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盛寵之嫡妻歸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方水患(已修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方水患(已修添)

御書房裡。

熙和帝批閱著奏章,總管公公站在一邊,適時讓宮人端茶倒水進來,總管公公看了一眼退下去的宮人,望向陛下。

“陛下,菁華郡主被刺殺一事,都察院巡城御史已經查到,是楚王府二夫人,楚王府二夫人昨夜中了毒,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剛解了毒,等著陛下的旨意了。”

熙和帝批閱完手上的奏摺,抬頭,放下手上的奏章還有御筆,看著總管公公:“菁丫頭遇刺的事。”

“是,陛下?”總管公公馬上點頭。

“摺子呢。”

熙和帝想到之前摺子。

“陛下,在這裡。”總管公公上前一步,找出摺子遞到陛下的手上,熙和帝接過摺子,又看了一遍。

都察院查清子菁丫頭遇刺的事,是楚王府的侍衛做的,查到後來查到是楚王府二夫人。

“陛下,不知道?”總管公公又問。

熙和帝拿著摺子,再次抬起頭來,威嚴的開口:“菁丫頭遇刺,不是小事,蕭成那小子要是在京城,不知道會怎麼和朕說,還有永叔,朕還想著是誰這麼大膽!”

總管公公沒有說話,注視著陛下。

熙和帝丟開手上的摺子,站了起來,走了兩步,回過身來:“一介庶女倒是夠膽大,朕記得之前還想害菁丫頭,因為陰差陽錯嫁給趙昕那小子,趙昕那小子也不知道管著,倒是讓她做出這樣的事,菁丫頭雖沒事,但不能當什麼也沒有,既然查清楚了,那麼。”

“陛下的意思是?”

總管公公聽著陛下的話,知道陛下已經有決定了。

“人先讓人看著,趙昕那裡也看看他知不知情,不知情也有錯,自己的人也管不好,要是知情,就讓他好好反省,他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再派人和蕭成那小子說一聲,這必竟算是他的家事,讓他處理好,看他自己打算怎麼處置,不過這樣的女兒有不如沒有,竟然派人刺殺自己的嫡姐,也不堪為婦,不配留在楚王府!”

熙和帝開了口。

“是,陛下。”總管公公應了是:“紀府,安郡王府還有吳府。”還想要說什麼,菁華郡主遇刺,安郡王府吳府還有紀府好幾個府裡都等著。

“朕就不越俎代庖了。”

熙和帝道:“蕭成那小子自己處理。”

“是,陛下。”總管公公再次道,這裡面還有中毒的事,不知道是有人看不下去還是:“這位二夫人中了毒。”

“查清楚是怎麼中毒的沒有?”

熙和帝問,聲音威嚴無比。

“還在查,陛下。”總管公公道,摺子上也沒有說,想來是還沒有查到,熙和帝:“那就再說,自己就不是好的,誰知道會有誰會想害她,就交給蕭成那小子自己決定吧,和都察院那邊說一聲。”

“老奴就去。”總管公公沒有再留下,知道陛下的想法,他行了禮,告退,退到外面,把陛下的意思交待下去。

總管公公和外面守著的人交待了,又走回去。

“陛下。”

“嗯,菁丫頭那裡,蕭成那小子不在京裡,永叔也不在,受了這樣的委屈,和母后說聲,賜點東西安撫吧。”熙和帝又和總管公公道。

“老奴明白。”總管公公行了禮,再次出去,和人說了,去太后娘娘那邊說一聲,才要進去,有御前侍衛過來,急沖沖的,送來一份急報,總管公公一看:“怎麼了?”手一甩拂塵。

“有急報!”御前侍衛開口:“要馬上稟給陛下,是南邊。”

“南邊?”紀太傅不是去了南邊了嗎,總管公公一聽,臉色一變,來的是急報,說明是有事,問了一下,打聽了聲,知道不好,和御前侍衛說了聲,等一下,他要進去稟給陛下。

御前侍衛等在外面,總管公公進去了,快步到了陛下的面前:“陛下有急報。”

“南邊?”熙和帝看向總管公公。

總管公公急切的:“陛下,御前侍衛送了急報過來,是南邊來的。陛下,人就在外面,要不要老奴叫進來。”

