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九二好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賺錢之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賺錢之道

“沒關係的。”葉纖紅笑了笑,謝絕了她們的好意。

現在才割了不到兩小時,身體真的沒那麼累,所以還可以堅持一會。如果真的累得受不了,她也不會客氣。

見她不願意回去,要繼續幹活,幾個長輩看她的眼神就有些不同了。

在農村,一個女孩子如果找了個出色的男人嫁了,或者考上大學,賺了大錢,吃上公家飯,只要是出人頭地了,一般就會被家裡嬌慣起來,不讓她下田地。

就像村裡一個姑娘,以前非常乖巧懂事,後來嫁給一個鄉里的小幹事,搬進市裡生活。現在每次回孃家,架子大得跟皇后娘娘似的,一家人都得圍著她轉。

哪裡像葉纖紅,都是這麼大的老闆了,依然保持著以前的本色。

或許就是因為她富貴了,也不會看輕窮親戚,所以她們才會在今天,主動過來幫忙吧!

三嬸突然覺得有點懂這個侄女了,不管貧窮還有富貴,她總有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世原則,別人的想法和行為,很難影響到她。

在這樣的人面前,根本沒必要耍什麼心機,還不如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

“小紅,聽說你家安安現在也能賺錢了?”三嬸想了想,終於直接問出口。

“是啊!”葉纖紅回答。

既然三嬸都這樣問了,說明這件事已流傳得很廣了,就沒必要再遮著掩著,反而讓人看不起。

“真能幹。”三嬸想起老公昨晚說的話,忍不住籲了一口氣,讚歎道。

人家的孩子才十五歲,就能賺大錢了,自己的兒子還大了一歲,只會向家裡要錢。

這人比人,氣死人啊!

“主要是現在國家政策好,允許搞私人經濟,所以只要肯吃苦,賺錢還是很容易的。”葉纖紅感嘆了一句

她說的是實話,九二年正好是小平南巡這一年,國家放開了政策,允許甚至鼓勵老百姓經商賺錢。

如果現在是八十年代,她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輕鬆賺到錢。

“小紅,你別笑話我們了。”三嬸才不信這種套路式的回答。“如果賺錢真的有這麼容易,那鄭家莊這麼多人,為什麼只有你家賺到了呢?別人家為什麼依然這麼窮?”

“三嬸,你看著好了,村裡很快就會有人大把大把賺錢了?”葉纖紅笑著說道:“主要是現在才剛剛開始,大家一時沒找到門路罷了——”

今年是改革開放的轉折點,以前私人經濟的地位還沒有確立,所以真正成功的私營老闆並不多。

接下來幾年,大量的工廠、公司、酒店、娛樂設施像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股票、基金也成了大家嘴裡的熱門話題,賺錢光榮成了大家的共識。

而虞城這邊,葉纖紅的印象裡,當房地產開始發展起來,村裡很多人外出包工地,做水電,反正各找路子,各顯神通,失敗一兩次後,慢慢找到生意訣竅,就變成了前世常見的建築土老闆。

不過這時候他們還處在原始積累階段,一年能賺幾萬,算是不錯了,一直要到二千年前後,才真正出現一些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賺到了大錢。

那時候許多以前窮得叮噹響的農村漢子,開著小轎車衣錦還鄉,被以前看不起的人吹著捧著,讓原本純樸的鄉村風氣,變得一切向錢看,那時才真正算是進入了商品經濟時代。

“是嗎?”三嬸似乎不信。“那小紅你說說看,怎麼樣才能賺到錢?”

受葉纖紅的影響,她連兒子的事也忘了說,反而一門心思請教起生意經來。

“方法很多啊!”見她態度真誠,葉纖紅也不介意提點一二。“現在最主要的是老百姓手裡有錢了,所以想吃好穿好用好,只要在這方面動動腦筋,就能賺到錢——”

“你這話還是太虛了,小紅,說點實際的——”三嬸還是不滿意葉纖紅的話。

“那我舉個例子。”葉纖紅笑了笑,沒有拒絕。“比如我們這附近沒有人種茭白,你和三叔種上幾畝,天天挑到市裡去賣,就算一塊錢一斤,是不是比種田賺得多——”

“種茭白,這個我們也不會啊!”三嬸自然知道茭白好吃,比普通蔬菜貴多了,如果能種出來賣,就算一畝賣一千斤,家裡四畝地就能四千塊了,比廠裡上班賺得還多。

“我只是舉個例子,比如你養一百只鵝,一般半年就能賣了,一年養兩批,就是兩百只,你算算有多少錢?如果養得更多呢?”葉纖紅繼續說道。“只要你不怕辛苦,是不是比種田賺得多了?”

