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盛寵之嫡妻歸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一章 夢寐以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七十一章 夢寐以求

“也許顧公子是沒有考好,下次一定能考上。”宮人道,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勸郡主,只能想辦法。

她相信顧公子還是有才學的,這次不行,那下次呢,郡主不該這樣看死了顧公子,郡主必竟是要嫁給顧公子的。

“下次就行?一個狀元算什麼,就考不中,要是下次也考不中呢。”嘉和郡主生氣的質問。

“那。”宮人也不知道:“其實能不能考中並不代表什麼,郡主。”宮人還想再說。

“說什麼,你明明知道我的意思,考不中,不能代表才怪,連這都考不中還有什麼用。”嘉和郡主不想再聽。

宮人不再說,低下頭。

“其他人呢,誰考中頭名?”

嘉和郡主也知道再說也沒用,生氣的問,盯著宮人,誓要看進她的眼裡。

顧昭那個沒用的男人!

宮人正要說話,郡主還在生氣。

嘉和郡主因為不想讓人知道她對顧昭的想法,所以都是私底下,無人的時候,連靜安也不知道,她在靜安面前都不會表現成這樣,都是一個人時,在殿裡時,因此才會找時間一個人,宮人抬頭,對上郡主的視線:“郡主。”她瞭解郡主。

“說啊,怎麼不說。”

嘉和郡主忽然回神見她不說話,她生氣的開口。

“郡主,頭名是吳府的大公子,還有吳府的二公子也中了,只是在後面一些。”宮人道,前三名大家都知道,吳府的大公子得中頭名更是連後宮的宮人都知道。

都在說吳府大公子才學出眾,比原來紀府的大公子還要出眾,就像曾經的紀太傅。

這些她沒有說,怕說了郡主更不滿。

“吳府的大公子?竟然是他,竟然是吳府的大公子中了,還有呢。”

嘉和郡主聽了。

顧昭真是沒用,她不想嫁個白身的想法破滅了,這麼沒用,也不知道其它方面行不行。

她以前並沒有看不起顧昭,還是喜歡的,也願意嫁過去,何況是聖旨賜婚,誰知道知道得越多,打聽得越清楚,尤其是顧瑤混成一個妾,顧昭這個男人為了一個妹妹借酒澆愁,現在連狀元也考不上,就生氣。

怎麼能不氣。

在靜安的面前她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對,聽到宮人說吳府大公子中了,中了頭名,連二公子也有名次。

就顧昭那個男人沒用。

“其餘的,是。”宮人把打聽到的都說了出來。

“我就知道顧昭那個男人沒用,看看都中了,就他沒有。”嘉和郡主臉色變得不行。

宮人:“郡主,你不要這樣。”

“為什麼我賜婚的不是吳府大公子,而是顧昭那個男人。”嘉和郡主猛的反應過來,對著宮人說,宮人哪裡敢插半句話。

好在這時候外面有了動靜,不知道是誰來了,宮人看了一眼,回頭:“郡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知道是誰。”嘉和郡主也停下來,看出去。

“郡主可能是縣主。”宮人想了想說,小心的。

她知道只有這樣說,郡主才會不再生氣,太后娘娘一般不會派人來,因此只能說靜安縣主。

“去看看。”嘉和郡主道,宮人見郡主果然平靜下來,她行了一禮,走了出去,一看是靜安縣主。

“縣主。”她上前行禮。

靜安縣主微笑帶著宮人,看了眼裡面,問了聲。

宮人說了郡主在裡面,縣主讓她進去說一聲。

“郡主,是縣主。”她向縣主又行了一禮,得知縣主是來找郡主說話,她轉身進去稟報。

嘉和郡主沒有說話,揮了一下手,等到靜安縣主帶人進來,嘉和郡主已經帶上了笑了上前一步,拉著她往裡走:“怎麼來了?”

