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之日本投資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7章 印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7章 印度

岸本正義和高橋和也把位置換了回來。高橋和也意味深長的直接感慨道:“還是這裡坐著最舒服。”

“我下個月的行程是準備去中國深圳。在我不在日本這一段時間,由你來全權負責總公司的各項事務。”岸本正義直言道。

“不對啊!你不在日本的時候,不是都由孝之全權負責嗎?這一次怎麼換成我了?”高橋和也詫異道。

“因為你最閒,所以我見不得你閒著。”岸本正義輕輕一笑道。

“只要你不怕我給你亂搞事情出來,那麼我是無所謂。”高橋和也沒有拒絕道。

岸本正義知道他是在開玩笑,於是也就變得有一些不太正經道:“你真要是給我亂搞出事情,那麼我就派你去開拓印度市場。

如果你剛才說不接受的話,我就帶著你出差去。反正,不能夠讓你這麼遊手好閒的白拿工資。”

高橋和也抓住了他這一番話當中的重點道:“怎麼,你對新興市場國家當中的印度又有興趣了?”

“這一次,我打算是完成了中國深圳之行後,就會再飛到印度孟買和新德里去好好地考察一下。

印度這一個國家也是文明古國。其實,這一個頭銜除了對旅遊行業有促進宣傳的作用之外,對於我們投資家而言,一點卵用都沒有。

我們最是看重的是投資回報率。印度的人口多,僅此於中國,那就說明其具備潛在的消費力巨大。

印度的國土面積雖說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積比中國還要多一點。在我看來,哪怕二十年後,中國也會慢慢出現像日本一樣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而印度都不會出現。

中國大陸實行得是一夫一妻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而印度是可以隨便生孩子,喜歡生多少都可以。

印度人喜歡生孩子,而中國大陸經濟越發達的地方,越是普遍不喜歡生孩子。”岸本正義如實道。

“我對印度是知之甚少,唯一讓我對印度感興趣的莫過於文明古蹟,瑜伽文化等旅遊方面的東西。

雖說中國和印度,我都去過,但是我仍舊覺得印度的投資環境不太理想,難有大發展。”高橋和也認真道。

岸本正義倒是覺得他的看法沒有多少問題,頗為類似中國人看印度一樣。印度的國家體制和中國完全就不一樣。

它在大投資的基建專案,比如電力,道路,橋樑等上面不會出現中國那種領導一拍板就直接幹的事情。

印度會反反覆覆地開會討論。這種所謂的政治民主也挺耽誤時間和事情。再者,印度人沒有中國人那一種想要富,先修路的宣傳和活在這一世的概念。

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面制約了它。印度人更多傾向於宗教那一種不修今世,修來世。

哪怕有了一點錢,不是修廟,就是捐獻給“大師”。反正,印度的騙人神棍特別多。在這一個方面,日韓也有類似的問題。

信奉這一些東西的人不單單主力軍是中下階層人群,而且中上階層人群也有。前者是想要擺脫物質上面的匱乏,而後者是想要擺脫精神上面的不如意。

“你不要被主流的國際評級機構那一些報告和評級給矇騙了。印度到底適不適合投資,唯有先考察才有發言權。”

岸本正義不免就在腦袋裡面想起了國際評級機構也是拿錢就辦事兒的主兒。哪怕它們是大牌的西方主流評級機構,也照樣會把壞得是說成是好的,死的說成是活的,從而誤導了許許多多地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不然,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也就不會席捲全球,最先在美國爆發。後來,這其中曝光的醜聞當中有不少是大投行故意為之的事情。

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賺取利潤。雷曼兄弟之所以會破產,在自己看來,主要是跑慢了,畢竟也是其中的一個貪婪的參與者之一。

這一場讓他記憶猶新的世界經濟危機,不可謂不慘烈。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財長們和央行的行長們是不斷的開會。

於此同時,各國元首們也是密切的磋商和關注。相互之間不停的在進行各種涉及經濟和政治上面的博弈。

在2008年,他的前一世可不是小孩子,而是25歲的年輕人了。光是從宏觀上面看,中國直接就失業一千萬人。

這一千萬人可就關係到一千萬個家庭,影響就可以高達三,五千萬人口。出口大幅度的下降,畢竟中國大陸利用自身便宜的勞動力製造出來的東西是主要出口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

中國政府那四萬億救市計劃本身沒有錯。問題是就出在錢的流向上面不是投向了急需資金週轉和活命的中小企業,而是主要流向了基建專案,大國企,央企等等。

這也就同樣為十年後埋下了一個隱患,製造業疲軟,基本上是垮了一半。中小企業,製造業又是就業的主要地方。

農民從鄉村外出打工,又找不到工作,即便找到了,也賺不到如意的那一份錢,全然不似以前中國人口紅利初期,大量宣傳讓他們走出農村進入城市打工。

一個反轉,又宣傳讓他們回農村去發展農業相關的生產。問題來了,走出了農村的農民在城市當中,特別是一線城市裡面開了眼界,也就不願意再回去。

哪怕是過的很苦,也會堅持,再堅持。大量的農村人口走出農村進入城市,又和城市人口爭搶就業等各種資源。於是,中國的城鄉矛盾日益凸顯出來。

至於微觀上面看,就是自己前一世所在的數萬人的大國企就2008年之後沒有再蹦幾年就徹徹底底地歇菜了。

他倒是沒有多少緬懷,畢竟是沒有趕上好時候。唯一讓老工人們還能夠津津樂道的就是在於這一家當地的大國企在上一個世紀90時代的風光無限。

那個時候,在這一家大國企上班的他們還年輕,去相親還專門穿著工作服去,表示老子是好單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還沒有三十年,連市場上面賣小菜的小攤販都看不起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