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上古當大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三章 為了生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三章 為了生存

雖然東門俘的設計得到了楊浩的肯定,但是以齊國目前的財力與物力,短時間內不可能進行如此龐大的工程。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放棄了造橋計劃。

楊浩命東門去往靈州,去實地考察最佳的造橋地點。

而水泥作坊所出產的水泥,也被命令留出一般的產量,為將來的造橋進行積累。

想要建造跨河大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水下的部分是最為困難技術難點之一。

想要建造水下的的橋基,無外乎有兩種辦法。

其中之一便是所謂的樁基法,這種方法大多數用在那些水下岩石層較多的橋樑工程中。

大致過程就是把很多細樁像釘釘子一樣固定在岩石層上,只裸露出那些樁臺的部分,所以說採用這種方式搭建的橋樑就像放在河床表面一樣,看起來比較美觀大方,要知道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說他們這型別的橋樑。都需要建造在那些河床較為穩定的地方,畢竟這個地方如果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那麼整個橋就會坍塌了。

第二種則是沉井施工法,這種辦法首先需要先製作一個密封的空心橋墩模板,將它放在水中。

然後再將他的水排放乾淨,這個時候水會不停地向外流出,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就需要一直不停的抽水,最後再進行行邊挖掘向下沉的工序,直到他下沉到比較合適的土層為止,幾乎將這些東西固定好就已經完成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這種辦法極其耗費資源,對技術要求也是相當高,以目前齊國的技術水平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楊浩自然是比較傾向於第一種辦法,派東門前去實地考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勘探當地的水文情況。

就彷彿領兵打仗一般,知己知彼才能打贏勝仗。

而一月多月之後,招募水手的公文已經在齊國偏遠地區傳播開來。

和楊浩預想的一樣,這些貧窮落後地區,報名參加遠洋探險的人比富裕穩定地區的人多了許多。

一個人如果連生存都變得無比艱難的時候,至於什麼危險,根本就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這不得不說一種貧者無奈。

為了那回來後足以舒舒服服過完一生的報酬,許多人鋌而走險去面對他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的大海。

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內,齊國官方便招募到了一千五百名水手。

只是這些人並不會全都在這一次的探險中派出去。

他們當中將會有一般人,被安排在當地建設補給站。

楊浩對前往美洲的大陸的預期路線是從蓬萊港口出發,然後繞過朝鮮半島,經過後世的日本海北上,越過庫頁島,途徑堪察加半島,再沿著白令海峽的之間的那一片群島向著北美大陸進發。

在這條航線之中,至少需要建立數個補給站。

為了防止補給站被當地的野人摧毀,維護補給站的水手必須要有一定的戰鬥力才可以。

楊浩不要求他們為自己開疆拓土,只要求他們能夠維持補給站的穩定運轉,為探險隊提供續航的能力。

至於今後這批人是否會在當地發展壯大起來,並不在楊浩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不相信,就憑藉這麼點大字不識一個的水手,就能夠在荒蠻無比的地方打下一片基業。

就算是他們建立了勢力,對本國的態度友好還行,若是不友好,以齊國的體量,征伐這樣鼻屎大的勢力,也許比放個屁還要簡單。

只要智商正常的齊人,都會明白惹怒了大齊軍隊的後果,就算是躲在鳥不拉屎的海外,也一樣無法保證自己的腦袋會安全的呆在自己的脖子上。

新招募的水兵,每人發放一些安家費之後,便跟著募兵人員前往長安城覆命。

他們將在長安城,進行為期將近一年的航海訓練。

這群衣衫襤褸的未來水手們,不知道他們今後將面對什麼風險。

不過目前來看,朝廷給的那一筆安家費,最起碼能夠讓他們的父母妻兒暫時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

齊國自立國以來便崇尚孝道,這種文化經過時間的發展,已經融入了齊人血液之中。

照顧父母妻兒家庭,已經是一個男人生存在天地間必須要做的事情。

顯得有些凌亂的隊伍中,一名十來歲的年輕人,不捨的回頭看了看自己長大的家鄉。

他的家鄉位於秦州的邊境地區,哪裡雖然是齊國的治下,但是他所在的村子,卻還保留這部落時期的影子。

由於太過於偏遠,在富裕地區的同齡人,都被強制入學學習的時候,他從懂事起,就為了生存而不停忙碌。

齊國廢除了走婚制度後,他的母親也嫁給了部落的一個普通的族人。

在新的家庭中,他這樣的孩子,自然是不太受歡迎了。

自從有了弟弟妹妹後,他已經很久沒有得到母親的關心。

多年來的艱難生活,並沒有磨滅他對家庭的渴望。

他到目前位置,也不知道大海是什麼,也不知道那些官員們說的大船是什麼。

但卻知道朝廷給的錢,能夠解決自己很多的問題。

那筆安家費,他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把剩下所有的錢都交給了自己已經許多年沒有管過他的母親,在他看來,不管自己的母親如何,最起碼自己的生命是她給的。

若是自己這一次出去,沒能活著回來,這筆錢,也能報答她的生育之恩。

年輕人看著漸漸消失在地平線的家鄉,輕嘆了一口氣,回過頭跟著隊伍朝著位置的西方而去。

這一聲嘆息,意味著這一次正式與曾經自己說了一聲再見,這裡雖是故鄉,但今後可能與他再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而此時的東北地區,由於搶劫了匈奴王殘部,而實力大漲的有窮族人,經過一整個冬天的廝殺,終於在白山黑水間站穩了腳跟。

而當地的肅慎人也並非毫無抵抗能力落後的無可救藥的野人,他們祖輩們曾經派出使者前往當初的夏朝,拜見過中原首領大禹。

雖然在文明程度上,與中原王朝相差頗大,但應付快速崛起的有窮氏卻是保持一定優勢。

在遠離齊國統治中心的偏遠地區,對於生存空間的爭奪,遠比想象中要慘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