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錦上嬌最新章節列表 > 201 揚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1 揚名

沈君笑提議的‘重農抑商’很快就由他輔修,劉蘊主筆,定下終稿。豐帝當日就讓內閣眾閣老與戶部各官員一同決議。

有望能補上戶部虧空的窟窿,其它閣老哪裡會有意見,都爽快的擬了批,就那麼議定。

豐帝也算是放下心頭一塊大石,好好誇獎了劉蘊一番,連帶沈君笑也被賞了不少好東西。其中一套蕉葉白兼青花的極品端硯叫多少人羨慕,沈君笑也因此再次名揚朝堂,本是清冷的沈三爺府邸也多了不少送禮的

不少人打聽到了劉蘊提了要沈君笑去戶部為侍郎的事,如果此令策推行順利,沈君笑就是立了大功了。即便他再年輕,侍郎一職肯定跑不了!

當官的,哪個不是逢高踩底,不管事情成不成,先在沈君笑跟前掛個號準不錯的。

沈君笑卻仍是平素那副清冷的樣子,不驕不躁,獨來獨往,那些禮也都叫他給退了回去。

“一樣沒留?”豐帝人在深宮,可近來對沈君笑關注,很快就知道了。

溫恆彎腰站在帝王身邊,臉上帶著笑:“是的,沈大人將所有禮都退回去了,說一不是生辰,二家中無喜,三無功不受祿。將所有禮都退了。”

豐帝還想說他就不怕把人都得罪,更被人孤立,就聽到溫恆說的沈君笑退禮三條緣由。帝王哈哈大笑:“什麼不是生辰,家中無喜,還無功。是不是應了這三條,他就收禮收得心安禮得了!”

“這人怎麼那麼趣,面上冷冷的,朕還怕他把人都得罪光了,結果他三句話就給自己留後路了。真是……真是,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豐帝笑得大聲贊一聲,聲音在大殿內迴響著,聽得溫恆心頭一顫一顫的。

多少年了,豐帝可沒有這樣真心實意誇讚人了。

看來這沈君笑是要有大造化啊。

豐帝在聽完這訊息後,心情不錯繼續看手邊那份官員考核的摺子。這是陳值再新遞上來了,已經按著他的意思,做了人員調動,吏部那邊都已經議過了。

如今內閣當權,人事調動雖是吏部把管著,可總有在內閣票擬投定時會出變故。陳值這先呈上來,是和豐帝示好的意思。

只要豐帝滿意,那麼陳值了為重獲帝心,肯定會將這裡頭的人差職力排眾議搞定。

豐帝快速看了幾個主要的,最後落在杜羿承的名字上,上面標著是要調回京城五城兵馬司,到東城做千戶。這個千戶,頂的就是周嘉鈺的職,而周嘉鈺會跟著周振身邊去西北大營。

帝王手指在那名字上敲了敲,想到那日大殿上撞柱的鎮國公,眼眸中有什麼湧動著,執起硃筆在摺子上寫了已閱二字,讓人送回陳值手上了。

陳值看著血紅兩字,知道豐帝這關過了,便讓人傳話下去,明天內閣議事。

豐帝今兒心情是真不錯,繼續看摺子,翻著翻著,就翻到了一個彈劾工部左侍郎的摺子。再一細看,居然和正在押往回京受審的鄭慎從有關。

上面赫然寫著,該判鄭慎從前幾年修理河道貪墨一案上,工部這左侍郎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一筆一劃,有板有眼,居然還帶著工部左侍郎當年和鄭慎從往來的信件,上面清清楚楚寫著鄭慎從和工部要的修河道款就只劃了帳面上的一半!

既然是要了劃帳面上的一半,鄭慎從身上貪墨修河道款這條是哪裡來的!

豐帝本還帶著笑的臉一下就沉了下去。

這些摺子其實都是經過內閣後再遞上來的,但卻沒有被人攔下……而這工部左侍郎,可是劉蘊的人,豐帝神色越發嚴肅。

正是此時,錦衣衛指揮使遞了急信進宮,將鄭慎從險些被人擄殺的事呈了上來。

“——反了!”

豐帝一下就將手中的信給摔了,前來送信的錦衣衛嚇得不敢抬頭。

琇瑩紓解了心中鬱郁,不過兩日身子就大好了,馮氏見著歡喜,將今日來請安的小姑娘抱在懷裡再是哄慰幾句。

還準備過兩日帶琇瑩去上香。

馮氏覺得女兒口中說出來的夢太過詭異了,就是跟真的一樣,不菩薩跟前拜一拜,她實在是不放心。

琇瑩本也想去的,這個時候正好是昭華寺楓葉紅了的時候,她想再去看看那樣盛景。

前世她是在昭華寺回府後就離世了,那是她人生轉折的地方。她中有鬱結,她想再舊地重遊,亦想在菩薩面前感謝上蒼給了她憐憫。

周振父子是五日後就要離京,父子倆經過馮氏失蹤一事,都心有餘悸,肯定是要陪同去的。所以才會定在了兩日後。

去給周老夫人請安的時候,馮氏告訴了她去昭華寺的事,老人耷拉著眼皮,愛理不理會的樣子。好半會,她才說:“我近來總是乏,就不去了,你們在菩薩面前給老身告個罪吧。”

馮氏應是,也知道周老夫人這幾天被折騰得不輕。

廖氏特別著急想給周嫻定下親來,石家那邊的意思也差不多了,兩家這正暗中去算八字呢。這些事情周老夫人都得盯著,又是最緊張的時候,這兩天都是光往石家去了,哪能不累。

不過一般這樣兩家都明確要結親的事,八字上都不會出差的,倒是廖氏有種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樣子,氣色都要好上不少。這兩日見到馮氏笑容也不那麼勉強了。

眾人從周老夫人那邊離開,劉氏難得要到正院去坐坐,琇瑩就挽了二嫂許氏的手,親親熱熱一路往回走。

由叉路口和眾人分手的廖氏面色如常,周嫻卻是在她不注意間冷冷瞥向琇瑩的身影,眼底是一直壓抑積蓄已久的怨恨。

——憑什麼她就要嫁給石家的小子,憑什麼個個都要拆散她和大表哥!

周嫻越是臨近親事要確定,就越是惶惶和傷心,對琇瑩的恨意也愈發激烈了。

而劉氏今兒主動尋馮氏,為的就正是周嫻及笄一事。

眾人在廳堂坐下,劉氏就不好意思地開口道:“大嫂,您說我們二房究竟要備些什麼嫻姐兒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