“找你說話呀。”靜安縣主走近,笑著,宮人行禮後退。

“顧昭那個男人居然落第。”嘉和郡主邊拉著靜安往裡走邊小聲的說,語氣還是不高興,不過和剛才已經不一樣了。

“你知道了,打聽了?”靜安縣主望著她,有些意外。

“嗯,不是聽說了嘛,就打聽了下,哪裡知道太沒用了。”嘉和郡主開口,宮人欲言又止,另一個宮人也抬頭。

靜安縣主:“你不該這樣說,這種事本來就沒準,也許是一些事影響沒有發揮好,以顧家的根底,顧大公子只要好好讀書,就會考中,你也不是在意這些的。”

她的勸說都是有根據的,她相信顧大公子不會差,也是話中有話提起以前的事,對顧大公子的影響。

嘉和郡主心中明白,就是不樂意而已:“可是連這都考不中。”嘉和郡主不悅。

靜安縣主還是勸說著她。

沒有看出她不喜這門婚事。

嘉和郡主真的想說自己有點看不上顧大公子,最後還是沒有。

“你是不知道吳家大公子二公子中了頭名,都中了,和顧昭可不一樣,菁華郡主多了兩個有才的表哥。”

“嘉和,你不在意的是嗎。”靜安是敏感的人還是察覺了一點,認真的看著她。

嘉和郡主說不出話,而後:“我們說點別的吧。”

靜安縣主才不在意。

*

春闈過後殿試,殿試在保和殿,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

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務策一道,題長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策文不限長短,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

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殿試只一天,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

這次的殿試熙和帝也出現了,依然是監考閱卷,只考策論一題,巳時開考,未時起可交卷進行批閱。

此時策論已經下了,考生看著策論,等著面聖。

熙和帝帶著人一入保和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吧,開始。”熙和帝在官員陪同下,看著下面這次參考的新進貢士,都看了看吳家的小子,目光頓了頓,沒有多看,也沒有單獨詢問,叫了一聲起,對著身邊的人道。

走了出去,把這裡交給下面,這些參考的,以吳禮為首,抬頭,起身。

然後便是考官說話,坐下來後,知道今次的殿試要考的策論是什麼後,幾乎所有的新進貢士都想快點交卷,給陛下一個好印象。

哪怕交得快不代表寫得好。

他們的卷子會交給專門的官員,被挑中才可能會被陛下親閱。

而陛下閱卷閱到後面,十分疲憊,很容易失去了賞文的耐心。

不少人認為他們交得快,陛下就可能親閱。

同樣的策論,答卷很大程度上來說大同小異,除非破題驚豔,答得驚豔的,被記住,還有就是耳目一新的。

然後只有交得快的,剩餘的考卷都是交給八名監考官進行審閱。

戌時,會在所有交卷的考生中選出最出彩的前十名,進行深一度的策論。

挑出今年科舉的三名一甲。

而二甲和三甲的名次則由八名監考官商討後評選而出。

次日放榜。

三甲之中,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是所有人奮鬥多年的最終目標。

當金榜題名,被授予官職後,光宗耀祖,可以走上官場,那些夢寐以求的一切,都可在未來實現!

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

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狀元授翰林院編修。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不久,就有人交卷,只是沒有看到陛下。

監考官盯著。

吳禮趕在最後交了卷,吳儀早一點,等著大哥,其他的人陸續交了卷。

戌時後,殿試結束,新進的貢士離場,考卷整合後交由八名監考官審閱,看上的就放在一邊。

熙和帝看了看過來的監考官,知道殿試結束,他讓監考官拿了最先交卷的十張卷子給他,看了看眼前的這篇策論。

放到一邊,又拿起一張,一連看了幾張都只能用用平平無奇來形容,他很失望,問了一下這幾人會試的名次,得知是在二甲中間,一看就學問有限,能得中二甲不錯了,還想拔出頭。

直接放到一邊:“這些都不用提了,放到二甲方最後。”要不是還有點可取的,直接不錄用了。

官員一看一聽,知道陛下惱這些人取巧,明明學識不夠還往前湊這是放到哪裡,忙退下。

“陛下,這是臣等挑中的前十名。”

半晌,監考官挑中最好的十張遞到陛下的面前,熙和帝看了看,示意總管公公。

總管公公得到陛下的示意到了官員面前,接過十張卷子,監考官退開,總管公公到了陛下面前。

熙和帝取過一張來,看了一眼,臉色緩和了些,威嚴的點了下頭,這張倒是有點意思,總管公公看出來了,監考官也發現了。

“這是誰的卷子倒是不錯。”熙和帝把十張挑出來的看過後,挑出了其中五張最好的,尤其是其中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