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九二好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見招拆招與主動出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見招拆招與主動出擊

“這次請你來,是有件事情拿不準,想聽聽你的意見。”肖市長開門見山地說道。

“肖市長客氣了。”葉纖紅謙虛了一句。“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肖市長贊了一句。“是這樣的,棉紡廠上個月已發不出工資,市委召開常委會研究後,決定把工廠承包出去,讓有能力的人管理。”

“哦。”葉纖紅點點頭。“那工人怎麼解決?”

國有企業承包給個人,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實際上八八年就已開始了。

不管是八八年政務院釋出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暫行條例》,還是同年人大透過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法》,還是九一年政務院釋出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都明確了這一點。

而棉紡廠的問題,很早以前就存在了,這兩年換了企業負責人,收益甚微。

對政府來說,工人的安置問題,才是最頭疼的問題。

肖市長上任時,為了防止工人去堵路,她還專門想了對策,用大量招工的辦法,解決失業工人的就業問題,消除他們的怒火。

當時雖然已分流了不少職工,但是至少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還在企業上班。

現在要解決的就是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市裡有兩種意見。”肖市長開口道:“一種是讓承包人繼續僱傭他們,在承包費方面,儘量給予減免。另一種是工人重新考核上崗,被廠裡淘汰下來的職工,統一另外安排就業。”

“這兩條方法如果執行到位,其實都沒問題。”葉纖紅肯定地說道。

有一句話她不方便說,那就是十有八九,這兩條措施,都不會得到有效的執行。

前世經歷過三輪國企改制潮,用的方法也都大同小異。

唯一不同的是,九七九八年時,開始推行買斷工齡的政策,讓拿了補償金的工人自謀出路。現在這條政策還沒有出臺,確實只能用這兩種方法解決。

“你的意思是,執行時會出問題?”肖市長疑惑地問。

葉纖紅話裡的意思很明白,上面的政策其實都是好的,問題在於執行方面。

“是啊!”葉纖紅點點頭。“你也知道,國企最大的問題,不是管理的問題,而是管的人私心太重。”

很多國企老總為了私利,在外面以別人的名義另辦企業,把國企的那點家底,掏出來放進自己私人的工廠裡,這才造成國企一年不如一年。

也有人跟外面的人串通好,故意讓企業走下坡路,然後逼著企業破產或承包,那樣一來,國有資產就會低價賤賣,而他們只要花很少的錢,就把一家原資產過億的大企業吃下來。

這一點肖東勝其實也明白。

“那你有什麼建議?”肖市長又問。

他是政府官員,不是企業管理人員,看問題的角度又會不同。

搞政治就這樣,明知道因為某些人的貪婪,才會搞出這麼多事,但是不會幼稚地說出來,更不可能跟他們對著幹。

因為這裡面關係非常復雜,如果你一時嘴快,跟身邊的某個同僚發了一句牢騷,也有可能引起無法預測的後果。

你根本無法知道,跟你一起罵娘的那個人,其實就是那個利益集團的一份子。

一個政治人物,能做到獨善其身,已經非常難得了。

“我的建議是,這件事你可以用不瞭解情況為由,拒絕參與進去,交給其它副市長去負責。”葉纖紅淡淡地說道。

“哦。”肖東勝怔了怔。

會議結束後,他一直陷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怪圈裡,還沒想過葉纖紅這條思路。

下一刻,眼睛一亮。

對啊!自己是下來鍍金的,何必在這件事陷入太深,把精力全部搭進去。

辦好了,沒什麼成績,畢竟這件事是常委會決定的,他只是個執行者。如果辦砸了,就會吃力不討好,甚至得罪這個虞城最大的利益集團。

他很清楚,敢吃下虞城最大的國企——虞城棉紡廠的人,肯定不可能是普通人。

就連虞城一把手,或許也是睜只眼閉只眼,只希望這件事快點解決,擺脫這個麻煩。

“反正肖市長新來,沒必要陷在這潭混水裡,這樣太辛苦了。”葉纖紅見肖東勝接受自己的意見,繼續說道:“與其見招拆招,不如主動出擊,接下來你可以提出幾個自己的工作思路,牽著其它班子成員的鼻子跟著你走——”

“什麼思路。”肖東勝身子朝前挪了挪,激動地問。

“第一個,就是上次我們提過的,建立反季節蔬菜種植基地的事。”葉纖紅笑著解釋。“這個專案非常大,不但涉及種地的農民,還關係到一個大型蔬菜批發市場,以及一個物流中心。”

“啊?”肖東勝上次和葉纖紅談過這個專案,當時已經覺得非常大了,現在聽葉纖紅的意思,似乎又有新的想法?

