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負二代到華娛大佬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6章 可愛的觀眾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6章 可愛的觀眾們

“看完我只想問一句,朱先生在被囚禁的這一天裡面可以犯罪嗎?可以的話,天天推倒小姐姐啊,每天換著推御姐、推蘿莉,簡直是男人的天堂啊!!!”

得益於全球微電影大賽的熱度,以及整個網站的全站推廣,《一日囚》才剛剛上傳到Uvideo網站上沒多久,下面就有了許多評論。

而沈宇也注意到,有一條不那麼和諧的評論竟然被頂得非常高。

唉!小夥子還是太年輕啊!

要是影片中的朱先生真像他說的那麼搞,怕是活不到十年就掛了……

沈宇滾動滑鼠,繼續看著網友的評論。

一位網友在那條充滿嚮往的評論下面開噴:“所以說有些人一到了網上就原形畢露!人家朱先生的遺言裡面寫得清清楚楚,他曾經想過帶上幾個走到郊外去,等時鐘越過晚上12點看看會出現什麼情景,但他擔心可能會傷害別人,於是放棄了,只能用自己作實驗品,給世界找一點小小的麻煩。”

然後有人又再次回覆說,影片中有這段嗎?

當然是有的,《一日囚》的原著裡面就有,沈宇也把它寫到了牆壁上。

不過只是作為補充,作為背景,因為微電影的時間和節奏的關係,沒有讓旁白念出來。

但如果有細心一點的觀眾仔細看的話,或者是將畫面暫停去看牆壁上的文字,都還是能夠看到的。

那些寫在牆壁上,但是又沒讓旁白念出來的內容,其實沈宇都是有所考慮,有所取捨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比如這一段,當觀眾注意到之後,朱先生就又多了一個特質,不願意無端傷害別人,或者說,善良。

這樣一來,朱先生的人物形象就變得更加豐滿了一些。

相比於這個不太和諧的腦洞帶歪的樓層,其它評論就顯得要正常得多了。

有人發起討論:“又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大家來討論下,晚上十二點之後,朱先生還會不會回來?”

立刻就有人回覆:“肯定不會回來了,影片的主視角是那個叫做麗麗的前臺小姐吧?

過了夜裡十二點,她就會進入到19號去,而朱先生只會停留在18號,無論他是否回來。

就算朱先生死而復活,在十二點之後又回來了,他回的也是18號,到時候所看到的麗麗,也是18號的麗麗,19號的麗麗已經看不到活著的朱先生了。

可以說,當18號的夜裡十二點一過,他們就處於不同的平行世界了...”

不得不說,雖然同樣都充滿了懸念,而且都是開放式的結局,但《一日囚》的觀眾評論,風格跟《調音師》那邊完全不同。

《一日囚》的觀眾評論顯得比較宏大,什麼平行世界、量子態之類讓人不明覺厲的名次時不時就會出現在評論區。

而《調音師》的觀眾評論則非常細緻精巧,從細微處見真章,很多觀眾就差一幀一幀的播放來尋找線索了。

“雖然時間在不斷的重啟,但是朱先生的身體狀況卻隨著時間而一起流逝,朱先生本身依舊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他並不能像《土撥鼠之日》中的主角那樣體驗各種死亡,然後再復活。朱先生最後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很快,評論區裡面就有人就提到了另一部有著相似設定的電影,《土撥鼠之日》。

其中有一些人說影片抄襲,但那只是極少數,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除了都應用了“困在同一天”這樣一個概念以外,兩部作品從設定到核心,都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其實你要是仔細思考就會發現《一日囚》和《土撥鼠之日》有根本上的不同,《土撥鼠之日》中的菲爾每次醒來之後我們都可以認為他是進入了另一個平行世界,那個世界裡的一天,所有的人都不記得前一天發生的事情,只有菲爾保留了所有的迴圈裡的記憶。

而《一日囚》中,作為正常人的旁觀者麗麗,她記得所有迴圈裡的朱先生,也就是說朱先生的迴圈重疊在同一個世界的一天裡。

朱先生留在牆上的遺言裡也有‘大概,在旁觀者眼中,我在若幹次迴圈中的行為,像立體空間的物體在平面上的投影一樣,被疊加於一天裡面’這樣的話,我覺得可以簡單理解為朱先生和除了他以外的世界已經被分割開來,他在所經歷的一個又一個8月18日中的所有行為都被壓縮成了一天。

這兩種設定所引發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按照《土撥鼠之日》裡的設定其實非常好理解,也不會存在邏輯上的悖論,因此我們看到電影被拍成了典型的好萊塢式的講述一個人自我救贖和成長過程的電影,結局也是皆大歡喜。

而《一日囚》所採用的設定細推下去會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沿著朱先生遺言中的幾種思路,可以推導出眾多的可能性,也許還存在邏輯上無法自圓其說之處,但思想意義上比《土撥鼠之日》深刻得多。

當然,對於《一日囚》沒有明言的結局,我更傾向於是個悲劇。”

這就對了嘛!

雖然我擺明了就是要用這麼個在歐美有一定觀眾基礎的概念來吸引當地的科幻愛好者、電影愛好者,但要說我抄襲,說《一日囚》原著抄襲,那就太過份了!

如果用了被困在同一段時間裡這樣的概念就算抄襲,那我後面的《原始碼》怎麼拍?《明日邊緣》的漫畫和電影還怎麼搞?

就喜歡這種理性的觀眾!

“很喜歡《一日囚》,《土撥鼠之日》的結局過於美好了,而《一日囚》除卻科幻的色彩,那種孤獨的感覺也很鮮活。

雖然沒有困在同一天裡出不來,但仔細想想,我們許多大人小孩的生活其實也是在不停迴圈的。

大人每天大多是上班下班開車看書讀報上網看電視吃飯聊天洗澡睡覺,而小孩子呢,其實也差不多,上學放學坐車做作業吃飯看書洗澡睡覺。

我們過的生活和朱先生唯一的一點不同,可能就是每天的工作內容不同,翻開的課本頁碼不同。

我們每天都會面對這個世界,像是昨天的重複,卻又有那麼一絲改變。

朱先生無論做多少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嘗試著打破時間的牢籠,但最後終究回到了前一天的零點。

但我們和朱先生不同,我們做的事會對未來產生影響。

看完這部《一日囚》,我不禁在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夠給在重複、枯燥的工作和學習之外,擠出時間,為自己的生活新增各種色彩,不再是那麼的千篇一律。”

剛剛話沒說完……

這種感性的觀眾我也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