“永叔呢,還沒有摺子送回宮?應該要到了才是。”熙和帝一聽問道,沒有讓人進來,反而是問起別的,皺著眉頭。

總管公公知道陛下是為什麼,算了算,回答起陛下:“紀太傅應該還要幾日,摺子可能就在這一兩日,陛下。”

“讓人進來,朕倒是要看看是什麼事?是不是——”熙和帝沉著聲音,沒有再多說下去,揮了一下手,總管公公知道陛下是讓他去了,他退到外面。

到了外面,手一甩拂塵。

“陛下讓你進去。”

“陛下?”等在外面的御前侍衛一看總管公公出來,正要開口,聞言:“是。”總管公公睥一眼別的人,轉身,御前侍衛跟在後面,也到了裡面。

裡面,熙和帝坐著,看著兩人。

“陛下。”總管公公到了陛下身前,看向身後:“人來了。”

熙和帝沒有多問,讓他退到一邊,盯著跪在地上行著禮的人,威嚴的:“南邊來的急報呢,給朕。”

“是陛下,在這裡。”御前侍衛聽到陛下的話,把手上的急報舉起來。

總管公公見狀上前取過,交給陛下。

熙和帝邊拿起急報,邊開啟看,總管公公站在一邊,御前侍衛看著陛下,熙和帝很快看完了急報,南邊前些日子,一場大雨,南邊大水,淹沒了農田,多了很多流民。

各府都開始賑災還有放糧,不過還需要京城的旨意,各府派人入京請旨。

總管公公也看到了。

南邊又水患,好在不是黃河決堤,還以為今年不會有水患了,今年夏汛早就過去了,黃河幾次以為會決堤都沒有,南邊也沒有水淹,沒想到到了這個時候,南邊還是水患了。

他小心的望著陛下,陛下要怎麼處理,往年,水患過後就是疫情,要及時處理,不然遲了,一旦發生疫情,到時候就不好處置了。

現在先要處理水患,同時清理,別發了疫,要杜絕疫情的發生,只是就怕來不及。

陛下肯定也想到了。

“陛下,南邊水災!還有疫情。”

“南邊竟然還是發了大水!”熙和帝很生氣,他派永叔去南邊就是去看一看,沒想到還是發了大水,每年水患都會導致十室九空,永叔還沒有到,他手拍著御案,急報被他丟到一邊。

御前侍衛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南邊有急報,直到此刻才知道是南邊水患。

“陛下,南邊還等著陛下的旨意,紀太傅要是到了還好,可是還沒有到。”總管公公看向陛下,不敢再說話,話中有話的。

御前侍衛跪在地上,低著頭。

熙和帝俯視著跪在地上的御前侍衛,對著總管公公:“還有什麼好說,讓工部,史部尚書進宮來見朕!”

“是,陛下。”

總管公公正急,聞言,行了一禮,到了外面,熙和帝還是看著跪在地上的御前侍衛。

御前侍衛更不敢動。

熙和帝讓御前侍衛出去,等到御前侍衛退出去,一個黑衣人出現在熙和帝的面前,跪在地上,看不到臉。

行著禮,頭完全碰著地面,熙和帝看著他:“派人去南邊,追上永叔,還有看看南邊的情況,知道嗎,不要讓人發現。”

“是。”黑衣人馬上道。

熙和帝沒有再說什麼,又交待了一句,揮手讓黑衣人下去,黑衣人下一刻消失在御書房內。

“陛下。”

總管公公這時又進來了凝著陛下:“老奴都說了。”

熙和帝坐回了御案前,總管公公上前,這陛下整理起有些亂的奏摺,撿起丟到地上的奏章。

不知道過了多久。

“陛下,各位大人還有吏部還有工部尚書來了。”總管公公聽到外面有人叫,出去了一趟,回來。

熙和帝:“讓他們都給朕進來。”

“是,陛下。”總管公公行了一禮,南邊水患,時間短還沒有傳到京城來,各大人還有尚書都還不知道,今日不是大朝,被宮裡派人突然召進宮中,有事要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猜測著,一個個小聲說著。

等到總管公公出來,來的七八位大臣:“不知道陛下?”

“陛下讓各位大人進去。”總管公公開口,各大臣知道陛下在等他們,他們沒有再說,進了御書房。

熙和帝看著他們。

各位大臣忙行了禮,總管公公站在一邊,退到陛下身旁。

各大臣看著。

熙和帝叫了起,各大臣在起來後,見陛下不說話,也不知道陛下到底叫他們來幹什麼:“不知陛下叫臣等來是?”

