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盛寵之嫡妻歸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四爺收到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五章 四爺收到信

趙嬤嬤說著:“老夫人什麼也沒有說,碧衣那個丫鬟有管家急,在老奴看來,找到現在還沒找到,多半和老奴之前說的一樣,沒有什麼可說的。”

“嗯。”蕭菁菁開口,也贊成。

“管家覺得有罪,郡主,之前又來請罪。”趙嬤嬤道:“老奴說不用了,讓管家還是去找人,碧衣那個丫鬟跑了,原本老奴還以為是管家一家人自己做出來的,看來不是。”

蕭菁菁點頭。

“掌櫃那邊還不知道,管家一家要是再找不到人,也該通知一聲了。”

趙嬤嬤又道。

“讓管家到時候去說一聲。”蕭菁菁不準備插進去。

趙嬤嬤也是一樣的意思。

香草梅蘭看著嬤嬤和郡主,她們聽到這裡:“郡主。”

“這個碧衣丫鬟的事,該讓丫鬟們聽一聽,叫她們知道,要是還有起這心思的,哼。”趙嬤嬤打斷她們,目光睥向兩人,又和郡主:“最好等最後要是被人賣了,或者沒有下場,讓人看看這就是私逃的下場。”

“嬤嬤說得沒錯。”蕭菁菁道。

香草梅蘭心中一緊。

外面有丫鬟過來,是七巧還有冬菱兩個丫鬟,七巧冬菱行了:“郡主。”

“嗯?”趙嬤嬤一聽看過去,蕭菁菁也是,香草梅蘭:“郡主,七巧和冬菱肯定有事。”

“進來。”

蕭菁菁道,看著她們,趙嬤嬤沒有說話,香草梅蘭也沒開口。

七巧冬菱走了進來,又行了一禮:“郡主,老夫人派人過來問郡主的情況。”

“哦。”蕭菁菁哦了一聲,趙嬤嬤香草梅蘭一聽,趙嬤嬤笑了起來:“老夫人可真是,這兩日每日早晚都會派人過來,還以為老夫人因為崔家來人沒有多餘的心思。”老夫人顯然格外重視,老夫人越是這樣,她越高興,香草梅蘭七巧冬菱也笑。

蕭菁菁在嬤嬤的目光下,也笑了笑,趙嬤嬤又和郡主說起老夫人的重視還有派來的人。

蕭菁菁心頭一鬆,趙嬤嬤看郡主高興她也高興。

直到,趙嬤嬤出去了一趟,回來:“郡主,崔家的人要走了,張嬤嬤也回了宜園。”

“離開了。”蕭菁菁道,趙嬤嬤點頭。

“崔家的人沒有?”蕭菁菁又道,趙嬤嬤搖頭:“沒有。”現在各房只有四房安靜,丫鬟婆子至多底下說一說。

二房三房還有二夫人三夫人那裡,可是有不少人,郡主這裡,老夫人不許人來。

*

宜園,張嬤嬤也走了進去,她見過大老爺還有崔家的人,到了門口,問了守在外面的丫鬟婆子,走進去。

老夫人在喂小奶貓,小奶貓又白又小,出生沒有太久,乖乖的蹲在地上,張嬤嬤看著,老夫人身邊站著丫鬟,手上捧著小奶貓的吃食,她走上前看了一眼:“老夫人。”

“回來了?”

紀老夫人又喂了一點東西,小奶貓很是乖巧,看小奶貓用得不錯,她嘴角多了一點笑意,小奶貓是錦姐兒帶來的,讓她這個祖母幫著照看,錦姐兒身子不好,老二媳婦不許錦姐兒養,她就留了下來,等錦姐兒過來看一看,這只小奶貓別看小,倒是惹人喜愛。

她有空也會親自喂吃食,逗一逗,方才想到小奶貓不知道餓了沒有,沒事,就讓人帶過來了。

張嬤嬤也是知道的,這只小奶貓是錦姑娘最愛的,沒有說話。

紀老夫人又喂了點,笑看了一下,讓丫鬟下去,掃了張嬤嬤一眼:“這只小東西跟什麼都明白似的。”

“老夫人。”張嬤嬤也覺得小奶貓聰明。

“該取個名字了。”紀老夫人等丫鬟婆子端了水來,淨了手,又讓她們下去,目光注視著小奶貓,坐了下來。

張嬤嬤隨著老夫人:“老夫人可以給它取個名字。”

“等錦姐兒自己取吧,那個小丫頭,可是喜愛得緊。”紀老夫人想到錦姐兒,張嬤嬤一聽點頭。

此時已經沒有什麼人了。

“崔家的人走了沒有、老大那邊。”紀老夫人問。

“老奴過來的時候,崔家的人要走了,想來現在該走了,大老爺和崔家的人說得極明白,崔家老夫人也是明理的,崔家人也沒再說什麼,大夫人本就畏罪自盡。”張嬤嬤輕聲的。

紀老夫人沒再提更沒問。

從今以後,崔家的人無關緊要,之前還有顧忌。

“老夫人。”

