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啞姑玉經最新章節列表 > 396 死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96 死棋

劉駙馬被派出去以後,朝中開始了等待。

這回跟上次去請不一樣,上回大家覺得白峰來不來都不太要緊,反正京都百姓的日子照舊過著,文武大臣們也都如舊過著自己的安穩日子。有時候想起靈州西南大片失陷的國土,想起五勝關據說還在苦苦堅守的兵士,大家似乎有些心疼和擔憂,但畢竟那戰事離自己是遙遠的,所以,京都的千門萬戶,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至於那派兵迎戰、驅逐侵略者的大事,自有皇帝費心。小老百姓們犯不著為這個睡不著覺。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隨著大朝會之後,東邊東罕國聯合周邊六國即將入侵東涼的訊息在京都內迅速流傳,坊間說書先生首先換了最新書目,是前朝和周邊小國締結同福約定的往事,聽書人居然驟增,好像那早就老掉牙的前朝舊事忽然就煥發出了新意。就連勾欄之間的賣藝女子也都換了曲目,扭著身段兒吊著嗓子呀呀唱的是前朝亡國之前一度風行的舊曲。

一種大難臨頭,人人惶惶不安的風氣,悄然籠罩在東涼帝都上空。

京都翰林院的書庫內,年事已高的老翰林正在整理一些陳舊的古冊典籍。

一位新近進院的年輕翰林圍繞在他周圍,東瞧瞧西看看,覺得那裡都透著新奇。

老翰林抱起一本比磚頭還厚的硬皮書,翻開一看就看呆了,足足看了幾個時辰,卻還深深沉浸其中。

小翰林躡著步子走近,悄悄偷看,發現大人手裡抱的是一本《前宮舊事》,這是東涼國立國之初,先皇命令翰林院帶人從先朝遺留宮人內侍等嘴裡聽取整理的宮廷舊事。

當時老翰林還只是剛剛考中進士的小年輕。

“大人,這本書真的這麼好看?您都看好幾個時辰了,外頭太陽早就落山了。”小翰林等不住老翰林,只能開口催促。

老翰林緩緩合上書,眼神迷離,感嘆:“雖然看似都是一些無聊之人口中流傳的無稽之談,其實細細研讀,記載的卻也是另一種世道人心啊。這些宦官內侍、白頭宮女,尤其藏身在深宮大院內常年耳濡目染,他們見過的可是真正的大世面吶——”

小翰林試探著問:“大人,滿朝都在擔憂,說東涼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危機,您作為兩朝元老,怎麼看這件事?”

老翰林滿頭白發索然,他搖著腦袋,“這東罕國可不像摩羅等國那麼好對付吶——前朝話本裡就有徵東罕的故事,說東罕國不斷騷擾東邊國境,燒殺搶掠,前朝沿海百姓實在不堪其苦,皇帝只得出兵征討。前朝大兵在水上和東罕水兵展開了大戰,戰鬥足足拖延了一年零三個月,大量前朝兵士死去,耗費不斷,拖累得整個國家疲憊不堪。最後朝廷實在勝利無望,只能和東罕妥協讓步,簽訂了同福合約,約定中土腹地和周邊小國和平相處的,但必須以宗主國的身份照顧周邊小國,尤其遇到自然災害嚴重的時候,宗主國必須輸送大量財物、牲畜和糧食進行救濟。”

“同福約定?不就是前朝五世皇手中簽訂的?”小翰林記起來了,他曾經在寫策論的時候遇到過這個題目。

老翰林點頭:“正是同福約定。按照約定所規定,年份不錯的時候,附屬國也會向宗主國進獻財物。”

“互相彌補長短,互相幫助,這不是很好嗎?”小翰林兩眼好奇,他不明白照這樣說來,同福約定不是很好嘛,為什麼現在街頭巷尾人人都在以痛恨不已的口氣談論這條約定。

老翰林搖頭,“這同福約定啊,看似公平,也維護了宗主國的顏面。但據說多年下來,這筆賬合起來一算計,宗主國吃了大虧。那些附屬小國幾乎每年輪換著向宗主國哭窮索要救助,每次要去的數額又都十分巨大,而他們敬獻的只是一些表面花哨其實不值多少錢的觀賞物品,同時附帶說一堆拍馬屁的恭維話,就把宗主國吹捧得暈暈乎乎,卻不知道如此只是苦了我們自己國內百姓。

自從本朝立國以來,先皇就把如何處理中外大小國家關係的問題放在重要位置考慮,首先取締了救助,一時間鬧得周邊六國怨聲載道怨氣憤憤,但是前面被白帥的大軍一個個打怕了,這些年只顧著在家養傷,這些年東涼國的百姓也就過了一段時間的太平日子。