心中再次猜測,應該是出了事,不然陛下不會派人叫他們進宮的,可是究竟是何事?不由對視一眼。

總管公公看向各大臣,熙和帝威嚴的:“什麼事?”

各大臣不敢再做小動作,熙和帝示意總管公公把急報拿給他,總管公公上前找到給了陛下,熙和帝直接丟到各大臣的面前沉著臉:“看一看就知道了。”

各大臣感覺到了什麼,不一會看到了急報,南邊大雨,發了大水,水患,疫情,這?他們想到什麼。

“陛下。”為首一個大臣,是吏部尚書。

“都看到了?既然看到,就給朕好好想一想,拿出一個確切的方案出來。”熙和帝沉著聲音,盯著各大臣。

“陛下,不知道這是從哪裡來的?”又一個大臣站出來。

“你和他們說。”熙和帝讓總管公公說,總管公公踏出一步,把急報的事說了,各大臣知道事情是真的。

“陛下,臣等之前沒有聽到訊息,都不知道,不然,臣子一定會儘快拿出一個方案。”各大臣商議過後。

*

慈寧宮中,太后本來是要去看寶珠和靜安嘉和三個丫頭說話,皇上派了人來,她見了皇上派來的人,知道菁丫頭遇襲,是柔丫頭做的,也知道菁丫頭有了身子。

這一兩日,都是關於菁丫頭遇刺的事。

都是關於菁丫頭被人刺殺的猜測,她也聽得不少,夠多了,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宮裡也有流言。

太子妃還問了她,太子更是派了人查。

想來是為了紀永叔,太子妃倒是自己的身體都還那個樣子。

早上開始知道是柔丫頭做的,而柔丫頭昨晚中了毒,不知道是怎麼中的,是做的錯事太多,被人報復,還是報應。

她不想管,只要知道是她派人刺殺菁丫頭就行了,一個庶出的,嫁到楚王府就該安安份份好好過。

可是她呢,什麼服仇,報復的,菁丫頭可是嫡出的,又是郡主,她是什麼,膽子比誰都大,連刺殺都出來了。

要是有下一次,還不知道是什麼,一介庶女想爬到嫡女頭上,還各種想辦法,菁丫頭再怎麼又如何。

好的是,菁丫頭逃過了刺殺,刺殺現場,有人看到柔丫頭,都察院也查到了。

她問了皇上派來的人,知道皇上打算讓蕭成自己處置,也沒說什麼,皇上讓她安撫一下菁丫頭,賜點東西。

這很簡單,只要賜點東西就是,安慰一下菁丫頭。

和身邊的宮人說了聲,直接準備,然後賜下去,宮人去了。

“寶珠幾個丫頭在做什麼?”

太后沒有再想,問另外的宮人。

“太后娘娘,寶珠郡主幾人也在說著菁華郡主的事,寶珠郡主想去看菁華郡主。”宮人開口,回答太后。

“嗯。”

太后沒有說什麼,這兩日從知道菁丫頭被刺殺後,寶珠那丫頭就想去看菁丫頭,是她沒有讓她去。

不過寶珠那丫頭要是想去找個時間送她去紀府就是,菁丫頭有了身子,還是不接她進宮了,前日又驚到。

紀永叔奉皇命出了京,菁丫頭還是不要有什麼。

她方才要賜給菁丫頭的東西裡,賜了不少滋養,保胎的好藥材,菁丫頭要是有什麼,也能有用,都是讓太醫看過的。

怕有人在裡面滲了什麼,動了手腳。

“太后娘娘要不要奴婢去叫一聲寶珠郡主還有靜安縣主嘉和郡主?”宮人開口。

“不用了,哀家過去看看。”太后娘娘站了起來,宮人連忙上前扶住太后娘娘,太后剛要走,才走出幾步,一個宮人進來。

“太后娘娘。”

“什麼事?”太后看過去。

“太后娘娘,陛下召了各位大人進宮。”宮人行了一禮抬起頭來,望著太后娘娘,恭敬的。

“到底是什麼?還不說出來幹什麼?”太后再次問,宮人說了出來,太后知道皇上召了七八位大臣入宮,南邊發了水,水患,要處置,太后的臉色不是很好。

沒想到南邊會水患,要知道汛期都過去了,怎麼會突然就?