一個婆子在外面行禮,紀老夫人掃了下,認出來人,知道是怎麼了,示意張嬤嬤,讓人進來,張嬤嬤也看到了,開了口:“進來說。”

婆子一聽,小心走進來,看到老夫人還有張嬤嬤,恭敬的行了一禮,抬起頭來。

紀老夫人當然不會親自來問,婆子看向張嬤嬤。

“有訊息了?查到沒有?”張嬤嬤見狀,向老夫人點了一下頭,紀老夫人頷首。

“張嬤嬤,沒有,莊子上的人只知道馨姑娘最近一段日子就不好,突然就。”婆子開口,對著張嬤嬤也是對老夫人。

語氣有些擔憂,老夫人想要查馨姑娘發瘋的事,可是莊子上並沒有什麼,老夫人會不會生氣?

她心中擔心,趴在地上,低頭,不敢再抬頭。

“老夫人,馨姑娘那邊沒有查到什麼。”張嬤嬤看在眼裡和老夫人說了。

紀老夫人也聽到了,目光掠過婆子,沒有生氣:“都問過了?”語氣聽不出有什麼。

“是,老夫人。”婆子更加恭敬不已。

張嬤嬤在一邊看著,聽著老夫人詢問,婆子回答。

“人都問過,也都查過,沒有就算了。”紀老夫人這時道,意思就這樣,張嬤嬤也不再說,老夫人顯然是覺得就這樣了。

不再查了。

紀老夫人也不是真的不查,人都問過,還沒有結果,說不得就是自己想不開瘋的,想到崔氏,崔氏不是之前瘋顛了嗎,馨姐兒像崔氏也不一定。

張嬤嬤過了一會,也從老夫人那裡知道老夫人所想的了,老夫人想的也許是對的。

*

紀大老爺站在門口,送崔家的人離開,小廝站在一旁。

“岳母慢走。”

紀大老爺開了口。

“還是不要叫我岳母了。”崔老夫人扶著兒媳婦的手突然回頭。

紀大老爺沒有說話,崔氏的嫂子還有大兄二兄也都看向娘還有紀大老爺,也都回過頭來。

“姑爺,不對,以後不能叫姑爺了,崔紀兩家也沒什麼關係了,休書我看了,你娘也是這意思,我懂,以前的事就算過去,我更不是你岳母,兩家也不再是姻親。”

崔老夫人扶緊兒媳婦的手,再次開口,走之前,看了紀大老爺一眼。

紀大老爺抱拳,神色不變。

崔老夫人嘆了一口氣。

崔家的人臉色一下又變得不好,紀家的態度他們都看到了,也知道了,休書他們也是看到的,紀家也不怕被人說?

崔家的人雖知道紀家沒有錯,可是,他們還是不高興,送走了崔家的人,紀大老爺迴轉,他怕娘那邊想問他。

“老爺?”

“去娘那裡。”紀大老爺吩咐人,看了一眼門外,往裡面去,小廝得了命令,行了一禮,留了下來。

崔家的人出了紀府的門,正要上馬車,不禁再次看向紀府大門,特別是崔老夫人看了看紀府,崔家的人不知道她在看什麼,想問又沒有,崔老夫人看了一會,收回目光,紀府和崔府兩家形同陌路,她打算去親自去接女兒的屍身。

派去的人還沒有到。

也不知道到了哪裡,把女兒接回來,可不易,她想著,崔氏嫂子還有大哥二哥想和娘說點什麼,崔老夫人掃了所有人一眼,還有他們一眼:“你們先回府裡,我去接你們妹妹。”

“娘。”崔氏的兄長還有嫂子想說什麼。

“不要多說了,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想說什麼,迎了你們妹妹,再說,我身體還好,親自去,你們商議一下,回府說下,就不必去了,你們妹妹是迎回府還是,要是留在廟子裡或者哪裡,你們妹妹一個我不知道多孤單,你們妹妹被休了,無處可去,我的意思是你們妹妹再錯也是你們妹妹,外面說什麼不必去在意,府裡也不懼,最重要的是你們妹妹以後。”

崔老夫人開口,女兒被休又自盡,想迎回女兒,只怕府裡不同意,就是幾個兒子媳婦都有可能不同意,各家還不知道會怎麼說,府裡要是怕連累,不願意。

她也要想個辦法。

“娘,妹妹犯了錯,嫁了人,被休還自盡,要是照娘的,外面不知道會怎麼議論,妹妹曾經是紀家的媳婦,紀家的人無情休了妹妹,妹妹本該紀家安排,不如找個地方——”

崔氏的大哥二哥一聽,他們之前就想說了。

崔家的人都看著崔老夫人。

崔氏兩個嫂子沒有說話,但看得出也有擔心,她們覺得小姑子留在廟子裡也可以,崔老夫人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你們。”想要說什麼又沒有,果然,連兒子媳婦也不樂意,她的女兒難不成真要留在外面。