葉纖紅想到現在村子裡,家家戶戶似乎一個樣,都是養一到兩頭豬,十幾只雞,很少有人規模化飼養。

“這倒個好主意。”三嬸頻頻點頭,覺得不愧是做大老闆的人,隨便一張口,就說了一個好主意。

不過幹這些都需要本錢,她跟村裡人一樣,都怕投資,怕失敗。

家裡本來就沒有錢,如果再貼進去,那可心疼死了。

最好像安安的那幾個同學一樣,幫他賣衣服,一件賺一塊錢,那就沒有風險了。

她們夫妻會關心這個,說到底,是因為這個是無本錢生意,賺得又多,所以才羨慕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舅媽雖然沒有出聲,耳朵卻一直豎著,仔細聽葉纖紅說話。

因為婆婆的原因,葉纖紅才會特別善特自己一家,不但讓自家開起了店,還拉來了生意。

這等於是百分百讓自家賺錢啊!不管誰得了這個機會,都能一樣賺到錢。

不過就算賺得再多,她也不可能完全滿足,想到家裡的婆婆每年都養不少雞鴨鵝豬,如果像外甥女說的,找個地方養它上百隻,那一年不是也有幾千塊收入了嗎?

家裡養東西,雖然苦了點,卻不影響幹其它活,等於是種田之外,又多了一大筆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甚至可以把這些想法告訴孃家的哥哥嫂嫂,讓她們也這樣幹,那以後自己家,每個人都成有錢人了。

“還有別的辦法嗎?”三嬸見葉纖紅不出聲了,繼續追問道。

“當然有。”葉纖紅笑道。“你們還可以開店,賣什麼都行,只要是吃的,穿的,用的,老百姓用得上,總歸有人會來買。”

“這個我們都不懂。”三嬸實話實說,“如果真的去開店,不虧死才怪。”

“開店其實不難,難就難在找對專案。”因為是聊天,葉纖紅不可能給他們具體的專案和方案。“最保險的是賣吃的,只要你做出來的東西味道好,就不怕沒生意。”

“這個太難了,我們都沒學過廚師。”三嬸笑道。

“如果開小店,倒不用學廚師,只要學會一兩樣招牌菜就行了。”葉纖紅知道前世有很多特色地方小吃店,店鋪不大,生意卻很好。“比如你做酥魚特別好吃,就可以開家麵店,重點賣酥魚面,再搞些雞肉、蛋餃,弄碗三鮮面,就差不多了。”

“對哦。”三嬸忍不住拍了一下膝蓋。

她長這麼大,還只去過一次小飯館,那是去年過年前,因為趕車,沒吃早飯就出發了,回來時等車,肚子都餓了,就去車站邊吃了一碗三鮮面,花了好幾塊錢,把她心疼得要死。

不過那麵條,確實很好吃,如果自己學會了,開店去賣也能賺錢。

“小紅,你別亂忽悠你三嬸了。”葉知書知道女兒的本事,卻擔心因為她的話,老三家真的去開店了,那萬一虧了,不是要怪到女兒頭上嗎?

“沒事的,大嫂。”三嬸笑著替葉纖紅開脫。“小紅說的話很有道理,剛剛聽她一番話,感覺自己長了很多見識似的,效果比去城裡見世面都好。”

這是她的心裡話。

因為長期在農村生活,外面的世界離她們其實很遠,就算這幾年交通比以前方便了,去城裡的次數也多了,她們依然活在過去的習慣裡,沒有絲毫改變。

從來沒有人像葉纖紅那樣,替她們開啟一扇窗,讓他們瞭解到外面真實的世界。

一直要到大量的私營企業興起,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基本上都去城市裡打工了,跟城裡人的接觸中,眼界開闊了,賺了點本錢,才會想到回老家致富。

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

“我也覺得小紅說的很有道理。”小舅媽也說了一句。

農村的縣廣播,其實經常會說一些農村致富的方法,但是她們聽了之後,有疑問沒地方問,所以像是聽故事一樣,聽完就算了。

而小紅就在旁邊,有什麼不明白可以直接問,等於把他們以前不明白的事,都搞明白了。

“你們太抬舉她了。”葉媽媽口是心非地說了一句。

“對了,小紅,幫安安賣衣服的人,有什麼要求?我們家興旺能參加嗎?”趁著現在氣氛好,三嬸直接把話問出口。

正低著頭割稻的鄭興旺,手不由一頓,暗暗豎起了耳朵。

對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來講,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圈子了。

不管哪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層次更高的圈子承認。而安安那個小團隊,已成了鄉中所有人心中的頂級圈子,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加入,跟他們交朋友。

可惜安安已明確拒絕了他們,只說下次有機會再說。

如果自己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那他在班級裡的地位,應該會隨之提高了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