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超級籃球教練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萊利的應對之策(求推薦、打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萊利的應對之策(求推薦、打賞)

“來自東方的大個子神奇的傳球,你很難想象這樣的傳球是從一名226公分的大個子手中傳出來的,他的表現讓我想起了當年國王隊的克里斯.韋伯。”巴克利一邊讚不絕口地表揚姚明,一邊示威性地看了一眼剛剛還和自己爭論的米勒。

米勒自然也不服氣,這些巨星們都是爭強好勝的性格:“這只是一個球,並不能說明什麼。”

熱火隊這邊,韋德以一個飄逸的歐洲步騙開了麥迪的重心,輕鬆上籃得分。

這個時期的韋德處在身體素質的巔峰期,他的速度和力量在得分後衛這個位置上都是很少有人可以匹敵,而對於麥迪來說,防守本來就是他的弱項,再經過幾次傷病後,他的速度也難以跟上快如閃電的“閃電俠”。

回過頭來,姚明再次表演了他出色的傳球能力,你很難想象一個226公分的大個子居然可以用一個“no-look pass”把球傳給了內線無人防守的米爾薩普,米爾薩普同樣輕鬆上籃得分。

“如果說一次是偶然,那麼兩次就說明是必然,上一次我看見這樣的傳球,還是在斯臺普斯中心看到魔術師的傳球。”大受鼓舞的巴克利繼續開始了他的滔滔不絕,而被姚明的表現啪啪打臉的米勒也只能看著巴克利耀武揚威。

而經驗老道的馬文.阿爾伯特不愧是被人稱為“籃球之聲”,他從火箭隊的兩次進攻就已經敏銳地發現火箭隊進攻戰術的變化。

“我如果沒有看錯的話,火箭隊現在的戰術應該是模仿普林斯頓戰術,他們是以姚明作為球隊在進攻端的組織軸心,看來我們對於火箭隊的這位年輕的臨時主教練的瞭解還是太少了。”

而cctv的兩位解說員,張衛平和徐濟成則把功勞完全歸功於姚明身上,說的都是“這球打得很合理,體現了姚明作為一個國際巨星及隊內核心的作用”或者“這就是姚明的作用,姚明牽扯了對手好幾名球員的注意力,讓自己的隊友得到輕鬆出手的機會”的騷話。

開場四分鐘,火箭隊充分發揮出了普林斯頓的特點,利用穿插和跑位製造出了大量的空位出手機會,以11:6領先熱火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球隊開局不利,熱火隊的主教練、老奸巨猾的“神運算元”帕特.萊利立刻利用官方暫停的時間調整了球隊陣容,換上了詹姆斯.波西和加里.佩頓,換下了安託萬.沃克和“白巧克力”傑森.威廉姆斯。

經驗豐富的萊利知道要想防守住普林斯頓戰術,一是要球員們有出色的無球防守能力,二是要對對手的組織軸心進行施壓,不讓他輕鬆地處理球。

所以萊利才把在防守端碌碌無為的安託萬.沃克和傑森.威廉姆斯換下去,同時把防守尖兵詹姆斯.波西和防守大師”手套”加里.佩頓換上來。

萊利的這個換人調整後,場上的球員立刻感覺到了與之前不一樣的地方,特別是火箭隊的球員們。

波西一上場,就和哈斯勒姆組成一道防守端的“銅牆鐵壁”,大大減少了火箭隊透過穿插和跑位形成的空位機會。

而“手套”佩頓,開始幫助奧尼爾去夾擊在火箭版普林斯頓戰術體系有些如魚得水的姚明。

說起佩頓的防守功力,你就不得不說1995-96賽季的nba決賽。對陣的雙方是喬丹領銜的公牛和佩頓以及坎普帶領的超音速隊,前三場比賽,除了第二場只輸4分之外,其他場次都以大比分落敗。當時喬丹場均得到31分5.3籃板5助攻2,命中率為46%,三分命中率為50%,可見超音速對喬丹的防守並不奏效。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佩頓臨危受命防守喬丹,結果喬丹在佩頓的貼身嚴防之下後三場得分分別只有23分、26分和22分(場均23.7分5.3籃板3.3助攻1.3搶斷3.7失誤,命中率36.7%,三分命中率11.1%)。這也是喬丹在總決賽中唯一一次連續三場得分都低於30分的時期,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佩頓是帶著小腿的傷病成功的阻擊了喬丹。

佩頓的職業生涯連續9次進入防守第一陣容,唯一一名以控球後衛身份獲得最佳防守隊員,他精通以身體對抗來防守,而且時機把握很到位,在搶斷上也很顯功底,巔峰時期的佩頓不僅是盯人防守的高手,還是完美的團隊防守球員,擅長利用協防瓦解對方進攻。

在他的協防下,姚明別說繼續傳出那些輕鬆、寫意的傳球了,球都被佩頓硬生生地從手上斷下來兩次,還讓熱火隊連續打出快攻。

而佩頓敢肆無忌憚的去包夾姚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火箭隊的先發控球後衛阿爾斯通的遠投並不穩定,這讓佩頓敢於直接放掉阿爾斯通去包夾姚明。

看到隊友們的穿插和跑位開始被限制後,姚明開始自己發動進攻。

負責正面防守姚明的奧尼爾畢竟已經三十四歲了,想讓他保持整場比賽的高強度防守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奧尼爾的正面頂防,那麼佩頓的包夾也沒有那麼大的威脅了。

姚明在罰球線一個虛晃,看奧尼爾也沒有防上來的意思,小巨人直接無視佩頓在下三路的掏球,輕鬆地踮著腳將籃球投進,壓根跳都不跳。

姚明的中距離投籃在他剛剛進入nba的時候,還是他的常規攻擊手段,後來范甘迪為了他所謂的“內線統治力”,讓姚明漸漸放棄了這一進攻手段。慢慢地姚明的常規進攻手段變得只有在禁區內的背打和轉身小勾手這兩招,他的十八英尺投籃和轉身投籃都已經很少再使用。

而在李瑞的進攻體系裡,他把姚明的中距離投籃作為球隊常規的進攻方式的一種,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姚明的身體損耗,避免受傷的風險,而且有了姚明這樣的中距離精準的高大中鋒隨時準備中距離投籃,那麼火箭隊的其他球員的穿插和反跑的威脅性和成功率也可以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