還以為今年會是個好的年景,沒有決堤也沒有別的,南邊有時會水患,有時不會,她盯著宮人,皇上那邊不知道是怎麼個想法,大概知道皇上召見大臣是為了什麼。

不過這不是她該管,要問還是等皇上過來請安的時候再問一問。

想來皇上會處置好。

“怎麼會水患,不是汛期過了嗎,夏天也要過了。”太后知道前朝事情會多起來,皇帝也沒得休息,南邊不知道如何了。

“奴婢只是聽到。”

宮人回道。

太后也沒有期望宮人能回答出來,皇上那邊也不可能透太多,她就是問一問,主要是問自己。

“起來吧,下去,有新的訊息稟給哀家。”

太后沒有再說,帶著人往側殿去,看到寶珠這丫頭和靜安嘉和一起說著話。

“你們三個丫頭。”

她上前。

“外祖母。”寶珠郡主聽到太后的話,看向太後,一下起來,衝到太后身邊拉著太后:“外祖母,我想去看菁表姐。”

“還有嘉和靜安姐姐也想。”寶珠郡主又道,看著嘉和郡主還有靜安縣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過幾日,等你菁表姐好點了,你們看是去紀府還是讓你菁表姐入宮來,嗯?必竟你菁表姐才受了驚。”太后看著她們開口。

寶珠郡主高興了。

嘉和郡主和靜安縣主帶著身邊的人向太後請安。

太后讓她們起來。

“外祖母。”寶珠郡主很高興,她身邊的人想拉住她,寶珠郡主像是沒有感覺到。

太后掃了一眼。

嘉和郡主靜安縣主看著寶珠郡主,太后問了她們一些嫁妝上的事。

看著幾個丫頭說話,直到有宮人進來,她問了一下,知道多半是有事,讓三個丫頭自己說話。

“外祖母是有事嗎?”寶珠郡主看著外祖母。

嘉和郡主和靜安縣主也看著,是不是菁華郡主?

“哀家出去了。”太后沒有多說,她走了出去。

到了外面,問起來:“又有什麼訊息。”

“太后娘娘,餘貴嬪娘娘在冷宮裡面自盡。”一個宮人跪在地上,看著太后娘娘開口,太后聽了,這個餘貴嬪倒是有膽子。

“自盡?想死?她是真的想死嗎:想要見皇上?想要皇上放了三丫頭,想要皇上娶消賜婚,還想要什麼?”

太后很生氣,一口氣說了幾個想要。

“人呢,死了?還是救下來了?”太后緊接著帶著不耐煩,人要是死了還好說,要是沒有死,她會懷疑是裝的。

“回太后娘娘的話,幸好救得及時,餘貴妃娘娘只是有些虛弱。”宮人道。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又沒有死,死了再說吧,自殺而已,想死的人怎麼都想死,不想死的會好好活著,她要是想死,就不必攔著她,讓她去死,反正宮裡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皇上也忘了。”太后說。

“是,太后娘娘。”宮人知道太后娘娘話中的意思:“陛下在御書房議事,冷宮來的宮人不敢求見,只敢來見太后娘娘還有貴妃娘娘。”

“求哀家和貴妃?還有什麼,是不是又是為了三丫頭?”太后又問。

宮人看向太後娘娘的表情:“太后娘娘,餘貴嬪知道三公主病了,一直沒好,陛下不聞不問,太后娘娘還有貴妃娘娘也都不理會,餘貴嬪應該是便想要自盡,以死相逼見到陛下或者太后娘娘貴妃娘娘。”

“現在知道了,可是晚了。”太后不以為然。

“餘貴嬪娘娘也是才知道不久,三公主又知道了鬧著。”宮人再次道。

“她都鬧得皇帝把她關到了冷宮,徹底打入冷宮了,她還要鬧,也不知道用另的辦法,蠢人多作怪,要是哀家是她,不會這樣,會想到有用的辦法。”

太后更不高興。

“餘貴妃娘娘哪裡能和太后娘娘比。”宮人連忙說。

“看樣子是走投無路了?現在後悔,再想也用了。”

太后不高興。

宮人不敢說話:“太后娘娘。”