“上次我主要提到種植反季節蔬菜,讓農民快速致富的方面。”葉纖紅解釋道。“其實這只是最淺層的作用,只要形成規模,後面可做的工作非常多,除了銷售而設定的批發市場,還有就是運輸相關的物流中心——”

肖東勝低頭思考了一會,發現確實如此。

如果這個種植基地形成了,每天生產出來的蔬菜,就是個天文數字了,需要運送到全省甚至全國,那就需要一個規模巨大的批發銷售中心和物流中心。

虞城位於餘杭和甬城中間,本來就是省級區域交通樞紐中心,這樣一來,地理位置就更重要了。

“至於後面形成的蔬菜深加工行業,也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葉纖紅繼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肖東勝。“比如脫水蔬菜、速凍蔬菜、潔淨蔬菜、果蔬飲料、美容果蔬產品等等——”

肖東勝越聽眼睛越亮。

這些深加工技術,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能成為現實,但是葉纖紅提出的思路,卻是非常準確,拉長了反季節蔬菜種植的產業鏈,只要有一些成功了,就受益非淺。

“那第二個呢?”說完第一,肯定還有第二,肖東勝聽完後,主動問道。

“第二個專案,是我這幾天剛想到的。”葉纖紅不好意思地說道。“還不是很成熟,但是絕對比以前說的所有專案更大。”

“說說看——”肖東勝用鼓勵的語氣說道。

他才不信葉纖紅會把一個沒什麼操作性的專案告訴自己,最多現在時機還不到,需要等一等。

“你知道,我們虞城的柏廈,有好多家制傘企業。”葉纖紅也是根據前世的經驗,這樣猜測。“因為那個鎮的農民,很早以前就開始在農閒季節外出修傘繃傘,賺錢補貼家用。”

“你的意思是?”肖東勝有些摸不清葉纖紅的思路。

“如果把這個優勢利用起來,鼓勵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修傘匠辦私營傘廠,爭取五年時間內,制傘企業擴大到五百家甚至一千家,讓這個行業在柏夏遍地開花,形成一個制傘基地——”葉纖紅最後下了結論。“到時向輕工部申請虞城為中國傘城,讓它成為虞城的一張名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肖東勝被葉纖紅的天馬行空想法驚呆了。

這個思路也太大膽了吧。

一個剛發展起來的行業,就這樣引導,會不會有點拔苗助長?

畢竟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在企業形成一定規模之後,再幫助它們提高。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為了出成績,就瞎指揮,不顧老百姓的利益。

“肖市長,你是不是覺得我太想當然了?”葉纖紅笑道:“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沒有政府牽頭,柏廈的制傘業,也會在二千年後,成為制傘基地,只不過速度沒有這麼快罷了。”

這是她前世經歷的事,柏夏在00年被命名為“中國傘城”,所以葉纖紅肯定不會弄錯。

她故意把話說得含含糊糊,其實是擔心肖市長懷疑,所以不好把話說的太滿。

至於她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專案,是因為制傘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果因為政府界入,讓這個行業提前發展,正好解決目前就業難的問題。

“你這麼有信心?”肖東勝驚訝地問。

到現在為止,葉纖紅每次對未來經濟和形勢做出的預判,都很準確,難道這一次會不準?

肖東勝忍不住糾結起來。

如果真的像她所說,沒有政府引導,它也能在二千年後成為制傘基地,那自己放棄這個專案,不是太傻了?

要知道這可是個天大的機會,如果自己主導這一產業,到時親自向輕工部申請到這個榮譽,自己不是又獲得了一項厚重的政績?

每個搞政治的人,都擺脫不了這樣的誘惑,肖東勝也不例外。

“當然了。”葉纖紅肯定地回答。“雖然我還沒有具體去調研這個專案,但是現在的柏廈,私人辦傘廠,已成為共識,有的鄉里,一個村就有十幾家制傘作坊,由他們示範帶動,別人會不動心?”

“如果真的如此,那確實應該引導一下,讓它們走得更穩妥。”肖東勝頻頻點頭。

他還年輕,心裡也裝著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的想法,葉纖紅提出的一些專案,沒有一個是假大空的混政績工程,全是老百姓能得到好處的專案,這也是他看重葉纖紅的原因。

“我今天提出這些建議,並不希望肖市長馬上去做什麼。”葉纖紅提醒道。“如果肖市長能暗裡調研一下,找出那些小作坊主面臨的困難,並找出解決的辦法,那對這個行業來說,無疑會幫助非常大。”

“我明白了。”肖市長點點頭,暗裡下了決心。

作為常務副市長,每天的工作非常多,如果不是葉纖紅提醒,他也不會去關注柏廈這個還不起眼的專案。

既然葉纖紅認定它有這麼大的潛力,那他以後肯定會特別重視這件事。

如果真的成為傘城基地的推動者,那自己說不定能直達天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