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拙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 罪雲城 第46章:落地鳳凰不如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 罪雲城 第46章:落地鳳凰不如雞

所謂否極泰來,盛極而衰。

天地陰陽世間永珍無不遵循此理。

轉折和變化,從八歲開始。

在父母眼裡,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

曾經不如姜乙的別人家的孩子們,從八歲開始紛紛凝氣成玄,開始修玄之旅。

初玄境的孩子們,大約以一年一級的速度有快有慢的升著級。

唯獨姜乙,進入初玄境一級後,從此玄力境界紋絲不動。

於是,慢慢的,各種不良風評紛至沓來。

大家譏諷他的更多的原因,是他曾經的神童才子之名。

在大家眼裡,既然是天才,就應該樣樣都優秀才更合理。

普通人平凡很正常,但是你沒有平凡的權利。

在這種嚴格的要求下,對他的各種挖苦與譏諷越來越多。

九歲,沒有升級的姜乙跌落神壇,歸於平凡。

十歲,還沒有升級的姜乙變成眾人嘴中之垃圾。

“姜家三房廢物兒子”、“修玄廢材”等諸多稱號就加在文爵爺姜乙身上。

修玄世界,玄力為尊,此事亙古不變。

大顯以武立國,尚武輕文之風也很難說改就變。

姜乙的才子之名,慢慢變成譏諷而非誇獎。

姜乙甚至懷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自己這掉包而來的假身份也被揭穿。

那可就真的是一地雞毛了,畢竟當今的年代極重視出身。

定國公府除了爸爸姜達,其他五位叔伯,有十三個兒子獲封男爵,而自己的父親,除了自己這個假兒子,竟然全是女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姜家長子,長房威武伯姜強,既威武,也夠強,六個兒子,十三男爵中,他們大房獨佔五位男爵。

另外四位叔伯輩,每房兩位男爵。

現在,三房終於因姜乙以文封爵,也有一個不尷不尬之男爵。

別人覺得尷尬,其父卻引以為傲,很豁達,覺得兒子不在多,在精。

兒子九歲沒升級,父親還是夠豁達,等到十歲還是無法升級,也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焦慮。

最大轉折出現在十歲零十個月,姜乙戲稱之為雙十劇變。

爺爺定國公姜牙著急了,把顯國第一大醫南宮鱗請來為孫子診脈,診斷的結果是姜乙玄脈天生缺陷不可修復。

言外之意便是,無論再怎麼拼命修煉,終生也只能停留在初玄境一級,不可能再有寸進。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此事很快在顯國流傳開,文官武將紛紛聯名諫言。

大顯國聖武廿三年,姜乙的爵位經歷了六年多

風光後,被剝奪。

眾人均覺得如此驚才絕豔,凝成玄力自必易如反掌,四歲封爵只是稍微提前封賞而已。

聖武大帝也確實沒看走眼了,凝氣成玄確實容易,可沒成想玄力增長成為泡影。

實事證明,此才非彼才,文才非玄才。

自此,姜乙淪為伯爵府的普通人。

落地鳳凰不如雞!

無論伯爵府還是國公府,此時的眾人再看他,眸色中均多了其他味道與色彩。

除了四個人還一如既往。

第一位,自然是矇在鼓裡的假父親姜達。

降爵進爵這種事沒少攤在自己身上,衝鋒伯視此為家常便飯,並未在意。

姜乙剛出生那年,姜達再次立下天功,姜家除了給姜乙要了只大鳥,再未邀功討賞。

姜乙被降爵,他覺得小事一樁,甚至自豪的說:虎父無犬子,果然誰生的像誰,這兒子隨我!