“不是哀家不幫她,不是哀家想這樣,哀家也想過幫她一把,可惜她當初的蠢笨還有三丫頭的所為把皇上的耐心耗盡,又是自己求的,求仁得仁,哀家也沒辦法,更不用見她,既然如此不如不見,貴妃是聽皇上的,自盡就自盡吧。”太后說著,說到後來,不覺得該去見。

“太后娘娘還是不見?”宮人問,太后點頭,只讓人去看一下,要是沒死就找個太醫,要是死了就算了。

死都死了,還有什麼好說的,至於三丫頭,病了又不是不能好。

“是,太后娘娘。”宮人得了太后娘娘的話,去了。

忽然又有宮人過來。

“太后娘娘。”

太后沒有問,只是看著,宮人就說了出來:“太后娘娘,是貴妃娘娘過來,要見太后娘娘。”

“哦?貴妃來了?”太后一聽,知道是貴妃來了,沒有再說別的。

“是,太后娘娘,貴妃娘娘有事和太后娘娘說。”宮人回答,太后帶著人往正殿去:“走吧。”看看貴妃來的用意。

到了正殿,看到了貴妃。

“貴妃怎麼來了?”太后帶著人走上前,到了貴妃的面前。

禧貴妃向著太后行了一禮,看著太后娘娘:“臣妾聽到餘貴嬪冷宮自盡,不知道。”

“哀家也是剛得知。”

太后說讓她起來,貴妃和她想的差不多:“你知道了?來就是問餘貴嬪的事,她的事沒什麼好說的,哀家不打算去,又沒有死,而且她讓皇上下了旨,三丫頭也沒有事,就是病了,自作自受,哀家管不了那麼多。”

“臣妾來還有一件事,菁華郡主的事,還有南邊有水患,臣妾覺得該做點什麼。”

禧貴妃又道站了起來,上來扶住太后娘娘。

太后看了看她:“哦。”

宜妃的宮中,宜妃聽著宮人說著御書房的動靜,還有皇上做了什麼,以及禧貴妃去了太后的宮中。

餘貴嬪那個女人在冷宮裡自盡的事,宮人很快說完了看著娘娘。

“就是這些了?”宜妃看著宮人。

“是,娘娘。”宮人道。

“東宮那邊如何了。”宜妃要做的是讓太子妃生不下來,過了這麼多天,太子妃見紅的事一直沒有查到是誰。

想來是查不到了,也沒有別的人動手,想等人動手,不容易,太子妃身體又好了起來,宜妃又派了人,安插到了東宮,只是還沒有動手。

東宮還是戒備深嚴,要動手,還要再等一等再說。

“太子殿下還是很小心,太子妃娘娘身邊的人也是,有太后娘娘留下的,太子妃娘娘吃穿用度都有太后娘娘派的婆子包辦。”宮人道。

“那就是暫時還是沒有機會,讓人先安份的呆著,不要冒頭,等到合適的時候吧。”宜妃開口。

“是,娘娘。”

宮人道。

宜妃也不再說,宮人退下去,冷宮,餘貴嬪自盡不成,她是用碎掉的瓷片割的脈,趁著沒有人的時候,用力割了手上的脈。

血流了一些,宮人回來的及時,發現了,救了回來,沒有事,只是很虛弱,餘貴嬪好些日子沒有好好用過飯菜。

又是病,又是吹風淋雨,被打入冷宮。

只有宮人守著,冷宮都是關的失去寵愛,犯了罪的罪妃,在冷宮,只有一些婆子還有宮人,沒有別的人。

地方更是偏僻,在皇宮的一處偏僻的角落。

先皇還有當今皇上身邊犯了錯的妃嬪,在被打入冷宮後都會被送到這裡,飯菜有人送來,但都是冷的,壞的。

宮人婆子不多,一個妃嬪更是瘋了,形若瘋婦一般,整天都是大鬧。

有時會到處亂跑,住的屋子也沒有人收拾,帶著異味,外面雜草叢生。

餘貴嬪也在冷宮呆了一些日子了,她躺在床上,再沒有當初的風情還有嫵媚,頭髮散亂,臉上憔悴蒼白,沒有一點血色,嘴唇發青,瘦得皮包骨頭,冷宮裡的罪妃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就算沒瘋的也差不多了,一旦打入冷宮,一般都不可能會出去。

