佛教乃廣善之門,可也另有一話說他是藏汙納垢之地,卻說這佛教教主釋迦摩尼佛如來尊者有一日在大雷音寺宣講三乘妙法,忽然比丘僧尼眾裡面一陣騷動。如來見下面騷動忙止了宣講,問了原因,卻是有一僧名叫什羅對佛說妙法有一些疑問,因而在那邊嘀咕,又有一僧名叫無障剛好聽到了什羅的嘀咕,於是二僧在佛前爭辯起來,因此引動其他僧尼騷動了一陣。

如來遂將二人叫到佛前,二僧對佛施禮又繞了三匝將爭辯事由對佛說了,佛問什羅:“佛法三乘,度人無數,汝有何疑?說來,聽吾解釋。”

什羅聽了再施一禮說道:“如來世尊,吾聞‘眾生平等,皆可成佛’,然三界之內,不持戒者不能佛、魂入陰曹者不能佛,為惡者轉輪迴,受業報之苦亦不能佛,請問世尊,眾生非佛,佛亦非眾生也?請為我說。”

如來聽了也不嗔也不怒微笑道:“眾生非佛者,或未入我袈裟之門,或未開諸識妙諦,故而非佛,此論‘他求不如自解’;佛非眾生者,芸芸乾坤,是佛者獨得解脫,自見其是,而莫知人非,非以其自是,乃是人非所非也,此論‘佛從本心不入外道’。”

什羅聽後略加思索,繼續問道:“若眾生自解本心,佛所作用何在?如在,眾生非自解,如不在,佛應滅盡無妨也,世尊,請為我說。”

如來聽了也不答話緩緩閉上慈目以妙絕智慧遍觀過去、未來,良久後睜開眼睛說道:“汝今迷了本心,入了外道,若還向佛,可留,若非向佛,請去。”

什羅知道佛陀下了逐客令,仍然再施了一禮冷笑道:“世尊,我若向佛以求自解,自解處佛無所作用,我若不向佛以求自解,既去而為外道。”

此刻,大雷音寺裡面頓時議論聲四起,也有咒罵什羅的,也有請求如來懲罰他的,也有支援他觀點的,騷動逐漸演變為騷亂,只見如來念一聲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當時靈山顫動,什羅見如來示現神通,知道這地頭蛇厲害,遂吼一聲:“吾今去也,有願同往以求他法者,可來。”

說完,什羅使一個袈裟化乾坤的神通平展於腳下,頓時有願意跟隨他的都跳到袈裟上去了,什羅見人到了,念一聲咒逃離了靈山。如來平息了靈山之亂後,知道什羅已經逃離,也不去追趕,依然穩坐九品蓮臺之上繼續宣講他的三乘妙法。並將此事前因後果對僧尼眾說了一說,原來這什羅已經證得菩薩之果,具有大智慧和大神通,因未證成佛,心急敗壞之下竟為心魔所迷入了外道。

這什羅得罪了如來佛祖哪裡還敢在西方待下去,於是逃到華夏九州之地,改叫龍華尊者並建立菩提教,自己做教主,菩提教本身和佛教並無二致,區別只在於,菩提教教主是什羅。這什羅有大智慧,也有大神通,叛出佛教後修了邪道,什羅又遵循有教無類的政策,因此菩提教下亦正亦邪,普通人不知就將這大帽子扣到佛教身上去了,菩提教反而並不因此承擔罪名,於是教眾邪行惡業逐漸增多起來,當時正值西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朝者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管你正教、邪教還是內道、外道的,因此普提教就在赤縣神州紮根傳播也。

傳到如今,這菩提教風聞南梁皇帝蕭衍敬佛,就將教壇搬到了蘭陵郡丹徒縣,就在丹徒縣金山上蓋了一座金山寺,從此興風作浪、為禍一方。

話轉回來,這劉氏一家子坐著馬車走走停停終於回到自己家裡,一家子風塵僕僕,排隊梳洗了都進屋休息了,唯獨這劉不通進屋之後就開始修煉《萬通神經》。

劉不通現在修煉的是聚魄,人的七魄分散於人身體各處,並反覆遊走而無定處,因此修煉此一節尤其的難。七魄中,屍狗代表喜、伏矢代表怒、雀陰代表哀、吞賊代表懼、非毒代表愛、除穢代表惡、臭肺代表欲。

劉不通盤膝靜坐,調整內息,用身體裡面的靈氣去感受七魄所在位置,並逐一定位,屍狗魄在印堂穴、伏矢魄在啞門穴、雀陰魄在天突穴、吞賊魄在鳩尾穴、非毒魄在關元穴、除穢魄在神道穴、臭肺魄在仙骨穴。經過觀察劉不通發現,這七魄每隔三個時辰就走出穴外一次,並且七魄從來不會聚在一起。透過計算時辰,劉不通要花二十一個時辰(42個小時)才能搞定這七魄,他怕中途有人打擾,遂出了房間和家人上下左右都交代了一遍這兩天不要去打擾他,劉文喜和馮氏難免又問東問西,劉不通不厭其煩也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和家人話語間打起游擊戰來,好不容易都說通了,馮氏又去準備了一些吃的叫他這兩天別餓壞肚子,劉不通當然回覆“理會的”,然後回自己房間開始這兩日的閉關修煉。

世上的蹊蹺事本來不多,劉不通這裡現在就有一件,別人閉關一年半載的,他閉關——兩天。三個時辰搞定一個魄,正是三七者需要二十一個時辰。

劉不通到了房間依然盤膝靜坐,先將靈氣聚集到印堂穴,待那屍狗魄一出穴就將印堂穴閉住然後將其逼入百會穴和三魂凝鍊在一處。前面都還比較順利,但是將屍狗魄逼到百會穴的時候,三魂和魄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排斥,劉不通只得苦苦挨著,這是毅力之爭、也是耐力之爭,爭不過就前功盡棄,爭得過就壽享無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魂魄之間為何會如此排斥呢?因為三魂是人之精氣神的主宰,而七魄是精氣神的屬官,簡單理解就是三魂乃七魄的上司,七魄是三魂的下屬。如今下屬要和上司平起平坐共居一處,你說上司能不排斥麼?

劉不通本來以為聚魄和凝魂差不多難度,卻不想這聚魄比凝魂的難度更大,有人可能會起疑了,聚魄不應該先把七魄聚在一起麼?首先要告訴你的是,這七魄和三魂有很大不一樣,三魂乃文官,稍微逼迫就會乖乖就範,而七魄是武將,你逼急了,他就造反了(反噬“狗急了還跳牆呢”)。歷來有魄力之說,卻沒聽過有魂力之說,以此是也。所以,在聚魄時,要逐一攻破,而不能先聚攏他們,那樣會遭到反噬。

對於劉不通來說,修行的道路還是很漫長的,那麼劉不通到底能否聚魄成功呢?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