現在這些周邊小國養足了元氣,開始尋釁滋事,試圖從東涼國這裡獲取在前朝就擁有的特殊照顧。”

“這些人,前面已經得到了那麼多財物,這麼就不滿足呢?尤其那東罕國,居然乘著我們和摩羅戰鬥,竟然挑頭聯合出手,真是一個個白眼狼!”小翰林憤然。

老翰林把手中厚厚的大書放進小翰林手中,“好好讀讀吧,比你從小熟讀的什麼詩書禮樂諸子百家要鮮活生動有趣深刻得多,裡頭有市井之間的大生活和大智慧。也能讓我們把世道人心看得更透徹。”

小翰林第一次聽到有人敢這麼公然輕視詩書禮樂諸子百家,那可是讀書人奉為天書一般的經典吶——他也是第一次發現這古板白髮的老翰林原來是個深藏不露挺有意思的人,不由得有了肅然起敬的心情。

他捨不得走,心裡憋著的話想跟老翰林交談,就追問:“都說劉駙馬此去清州府二請白峰老元帥,是陛下演給天下的一齣戲,學生不明白,聽不明白,也看不明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翰林一愣,看看小翰林清秀如水的面孔,清澈好看的眼神,知道這孩子心思純真,問這話是真的有不明白的地方,便清清嗓子,“這天下人啊,活著都累,各有各的累,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累,貴為帝王將相者,也有他們深處高位的累。我們的皇帝陛下,自然也有他的無可奈何之處。之前陛下請白峰,三分是真,七分為假。那麼這次有了東罕諸國即將發難的訊息,這二請白峰,就成為七分真,三分假。”

小翰林聽得痴迷。

老翰林自己也講到了興奮處,白鬚飛揚,指手畫腳,“說起那白峰白老將軍,確實叫人佩服。老夫我,此生最為敬佩之人只有三人。其一就是前朝末世皇后,別看那是一介女流,在國破家亡之際,卻毅然拒絕跟隨宮室成員集體逃亡,她手握寶劍,堅守後宮,直到最後一刻宮門被破,她自己撞柱而亡。”

小翰林悄悄吐吐舌頭,這老翰林確實有膽量,居然敢公然在本朝翰林院內稱讚一位前朝亡故皇后。

老翰林渾然不覺,一臉真心敬佩,“老夫第二個敬佩的人,便是我朝立國皇帝。你小子沒福氣親眼見到他,那才是真正的人中龍鳳吶,看面相就有帝王相,且心底淳樸,待人厚道寬宏,雖然做了帝王,卻不忘底下黎民百姓的種種苦楚。老夫我作為前朝官員,本應自殺殉國,就在我即將一把火燒掉前朝翰林院書庫,和一庫藏書共生死的時候,就是他,隔著一扇木門,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硬是說服老夫改了觀念,心甘情願做了本朝翰林院執事,二世之臣吶,要揹負多少罵名和壓力,老夫我要不是衝著本朝一世皇的感召力,我真早就一頭撞死殉了前朝國。小子,你信不信老夫的話?”

老翰林較真,這可是牽扯到名節和節氣,每每跟人說起這事他都急得臉紅脖子粗,頸中青筋暴露。

小翰林趕緊點頭,表示自己信。

老翰林卻還是重重嘆一口氣,“二世之臣,猶如一女嫁了二夫,世人都側目鄙視。老夫這輩子只能這樣了。但是這白峰白老將軍又是另外一番情形。他不是前朝舊人,他是本朝立國將軍,那戰功,真是赫赫有名,彪炳史冊。但是,水滿則溢,登高必然跌重,隨著四方蕩平,天下安定,徵南戰北的有功之臣也就成為處境尷尬的人。這樣的例子其實歷朝歷代都有,有道是狡兔盡,走狗烹。卸磨殺驢的事,史書屢有記載。那白峰在最後關頭陡然預感到結局不妙,便及早退身,交出兵權,隱退鄉野。”

小翰林悄悄打個哈欠,這段往事其實他早就聽人說過很多遍。

老翰林還沉浸其中,“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白峰就算真心歸隱,但還是有人惦記著他不放。這不,這才國難當頭,各路人都想到了他,不管都是出於什麼用心,總歸白峰是無法安然歸隱度過一個平靜晚年了。弄不好會牽連他全家,到時候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話嚇了小翰林一條,“老師,真的這麼嚴重啊?難道就沒有補救的辦法了?”

老翰林搖頭:“這是一步大棋,也是一步死棋,反正老夫我目前沒有看到更好的破解之招。除非……”

“除非如何?”

“除非他死了。”

小翰林清秀的面孔嚇得慘白。

政治,原來這麼兇險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