都會在冷宮裡面呆一輩子,一個宮人站在一邊,守著。

“娘娘。”

餘貴嬪像是聽不到,手上還有一道割過的傷口,包好了,上面還有血跡。

“娘娘。”外面一個宮人進來。

守在床榻邊的宮人一見,看過去。

宮人衝進來。

“皇上在議事,太后娘娘還有貴妃娘娘不見。”宮人開口。

“那娘娘?”另一個宮人一聽。

餘貴妃像是聽到了什麼,一下子看了過來,看向她們:“皇上,妾要見皇上,皇上,皇上,妾要見皇上。”

“貴嬪娘娘。”

宮人一看,撲到床前,看著貴嬪娘娘。

“皇上,皇上!”餘貴妃還在叫,宮人看在眼裡,宮人看在眼裡,娘娘都自盡了,皇上還有太后娘娘貴妃娘娘也不見,她們知道以後更別想。

*

東宮,太子看著面前的侍衛,菁妹妹遇刺,太傅不在京中,他這個太子怎麼能不問一聲,派了侍衛打聽,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父皇的旨意,他也知道,楚王府在他眼中就是秦王的人,說不定菁妹妹遇襲也有楚王府的推動,就是沒有楚王府在裡面推動在他看來也有錯。

他該怎麼反擊回去?

是殺人還是滅口,還是以牙還牙,不知道菁妹妹喜歡什麼樣的。

那位楚王府的二夫人已經中了毒,算是受了片罰,趙昕他是不打算放過的,太子嘴角上揚看向侍衛:“趙昕不是和秦王走得近,和晉王的關係也不錯,說不定就是他主使的,讓人給他一個教訓。”

“是,太子殿下。”侍衛一聽:“不知道太子殿下說的教訓是?”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太子笑容加深。

“菁妹妹受了委屈也該——”太子又笑:“至於那個二夫人,就算了。”

侍衛領了命令,太子又說了什麼,讓他下去,侍衛下去後,沒有一會,又一個侍衛進來,太子知道了南邊有水患的事。

“哦?”太子挑了一下眉,這一下父皇不知道多忙,南邊水患,不知道父皇會讓誰出面,是秦王還是晉王,反正父皇是想不到他這位太子的。

太子嗤笑一聲,帶著說不出的嘲諷和別的。

“父皇,父皇。”

太子開口。

侍衛跪在下面,不敢抬起頭。

太子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又看向侍衛,侍衛感覺到太子殿下的目光,更是動也不敢動,過了一會,太子:“盯著父皇的動靜。”

“是,太子殿下。”侍衛應了是。

太子讓人下去。

沒有人後,他一個人想著事,片刻叫了人,太監走進來:“太子殿下。”

“磨墨,孤要給太傅寫封信。”太子站了起來,咳了一下,這兩日,他又有些咳了起來,太監嚇到了:“殿下。”

“磨墨。”

太子看他一眼。

太監不敢再說別的,磨墨,太子咳了幾聲,用帕子捂著,坐了下來,給太傅寫起信來,寫好了,他看了看,摺好,放到信封裡面,給了太監。

“給太傅送去。”

“是,太子殿下。”太監知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接過太子殿下寫好的信,拿在手上,行了一禮,太子笑了起來。

太子妃的寢宮,太子妃問著前日刺殺的事,知道了後,又知道了是楚王府二夫人也派人行刺的。

太子妃的身體已經徹底好了。

宮人跪在下面。

太子妃想著什麼,派了人送東西去紀府,再讓人看看太子殿下在做什麼。

*

宮中的旨意一下,各家都知道楚王府二夫人派人刺殺菁華郡主,將被關起來,等安郡王處置,紀家天家還有安郡王府,也都知道了。

並沒有太意外,交給安郡王來處置比較合適。

楚王府則是被皇上派了人訓斥。

楚王府裡,蕭柔柔聽到自己要被關起來,等父王處置,她又發起了瘋來,她哪裡也不去,她沒錯,沒錯,沒有錯,皇上為什麼不問她為什麼這樣做。

身邊的丫鬟婆子攔不住。

只是蕭柔柔再怎麼鬧,下不了地,加上臉上身上還沒消的疤痕她也不可能做什麼。

“夫人。”

“不要叫我,我不要被關起來,不要!二爺,二爺!”

