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八爺混江湖(射鵰同人)最新章節列表 > 1、引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引言

愛新覺羅·胤t (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母良妃衛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胤t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胤t被恢復原名,收入玉牒,子孫一併敘入。

實際上,胤t對雍正的威脅,倒不一定是有暗殺或政變的陰謀(當然也不一定就沒有),更主要的還是威望太高。二年(公元1724年)十一月,雍正就曾說他每次申斥允時,“審察眾人神色,未嘗盡以廉親王為非”。次年四月,又說“視諸王大臣之意,頗有以胤t為屈抑者”。

顯然,在雍正與胤t的鬥爭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諸王大臣的心都向著胤t,只不過敢怒不敢言。敏感的雍正哪能感覺不出來?二年四月,登基才一年半的雍正滿腹委屈地下了一道聖旨:“爾諸大臣內,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謂允t賢於朕躬,為人足重,能有益於社稷國家,朕即讓以此位,不少遲疑!”不難想見,如果不是被逼無奈,雍正不會說出這樣賭氣的話。他的威望人緣遠不如胤t,已是不爭之事實。

平心而論,雍正和胤t都夠格當皇帝。

他們都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執政十三年的政績可以為證。這些政績證明,他至少是一個有才幹有作為的皇帝,這才使康熙創造的盛世得以延續,以後又在他兒子乾隆手上延續了六十年。胤t的能力,則可以在雍正那裡得到證明。雍正即位以後,曾多次說過:“胤t較諸弟頗有辦事之材,朕甚愛惜之”;“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其實不用聽他說,只要看看他為了整垮胤t費了多大的勁,就知道胤t不是等閒人物。

但我們還是要同情胤t,因為他實在太冤。

胤t究竟犯了什麼滔天大罪,該受康熙、雍正父子兩代皇帝的一再打擊和壓制?殺人放火?貪汙受賄?謀財害命?弒君篡權?都沒有。他唯一的罪過,是德才兼備,以致老王誇讚,群臣擁戴,諸多阿哥愛護,成了皇子中出頭的椽子,這才被康熙視為肉中刺,雍正視為眼中釘。因此,胤t的罪,無妨叫做“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眾罪”。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只是這風來自父兄,便不免讓人傷心;而這一父一兄又都是皇帝,就不但讓人寒心,更讓人驚心了。實際上,無論在康熙晚年,還是在雍正早期,允t做人都很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動輒得咎。

(以上摘自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