“娘不是兒子不顧妹妹,而是。”崔氏的大哥二哥想要解釋,崔氏嫂子也開口:“娘,主要是府裡的名聲,還有以後府裡的姑娘。”

話沒有說完,意思自明。

崔老夫人又不是老糊塗,還是知道的,她也想到府裡的情況,之前只想著女兒自盡了,心痛,如今再想府裡還有孫女的名聲,又遲疑不定。

怕真的像媳婦說的一樣。

“娘,要不我們還是接了妹妹,不過找個地方,把妹妹埋了就是,廟子裡終歸不是好去處,以後。”崔氏的大哥二哥也沒有想好,眼見娘的表情,崔家的人看著老夫人。

“發吧,不過娘還是要去一趟,看看你們妹妹。”崔老夫人也不再想下去了,說著掠過他們,上了馬車。

崔氏的大哥二哥也上前:“娘,兒子陪你去吧。”

“不必。”崔老夫人搖頭,最終留下二兒子還有二媳婦。

京城關注著紀府的各家知道的人上門的,等到崔家的人離開紀家,也都知道氏是畏罪自盡,崔家想來都知道了,不然不可能不鬧。

等到崔家的人遠遠離去,各家有的發現現崔家的馬車往京城外行去,不知道?

有人猜到一些,有人沒有,崔家不少人則是回去了。

去了京城外面的不知道是不是為崔氏而去,紀家好像不管?漸漸各家也得到更多的訊息,崔家的人上門,紀家老大招待的,紀老夫人沒有出面,崔氏真的動了手,人是在被紀家送到廟子裡自盡的。

之前的傳言並沒有誤。

崔氏確實是怕被休自盡,可是還是被休了。

紀家容不下崔氏,早寫了休書,崔氏已經不是紀家大夫人,因為崔氏做的,紀老夫人也不想讓崔氏有紀家的身份。

崔家的人都沒見,直接交給紀家老大處理,紀崔兩家不止不是姻親,還成了陌路。

崔氏也由崔家的人接回。

如此總總,也有幾家從紀二夫人紀三夫人那裡打聽的,有些更是知道崔氏對付的是菁華郡主,菁華郡主?

崔家的人回了府裡,崔老夫人坐在馬車裡,到了京城外面,行到半路,也沒有碰到派去的人。

讓二兒子先一步快點。

她人老了,崔氏的嫂子看著婆子。

崔老夫人則是掀著馬車布簾看著外面,眼看二兒子先去了,等到又行了一段,看到二兒子帶著人等著。

還有派去的人,她的女兒,她叫了馬車停下來。

這才看到二兒子還有派去的人,馬上掀著馬車的布簾詢問起來:“怎麼樣?”

“娘,妹妹的屍身不好運。”天氣熱,就怕一路上不好。

“這,那就去了再說。”

崔老夫人也是明白人,開了口,崔氏的二哥點頭,和身邊人說了下,一行又往廟子去,到了廟子前面。

下了馬車,早有打點,廟庵很小,裡面的師太知道崔家人會來,帶著人迎上來,崔老夫人著急的問起來。

知道女兒身邊放了冰塊臉色好點,走了進去。

看了女兒。

崔老夫人手在顫抖,崔家別的人站在一邊看,崔氏的二哥還有嫂子上前,扶著娘,崔老夫人眼晴紅了。

她的兒啊,撲了上去,師太帶著人站在不遠處,不知道過了多久,崔老夫人的情緒穩定了下來。

她開始看著女兒的樣子,她的兒,崔氏的二哥也看著,妹妹死了,崔氏的嫂子不敢靠太近。

半晌後,崔老夫人沒有再看,她在女兒身上上上下下看過,問了女兒是怎麼自殺的,發現是用刀刺到腹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她的兒怎麼能!

崔氏的二哥覺得妹妹用刀插進腹中自盡,有些不對,只是想不到哪裡不對。

*

崔氏的事慢慢關注的人少了崔家的人也沒什麼動作,紀家也不做什麼,像是崔氏的事徹底和紀家無關。

也是,一個休離了的婦人與紀家何干,不知道崔家會如何做。

有人再次想到紀寧,還有那個馨丫頭,紀家不知道會如何。

過了兩日,崔家終是有了動作。

崔家老夫人回了京,崔氏被埋在了京城外面。

表面上沒有人再提,也沒有人再議論,說什麼,私下還有人,吳府還有幾家和紀家交好的,覺得紀家這樣最好。

過了幾日。

吳家最小的哥兒滿月。

各家都到吳家道賀。

遠離京城的一處院子裡,一個侍衛得了一封信,從外面進來,走進裡面,和守在外面的侍衛說了一聲,敲了門。

紀堯看完了手上的信,想著什麼,提筆又寫了一封信,回了,吹乾摺好放進信封,交給人,

聽到聲音,轉著手上的玉板指:“進來。”看著進來的侍衛。

“爺。”侍衛走了進來行了一禮。

“什麼?”

紀堯看向侍衛還有他手上的信。

“是京城來信,夫人送來的。”

侍衛抬起頭來,看著四爺,舉起手上的信,是夫人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