趙昕就像是沒有聽到一樣,看著發瘋的蕭柔柔,丫鬟婆子看向他,他也不動,最後他看向宮裡來的公公。

被訓斥。

他行了一禮,宮中來的公公看了看,又看向一邊大鬧著被捂住嘴的這位楚王府的二夫人,原本安郡王府庶出的三姑娘。

“陛下希望不會再有這樣的事,二公子可是明白?”

“明白。”

趙昕道。

宮中來的公公沒有再說什麼,趙昕派人請公公去喝茶,公公沒有去,趙昕也沒有說什麼,令人送公公出去。

公公走後。

蕭柔柔也在掙扎中被人帶走,關了起來。

趙昕回到後院,後院很安靜,他知道蕭柔柔被帶走了,帶去關了起來,有婆子還有丫鬟看著他:“二爺。”

“什麼?”趙昕看過去。

“夫人。”婆子丫鬟開口,看著二爺的表情,二爺對夫人的無情她們看到了,在她們的心中,二爺不再寵夫人,放棄了夫人。

“不要再提什麼夫人。”趙昕一聽看著她們。

“是,二爺,可是。”婆子丫鬟應了是,為首的婆子是蕭柔柔身邊的,她想到別的,還想再說。

“說了不準再提。”趙昕冷冷的。

婆子再不敢說。

趙昕出了後院,出了府,不知道去了哪裡。

各家都知道蕭柔柔被帶出了府,關了起來,吳家沒說什麼,安郡王府賀氏只讓人和王爺說,紀府,紀老夫人點點頭,這樣也好。

讓安郡王來處理,老四媳婦那邊想來——

“老夫人,你放心了吧?”張嬤嬤又道。

“這樣一來就不用入宮了,只等安郡王處置了。”紀老夫人道,更不需要跑去都察院了,或者再遞帖子去。

本來是想入宮一趟的,如今這樣,入不入宮都沒有區別。

她讓人去和老四媳婦說一聲,剛叫了人,宮裡來了人,賜了不少東西,太后娘娘太子妃都派了人來,她知道宮裡是什麼意思。

帶著人見了宮中的人。

把老四媳婦的情況說了,想來是能理解的,太后娘娘還有太子妃派來的人都是知道菁華郡主的情況,去了四房見了菁華郡主。

紀老夫人也跟著去。

太后娘娘還有太子妃娘娘身邊的宮人沒有呆太久,等到差不多了,讓老四媳婦好好休息,派人送了宮人。

宮人走後。

不久的時間。

隨著各大臣出宮,各大臣為什麼被召入宮中事情也傳開,關於南邊有水患的事也早就傳了出來,紀府。

紀老夫人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南邊水患,不知道老四到哪裡了。

張嬤嬤看得出老夫人的想法:“四爺該到了。”

“也不知道水患大不大,老四會不會出什麼事,老四媳婦可是有了身子,一旦生下來,老四就有後了,老四要是有什麼,老四媳婦怎麼辦。”

縱是知道老四,紀老夫人還是擔心,當娘的就沒有不擔心自己的兒子的。

“老夫人放心。”張嬤嬤和老夫人說著。

紀老夫人一想,也不再擔心,張嬤嬤說的是對的,老四是不會有什麼的。

“老夫人,四爺是什麼樣的,身邊又帶了人。”張嬤嬤還是說著。

紀老夫人讓她不用再說。

不知道老四媳婦知道了沒有。

竹園。

趙嬤嬤到了外面吩咐人,一下聽到了傳開的事,南邊水患,四爺就是去了南邊,進到裡面看到郡主:“郡主。”

“嬤嬤。”

蕭菁菁看向嬤嬤。

“剛才老奴聽到了一件事,南邊有水患。不久前剛有急報送進宮中,皇上召了各大臣入宮。”趙嬤嬤把在外面聽到的告之了郡主。

蕭菁菁不由擔心四爺。

“郡主是在擔心四爺?”趙嬤嬤一下子就看出郡主的擔心,問了起來,她也擔心。

“南邊有水患,四爺去了南邊。”蕭菁菁說。

“四爺不會有事。”趙嬤嬤安慰郡主,郡主不能憂思,憂思過重不好。

蕭菁菁點頭,嬤嬤是對的,四爺不可能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