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春華秋實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章 你相信嗎?科學都是在按部就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章 你相信嗎?科學都是在按部就班!

自從張德權跟吳金民合夥買了電腦之後,他們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默契。張德權使用電腦的時間,都會在白天,也就是吳金民去上班的時候。吳金民使用電腦的時間,都會在晚上,也就是在他下班之後的時間裡。

晚上的時候,張德權也不會跟吳金民搶電腦什麼的,因為他晚上只要有時間,並且沒有外出在家的時候,他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看書。吳金民要麼一個人在電腦前玩遊戲,要麼就去趙雅麗她們那裡玩。這樣對他們兩人都好,他們都在做著自己喜歡地事情。

張德權上網的時候,他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他從來不會玩遊戲。因為他覺得他的時間,太緊張了,又要上班,又要學習。

張德權這樣的習性,也可能是貧窮,限制了他的想象,讓他沒有機會鑽進遊戲的虛擬世界,去享受那一份自由的天地。

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張德權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瀏覽新聞,特別是財經新聞,或者根據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在網上查詢相應的資料,以此來擴充套件自己的視野,以及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儘可能的,對自己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做到活學活用,而不是像書呆子一樣,只知道死記硬背。

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思維廣度,讓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像暴風雨一樣,衝擊自己的人生三觀。當人生三觀,經歷幾次摧毀與重建之後,思維廣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張德權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在網上的一些社交論壇,或者是學習社群裡,關注一些達人,或名人,對某些財經、投資等相關領域,所發表的觀點和文章。還有就是喜歡去一些高知群體聚集的網站論壇,在上面瀏覽一些與他所學內容相關的領域,從而獲得知識,並不斷提升自己。

張德權在看自考教材的時候,總是會把書上的東西,跟現實運用場景聯絡起來。這種記憶方法,叫做聯想記憶。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在學習《企業會計》和《財務報表分析》的時候,他從釋出上市公司資訊的網站上,查詢並下載了幾家在國內比較知名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這些資料,可以說已經是非常正規的,也是瞭解上市公司,學習相關知識,非常好的途徑了。

當張德權開啟這些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時候,有一種跟所謂的財經界金融人士,站在一起的感覺。因為那些投資機構和投行人士,所瞭解的上市公司資訊,只要是從正常渠道得到的資訊,差不多也就是他所看到的這些了。

當他逐字逐句的讀著,這些年度報告的時候。他才知道這些上市公司原來是怎樣進行業務經營的,那些各種形式的淨利潤,是怎樣核算出來的。那些在外行人看來,高大上的上市公司高管,以及所謂的高階金融人士,他們每天所要閱讀的金融信息,除了財經新聞,也就是這些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公司資訊了。

還有就是,張德權第一次發現,原來上市公司的內部組織結構,擁有那麼多的相似性。比如,他們都有公司的控股股東,都會經常性的召開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

公司的治理層,有公司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他們的工作態度,以及專業能力,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會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由於人性的貪婪,他們中的很多人,最終都會成為不稱職的人,做出有損股東財富委託的職責,甚至是幹出違法犯罪的事情。

事實上,對於眾多的金融人士和投資者來說,企業的年度報告,只是瞭解企業的一種方式,特別是他們對財務報告的運用。

這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對自己家園的瞭解一樣。

通常來說,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類對事物的認識,不外乎兩種手段。一種是依靠人自身的感覺,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判斷,用學術性的語言,叫做定性分析;另一種是透過事先定好的尺度,在一定範圍內,人類用它來對事物進行量化,這種方式用學術性的語言,叫做定量分析。

其中,人類的定量量化,在現代社會是做得最熱火朝天的,同時人類的這種認知手段,也正在為人類文明帶來極大的進步。

人類通常把這種透過一系列定量量化後的一整套相關理論和手段,統稱為科學,或是科學技術。

那麼透過人類一系列定量量化後的相關理論和手段,有什麼好處或優勢呢?

要說清科學的好處,那就得先瞭解科學技術的特點。科學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透過一系列的定量量化後,讓科學技術的相關理論和常識,得到很大程度的標準化和規範化。

比如,在人類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度量單位,它們都不用自然存在的。而是人類為了溝通和交流,經過長時間的自我規範,人類自己制定出來的。

這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度量標準,往往會有很大的地理差別。

那麼高度標準化和高度規範化後,又有什麼好處呢?

它們的好處在於極大的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學習傳播。不管是什麼人,只要願意花時間,同時也有這樣的機會,只要把已經被前人高度標準化和高度規範化的相關理論及常識,記在自己的大腦裡,在有需要的時候,按照相關標準和規範,按部就班的行事就可以了。

那麼科學家又是做什麼的呢?他們是發現事物規律,並把他們發現的東西,制定成一系列標準和規範的人。

這樣,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後,人類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只要按照科學技術的標準和規範,進行按部就班的運用,就可以了。

不管是科學家的科學研究,還是人類對科學技術的日常運用,人類其實都是在圍繞一系列或是一整套的標準和規範,按部就班進行各自的工作。

用一句簡單的話說,科學玩的就是套路!

