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偃者道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章 韓麗的迷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章 韓麗的迷茫

“這些我並不在乎,我之道,早已如同大道行天,天樞也將兌換體系上線多時,你們自行兌換就是。”

“物化天國內,物資極大豐盛,錢幣,積分,信用,貢獻種種,都將被統一轉化成為功德,你們可以用它換取我手中所能供給的一切資糧,未來成就如何,也各憑自己努力。”

李塵如此回應了步青雲等人的投誠之言,是要讓他們明白,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他們自己。

步青雲經由點化之後,似乎思路也一下變得廣博起來:“功德……貢獻……我若把獨門秘技上傳,為天樞所掌,應當算是不小功德?”

李塵道:“自然能算。”

步青雲又道:“那我等透過自身掌握之術,再創新法,應該也算。”

“還有,如若我們幫助其他人解禁晶片,融合知識……”

李塵道:“當然也算!此中細則,你們可以自行查閱,完全不必問我。”

如若是過去,步青雲等人可能會把這一句話理解成為不耐煩,從而誤會李塵的態度,但如今他們卻已經深刻理解,真的應該自行查閱,沒有必要追問。

因為這種繁瑣細則,不應浪費大師高人的寶貴時間和精力,各自憑藉個人終端與智腦連線,自行獲取答案就是。

它們早已如同律令,體現在這一方地界的每一處。

“看來我們在這裡生活了大半年,還是沒有真正融入。”

幾人油然感慨,心態終於開始發生微妙的轉變。

在此之後,眾人告辭離去,果然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步青雲花費全部功德兌換了一臺定製的高性能智腦,利用五星智慧的強大計算力歸納總結各類道紋禁制,開始和自身所學結合,研究新法。

鐵燼,安豐梅一成等人各以煉器手段研究機關傀儡,一時間成為煉製高手。

至於其他奴工匠人,則是仍在操作各類工程機械,熱火朝天的進行著聖靈大陣的建造。

此時整個工程已經完全步入正軌,除少數地方施工環境複雜,需要大師指引,其他都可由麾下之人自行解決了。

甚至就連那些奴工匠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清閒自在。

因為他們發現,李塵麾下機關傀儡正在變得越來越智慧靈動,絕大部分體力勞動都在面臨著淘汰的境遇。

甚至就連簡單的創造,都在失去其意義。

……

物化天,一座如同塔臺的高樓上,韓麗持劍而立,眼神清冷,凝望著不遠處的數具機關木人。

這些機關木人全部手持刀劍,姿態生動,一副栩栩如生的模樣,從四面八方將其圍住。

寒風吹過,高樓上面,呼嘯四起,所有機關木人齊動。

丁丁丁丁!

韓麗手中之劍也如同電光疾舞,瞬間化作茫茫寒星,籠罩自身。

刀劍交擊之間,不時可見,劍走龍蛇。

抽,提,格,擊,刺,點,挑,抹……

一招一式之中,全無修為法力,但卻又演繹著她這些年來精心修持的嫻熟技巧。

韓麗一直以來珍惜機會,修煉得非常刻苦,這些基礎性質的東西,早已經如同本能,融入了自己劍道。

如今即便離開大乾,來到偃道盛行之地,依然以劍修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劍不離手,刻苦修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機關木人都是她花費功德從物化天中兌換而來,乃是特別改造的劍手型款,內建通用劍訣與各類劍道技法,實力在煉氣巔峰層次。

她雖然早已晉升築基,但除卻征戰磨練,劍道心得尚未圓滿,仍舊處在吸收百家之長,融合自身成果的階段,因此這樣的對練也應有幾分意義。

韓麗特意不用法力催發劍氣,也不以修為壓制,為免損壞陪練道具,甚至刻意把自己的身軀反應,力量,速度也降低至煉氣巔峰時期應有的水準,只以純粹的技巧對招。

如此一來,果然倍感吃力。

韓麗只感覺這些機關木人竟似掌握著極其高明的劍術,一招一式,渾如真人,僅僅只是數十息,突然就眼角猛跳。

不知何時,一抹寒光自肋下而現,手中之劍已經來不及回援。

韓麗下意識的以意念催發罡鋒,無形之間脫體而出,朝木人激射而去。

砰!

木人的頭顱立刻被這股宛若飛劍的激芒洞穿,動作停了下來。

其他木人如同連鎖反應,立刻收住劍招,跟著不動。

韓麗贏了比試,卻是面露懊惱之色,皺眉苦思起來。

“大小姐,你練了一上午,還是休息一會兒吧!”

“我給你倒了杯椰奶,是冰鎮過的。”

在韓麗停下的時候,一個豹頭人身,身材玲瓏的小妖上前,殷勤遞上一杯椰奶。

韓麗輕嘆一聲,接過椰奶,喝了起來。

小母豹看著韓麗,有些不解問道:“大小姐,你最近都在跟這些木頭人較勁,是為什麼呢?”

韓麗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

小母豹早已習慣了韓麗的沉默寡言,並不奇怪,只是自顧自道:“我最近聽說,李尊打算更進一步開放功德兌換和軀體強化改造的功能,以後大家都可以直接改造肉身,甚至習得武藝了,照我看,這練習的用處也不大,還不如接受改造呢……”

韓麗微怔:“練習的用處不大……”

類似的話語,她早就從李塵口中聽說過,不過李塵所述,遠比這小妖更加深刻和高明。

在李塵看來,劍術也好,劍道也罷,反覆苦練的意義,無非就是給資質平庸之輩一個踏實上進的階梯,是成就庸人的希望所在。

所謂勤能補拙,不外如是。

然而長遠來看,庸人和天才所擁有的時間精力都同樣有限,能把時間精力花費在這邊,勢必就在其他方面有所減益,焉能保證,這條道理就一定是對?

天才才不講究什麼勤修苦練,都是靠腦子在悟。

而且李塵曾言,諸天強者,無不取巧。

一個農民,辛苦操勞一輩子,所得出產又怎麼超過農機和化肥?及至修煉之途,如何打熬氣血,精修劍訣,磨礪心志,固然精神可嘉,但很有可能,也是白費。

過於相信傳統修煉之法,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這是她的知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