他對自己的天賦異稟很自信,因此不信兒子玄脈會有問題,更不信大醫南宮鱗的診斷。他覺得兒子剛出生五天就降服聖境雪雕,可能暫時遇到溝溝坎坎,大器晚成而已。

如果他不是被矇在鼓裡,知曉了夫人的“換子勾當”後,會不會還這麼說。

所以,全天下都在譏諷嘲笑姜乙玄力廢柴,這位假爸爸卻堅定如故的支援兒子。

姜乙偶爾尋思,如果自己和父親易位而處,自己做父親他作兒子,自己不見得比人家做得更好。

這也是姜乙著急的原因之一,畢竟自己的身份是人家的兒子,不能讓自己的老爸讓別人看笑話。

衝鋒伯姜達是整個伯爵府,四位最堅定的人之一。

當然,比他更堅定的,是親媽媽黃毛。

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沒有哪個神經正常的母親會嫌棄自己的兒子。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自己生的自己痛。

所以,兒子封爵降爵,和兒子健康成長快樂生活相比,她更看重後者,這是卑微的母親最樸素的要求。

她當然是不可能譏諷兒子的四人之一。

三少奶奶的近身侍衛丁凝,不知此女以前有何淵源,自從姜乙出生後,此女像是對待自己孩子一般,百般呵斥。

對姜乙的看護照顧用心程度,甚至超過了自己近身侍衛的職責。

三少奶奶平時不怎麼外出,在府內又相對安全,所以她閒來無事,倒是搶著看護小主公。

梅夕夫人身邊丫頭,見丁凝如此對小姜乙,她們反倒做了順水人情,討個清閒。

姜乙記得很清楚,成年的自己尚在“襁褓”這個小外殼中困著之時,丁凝便開始教自己吟誦“拳拳之意在凝形,意在拳先修路徑,氣沉百脈海生玄,玄力

定鼎似清風……”

她的本意,是從小娃娃起打下基礎,這也可能是姜乙凝氣成玄那麼容易的原因之一。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初始的微不足道、一丁點的累積,最終會凝成碩果。

這丁凝之名,倒是大有深意。

無論尊卑,一如既往對姜乙好的四位中,除爸爸、媽媽和丁凝三位,便是姜乙的貼身侍女。

整治那三位內府“大人……物”這件事,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從此,定國公府上下都知道有個三歲小家夥,卻是個狠辣的主,不能輕易招惹,更不要想著得罪。

姜乙便是要這“睚眥必必狠報”這名聲遠播。

這樣一來,沒有人敢隨便得罪姜乙身邊的人。

蜱兒開始是梅夕的小丫頭,後來少奶奶便讓她照顧小少爺的飲食起居,成為姜乙的貼身丫頭。

監天司密探身份的內府管家欺負蜱兒丫頭,被小少爺三歲開口後找個藉口折磨的生不如死。

有了小少爺這種不講道理的護短,大丫頭怎麼會不識好歹。

她始終和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小少爺是一夥的,甚至到了後來,哪怕少奶奶的話都沒有小少爺的話好使了。

除此四人,其他人,哪怕這小少爺落地不如雞,說到欺負他,卻也還是不敢。

說來也怪,除此四人,還有一人,在此種情境下,對他一如既往不說,甚至許多方面比上述四人還要好。

此人便是梅夕。

按理說姜乙爵位被奪,封爵再無希望,修玄廢柴,玄力升級也徹底無望,她應該對這假兒子灰心失望。

可是,她對姜乙的態度不僅沒變差,反而更好了。

她在兒子的艱難時刻強勢的站出來,堅決站在兒子身邊,支援他維護他。

沒有什麼人敢在她面前中傷譏諷這個兒子。

府內事情,她一如既往的找小姜乙商量,對兒子依然言聽計從。

“患難見真情”、“生的不如養的親”,姜乙在梅夕身上徹底相信這兩句話。

假媽媽的行為令姜乙刮目相看。

梅夕明明知道自己是假的,且修玄、封爵無望,還能如此對自己,才是真正難能可貴,所以,姜乙對她的看法也徹底改變。

因此,姜乙消除了非親生的隔閡,對這兩位母親,同樣的孝敬一樣的好。

“睚眥必狠報”名聲的好處便是,就算他跌落神壇,敢隨便欺負他身邊人的人,恐怕不多。

可是背後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卻在所難免。

對各種冷嘲熱諷,姜乙自然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