科學技術,這些套路的總源頭,就是地球上所固有的、永恆不變的自然規律。

正因為科技玩的是套路,所以在科技行業的高科技企業之間,它們的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今天某家企業搞出一個新套路,明天它的對手立馬就可以搞出一套大同小異的新套路。

為什麼競爭對手的動作,會這麼快呢?

還是那句話,科學技術的高度標準化和高度規範化,既方便了按部就班地複製,又方便了競爭對手來模仿你。

就像現今的電子產品行業,就是一個產品更新換代極快的行業。某家公司剛搞出一個新產品,過不了多久另外一家公司,同樣也可以搞出來。

不懂套路的人,通常被稱為外行人,或是門外漢;懂套路的人,通常被稱為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果你能達到改變標準和規範的人,那麼你就是制定標準和規範的人。

通常,人們對現有標準和規範的改變,有一個很響亮的詞-----創新!

正是因為現代社會的很多行業,都有自己的套路。同時人們也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有機會掌握其中的套路,也能夠成為行業的內行人。所以就有了,“士農工商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貴賤”的說法。

………

“張德權,你在嗎。”正在思考的張德權,被一條QQ資訊,打斷了。

“在啊。”原來給張德權發消息的人,正是李玲。

“你在幹嘛呢?”李玲問,“是在看書,還是在上網。”以李玲對張德權瞭解,張德權坐在電腦前,多數情況只會做這些事情。

“我在上網,在網上看一些東西。”看到李玲發過來的訊息,張德權平靜地回覆。

“你在看什麼?能告訴姐姐我嗎?”李玲好奇地問。

“我在看一些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呢。”張德權給李玲回覆說。

“哎喲,你小子不錯呢。你不會是想炒股票吧。我可告訴你,你沒有多少錢,又沒有多少經驗,可不要亂來啊。萬一炒股票虧損了,可就麻煩了。”李玲提醒張德權說。

“我沒有炒股票,我那有那麼多閒錢啊。”李玲提醒張德權後,張德權自嘲地說。

“我們公司就有一個人,他是我們公司的領導。就是因為挪用公司公款炒股票,最後虧本了。被公司發現,前幾天剛被檢察院的人帶走。”李玲現身說法的,警告張德權。

“李玲姐,炒股票真的那麼危險嗎?”張德權表示懷疑地問。

“這就要看你,有沒有經驗了。如果像你這樣沒有經驗的人,肯定會虧錢呀。不過呢,如果你有經驗,厲害的話,還是可以賺到錢的,而且賺的可都是大錢。聽說,有很多人炒股賺錢了,還買車買房了呢。”李玲誠懇地告訴張德權。

“李玲姐,那你炒股票嗎?”張德權問李玲道。

“我炒股票呀,不過只是少量。我不敢投資太多,我也是怕虧損。”李玲說。

“你們不是專門做投資的嗎?怎麼你,也會害怕呢?”張德權不解地問。

“投資,也分很多種類的,術業有專攻,我和我們公司不是做那類投資的。我們公司是投資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公司,我們公司並不做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李玲解釋說。

“原來,投資這麼複雜呀。那你可以教教我嗎?”張德權回覆。

“張德權,對於炒股票,我也不是很懂。如果你想瞭解地話,我可以給你介紹幾本書。”李玲回覆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玲姐,你喜歡逛書店嗎?”張德權問。

“我啊,談不上喜不喜歡,不過時不時會去逛逛。我最喜歡的,還是逛街購物。”李玲解釋說。

“張德權,你是不是很喜歡去書店。我聽吳金民說,你的床上,除了你人,就只剩下書了。”李玲把吳金民的話,告訴了張德權。

“我的書是比較多,可是也沒有吳金民說的,那麼誇張呀。”張德權回覆說。

“真的嗎?有機會,我真想到你那裡去看看。很想證實一下,是你說的是實話,還是吳金民說的是實話。”李玲也好奇地說。

“你來吧,我跟吳金民隨時歡迎你。”張德權回覆李玲說。

“有機會,再說吧。”李玲說。

“隨時歡迎。”張德權說。

“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們一起去逛書店吧。我先配你逛書店,然後你跟我去逛街。”李玲跟張德權說。

“好啊,有時間再說。”張德權回覆說。

不久,由於李玲那邊有事要忙,所以她跟張德權就暫時中斷了聊天。張德權則繼續研究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

對於此刻的張德權,對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和財務報告的理解,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的。的確,對於每一個剛接觸這些資訊的人來說,都會是這樣的。但是隨著他對這些領域的理解,不斷地加深。會使他對這些領域的認知,得到不斷提升、不斷累積。他的這些付出,為他以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預示了未來。

隨著張德權的不斷努力。他各個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正是由於這樣的“學以致用”,不斷地“知行合一”。這些東西,正是張德權走向財富人生的起點,也是他創下事業,最根本的基礎。

此刻的張德權,算是真正的踏上了財富之旅,向著未來出發。(未完待續)