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上古當大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艱難的製鹽工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艱難的製鹽工業

聽了楊浩的解釋,眾人仍然震驚無比。

“首領,這真的是那些泥沙中弄出來的嗎?”渠對此有些將信將疑。

楊浩道:“這是自然,難不成我還會什麼神仙手段,憑空變出來這東西,我要是有那種本事,吾族何至於如此落魄。”

“既然這樣,那咱部落今後不就有用不完的鹽了。“朔相興奮道。

楊浩點點頭道:“也不用高興的太早,這種辦法獲得的鹽十分不易,能有多少鹽,你們也別抱太大希望。”

“那我們需要多少鹽。”寅問道。

“三個大陶缸的分量應該差不多了。”

此話一出,頓時響起一陣驚呼聲。

“首領,您沒說錯吧,三個大陶缸,這麼多,夠我們吃上好幾個冬天了。”

少炎咽了一口唾沫,驚訝道。

楊浩道:“這些可能還不夠,暫時先弄出來這麼多,然後再看看情況。”

“這麼多鹽,我們能吃完?”

眾人心中對此頗為不解。

對於這個疑惑,楊浩解釋道:“夏天即將過去,不儲備糧食,這個冬天我們會很難熬,我們的米不夠我們撐過一個冬天,為了不讓我們捱餓,只能儲備大量的肉。”

“可是肉和鹽有什麼關係。”

楊浩笑了笑道:“自然有關係,如果正常情況下,肉很容易腐爛,不能食用,但如果用大量的鹽處理過,便能夠儲存更久的時間,只要在入冬前,收集到足夠的肉,冬天我們便可無憂。”

“首領。。。這。。。您說的是真的?”

寅興奮道。

“如果這樣,那我們不是想存多少肉,就存多少肉了,這真是太好了。”

眾人紛紛幻想著未來美好的生活。

但楊浩無情的潑了一盆冷水,將他們從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拉回現實。

“怎麼可能有那種好事,鹽雖然能儲存的長久一些,但並不代表肉永遠不腐爛,這只是短時間的儲存手段。”

聽到這話,眾人的興奮勁頓時減少了不少。

寅想了想道:“首領,我們什麼時候去那邊弄鹽。”

楊浩看向渠,問道:“那邊什麼情況,可有部落存在。”

渠搖了搖頭,“那邊很荒涼,除了有一些比較兇猛的野獸,並沒有見到人。”

楊浩沉吟了片刻,心中盤算到底是將泥沙運會來處理,還是在那邊直接加工完,然後運回來。

兩種方式都有好處和壞處,將原料運會來,以現在運力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但在部落裡提煉安全性是不用考慮的。

如果在河床那邊就地加工,雖然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但如果長時間的有人在那邊活動,很容易遇到危險。

這危險可能是來自其他的部落,也可能是在那邊四處遊蕩的猛獸,想要提高自保能力,就要增加人手。

楊浩心中思量了良久,還是決定採用第二種方案。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等不起,將原料運送回來再進行加工需要大量的時間,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浪費。

採集食鹽的同時,捕魚也要同步進行,只要食鹽運送回來,立刻進行醃製。

除了醃製這種防腐辦法之外,熏製也是一種不錯的手段,楊浩自然不會將這種方式落下。

在腦海中快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明天就著手進行此事,渠,力央你們兩個明天準備一下,我會帶五十戰俘和你們過去。”

“首領,您也要過去?”

寅連忙問道。

楊浩點頭道:“恩,製鹽的辦法只能少數人知道,這是我們部落的秘密,為了節省時間,我決定就在那邊製鹽,除士兵之外,我帶的這五十名戰俘,要記下名字,今後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製鹽,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動用他們,我大概會在那邊呆四五天,這幾天部落暫時由你們負責。”

寅見楊浩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安排,便不在多說什麼。

接下來,楊浩交代了一些細節之後,這場會議便在眾人的哈欠聲中結束。

第二天,臨行前,楊浩再次叮囑留守的人看守好部落後,便趕著牛車出了部落。

鹽田距離這裡並不遠,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趕到了這裡,這還是大規模行軍拖累速度的緣故,如果是輕裝簡行,差不多一日便可抵達。

這條乾枯的河道,與其說是河,倒不如說成是一個小型的湖泊更為準確。

大片的空地上,只是零星的生長著幾株野草,用寸草不生來形容也不為過。

和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木比起來,這片空地顯得十分突兀,給人一種十分不協調的感覺。

“首領,就是這裡了,我之前就是在那邊取的泥土。”

渠朝著不遠處的方向指了指。

楊浩點點頭,“力央你部負責檢視周圍,渠,你帶著這些戰俘建造住處,我們先安頓下來。”

眾人頓時忙碌了起來,搬東西的搬東西,搭帳篷的搭帳篷。

一番忙碌之下,一個多小時在河床旁邊的樹林中,便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營地。

楊浩沒有急著煮鹽,為了安全起見,派出軍隊仔細的將周圍搜查了一遍,確定沒有危險後,休息了一晚,才開始採集泥沙。

為了提高效率,這一次,楊浩將部落內最大的容器都帶了過來,即便如此,一天下來能有十來斤的鹽就是理想狀態了。

對於此時的楊浩來說,時間就是糧食,根本不敢浪費。

幾口大鍋架起,戰俘們如同螞蟻一般在河道內忙碌。

渠和力央看著一筐筐的泥土倒進鍋中,心中甚是好奇。

楊浩沒空和這兩人解釋什麼,從這些戰俘當中挑出十個人,親自給他們示範如何製取實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這十人來說,得到楊浩的親自指導,簡直就是受寵若驚,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漏掉一個步奏。

這是個難得機會,如果把握住,也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溶解,過濾,熬煮,每一個步驟,楊浩都十分認真的講解,告訴他們這麼做的道理是什麼。

這幾人聽得很認真,經過最初的惶恐之後,已經能夠大著膽子,向楊浩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

對於這些疑問,楊浩自然一一解答。

只不過今天的陽光不太好,天空的雲遮擋了光線,使得晾曬很緩慢,直到第二天中午,第一批食鹽顆粒才宣告完成。

三大鍋,總共一百多斤的泥土,最後的食鹽成品,只有區區的一小壇而已,楊浩估計這些甚至可能不到七斤,比他預估的產量還要少。

低下的產量讓楊浩有些無奈,但對於親眼見證這個過程的其他人來說,這就是個奇蹟,純淨的食鹽在他們手中誕生,這一刻不管是士兵還是戰俘,都歡呼了起來,有些人跪在地上,虔誠無比的向著天空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